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求人辦事,得把好處先說出來會事辦功倍的效果

作者:由 傻傻傻傻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2-02-06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恥於言利,認為談論利益辱沒了君子風範,一身銅臭玷汙了彼此的友誼,卻不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在很多時候都是以利益為紐帶的。有句話說:“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交換。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換原則,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麼即使有驚世的才華也只能淪為無用的白紙。

有什麼好處,不妨先告訴對方

小王要結婚了,買了個房子搞裝修,請了一幫工人做事,事後他請裝修工吃飯,給他們發紅包。他的岳父老杜是個做過老闆的人,聽說這事後就批評他,說他不懂得人情世故。他還特別講了自己的一次經歷給小王聽:

在早年,老杜經營圖書。有一次,他請工人運送印好的新書。書很多,工人堆了一摞又一摞,忙了大半天。因為堆得不是很整齊,老杜特別交代工人們不要堆得太高,以免出現意外,倒下來砸傷人。

幾千本書總算堆完了,老杜看到工人忙得汗流浹背,付了運費之後,還特意給了他不少小費,說:“把你累成這樣,過意不去,這些錢就當茶水錢吧。”

工人看到小費,顯然怔了一下,又看了看那一摞摞的書,然後不好意思地說:“哎呀!杜總,看您這麼客氣,還另外給我小費,這書卻碼得不太整齊。”說著,他跑到書堆前,東推一下,西推一下。但問題是,書都已經堆好了,再推也沒什麼大作用。

老杜說:“人家幹活的時候,你悶悶不響,一點兒表示都沒有,等到活兒幹完了,發紅包有什麼作用?這紅包和請吃飯的事,在幹活的時候,你就得跟人家說,這樣他們心裡面也熱乎一點兒,幹起活來也會賣力一些、細緻一些。”

小王聽後,猛拍腦袋,大叫有理。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請別人幫自己做事情,請人做事情的時候,要注意一點,事先跟對方說一說好處,或者事先就給人一些好處。

人的想法很奇妙,對於自己的行為很寬容。如果自己做得不夠好,就會想:“對方也許不會看到,即便看到了,也會放自己一馬。”如果自己能夠做得更好,也會打一些折扣,心想:“即使我做得好,對方也可能看不見;就算看見了,八成也不會格外給錢,何必呢?”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很多人做事情都是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維持平常的水平,這是大部分人的做事習慣。如果你希望對方做事非常好,或者不至於糟糕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做事之前先擺明你要給的好處。

打個比方,你帶了很多不能摔、又特別重的行李到一些旅館。小費是在搬運人員做完事情之後給的,但如果你懂得人情世故,就可以在下車的時候就告訴搬運人員:“麻煩你小心一點,這些東西有些沉,但不能重放、怕摔。等一會兒,我會好好謝你。”這樣就可以達到你預期的效果。

某老闆趁公務不忙的時候去旅遊,他參加了一個旅行團隊。在這個團裡有一對老年夫婦每次進駐旅館時都被分配到窗外景觀最好的房間。開始這個老闆也沒有特別注意,但是連續十幾天的旅遊行程,他發現每次老年夫婦分到的房間都非常好,於是他開玩笑地問這對老年夫婦:“你們的運氣真好,是不是事先給領隊很多小費啦,或者許諾會給他很多小費呢?”

那位老先生一笑,說:“嘿,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不敢做,那是犯法的,但我們讓他感覺到,會給他帶來一些好處!”

老闆聽了很詫異,“感覺到?”老先生神秘地說:“對!我們在旅行才開始的時候,就當著領隊和導遊的面,給餐館服務生或司機小費。但是你也知道,按照習慣那些人明明是不必給小費的,我們卻給了,而且給得很大方,他們看在眼裡,自然也知道他們如果做得讓我們滿意,也絕對少不了回報的!”

這位老先生可謂通達人情。人有希望就會有動力,有某種預期才會有相應的行動。當一個人預期或確定你會給他一些額外獎勵時,你會發現他會更加努力地表現,將事情做得更好。而這位老先生透過自己的行為,對對方進行一種心理上的暗示,提高對方的心理預期,無疑是高明的為人處世藝術。

現在我們知道了,人有了得到好處的預期,就會更加積極地做事情。相反,當對方根本沒有獲得額外獎賞的預期時,他就不會表現得很積極。我們發現,請親戚幫忙做事情,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但做得不是很好,甚至可能會很差。同樣的,我們幫親戚做事情,也常常不會太在意事情的好壞,馬馬虎虎做完了事。

這其中的人情世故值得我們仔細分析:首先彼此是親戚,就算做得不好,雙方仍然是親戚。其次,親戚之間做事基本上算是幫忙性質的,不好意思拿報酬,就算對方給,自己也不好意思收。

