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作者:由 道一居士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1-04

此章是述說一個

從0到1

的故事。老子心中呈現了一張

無形的螢幕

,這張螢幕把“一”分為二個部分。世人肉眼所見的萬物(現實世界)處於螢幕前面,所以被肉眼看見了,但世人並未看見屏幕後面那個未知世界。

“無”就是屏幕後面的未知世界。螢幕前面的世界是有形的,屏幕後面的世界是無形的。

老子告訴世人,你們只看見了半個西瓜,

但錯誤的是把“半個西瓜”當做了“一個西瓜”

,把半個當做全部(一)。老子描繪“一”的含義在此。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畫家告訴弟子,

眼中所見任何一物都是宇宙中偉大作品的碎片

弟子的錯誤是把碎片當做偉大作品本身,所以不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世人的認知系統如同這位拙劣的畫徒,不能看見宇宙的“一”,所以漏洞百出。

得一是偉大成就,得一的反面就是“得半”(得殘缺)

,誤把碎片當全體(一),從而誤把醜陋當圓滿。一個方程還缺一個關鍵的變數,所以這個方程不能得出正確的解。

正確的解是一,關鍵的變數是無。

無和一是宇宙真相這個方程的演算法因子,離開無和一的演算法因子,就不可能解開宇宙真相之謎。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經文把“無”這個變數加入了宇宙真相這個方程,一下使這個方程完整起來。於是老子演算了宇宙真相的這個方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這個方程中前四句偈稱為

有生偈

,“有生於無”稱為無生偈。

第40、42章就是無生偈和有生偈的大合唱

,唱出這個世界的前世今生,唱出螢幕前和屏幕後的整個世界(一)。老子不想用一句“有生於無”就把世人的最大困惑打發了,而是用

四個“生”細細的解說“有生於無”的全過程

。科學是講過程的,有過程才有說服力,老子深懂此理。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此章是至關重要的一章,歷來被認為是老子的

宇宙發生學

。此章是

告訴世人肉眼所見的萬物是怎麼來的

,但其中的“一二三”具體之什麼,此章宗旨是什麼都是註釋家爭論的焦點。蔣錫昌說:“

只是以三數字表述道生萬物,愈生愈多之意

。”(《老子校詁》),陳鼓應說:“

這是老子萬物生成論的提法,描述道生成萬物的過程

。”確實老子這裡描述了

在玄同大定中實證的“有生於無”的過程

。老子先入玄同大定,實證了宇宙的“一”,出定後化作四句偈。

蔣陳二位的意思是“一二三”沒有具體所指,只是表示從少到多,從無到有的過程。但老子用字精妙傳神,“

一二三”一定有深刻內涵

。從第39章開始,老子宣說

“得一”和“有生於無”二大教理

。此章則宣說

大千世界的由來

。萬物之前,均未有形,但已經存在了無形的存在者。

肉眼無法窺探無形世界,但聖人在玄同大定中能夠實證無形世界。關於宇宙的存在有二大理論,

一是有因生,一是無因生

佛教的中觀學派認為萬物不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

,明確反對萬物無因生。古代無數智者都在尋找萬物誕生的原因,絕大部分都是主張有因生,

老子同樣主張有因生。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有因生看似很自然,但存在一個巨大的邏輯死穴,即

第一因的難題,

因此智者又望而卻步。

有因生與父因生是相同的

,人都有自己的父親,這就是父因生。父還有父,一直往上推。但推到終極,就會推出第一父的難題。人有第一父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此無法找到第一父的智者就主張無因生。

老子是主張有因生的大宗師,因此必須解答第一父的難題。

此章老子“道生一”和道生萬物的教理解答了第一父難題。人有第一父,但第一父不是與人相同的人,而是道。

人是有形的,道是無形的,因此必須承認有形生於無形才能解答第一父難題

。雖然古代智者主張有因生,但沒有解決第一父的邏輯死穴,實際上無法自圓其說。

直到老子提出“有生於無”和道生萬物二大教理,才真正建立了有因生的理論基礎。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同樣是有因生,智者們的理論有嚴重的邏輯缺陷,老子的理論卻是論據充分,邏輯嚴明。

