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5-02-26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Phil2015-02-27 00:25:48

謝邀!

音樂創作

請善用

http://

Google。com

或者

http://

aol。com

這類真正的搜尋引擎。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Axxxl2015-02-27 01:16:36

我曾經自己寫過一首歌,當然我的樂理知識在比一般人稍微好一點的程度上。

我腦海中有想法我就哼唱出來,然後記住旋律。

我用我自己的樂器一遍一遍找音符然後謄寫下來,然後配上歌詞,我覺得一首歌就已經做好了。

這個歌曲是為了我們的班歌比賽而創作的,我們需要一個伴奏,於是我聯絡了一個專業的老師,想讓她給我做一個mp3。

當時把自己很得意的東西交出去的感覺是很難得的,就是我自己手抄的那種,五線譜和簡譜都有。老師看了看說:你這什麼玩意,沒法唱。

這尼瑪當時我就不能忍, 我說為啥,我這譜子上什麼都有,而且我都親手演奏過了,我牛逼都吹出去了,你這不是打我臉麼。

老師指著問,這1=c是什麼玩意。 我說這是調號啊老師,我這是c調的。

屁!你這是f調!而且你這拍子也不對啊,你看看這怎麼少了一拍,這個應該用半音,這個怎麼唱歌詞都擠到一起去了,還有!前奏呢!反覆呢!你這首歌明顯要用反覆!

我說老師我們都已經自己商量好了怎麼唱,就需要你給做一個伴奏就行。

老師嘆了口氣說,你放在這裡吧,過一星期來拿。

當然我需要給錢,但這不是重點。

我來拿的時候歌曲已經做好了,我才發現原來c調這麼好唱,比他孃的f調好唱多了。

老師把伴奏和譜子交給我說,你也是挺有才的一個小夥子,這就當做你的處女作吧,好好儲存著。

當然我很高興,畢竟我寫了一首歌。

我可以用它來吹牛逼,但是作曲我是輕易不敢再來了。

我只是提供創意,而作曲還需要真正去落實。

哼歌是天賦,作曲是技能。

哼歌就像拉粑粑,而作曲就像把拉出的粑粑擺成圖形,這個比喻夠清晰了吧。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劉笑寒2020-01-12 15:39:00

好久不回答問題了,正好最近在做這樣一個科普,也有很多人問我類似的問題,就把和作曲有關的內容一併寫出來。

個人微信公眾號【編曲二三事】專注於音樂普及教育與編曲自學分享。

作曲就是哼歌?這似乎是一個既對又錯的命題。

一、明確概念

首先其實要明確的是作曲的概念。在古典音樂中,作曲(Composing)的概念更廣泛一些,除了主旋律的書寫,其他樂器的書寫也包含在作曲的概念之中。而現代音樂中的作曲(Songwriting)概念則更窄一些,僅僅指主旋律的書寫,而Composing的概念則和現代音樂中編曲(Arrangement)的概念更加接近。

所以我曾經打趣過,雖然貝多芬和薛之謙都可以稱之為“作曲”但它們的概念是天差地別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你說作曲就是哼歌,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作曲(Songwriting)有很多技巧,正好藉著這個問題,我就把這些比較“專業”的知識擴充套件開講講。

二、“哼歌”的不足之處

說起哼歌,我經常會收到一些音樂愛好者的demo,往往就是隻有旋律的手機錄音,姑且可以稱之為“隨便哼哼”。只不過,未經過最佳化,或者說未經過專業訓練過的作曲者(Songwriter),創作出的旋律往往比較簡單,也會存在一些瑕疵,比如說:

1。 節奏錯亂

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我們知道,一首歌的拍子是幾乎不會變化的,不論是4/4拍或者3/4拍,這種拍子都是在以小節為單位不斷迴圈的。而未經雕琢的旋律,可能會出現時而2/4,時而4/4,甚至時而3/4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會讓編曲人比較頭疼,只能根據樂感重新整理節奏。

2。 旋律簡單、平淡

旋律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音階,很多音樂初學者哼出的旋律都是五聲音階,這是源於五聲音階的舒適與穩定性,並且這種音階可能已經深入了中國人的DNA了。