但問題是人有親疏之分,人性卻是一樣的。人性講求的原則是相互的。於是我們經常會看見這樣的事情:某人請親戚幫忙做事,親戚拖拖拉拉、馬馬虎虎完成之後,某人很客氣地照樣付錢,親戚先推,某人硬給:“哪兒能白做?一定要收。”最後親戚勉強收下了報酬,某人卻在背地裡埋怨:“嗨,這是什麼親戚嘛!價錢這麼貴,活兒卻做得這麼差勁。”然而他又怎麼會知道,親戚這個時候也在後悔呢:“早知道他會硬給我錢,當初就應該幫他做得更好一些的。”

因此,我們要記住,請人幫忙有什麼好處就要趕緊說出來,不要等到事情做完了才提好處。

先小人後君子,利益分配先談好

古語有云:“先小人後君子。”為人處世,要把計較利益得失的話說在前頭,然後再講情誼。這樣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對於維持雙方關係的穩定也有直接的幫助。特別是跟人合作之前,最好把利益分配先講清楚。

然而在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互相信任,或者因為有某種關係而不好意思寫下書面協議,寫了協議也沒有將違約條款或者利益分配的事情寫進去。以至於發生了爭議,因為口說無憑,於是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小林和小韓是好哥們兒,不久之前,小韓找了一份保險經紀的工作,他發現只要拉到一定量的客戶,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還能夠迅速升職做管理層。為了提高自己的業績,他發動好哥們小林幫自己拉客戶,並且承諾,只要小林給自己拉一個客戶,自己就給小林一千元的佣金。

小林也十分樂意為朋友效勞,更何況有佣金拿呢。由於小林有著寬廣的人脈關係,沒多久,他就給小韓拉了十幾個客戶。藉著小林這一陣風,小韓很快就升職做了主管。

但是小林有些不樂意了,因為自己根本沒有得到一分錢的佣金。他幾次暗示小韓“拉客戶發佣金”的事情。但是每次小韓都像沒聽見似的。沒辦法,小林只好挑明瞭說:“小韓,你當初說拉一個客戶,就有一筆佣金,現在我幫你拉了十幾個客戶,其中還有幾個大單子,你也如願以償做了管理層,可是我的佣金,你可沒有給過一分呢。”

小韓一聽,拍了拍腦袋,說:“嗨,你看我這記性,佣金是有的,不過也不太多,所以也沒太在意,現在就給你。”說著就掏出大約四千多元錢遞給小林。

小林一看,就說:“這也不對啊,你不是說一個客戶一千塊嗎?怎麼就這點錢呢?”

小韓拍了拍小林的肩膀說:“你看,我們是好哥們,我也不至於貪你這點兒錢吧。上次我和你說的佣金,後來就改了。這怪我,沒及時跟你說……”

小林一聽這話,心裡就著急了:“可是你當初答應了的,十幾個客戶,就這麼點兒錢,這也太狠了吧。”

“你介紹的那些客戶,也就幾個大單子,能拿一千的佣金,其他的都是小單子,這四千多塊錢還是我努力為你爭取的呢。你就別嫌少了。”

小林看了看小韓,說:“小韓,做朋友這麼多年,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人,早知道我就和你籤份合同了。”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

小林開始拉客戶,可能只是為了給朋友幫忙,但有了利益收入,那就不只是幫忙這麼簡單了,二人其實已經是合作的關係,其中的利益分配就轉變成重點。如果利益分配弄不清楚,那麼合作就持續不下去,二人的友情也會出現問題。

涉及錢財等利益問題,一定要把握這樣的原則,以免事情變得糟糕:先小人後君子,訂立協議很重要。不僅合作的利益分配如此,平時借錢的時候,也應該如此。

老吳很久沒有見面的同學李某突然找上門來,向他借2000元錢急用。老吳想了想,然後對李某說:“老李,你別怪我這人多事。借錢可以,但你可以給我寫張借條嗎?咱們先小人後君子,免得以後事情說不清楚。”

老吳原以為這樣的話會讓李某不高興,沒想到他嘆了一口氣說:“唉,先小人後君子,我以前要是這樣做就好了,也就用不著向你借錢了。”老吳忙問是怎麼回事。

原來就在不久前,李某的一位朋友向他借3萬元錢急用,他保證3天后歸還。當時李某手裡也不是很寬裕,只有1萬多元錢,但為了朋友,他瞞著下崗的妻子向同事轉借了2萬多元,湊足3萬元錢借給了朋友。

在錢易手的時候,李某心裡想:“要不要讓他寫張借條呢?”可是轉念一想:“多年的老同學了,何必多此一舉,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於是打借條的事情也就沒有提。

