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作者:由 北方的太陽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0-12

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派人去請閔子騫,讓他當季氏采邑費城的長官。閔子騫告訴來人說:“請你好好替我推辭吧!如果再有人為這事來召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離開魯國到齊國去那邊去了。”

本章講述的是閔子騫拒絕做官的故事,反映了他寵辱不驚、明哲保身的超然態度,實在是極富智慧的處世哲學。宋代大儒朱熹對閔子騫的這一做法深表讚賞,他說:處亂世,遇惡人當政,“剛則必取禍,柔則必取辱”。即是說在亂世從政,剛直或者屈從都要受害取辱。孔子主張“道不同不相為謀”,閔子騫就是這樣做的。

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

春秋時,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當了俘虜,越國大夫范蠡勸勾踐忍辱投降,到以後再伺機報仇雪恨。勾踐依照他的話臥薪嚐膽,發憤圖強十幾年後,最後終於大敗吳國。

越王勾踐復國後決定重賞大功臣范蠡。但范蠡看到歷代宮廷的殘酷傾軋,覺得勾踐是一個只能同患難而不可共享樂的人,就拒絕官職,急流勇退選擇過隱居生活去了。范蠡臨走時還給另一大臣文種留下一封信,信上說:“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勾踐頸項特別長而嘴象鷹嘴,這種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樂,你最好儘快離開他。”文種看完信後大大地不以為然,不相信世上會有這種冷血動物,但他不久就相信了,但已經遲了。勾踐親自送一把劍(也就是吳國大夫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給文種,質問他說:“你有七個滅人國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個就把吳國滅掉,還剩下四個方法,你預備用來對付誰?”文種除了自殺外別無選擇。

漢朝初年的韓信在臨刑之前,同樣也發出了“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浩嘆。

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裡的走狗是指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烹了吃了。這個成語是指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會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普通人更慘的下場。

與范蠡類似的,還有一個故事。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西漢開國元勳,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史稱“漢初三傑”之一。

張良原本是戰國末年的韓國人。秦朝滅亡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張良為報國仇,圖謀刺殺秦始皇,但未能成功。張良逃避秦朝政府的追捕,隱居下邳,偶遇黃石公,得其傳授《太公兵法》。

張良長期追隨劉邦,作劉邦的智囊。在推翻秦朝以及楚漢爭霸的戰爭中,張良為劉邦屢獻奇謀,為劉邦平定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不朽功勳。

漢朝建立後,劉邦封賞功臣。劉邦對張良的功勞有著準確的評估。劉邦對張良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子房(張良)的功勞。你可挑選齊地三萬戶作為封邑。”齊地瀕臨大海,物產豐饒,人民富庶。在齊地優選三萬戶作為封地,意味著擁有巨大的財富。可是,張良卻有著獨特的生存智慧,他深知“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道理,因而對於權勢和財富不作過多的追求。他放棄選擇齊地三萬戶作為封邑,要求劉邦將留縣授給自己作為封邑。

因此,張良回答說:“當初我起兵下邳,在留縣(今江蘇省沛縣東南)與陛下相會,這是上天將我交付給陛下。陛下使用我的計策,僥倖有時能夠成功,我希望受封留縣就滿足了,不敢接受三萬戶。”劉邦接受了張良的意見,封張良為留侯,將留縣授給張良作為封邑。

留縣是一個小縣,人口不多,物產也不夠豐富,其能夠出產的財富遠不能與齊地的三萬戶相比,但張良並不計較這些,而是以擁有留縣而滿足。張良不爭功,不爭權,不爭利,遠離權力中心,以恬淡的生活為樂。劉邦在漢朝建立之初因為懼怕功臣造反而殺戮了很多有實力的功臣,而張良卻因為懂的取捨而始終無憂,得享天年,這正是張良知止的生存智慧使然。

如果道不同,就不要一起共事。如果局勢變了,一個有自知之明之人,最該學會急流勇退,及時保全自身,就像范蠡,張良一樣。

《周易·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意思是說:君子要遠離危險的地方。《樂府詩集·君子行》中也有:“君子防未然。”同樣是在講,君子做事要謹慎,在事故或禍害尚未發生之前,最好就得具備居安思危的意識。