因為老子看到了這張無形的螢幕,看到了螢幕前的萬物(有),又看到了屏幕後的無。

老子的宇宙觀囊括了

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

,而且知道

有形世界是由無形世界產生的。

二者之間有一根絲線聯絡在一起,這根絲線就是“玄”,“玄”是老子的獨特證悟,因為“玄”這根絲線的存在,或者說是一張網的存在,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聯絡並不難以理解。老子說“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每一個罪人都逃不出天網。老子的宇宙是大玄同體,比三千大千世界還要大。

老子看到的是包括無形世界在內的整個宇宙(全一),相比而言世人看到的宇宙只是一粒微塵。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此章經文文字不復雜,但很難探知老子奧義。大部分註釋家都從氣本論來解讀。根據王弼,老子奧義不僅包含了氣本論,更重要的還包含本無論、齊物論,還包括認識論(語義學)

。老子的宇宙發生學以本無論為根本,以齊物論為主線,並以氣本論和認識論(語義學)來證明齊物論

守柔是老子的一貫宗旨,無是柔性的根據,無形即柔,無更柔

。“一二三”都是氣態,屬於無形世界,所以

“一二三”都是柔性的,但也是柔性逐漸喪失的過程。

萬物開始顯形,柔性徹底喪失。此章經文的氣本論解讀廣為認知,但齊物論解釋則被淹沒。更為奇異的是

王弼主要依據認識論(語義學)來解釋“一二三”,似乎邏輯混亂

。註釋家認為氣本論和認識論(語義學)毫無關係,王弼“

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

”來源於莊子《齊物論》,根本無法連線。王弼整篇註釋精彩絕倫,這幾句為什麼如此突兀?是王弼妙筆生花還是思緒混亂?這是解讀《道德經》的一大挑戰。經文中,和氣為三,萬物為四。莊子的朝三暮四的故事家喻戶曉,與此章有內在聯絡嗎?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四十二章經文

第一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二段: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第三段: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第四段: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第五段:人之所教(者),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

第六段:吾將以為教父。

眼見為實是最古老的俗見。認知系統的建立離不開感覺器官,佛教把感覺器官分為眼耳鼻舌身,老子的分法幾乎相同。感覺器官中眼見獨佔鰲頭,於是就有眼見為實的俗見。

眼見為實的俗見本來是提高世人認知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但不幸的是世人把這一俗見濫用了,無限放大,超出適用邊際,結果事與願違,使人們丟棄了認知能力,不再能夠正確認知宇宙真相。

眼見為實的俗見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第一真理,眼睛只能覺知有形世界,有形世界只是螢幕前的世界,屏幕後面的世界更為精彩,眼睛卻一無所知。世人肉眼看見一個現實世界,也就是宇宙萬物。

宇宙中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之間的這張巨大螢幕擋住了自己的視線,這是世人看不見的。

世人的俗見認為自己的肉眼已經一覽無遺,肉眼中的宇宙萬物就是全部的真相。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但智者認為自己的肉眼僅僅看見了有限視野中的“現象”,並未看見現象背後的本質,更不用說有限視野之外的全部真相

。老子深知

現象是有形的,本質是無形的

,現象與本質之間有一張無形的螢幕,肉眼無法穿透這張螢幕。四句偈宣說了此一教理,因此此章是極為重要的一章。

此章經文分為六段。第一段經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智者很想見到老子所見之道,那必定讓靈魂為之一震,給生命帶來無限活力和幸福。道是至高無上的,道所生的一切也霑洽道的榮光

。“道生一”再次確認道的至高無上

。“弱者道之動”,道是無聲無息的在運化這個大玄同體(一),這個大玄同體(一)就是道所生。“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易經》),