3天后,那個借錢的朋友打來電話,說錢暫時還不上,拖兩天。李某想拖了兩天就拖兩天吧。兩天過去了,朋友又說再拖兩天。李某有些急了,但也沒辦法,那就再拖兩天吧。

誰知道再過兩天,對方音訊全無。李某到朋友的單位和家裡都找不到人,手機也一直關著。這個時候李某有些慌了,那個借錢給他的同事也不耐煩了,因為他當時許諾同事一個星期就還錢,而今卻拖了一個多月,還沒有還上。

兩個月後,李某得到了那個朋友的訊息,但是那個朋友已經將3萬元扔進了賭場,輸了個精光,而且還不承認自己借錢了。李某想去法院起訴借錢的朋友,可惜空口無憑,沒有證據。結果李某落了個錢情兩空。

朋友或親戚之間相互借錢,往往出於義氣或是礙於面子沒有索要欠條。當對方還不起或者想賴賬時,自己卻空口無憑。即使到法院起訴,也因為證據不足而沒有結果。

也有的人當時打了欠條,還款後卻沒有及時要回自己的欠條或者索要收據,結果對方仍依據欠條索要欠款,弄得自己有理說不清。

這些都是不懂得人情世故,不遵守“先小人後君子”的社會規則,最終帶來的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先小人後君子”的為人處世原則,你不要擔心對方會為此翻臉,如果對方是君子,這樣做並沒有額外增加他的責任;如果對方是小人,你也就規避了風險,對方想耍賴也沒辦法了。

因此,“先小人後君子”有利無害,可以防範風險,保障自己的利益,這也是得到大眾和社會認可的行為方式。

利益問題要擺到檯面上,先講清楚,以免日後產生爭端而影響彼此之間的親近關係。這也是為人處世的一條重要原則。不要說“咱們誰跟誰啊,不用算得這麼清”之類的話,常言道“親兄弟明算賬”,開始的時候就把利益分配清楚,以後開展合作、一起做事也就沒有那麼多麻煩了。

不吃獨食,好事不能獨自享受

徐小姐從學校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企業做銷售。由於是新員工,沒有特別重要的活兒。徐小姐要做的事,就是協助主管整理標書。

徐小姐覺得工作簡單,根本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因此並沒有認真下工夫,結果主要的工作都是另外幾個同事做完的。然而讓人氣憤的是,她竟然將功勞歸自己所有。

她的行為讓同事們大為反感。不久後,銷售部進行考核,要求員工分組合作完成專案。由於徐小姐“吃獨食”的行為在前,幾乎沒有人願意和她同一組。

最後,徐小姐只好獨自繼續做整理標書的活兒,但是因為前期沒有認真工作,缺乏經驗,又沒有人幫忙,她的活兒出了問題。主管對她很失望,不久之後,她就離開了這家企業。

徐小姐遭遇事業滑鐵盧,不僅因為她的工作態度有問題,更是因為她不通人情世故,獨吞功勞。如果徐小姐沒有“吃獨食”的行為,也就不會被孤立,遇到棘手的問題,至少也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有位葉先生也犯過獨享功勞的錯誤。葉先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編輯,並擔任該公司下屬的一本雜誌的主編。他平時在單位裡上上下下關係都不錯,而且很有才氣,工作之餘經常寫點東西。周圍的人都很佩服他。

有一次,葉先生主編的雜誌在一次評選中獲了大獎,他感到無比榮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同事們自然不會駁他的面子,紛紛向他表示祝賀。但是過了一個月,他卻發現單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下屬,似乎都在跟他鬧矛盾。

開始他還不當一回事,但這樣的矛盾頻繁出現,讓他很煩惱。仔細一琢磨,便回過味來,顯然同事們是故意的。但他不知道同事們為什麼會這樣做。

後來還是一位朋友點透了其中的奧妙:“雜誌獲獎了,這麼值得慶祝的事情,你有沒有請大家吃飯啊?有沒有感謝領導的提點、下屬的支援呢?”

葉先生這時才恍然大悟,自己一直都獨享著功勞和榮譽,既沒有為領導表功,也沒有為下屬請功,真是太不會辦事了!

就事論事,這份雜誌能得獎,主編的貢獻很大,但這也離不開其他人的努力,其他人也應該有功勞。一個人獨享功勞,當然會使其他同事心裡不舒服。

由此可見,在為人處世時,分享很重要,特別是利益和功勞等實際的好處,切忌獨吞,要適當地分給大家一些,否則,大家就會疏遠你,以後有什麼好處也不會分給你,而會把你擠到一邊。

標簽: 小林  李某  利益  對方  先小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