其二是和絃,總會有人問我和絃與旋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總結來說,和絃你可以理解為旋律下的鋪墊。不同的和絃按照拍子,有規律地變化,可以稱之為“和絃進行”,同一種和絃進行可以配出無數種旋律,當然,同一個旋律,也可能配出若干種“不同風味”的和絃進行。而很多流行音樂都有相似的和絃進行,諸如我們常說的1645,卡農,4536251等等。而當你聽的歌足夠多的時候,這種和絃進行便深入你的腦海,哼出的旋律便不自覺地“套用”了這些和絃進行,即便你甚至並不知道這些和絃是什麼意思。

說不定你此刻腦海中浮現的旋律,就正好可以套進卡農和絃進行之中。也正因為如上兩點,你會覺得,隨便哼哼的旋律似乎總有那麼一些“平淡”,或總是覺得和其他歌有點相似。

所以,當你有一點音樂基礎,或者甚至沒有音樂基礎,只是聽歌比較多,這種情況下,你都可以哼出一小段原創的旋律,儘管比較簡單,或者稍有瑕疵,但你都可以認為是作曲的“雛形”。

這裡要插一句,我總是愛用《野子》這首歌的旋律舉例。這首歌在專業的作曲者看來,很像是一首隨便哼哼出來的旋律,因為它沒有太多的裝飾,取而代之的是純天然,未經雕琢的感覺。我也會經常思考,是不是技巧使用過度,也會使音樂變得油膩做作?反而這種自然的旋律,能給人帶來更多新鮮感的衝擊?這一點,可以引發一下大家的思考與討論。

言歸正傳,真正的作曲人很多時候實際上也是透過隨便哼哼來寫旋律的,一般會是先有一小段旋律,我們稱之為“動機”,你可以理解為“這首歌中最想讓人記住的部分”,“最獨特的部分”。所以,作曲家們絞盡腦汁,用盡天賦,寫出了若干個最抓耳朵的“動機”,之後的任務就是在這個動機上擴充套件,並且微調。

再插一句,有些時候,旋律動機是“憑空產生的”,是透過“天賦”創作出來的。但也有些時候,天賦不足時,我們也可以先創造出一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甚至略顯怪異的和絃進行,然後在這個和絃進行上創作,這樣創作出來的旋律,更有可能會與眾不同,更不容易有“抄襲”的風險。

三、從“哼歌”到“作曲”

如果將動機展開,這涉及到了作曲的技巧,如果展開講,內容還是很多的,我簡單舉幾個例子,來看看作曲之中有哪些套路,能讓你的旋律變得更好聽。我們隨便在網上找一些簡譜,舉幾個例子。

1。 重複與變化性重複

比如《簡單愛》的主歌,661161原封不動地重複了三遍,這就是一種最基本的技巧。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比如《那片海》副歌前兩句,非常典型的變化性重複,在鍵盤上,你會發現,55543235整個旋律向下移動兩個白鍵,就變成了33321713。所以,當你寫了一句旋律卻沒有思路繼續寫的時候,可以考慮把旋律整體平移若干個白鍵,就擴充套件了一段旋律。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這種例子太多太多,隨處可見的是“模仿的影子”,比如說第二句模仿了第一句的節奏,並在原來的旋律上做些修改。比如《老男孩》: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兩句話節奏完全相同,音高上規律也類似。

2。 重拍的引入

如果你發現你寫的旋律直接從重音拍就進入,而沒有任何引入,你可以試著引入一些上/下行音階。比如《遇見》: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重音拍的高音1,被連續上行的5-6-7引入,包括第二句,也是模仿第一句,用1-2-3引出4,好聽的歌一般都會使用一些這樣的技巧。

當然,比如《那片海》的副歌: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第一句的重音拍是高音4,如果為了烘托出這個重音拍上的高音,你可以選用1-2-3的上行音階來引入,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但如果你想設計成欲揚先抑的效果,那麼連續的中音5則是把情緒壓抑住,之後再透過連續高音將情緒釋放。

不論技巧如何,重拍上的音符,一般都是需要用一些鋪墊去引入的。

3。 高音的使用

這個技巧很難用語言來總結,總之,你聽過好聽的歌,總有那麼一些“拔高音”的地方,這些將成為聽眾的“記憶點”,所以,試著在旋律中增加一些突如其來的高音,會給人很深刻的印象。高音也要慎用,否則,會造成極大的審美疲勞,揚抑結合的起伏感,才是最適合表達情緒的。