道屬於形而上,即屬於無形世界

。器屬於形而下,即有形世界。

有形世界是肉眼見證的世界,世人不會產生懷疑。

無形世界超越肉眼的見證,世人產生極大的懷疑

。“

中士聞之,或存或亡。下士聞之,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章)對於無形世界,上士、中士、下士產生了分裂,這種分裂自古就存在,直到今天。萬物雖然顯現在世人眼前,但世人無法解釋萬物的來源,

世人不知道現象背後的本質。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之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世人無法跨過去,無法把二者相合。老子深知

世人愚蠢的根源是對無形世界的無知,世人把有形世界當做一(全一),聖人把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相合當做一(全一)

。世人自己的肉眼就是障礙,聖人超越了肉眼的限制。

氣本論。氣本論是華人文化精英遠古的覺照,是知識界的共識。

老子把氣本論與道本論相結合,深化了遠古的氣本論

氣是有形世界和無形世界之間的中介,宇宙由氣構成,這就是氣本論

。要破除眼見為實的俗見,氣本論是最有力的武器。一種東西,開始是有形的,但會慢慢在肉眼中消失,這就是氣。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氣有氣和炁二個造字

,氣從水蒸氣造字,炁從火焰造字。炁比氣更純粹,

無的造字正是與炁同源

,後世道家更喜歡用炁代替氣。水蒸氣和火焰都會從

有形慢慢變為無形,

智者知道

氣揭示了宇宙的本質

,因為氣的存在,人們意識到有形和無形是可以穿越的,更確切的說,

有與無是可以穿越的。

前面老子用“造輿於無輿”來解釋無與有的穿越,證明“有生於無”的根本教理,現在

老子用氣本論來證明有與無之間的穿越

正因為穿越,有形與無形,有與無的觀念都是不可靠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莊子《齊物論》證明語言本身是不可靠的,語言有用但不能濫用。

世人的痛苦是邏輯混亂的結果,邏輯混亂是濫用語言的結果。某種意義上說,

濫用語言正是濫用感官的結果,眼見為實的俗見正是濫用眼見功能的證明

。近一百年西方哲學界把邏輯和語言的研究作為哲學的重要方向,但老子和莊子早就深刻認識到這一點。

因為氣本論

,老子把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有形與無形,有與無相合為一個偉大的“一”(全一)

老子以氣本論為基礎,進一步發展為道本論

。老子深知,無不僅是無形,含有更為豐富的含義,

因此氣本論必須與道本論結合

。這正是第一段經文的內涵。傅佩榮認為老子沒有把形而上的道向下落為形而下的器(萬物)的問題徹底解說清楚,其實老子已經完全解說清楚了。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道下化的四個階段。道下化的四個階段就是無中生有,萬物最終顯形的四個階段。

道生一 第一階段 無形 漸變 混而為一 元氣

一生二 第二階段 無形 漸變 分為陰陽 二氣

一生三 第三階段 無形 漸變 陰陽相合而生子--和氣

三生萬物 第四階段 有形 逐步顯形 子呱呱墮地 無限多

第一段經文非常清晰的描繪了老子玄同大定中實證的

道生萬物,有生於無

的全過程,完成了從0到1的轉變。這個世界是經不住思考的,

一思考就發現無法解釋,沒有邏輯,

世人根本無法回答是否有開始,是否有結束。莊子《齊物論》說:“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夫也者”

。有一個開始,有沒有開始的開始,有沒有這個沒有開始的開始。人承認有一個開始,人又否定有一個開始,人又否定自己的否定,目的就是宇宙萬物(法界)的起源。

野鴨的腿為什麼短,野鶴的腿為什麼長,魚為什麼遊,鳥為什麼飛,為什麼生,為什麼死,任何一個問題都會讓智力窮盡。

世人生活在一個經不住拷問的世界中

所以屈原作《天問》

。屈原拷問天地的由來,拷問人世間的善惡和悲歡離合。莊子問:“

我對這一切是如此迷茫。是我一個人的迷茫,還是所有人都迷茫呢?” (吾若是其芒乎!亦有不芒者耶?)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的有生偈分四個階段,以解答世人的迷茫。萬物終將顯形,但必須經過四個階段,萬物的本質就在其中。生命誕生以前已經在孃胎裡孕育了十個月,