有這種智慧的人,至少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防患於未然,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判斷可能會發生的不測,並採取充足的防範措施;二是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危險境地,就會毫不猶豫的及時離開。一個人知而慎行,防禍於先,才會不致於悔不當初。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是以聖人自知不自現,自愛不自貴。”自愛很重要的一點,即是要學會在複雜的局勢中保全自己,不讓自己變成無謂的犧牲品。

閔子以孝聞名,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曾稱讚他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這個人不僅孝,而且處世也很有智慧,處亂世,遇惡人當政時,他不硬剛,也不屈柔,他知道“硬剛必取禍,媚柔必取辱”,即硬碰或者一味屈從都要自取其害。只有看清形勢後,剛柔相濟,出入隨變,才能處亂世而不驚,遇惡人而不辱,做到明哲保身。

要讓閔子騫做費這個地方的長官。其實就是給季氏打工,是他的家臣了。

季氏專權是顯而易見的。上一個章節孔子已經表達了不滿。

如今,又要拉孔子的弟子做他們的家臣,很多弟子顯然是不願意的。

閔子騫就是這樣一位。他逃避的理由大概就是不願意做季氏的家宰。

做了他的家宰相當於為虎作倀啊。季氏不把國君放在眼裡,自己再跟著季氏打工,是違反儒家的義理的。為臣之道都不能做好,何談君子之道呢?

所以,當季氏要閔子騫做他的私人領地的長官的時候,閔子騫說了,請找一個好的藉口給我推掉吧。

閔子騫也不想得罪這樣的人,畢竟在魯國,季氏是說一不二的。孔子也在這裡。還是有所忌諱的。只能找個好一點的藉口,委婉地推辭。

但若是推辭不掉怎麼辦呢?所以閔子騫又說了,若是再來請我的話,那我只能離開這裡去汶上了。

惹不起總能躲得起吧。決心可見一斑。

復我,都解釋為再來召我的意思。從之。

汶上也是一個地方,現在屬於濟寧市。

很多人對這個章節的解讀註解是閔子騫怎麼樣,品格很好,不屈從權勢,這是很不靠譜的,試問君子有哪一個屈從權勢的。孔子的弟子,十哲,七十二賢,哪一個不是君子,哪一個都能稱得上不屈從權勢。既然如此,何以非要獨獨強調子騫。所以,討論子騫不畏強權是失去論語之味的。

這一章顯然也是屬於為政之道系列的。

儒學義理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是為君主打工,而不是為私人打工。這是其一。雖然魯國名義上都是君主的,但實質上是屬於私人領地的。儒家注重名實相符。這是閔子騫推辭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季氏作為魯國的三桓最強大的勢力,是不把當時的君主放在眼裡的,很多做法已經違背了為臣之道。僭越了禮節。這也是儒家不能忍受的,也是最為反對的。也是違背儒學的義理的。這樣違背儒學義理的事情,孔子的弟子都不會去做的,這也是閔子騫推辭的主要理由,並不是來顯示閔子騫的個人情操德行的。

第三,則是閔子騫有自己的打算追求。比如習慣了淡泊明志的生活狀態或者習慣了跟隨孔子,就是朱熹評價的閔子騫剛正不阿的品格了。我很無語的,君子哪一個不是剛正不阿的。

據說,閔子騫後來在孔子的勸說下,還是去做了這個地方的長官的。老師吩咐了,也不能不去。做家臣也不是不可,行君子之道就是了,但這樣勢必給自己惹來很多麻煩的。所以不如不去。現在老師吩咐,也只好去。去了後治理也是很好,很有成績,不能說政績。但確實看不慣季氏的所作所為,最後還是辭掉了。

這也反映了當時為何連年征戰不休,個個都有野心。是因為當時的分封制。從政的大夫才有資格做到君主領地的分封,其它的人只能做卿或者大夫的家宰。而且,土地越多,勢力越強,導致人人都想著去掠奪,家族的利益完全佔據了上風,誰還聽君主的話,從周天子分封,再到各個諸侯的分封,導致了君不君臣不臣。禮崩樂壞也是情理之中,君子之道根本不大可能實行的開來,都是私人領地,不耍手段計謀,不擴張兵力,自己的土地就要被人算計了。

