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孔子箴言故事】孝悌忠信——孝慈,則忠

作者:由 [已重置]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1-01-25

忠信仲祿什麼意思

【孔子箴言故事】孝悌忠信——孝慈,則忠

《論語·為政》記季康子向孔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孔子回答:“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是說:你對待百姓的事嚴肅認真,他們對待你的事情,也會嚴肅認真。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也是一種忠的表現。在魯國,有這樣一個故事:

魯國的大夫孟孫氏,很喜歡打獵。有一年秋天,他帶著一幫人外出打獵。忽然發現前方樹林中有一大一小兩隻鹿。孟孫策馬追趕,扔出套圈套住那隻小鹿,交給自己的部屬秦西巴,叫他裝進籠子裡帶好,回家吃鹿肉。接著又去向前追去。

【孔子箴言故事】孝悌忠信——孝慈,則忠

秦西巴揹著鹿籠往回走時,忽聽後面有蹄聲,籠內小鹿又掙扎又叫喚。回頭一看,那隻母鹿緊緊跟在後面也在不停地叫。兩隻鹿的叫聲很悽慘,令人聽起來十分可憐。秦西巴一面走,一面難受。後來簡直受不住了,心中不忍,就把小鹿放了。

孟孫回到家,聽說秦西巴把小鹿放了。勃然大怒,把他打了一頓,趕出家門。他夫人聽說此事,卻說“放的好!秦西巴有不忍之心,是一個人有仁愛之心的表現。”孟孫聽後,恍然大悟,心想夫人說得有道理,我只知道得到獵物,沒想到野蠻地拆散了小鹿母子,太殘忍了,自己做錯了。如此考慮了兩天,決定改正錯誤,叫人把秦西巴找回來,繼續任用,還對他釋放小鹿的事予以表彰。並且說“你對小鹿這麼好,對我一定很忠。”

【孔子箴言故事】孝悌忠信——孝慈,則忠

一個人有仁愛之心,慈善之心,對人對物都可以表現出來。有了這一基礎,做事就可盡心盡力,即能做到“忠”。

古時從來忠、孝並提,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孝是小忠,忠是大孝。“孝慈、則忠”,是說在孝的基礎表現為忠。孝在歷史上與宗法制聯絡密切。一國內,天子為大宗,諸侯、大夫、士為小宗。一個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大宗的長輩。家庭是國家的基礎,如人們身上的細胞,許多細胞組成人體,許多家庭組成國家。忠孝連為一體,就很正常了。

【孔子箴言故事】孝悌忠信——孝慈,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