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兩種世界觀:亞里士多德世界觀和牛頓世界觀

作者:由 科科科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9-11-16

兩種世界觀:亞里士多德世界觀和牛頓世界觀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

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牛頓

儘管在過去100多年裡,“世界觀”這個詞已經被相當廣泛地使用,但這個詞並沒有一個標準定義,因此,值得花一些時間來明確在本書中我將如何使用這個詞。如果要給出一個最簡短的描述,我會說

“世界觀”指的是一個觀點體系,其中不同觀點如同拼圖的一塊塊拼板一樣相互聯結。也就是說,世界觀並不僅僅是一些分離、獨立、不相關的觀點的集合,而是一個不同觀點相互交織、相互關聯、相互聯結的體系。

拼圖這個比喻可以體現我在使用“世界觀”這個概念時的主要特點。首先,拼圖的拼板不是獨立的、相互隔離的;相反,拼板之間是有內在聯絡的。

一塊拼板與其旁邊的拼板相互咬合,旁邊的這塊拼板又與旁邊的拼板咬合,以此類推。所有拼板是相互聯結、相互關聯的,整體結果就是我們得到了一個體系,體系內的每個部分相互拼合,形成了一個內部相互聯結、相互關聯,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的整體。

除此之外,請注意,在一幅拼圖中,核心拼板和外圍拼板存在一些不同點。

由於拼板之間相互聯結,一塊位於中心位置的核心拼板不能用另一塊不同形狀的拼板來替換,否則可能需要替換掉幾乎整個拼圖。而外圍拼板則可以在對拼圖剩餘部分影響相對不大的情況下進行替換。

我們只能為我們所秉持的極小一部分觀點拿出直接證據。對我們的大多數觀點(也許是幾乎所有觀點)來說,我們之所以秉持這些觀點,主要在於它們可以跟一個很大的、其中各個觀點相互聯結的觀點集合拼合在一起。

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秉持這樣的觀點主要是因為它們可以跟我們的世界觀拼合在一起。

亞里士多德世界觀

在西方世界,

我所說的亞里士多德世界觀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600年間佔統治地位的觀點體系。這個世界觀的基礎是一系列由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進行了最清晰、全面的表述的觀點。

值得注意的是,“亞里士多德世界觀”這個詞並不特指亞里士多德本人所秉持的觀點的集合,而是指亞里士多德死後,西方主流文化共享的一系列觀點,而這一系列觀點很大程度上以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為基礎。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相互拼合,形成了一個內部相互關聯、具有一致性的體系。每一個觀點都與其周圍的觀點緊緊相連,這些周圍的觀點又繼續與圍繞在外的觀點緊緊相連,以此類推。

兩種世界觀:亞里士多德世界觀和牛頓世界觀

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中,我們可以區分出核心觀點和外圍觀點。外圍觀點可以在不對整體世界觀進行大量改動的情況下進行替換。比如,亞里士多德認為宇宙中有五大行星(不包括太陽、月球和地球)。在不運用當代科技的情況下,五大行星是所能分辨出的全部行星。不過,假設當時出現了存在第六大行星的證據,亞里士多德就可以很輕鬆地採納這個新觀點,而並不需要對他的整個觀點體系進行重大調整。一個觀點如果即使本身發生變化也不對其所在的觀點體系產生實質性改變,那它就是一個典型的外圍觀點。

與此相反,思考一下“地球是靜止的,並且在宇宙中心”這個觀點。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體系裡,這是一個核心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觀點之所以是核心觀點,並不是因為亞里士多德對此深信不疑,而是因為它就像一幅拼圖裡靠近中心位置的拼板,如果把它去掉或替換掉,那麼與它相關聯的觀點都要發生重大變化,而這反過來又會導致幾乎整個亞里士多德觀點體系的調整。

對本書來說,“世界觀”更重要的一層含義是一個更廣義的概念。比如,從亞里士多德去世後到17世紀,西方主流社會都或多或少地運用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當然,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相信亞里士多德所秉持的觀點,也不是說在這段時期,這個觀點體系的內容沒有增加或改變。