4。 節奏複雜化

很多初學者哼旋律,節奏會哼的非常平淡,比如連續的八分音符,但是,若是人為去構造一些複雜節奏,聽上去就會“摩登”很多。比如: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原本平淡的連續八分音符,被改成了略帶切分感的節奏,聽上去就不那麼古板。順便一提,這種節奏是流行音樂中非常常見的。

在這幾個小技巧的幫助下,最初“隨便哼哼”的旋律(動機)被最佳化成一段,甚至一首完整的旋律,這才叫做作曲(Songwriting)完成。

總結下來:

1。 哼歌得出來的是旋律創作的“動機”,“動機”在一些技巧的修飾下,不斷豐富,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旋律。

2。 普通人,或是音樂愛好者,隨便哼哼出來的旋律,可以稱之為作曲,只不過這種作曲的質量普遍不高,略有瑕疵,需要專業的技巧修改、裝飾。

可見,不學習音樂,只通過隨便哼哼的方式作曲,是很難行得通的,還是老老實實學習一下樂理比較靠譜。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哎呀君2020-02-29 21:17:09

“作曲”和“作曲家”在中文語境裡,很多時候好像已經和老派與神秘掛了勾。這成因挺多,大概和各種鬥爭有關,咱就不展開了。

不說成因,說說結果。

很多人一直認為:

“不是老頭才叫作曲家呢嗎?”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先說這個“家”吧。

中文裡面,⼀旦在某個職業頭銜後面帶上個“家”,就好像味道變了,好像就多了很多冷嘲熱諷和爭鬥。

音樂領域內,Composer可以翻譯成作曲家,作曲⼈,作曲者或者作曲民工?

Musician可以翻譯成音樂家,音樂人,樂手。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其他語言我也不懂,至少在英語的語境裡,這裡面本身沒有那麼多等級和正鬥吧?

我在美國和加拿大學習和工作的時候,音樂領域內的老師同學朋友同事們間,都是互相稱呼為Composer或Musician,十幾年了,我也習以為常,這裡既沒有崇拜也沒有歧視。就是個很平常的專業和職業。

後來,我在中國開課和宣傳的時候。涉及到把這Composer和Musician這所謂頭銜給翻譯成中文,這下複雜了,被朋友善意勸了:別提“家”,有⼈罵這裡既有了行業與行業之間的資源爭鬥,又加入了行業內部的資源爭鬥。

好像⼜有崇拜,也有歧視。專業和職業之間也沒那麼平等了。

咱說中文的時候,就別把“家”往自己頭上按了,就“人”吧。充滿敬意的“家”適合加給別⼈,以表示崇拜與客氣,估計是。

我把這些想法跟我老婆說了⼀下,她也跟我分享了⼀個她當年剛到美國的時候⼀個趣事她是鋼琴專業的學生,在⼀次學院⾳樂會結束後,教授把她介紹給另⼀個作曲家的時候說“She is a pianist。”

我老婆當下就慌了,連忙狂搖手:“No! No! Iam not a pianist!”

Pianist的意思,普遍指演奏鋼琴的⼈,就是PianoPlayer。可以是各個水平階段的演奏者。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但,咱們中文裡就把pianist翻譯成了所謂“鋼琴家”,演奏專家級鋼琴演奏者,該是Virtuoso Pianist。

我老婆聽見Pianist,心裡直接翻譯成了鋼琴家,作為⼀個19歲的學⽣,當下慌的不行,果斷否認。場面⼀度尷尬。

中文語境下各種階級歧視可見⼀斑。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再說說這個所謂“作曲”。

廣義上來說,創作音樂,就是作曲。這詞本身不帶有任何技術,級別或風格的含義。

所以說,會不會樂器,會不會樂理,甚⾄會不會記譜,都與此無關。

比如說,⼀個五歲的孩子,哼唱⼀個自己創造出的旋律,或節奏,或任何聲響,都可以是作曲的過程。

在這個語境下,任何有意識的(甚⾄有時⽆意識的)做出創作聲⾳的⼈,都可以⼴義的稱為composer(作曲的人),這個創作的過程,都可以稱為composing(作曲)。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那不是亂來嗎?噪音也算嗎?