從政之說只是當時知識分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且這個夢還不是當時的國君說了算,而是執政的有實力的卿說了算。

由此,要想從政,必須先給卿打工好多年,幹得好,可能讓從政。再說了,憑空獲得從政的資格的路基本已經被堵死了,土地都有主了,還是世襲的,讓你上去,豈不是要瓜分我的領地啊。

這是當時的現實。沒有查資料佐證,推測的。但八九不離十的。君子之道無從實行,禮崩樂壞都和這個領地分封有著不可分的關係。所謂的諸侯割據,混戰都是這樣來的,誰的土地多,誰的勢力就大,君子治國方略顯然是不對這些擁有領地的人的胃口的。子騫不願做家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閔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他和顏回、冉伯牛、仲弓被列為孔門德行科的優秀生。孔子曾說:“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論語》中還收入孔子這樣一句感嘆:“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人編撰的《二十四孝圖》,將閔子騫孝親的故事排在第三,使之家喻戶曉,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賢之一。

二十四孝圖

二十四孝圖之閔子騫單衣順母

鞭打蘆花

傳說閔子騫8歲喪母,父續娶後妻姚氏,生閔革、閔蒙二子。繼母對親生的兩個孩子十分疼愛,對閔子騫卻十分刻簿,平時不打就罵,不給飯吃也是常事。這一切,閔子騫都默默地忍受了。

有一年冬天,閔父帶著三個兒子外出,閔子騫為父馭車,天冷鞭墜。閔父怒其不爭,鞭之,閔子騫的棉襖被打破了,許多蘆花紛紛揚揚地從棉襖裡飛了出來。閔父見狀,大吃一驚,撕開小兒子的棉襖一看,全是新棉花,原來是繼母搞的鬼呀。閔父自覺錯怪了孩子,抱著閔子騫落下了悔恨的淚水……

回了家,閔父狠狠打了繼母一頓,接著又寫了一紙休書。繼母哭哭啼啼就要被趕出閔家門了,閔子騫見狀,一面拉住繼母,一面跪在父親面前哀求道:“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單。”

閔父覺得有道理,就依了閔子騫,把繼母留了下來。閔子騫的做法也感動了繼母,從此,繼母對三個孩子都一樣地疼愛了。

閔子騫辭官

閔子騫成名後,被魯君派往費邑為宰。他在費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費邑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秋糧剛剛收穫,魯國權臣季氏的家臣陽虎便趕來催繳賦稅。

閔子騫說:“官稅剛剛收了一部分,等收齊後我親自送到國庫裡去。”

陽虎擺擺手,說:“費邑是季氏的私邑,官稅直接交給季氏就行啦。”

閔子騫是個實在人,不由地問道:“我生在魯國,長在魯國,如今又為費邑宰,怎麼從沒聽說過費邑是私人的邑地呢?”

陽虎不耐煩地說道:“魯定公以弟繼承兄位,也是不合理的,這都是季氏擁戴他的結果。如今國家大權掌握在季氏手中,這費邑還不是季氏家的嗎?”

閔子騫聽了,憋了一肚子氣。自己全心全意治理費邑,原以為是替國家出力,沒想到幹來幹去竟是為私人賣命,於是決定辭去官職。他在辭呈中假說父親年高體弱,老病纏身,要歸家侍候老父,以盡孝道。因忠孝不能兩全,所以要辭去費邑宰的職務。

魯君聞知,連忙派人勸阻,但閔子騫主意已定,堅辭官職。不待魯君批准,就匆匆離任,隱居到汶水之濱,從此再也不肯出山為官啦!

孔子訓鵝

閔子騫辭官後,日子過的十分清苦。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公冶長等人路過閔家莊,順便到閔子騫家看看。閔子騫見老師來了十分高興,就張羅讓妻子做飯。媳婦說:“咱家有大米,做米飯吃行不?”