儘管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得到了修正,或有人秉持與亞里士多德世界觀不同的世界觀,但從公元前300年到17世紀,西方主流世界多數觀點體系都與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的內在精神一致。

包括“地球是宇宙中心”“物體具有基本性質和天然運動趨勢”“月下區是不完美的區域而月上區是完美的區域”等在內的觀點,都是西方主流世界所達成的共識中的一部分。這些由一群人共同持有的觀點像每個人自己秉持的觀點一樣,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環環相扣、具有一致性和穩定性的觀點體系。因此,當我談到亞里士多德世界觀時,我腦中浮現的就是這個由一群人所秉持的、與亞里士多德本人觀點一脈相承的觀點所形成的拼圖。

牛頓世界觀

為了與亞里士多德世界觀進行對比,讓我們來簡短地瞭解一下另一個不同的觀點體系。

17世紀早期,出現了新證據(主要來自於當時剛剛發明的望遠鏡),表明地球圍繞太陽運動。

正如我們在前面探討過的,在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的拼圖中,我們不能在不替換幾乎所有其他拼板的情況下,只是簡單地把“地球是宇宙中心”的這塊拼板替換掉。因此,前面所說的新證據就意味著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站不住腳了。這很有趣,也有些複雜,後續在本書中我們將對此繼續進行探討。但是現在,我們只要知道,最終一個新的觀點體系逐漸形成。更確切地說,這個新體系包括了“地球在運動”的觀點。

讓我們把這個最終取代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的觀點體系稱為牛頓世界觀。這一觀點體系以艾薩克·牛頓(1642—1727)及其同時代人的著作為基礎,並在其後多年中得到了相當可觀的豐富和發展。

西方世界中大部分人從小到大所接受的都是這一世界觀。我們在前面把亞里士多德世界觀比作拼圖,這個類比對組成牛頓世界觀的觀點也同樣適用。具體來說,牛頓世界觀也是一個觀點體系,其中每個觀點像拼圖的拼板一樣拼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具有穩定性、一致性,並環環相扣的體系。儘管亞里士多德體系和牛頓體系都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但它們是不同的拼圖,其核心觀點存在巨大差異。

我們大部分人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牛頓世界觀,而當談到牛頓世界觀時,所提到的大部分觀點似乎都變成了常識。但是,請你再思考片刻,你會發現這些根本不是常識。

舉例來說,地球看起來並不是圍繞太陽運動的。正如上面提到過的,如果望向窗外,你會發現地球看起來處於完美的靜止狀態。同時,太陽、恆星和行星看起來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大約每24小時轉一圈。再想想“運動的物體趨向於保持運動”的觀點,你可能在先前所接受的教育中就學習到了這個觀點。我認識的大部分人都把這個觀點當作一個顯而易見的真理。

然而,根據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運動的物體看起來並不是這樣的。比如,扔出去的飛盤並不是一直保持運動。它們很快掉到地上,停了下來。扔出去的棒球也沒有一直保持運動,就算沒有人接到,它們也會很快越滾越慢,最後停下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沒有東西會一直保持運動。

我想說的是,一般來說,儘管我們大部分人都認同這些觀點,但是上面提到的這些觀點,也就是牛頓世界觀的部分觀點,並不是我們透過常識或者一般經驗就能得到的。

但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在牛頓世界觀的伴隨下長大的,由於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被灌輸了這些觀點,所以現在,對我們來說,它們看起來顯而易見是正確的。但是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亞里士多德世界觀,那麼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也同樣會看起來像常識。

簡言之,從任何一個世界觀自身的角度來看,這一世界觀的觀點都顯而易見是正確的。

所以,諸如“我們的基本觀點看起來是正確的、看起來是常識性的、看起來顯然是對的”這類事實,都不是特別好的證據,不能證明這些觀點是正確的。

本文選自

《世界觀:現代人必須要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

,經過重新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