這個就要說到聲音(sound)和音樂(music)的區別了。

聲音是客觀的

是物理,是物體的震動透過空氣傳播到⽿膜然後被⼤腦識別的過程。

所有的這個過程都是聲⾳,都是聲響,和⼈的主觀喜好⽆關,也就是⽆論你喜歡不喜歡,認可不認可,它都是聲音,是sound。

音樂是主觀的,是個⼈的(personal),是每個⼈主觀決定的,如果你把某些聲⾳認可成音樂,那麼這些聲音對你來說,就是音樂。

所以說,從⼈為製造的規律性聲響(organizedsound)多數情況下為樂器按計劃及技巧演奏的,到完全⽆規則的⾃然聲響或噪⾳,或任何介於兩者之間或融合的狀態,都可以是音樂。這完全由個⼈決定,是主觀的。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也就是說,不管是作曲家的作品還是大自然的環境聲響,只要你認為這段聲⾳是⾳樂,它就可以是音樂,同理,同時或許另⼀個人完全無法接受其為⾳樂,那麼對這個⼈來說,這就不是音樂。

關於音樂的主觀性與噪音與音樂的關係,在學院派現代⾳樂領域,有很多的研究,探索和爭論。這裡不做更多展開了。

我只是想表達,音樂是很自由而個人的事情。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誰的口味也不代表更正確或者高階。

誰都可以作曲,這個事情,既不神秘,也不深奧,不需要崇拜,更不需要歧視。

最重要的是,對於熱愛音樂的你,有沒有辦法寫出你個人喜歡的東西。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具體的或者狹義上的“作曲”分類及定義

作曲或者作曲家在音樂領域內,有⼀個較為⼴泛的細分說法就是Composing或者Composer多指由音樂學院(也就是學院派),受過特定訓練後,從事作曲工作的人和工作。

這個區別在於,學院派雖然有很多分⽀流派,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規則也有很⼤不同,⼈們普遍認為這個細分下的行業有其比較重要的技術門檻及行業標準。

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後浪漫主義時期,⼆⼗世紀/現代派等等。

從學院裡受系統訓練出來的作曲者們,在自己的時期寫作,多數會按照行業的標準和要求來工作(你彪哥和司機哥呵呵⼀笑 ——關於你彪哥德彪⻄和司機斯特拉文斯基操天操地操⼀切的往事咱可以在後面課裡細講)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所以從這個狹義的定義下來說,沒有被音樂學院派系統訓練包含過的⾳樂型別創作者,就在很多情況下被不稱為Composer,比如流行樂,搖滾樂,嘻哈/說唱音樂等等。

但這個情況並不絕對,因為學院派也是在⼀直變化的。

比如爵士樂剛出現的時候,傳統音樂學院派是與其劃清界限的,因為兩者的演奏習慣和理論相悖的部分實在太多。但隨著爵⼠樂的發展和流行,越來越多的“學院派”音樂家開始學習並發展爵士樂,並開始嘗試融合。

(伯克利音樂學院就是第⼀批在最⾼學術領域做此嘗試的學院之⼀)

所以爵士樂手也有越來越多是從音樂學院派接受訓練學習出來的。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簡單說,這個狹義的定義,是⼈為的定義,既不精確,也充滿變化。或許現在來說,普遍認為流行歌作者不屬於composer(作曲者),屬於songwriter(寫歌者)。

說不定20年後,這個分類已經失去實際意義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從⼀開始就希望編寫設計⼀個現代的,綜合的,作曲基礎課這課不能只針對某⼀個風格和流派。要儘可能的把各個風格流派下的寫作技法共性進行探索和講解。讓⼤家都能學到想學的技術,寫出自己喜歡的音樂。

沒啥權威不權威的,沒有什麼是所謂真正的音樂,只有自己喜歡的音樂。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為什麼學習作曲?

學習作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能寫出你喜歡的⾳樂。

你是不是試著去寫音樂?寫歌?是不是會有寫出來“過於簡單”,“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覺”,“不知道怎麼給別的樂器/樂隊寫”等等情況發生?

學習作曲就是為了改善這些情況。讓你具體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以⼀個更普適的音樂語言(五線譜與樂理)來創作音樂並與你的樂隊溝通。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用什麼學習作曲?怎麼學習作曲?

