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何為道?何為德?何為道德?

作者:由 曹法忠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2-28

中國道文化由來已久遠,從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約4800年,再追溯伏羲氏作八卦約6500年,中華道文化淵源流長,也是世界主要文化之一。

重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的依託,有道文化才有生命道教,才能天長地久,道炁長存,與天地並焉。

一、何謂道?

《道德經》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學術界研究道德經,參考魏時王弼,陳鼓應老師的註釋比較多。道教界研究《道德經》,參考河上公注及老子想爾注比較多。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地未形成之前,謂混沌曰無極,有物混成謂炁,是無形的,此炁曰先天一炁,老子曰道,郭店竹簡曰太一,也是道。此炁生天,生地,生神明,生陰陽,生四時,春夏秋冬,生人,生萬物的。炁是水火的混合劑。天是以火生水,地是以水生氣,水,火便是人之體質,萬物如此,萬類無論什麼動物,胎中必然由水火來養胎,生後由天炁地氣來維生,天地之水火在其中生活。天養炁,地生氣,萬物才會長,胞露而養,胞火而長,是自然之學,也是生養之學。

“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炁是寂無音聲,廖空無形體,獨立無匹雙,不改化有常,通行天地,執行日月,生養萬物而不殆,此狀看不到,摸不到,以良心可以覺知的。因良心對天心,天心對道心,道心也是炁。“可以為天下母”是以炁育養萬物,如母之育養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不知其形、其名,但見天、地、人、萬物皆從炁而生,故字之曰道。

1993年在湖北荊門市一座戰國時墓葬裡出土一批竹簡,其中有一篇被命名為《太一生水》的簡文被多數學者認為是道家文獻,太一即道的別名。《太一生水》雲: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寒熱。寒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溼燥之所生也,溼燥者,寒熱之所生也,寒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又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 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強,責於……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 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從事者必託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託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訛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

《太上清靜經》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德經》第一章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教三清道祖,太上元始天尊聖示:心安身舒便是道。求道行道先問己,問心問身安舒否?能安能舒何外求,心安身舒便是道。《易·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以字來分析,左為走部,右為首部,首者頭也,模範也,領導也,領導者其人品、人格、涵養應為最高。意為人生之道路應走在人之前頭,做為人們之楷模,是眾人遵守之目標,亦是大家公認之道理、準則或道路。一個人如為眾人之領導或楷模,其言行舉動在食、衣、住、行中表現出來之動作,需合乎大家公認之標準、學習之準則。

道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愛,道光普照天地萬物,使萬物生生不息,綿綿不絕。大道至易至簡,是供給人民所走的路,只要努力、堅持、有恆心去實踐,自然而然就可以得道的,道從人的心中來,得一人之心,得一人之道,得十百千萬人之心,得十百千萬人之道,得億萬人之心,得億萬人之道。是以得人心者,得人才,得天下。

二、何謂德?

“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天地道德,天有日月星,雲雨霧。地有水火風,陸地,高山,海洋。日月星稱天之三寶,水火風稱地之三寶,精氣神稱人之三寶。先天一炁化萬靈,天以日月星,雲雨霧使萬靈,萬物得以生,地以水火風,陸地,髙山,海洋供萬靈,萬物以蓄養,故曰道生之,德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之玄德精神。人生在世所修所行效法神仙佛聖真之道德外,向上努力向天地道德學習。則不枉費此生來現世之世界也。

水德: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処下不爭,處眾人之所悪,故幾近於道。

厚德:昜經乾象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聖人之德: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以聖人常善救人,不棄人。常善救物不棄物。

陽德:財施、物施,以財或物佈施給急難之人,苦難之人。法施,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或能力來幫助人解決困難。功夫施,以內丹方法救人宿疾而痊癒;教人如何修行修煉成正果;以中醫、西醫、道醫救人疾病者。以善助善,對公益團體,慈善團體,自己認同此種團體,以財、物、力、時間而相助。

陰德:上述所做所為所獲得的善功德,自己不宣傳,陰德可以福廕父母祖先子孫。

德字是雙人,一心聽四方,有一才有二,有二才有三,有三才能到十,做到十全十美。兩人是兩個我,一個真我,一個假我,真我代表靈魂,假我代表肉體。肉體是短暫的,只有百年左右,靈魂是永恆的,它是依人活在世間所累積的善惡記錄。靈魂在道教稱為三魂七魄,魂是善的,有智慧,有判斷能力,有邏輯,有創作的,有善惡是非能力的等等。魄是受外界的影響而行,產生貪嗔痴,七情六慾,好名利,好財色。是以修行修煉就是修魂指揮魄,使魂魄合一,由身體做出利益萬物,處下而不爭,如大海能容納天下百川,供養萬物之生存,而做到十全十美曰德。

三、何謂道德?

老子的《道德經》是人類為人處事的準則。修行成為“道心德身”之人,是人生在世之本份。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道是體,德是用;道是宇宙的本體,德是萬物實踐道之用;道是理也,有理行遍天下無難事,無理寸步難行。道是大路,供眾生行走的軌道,德是實現道的本質,如地球上有山,有水,有土地,承載萬物,曰厚德載物,供萬物生活、生存,不求回報,默默付出之德。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是以幾近於道。

如何做“道心德身”之人?一者,做三好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真、善、美)。二者,不二過。人的一生中的成長,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有科,碩士生,博士生,畢業後從事各行各業工作,其中有犯錯之地,如有對不起良心之事,須對天地、神祇、父母懺悔,使良心能平復,不再犯重複的錯誤,如曾子曰每天三省吾身,審察自己是否有損德行,不再犯錯。三者,培養罡氣。修行從起心動念開始,善惡也由起心動念而累積之,是以象由心生,永珍由心造,善由良心起,邪由噁心起,是以人如何修心是最重要的修行功課。只有累積陰善,才能使起心動念為正能量,心正、念正、口正、行正,此四正合一個字曰罡,罡者浩然正氣也,也是聖人,賢人,神人,真人,仙人等證正道果的依據。

標簽: 萬物  天地  以成  相輔  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