閔子騫說:“老師吃米飯倒行,就是沒啥菜呀?”

媳婦說:“咱家還有兩隻鵝,咱就先把那小的殺了吧!”說著,就把小鵝綁了起來。

閔子騫說:“俺師徒好幾個,這個小鵝不夠吃呀?”

“那就殺大鵝吧!”媳婦說著又把大鵝捆了起來。

孔子在堂屋裡坐著,見閔家貧寒的很。忽聽屋後有兩隻鵝“啊啊”亂叫,就問公冶長:“公冶長,你通鳥語,你聽聽你閔賢弟家的鵝說什麼呢?”

公冶長豎起耳朵聽了聽,說:“是閔賢弟見咱師徒來了,要殺鵝給咱吃。兩隻鵝打譜殺一個,大鵝給小鵝說:‘俺死以後,你要好好給東家看家,白天防著黃狼鼠,夜裡小心花狐狸,沒孃的孩子要學會照應你自己。’小鵝說:‘俺死後,你甭哭來也甭煩,俺就像一個短命的小孩子,你甭哭壞了身子,沒人侍候你。你也得好好給東家把家看,白天防著黃狼鼠,夜裡小心花狐狸。’”

孔子聽了公冶長的話,就說:“你去給您閔賢弟說,一對鵝,哪個也別殺,他要殺,咱就不在他家吃飯了。”

閔子騫最聽孔子的話,趕緊把兩隻鵝放開了,鵝站起來撲拉著雙翅,“鵝鵝鵝”地朝閔子騫施禮,閔子騫說:“你甭謝俺,是堂屋裡的老師不叫殺你的,你去謝謝老師的不殺之恩吧!”

兩隻鵝來到孔子腳下,往上點了三下頭就要走。孔子說:“二鵝回來。往後下河不准你把魚蝦傷,你想活來它也想活。頭上我給你按個紅疙瘩,從今後,你們鵝族要吃青草仁義!”

鵝遵了孔子之命,從此以後,就只吃青草,不逮魚蝦了。

大風旋起閔子騫墓

傳說閔子騫的兒子閔沃盈平時不聽話。閔子騫年邁的時候,囑咐兒子:“我死了之後,要用個石匣(即石棺材)。” 閔沃盈問他:“你學問這麼高,看好穴地(墓地)了嗎?”閔子騫說:“一直往南走,抬到高山就行。”

閔子騫死後,閔沃盈想:我一輩子都沒聽老爹的話,這次可要按他說的辦。於是請人雕鑿了一個石匣,又請人抬著尋找有高山的地方。當來到濟南柳家店時,天近黃昏,大夥又累又餓,於是把石匣放下,便在柳家店住下了。

這天夜裡,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一直刮到第二天清晨。等閔沃盈出門時發現,放石棺的地方堆起了一個高大的土丘,土丘是昨晚刮旋風時旋出來的。再一打聽,原來放石匣的地方就叫“高山”。閔沃盈認為這就是父親說的穴地,於是祭拜一番後,便帶著人回去了。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

德行修養

閔子騫作為孔子早期的弟子,以德行著稱是有據可查的。據記載,閔子騫為人沉穩持重,平時少言寡語,然而一旦講話就講得中肯到位。孔子評價他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閔子騫一生注重“仁”的道德修養,淡漠仕途利祿。

閔子騫從政後,崇尚節儉,當魯國要擴建新庫房,派人徵求他的意見時,他說:“原來的庫房就很好,為什麼再勞民傷財去改造呢?”孔子得知後,讚揚道:“這個人平時不亂講話,但只要講出話來就非常正確!”

魯國權臣季桓子想聘請閔子騫當費邑宰,閔子騫對來人說:“請不要安排我這個職務,如果你們再來勸說,我就離開魯國到汶上去。”因為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所以在孔子的勸說下,閔子騫還是擔任了費邑宰,並把家遷到東蒙之陽的閔子莊(今閔家寨)。他治理費地很有成績,但因看不慣季氏的作為,最後毅然辭職。因此可以看出閔子騫剛正不阿的品格。

標簽: 閔子  孔子  季氏  張良  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