音樂是自由的,是個人的,學習作曲有很多很多方法。甚至⼀點不懂樂理不懂記譜的⼈也有在音樂創作領域內做的很棒的。

但是從系統化教學的角度出發,以五線譜,西方樂理體系,主用鋼琴(輔助其他樂器)來教學,仍然是最高效可行的辦法。

以現代的科技為輔助教學與學習,比如你要有:

自己的電腦

(臺式或筆記本,PC或Mac)自己的

打譜軟體

(入門的有免費的MuseScore,進階的有西貝柳斯和Finale)

音訊⼯作站DAW

(免費的有Garage Band,進階的有ProTools,Logic Pro,Cubase等等)

⼀個電鋼琴或Midi鍵盤

,以及建議剛起步的時候,

熟悉手寫五線譜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

其他樂器當然是懂的越多越好,屬於輔助。

這是唯⼀的學習作曲的辦法嗎?有其他辦法可以學習作曲嗎?

像上⼀條說的,音樂是自由的,上面這遠不是學習作曲的唯一方法。每個⼈都可以有自己很個人的學習方法。聽聽中外作曲家們聊作曲世界的種種。

不同風格的作曲家寫作的時候都有什麼習慣?學習的時候有什麼故事?有什麼後悔的事?對剛入門的學生們有什麼建議?

我特意請了來自各個年齡段,各個風格流派下的中外作曲家/詞曲創作者 8位。其中有我自己的老師,音樂學院的作曲教授們,我的音樂圈好友,還有校友學弟。給⼤家分享經驗。

作曲家談作曲系列訪談#1:你是如何開始創作作品的?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我經常聽到⼈們說“你那不對,不專業”或者“你那麼學/做,就毀了”

我倒是想透過這個採訪,鼓勵⼀下大家,

音樂很自由,這是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事情。

努力去學,去練,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行了。

*《作曲家談作曲》是由獨立音樂人趙嶽先生髮起並主持的訪談節目。內容由趙嶽老師主持並採訪一些來自各個風格領域和背景的職業作曲家/詞曲創作人。話題涉及音樂創作經驗,作曲學習經驗,興趣與產業取捨等年輕音樂人及音樂專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節目創作初衷是希望給年輕的音樂愛好者,剛起步的作曲家及其他音樂專業學生一個瞭解專業/職業作曲家/詞曲創作音樂人世界的機會。以達到激勵年輕音樂人/音樂愛好者/相關專業學生的效果。以及為圈外愛好者揭秘作曲/詞曲創作這個相對神秘的領域。

本期為訪談的第一期,持續更新中~

*本文作者:趙嶽老師

(旅美/加獨立音樂⼈,美國伯克利⾳樂學院作曲/影視配樂專業)

作曲和哼歌有什麼區別?一個人會哼歌就叫會作曲嗎?勤勞的小船長2020-03-28 08:35:25

作曲就是你想象中那麼簡單,但是作高質量的曲不是。

其他回答裡都已經有了許多專業描述,我覺得我就無須贅述了,這裡講一些通俗的東西。

比如寫作文,小學生會寫,高考狀元也寫,他們都在寫作文,但是質量卻是不同的,並且很多人覺得作曲這個詞就很高大上,偏離正常人的生活軌跡,其實是錯的,只不過是因為玩音樂的人沒有寫作文的多,所以作曲看起來比寫作要難。

哼唱算作曲嗎?我覺得它可以算,起碼它在正式寫歌前起到很大的作用,古今中外有多少作曲家是拿起本子就寫一個譜子,全部根據樂理去推敲的?我相信大多數是腦海裡有一個旋律,再擴寫,再細節化,就像我本人寫歌,如果有一段很好的旋律,我會先哼,然後再想怎麼樣寫會更巧妙,哪個細節應該調整。說白了哼唱就像作文打草稿一樣,它不能直接當作品,但是卻是作品創作中的一個步驟。

如果今天有人告訴我,音樂不需要靈感,而是機械性的工作,我會說那機器人很快就取代音樂人來了,現在的AI音樂已經發展的蠻好的了,所以靈感真的真的很重要,如果你真的能哼唱出好的旋律,記住它,擴寫它。

當然這需要能力,同一個草稿,小學生和高中生寫出來的成品肯定是不一樣的,這是需要能力的,有的人哼唱出來的東西其實和他聽過的歌是很類似甚至一樣的,所以說要聽多一些,然後學習一些樂理,讓你的創作更有目的性和方向。

標簽: 作曲  旋律  音樂  和絃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