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2020年中科院地湖所夏令營總結報告

作者:由 江湖悠悠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0-10-11

參加本次中國科學院科研訓練夏令營讓我收穫頗豐,影片直播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中科院科研專案,增長了專業見識;聆聽學術大拿講解學術前沿,拓展了我的思想寬度;透過學長學姐的介紹也讓我們感受到科研生活的魅力。本次夏令營使得我對研究生的生活,以及科學院的工作有了一個整體的感受,可以看得出中科院是一個踏實做學問的科研聖地,不禁嚮往之情油然而生。中科院的老師們學術水平都很高,在專業領域內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專業老師所做的學術報告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也是我最為珍貴的收穫。下面我將從學業發展、“一體化戰略”的思考、個人實踐三個方面進行總結。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陳雯老師的報告解答了我心中關於學業發展的很多疑惑,也讓我堅定了人文地理學術道路的決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新設立的專業,這樣一個看起來像文科的地理學專業曾屢屢登上‘大學取消開設專業排行榜’,可見其市場需求度小,不受大眾待見。本專業的學習內容主要集中在地理學,關於城鄉規劃的內容不如建築學專業下的城鄉規劃要求那麼高。因此,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這樣的疑惑,我們的專業是不是學的太過理論,動手實操能力不行?這個專業學了以後能幹嘛,會有單位接收嗎?聽了陳雯老師的學術報告,我打消了我的疑慮。首先,人文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人文事項的空間分佈、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地域結構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物件決定了它必須有很強的理論性,尤其是社會經濟活動的相關內容需要和經濟學、社會學進行交叉學科的研究。但是人文地理的一級學科地理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需要我們做大量的實地考察,並熟練使用GIS工具進行空間分析。人文地理的理論性確實強,但絕非停留在課本之上,理論是為了服務指導實踐。陳雯老師課題組建立了空間均衡理論,在此理論基礎上結合空間分割槽技術,所做的“長三角一體化研究”、“長江流域和長江產業帶研究”、創新試點的“陳莊轉型計劃”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在新一輪的政府部門職能調整中,新提出的國土空間規劃將原來的土規、城規等全部結合,讓我們地理學人有了更大的施展拳腳的空間。陳雯老師所做的長三角一體化規劃中,沒有將視野侷限在空間規劃的範疇,反而是充分結合自己地理學和經濟學雙重專業背景,將空間規劃進一步向發展規劃推進,是人文地理學實踐的探索,使得人文地理本就遼闊的版圖更加的牢固。最後,陳雯老師介紹了她們課題組畢業成員的去向,學長學姐們都獲得了很好的鍛鍊,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崗位,打消了人文地理專業本科生的顧慮。作為我個人而言,人文地理專業是我非常喜歡的專業,也願意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陳雯老師讓我看到了前方的路,掃清了沿途的迷霧。

“長三角一體化” 是陳雯老師報告的主要集中點,長江三角洲地區一直以來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長江三角洲地區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地處長江經濟帶和東部沿海經濟帶交會位置,是中國經濟換擋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先行區和示範區,更加起到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連線性和政策協效率,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研究過程中採用了“動力-格局-最佳化”三位一體的理論分析框架。地理學的主要研究點是空間格局,由產業、交通、用地、人口、公共服務等要素共同作用形成長三角地區格局,透過分析各要素的貢獻驅動力,進而闡釋此格局產生的效應並調控驅動力達到最佳化空間格局的目的。這套人文地理學區域研究方法非常系統,首先對空間格局進行刻畫,解釋這個格局的影響因子,並評估當下格局產生的效應,給出最佳化願景之後與現狀對比,從而給出相應的實現路徑。我們在對區域問題進行認識和思考的過程中常常不知從何下手,因為缺乏系統的思維體系,常常眉毛鬍子一把抓。這套“動力-格局-最佳化”三位一體分析框架不僅僅帶來了視角上的突破,也為我們帶來了思維上質的提升。

地理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地理學的研究來源於現實生活也應用於現實生活。作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一直以來我都非常關心著家鄉的建設,非常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所學為家鄉的建設做出一些貢獻。我的家鄉是鎮江句容,其地理位置在南京東邊,鎮江西邊,生態環境優美,但經濟在蘇南地區排名並不突出。蘇南五市中,蘇錫常經濟一體化程度高,經濟排名在全省前列,是江蘇省第一大增長極;南京市是長江經濟帶沿線重要的經濟中心、工業、製造業發達,是江蘇省第二大增長極。句容地理位置位於兩大增長極中間地帶,本該可以承接兩個方向的資源,集二者之優勢發展的很好,但是現實情況是,因為行政壁壘和歷史因素,句容所能承接到的資源非常的少。句容歷史上屬於南京八縣之一,自1953年以後劃分給鎮江,因此句容和南京之間存在行政壁壘,在基礎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南京市的資源都會有限流向江寧、高淳、溧水等南京本身的縣區。同樣在歷史上,鎮江曾下轄金壇、宜興、武進等地,當時的鎮江重點發展地區都在現常州地區,經過上世紀的行政區域調整過後,鎮江下轄地區大幅減少,其重點發展的縣市都被拆離,導致其元氣大傷。在此歷史基礎上,鎮江對於原本屬於南京的句容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資源傾注,以防為他人做嫁衣的情況再度出現。於是句容便處在了兩大增長極邊緣的陰影地帶,缺乏具備強大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只能靠生態旅遊作為發展方向。時代在進步,局勢在改變,隨著2014年《江蘇省政府關於印發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的通知》的釋出,句容作為南京鎮江同城化的先行示範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寧句線S6和在建的高鐵將會極大地提高句容的區位優勢。在長三角一體化和寧鎮揚同城化雙重背景下,當地產業結構有較大的升級,迎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落戶句容,這一趨勢也在不斷地加強,為句容經濟增添了新的動力。除了常規的以社會經濟資料為基礎的分析外,地理學的研究也應更加靈活的運用遙感資料作為支撐。透過假彩色合成的夜間燈光資料可以看出,句容市沿122省道與南京市的聯絡明顯更加密切,而與鎮江、丹陽的聯絡較為疏遠,目前仍然是圍繞南京進行發展,距離其提出的 “融入南京,接力鎮江”的發展政策還有一段路要走。

2020年中科院地湖所夏令營總結報告

圖:假彩色合成的遙感夜間燈光影像

以上從學業發展、“長三角一體化”、個人實踐三個方面總結了此次中科院科研訓練夏令營的收穫,實際上此次夏令營不僅是科研專案的介紹,更是科研氣息的薰陶,對於學生成長的助益在潤物細無聲之處,讓我們提升了開闊了學術眼界,提升了專業素養。非常感謝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提供這次寶貴的機會!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