世人不僅應該瞭解生命離開孃胎以後的成長過程,還應該瞭解孃胎中的生長過程。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都是無形的,

只有到了第四階段才從無形轉化為有形

,離開孃胎,呱呱墮地。世人認為胎兒離開孃胎才是存在,聖人知道孃胎中的嬰兒就是存在。有無之爭就是孃胎之爭,但孃胎只是薄薄的一層肚皮。

嚴遵《老子指歸》仔細的闡述了四個階段的不同,指出

四個階段是漸變的,顯形是逐漸完成的,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無形和有形,無和有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氣是無形的,但氣逐步凝聚就會顯形。顯形的本質是肉眼的辨識度

,肉眼不能辨識就是“無”(無形),肉眼能夠辨識就是“有”(有形)。氣的稀薄決定了是否可以為肉眼辨識,

有與無,有形與無形也就是氣的稀薄度問題。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深奧的哲學問題與自然現象並不分離。按現代科學來說,形不是萬物(存在)的必然特徵,

電磁效應是存在的,但沒有形

。牛頓經典理論是物的理論,愛因斯坦引入了場的理論。

場是無形的,但是符合決定論法則。

量子力學放棄了愛因斯坦心愛的決定論,引入了隨機論。所以愛因斯坦決不接受量子力學,希望用一種統一場論來納入量子力學所研究的物件,但沒有成功。

“有形”的語義是指肉眼能夠看見,但隨著科學的發展,又延伸為

藉助精密儀器可以看見

。精密儀器成為現代“有形論者”的救命符,但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又摧毀了這一救命符。所以解釋《道德經》的“有”與“無”,大部分註釋家希望用有形和無形來代替,似乎更好理解,實

際上偏離了科學原理,同時也偏離了老子的本意。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有形和無形是根據眼睛的辨識度來定義的,

但有與無不是用眼睛的辨識度來定義的

。有形和無形是有與無的一種詮釋,但不是最本質的。

萬物的“物”是顯形的物,進入人的感覺器官的辨識度的範圍,這是最基本的定義

。老子的認識論是物-象-無象,物是一個假象,無象才是真象。

老子的四句偈是否已經把

無形的道與有形的器之間的道化關係宣說清楚

,關鍵是對萬物的語義、本質是否清晰。如果把萬物的語義理解為顯形,即從以肉眼為代表的感覺器官之外進入辨識度之內,那老子確實已經宣說清楚。

有形和無形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逆轉的,

正像一可以是至大,也可以是至小。這是

語言的相對僵化和物件的自在態之間的差別

造成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莊子說“

言不達意

”就是這個意思。老子是最早發現語言缺陷的大宗師,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語言缺陷理論。所以

道是實修實證的,是玄覽覺照

,而不是讀書。輪扁說齊桓公所讀的聖賢書是垃圾,正是

聖人心中的實證和語言的記載有巨大差異之故。

老子的實證和《道德經》的文字也是如此,四句偈更是如此。

經文:道生一。這是道下化的第一階段

大部分註釋家用氣本論來註釋此段經文,

一是元氣,二是陰陽二氣,三是和氣,這來源於《淮南子》和河上公注。《淮南子·天文訓》說:“道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和合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陳鼓應認為氣本論是漢代才產生的思想,

老子時代還沒有氣本論

,並認為陰陽思想是莊子才流行起來,

老子時代也沒有陰陽和合而萬物生的思想

,這是不確切的。《黃帝內經》雖然被認為成書於漢代,

但其氣本論和天人合一思想作為中華醫理更為古老

,醫學思想的繼承性不是漢代創造出來的,而是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無和一。無和一在數學上就是0和1,是最基本的演算法因子。

無和一是道系統的二大支柱

。只有深度領會無和一,道才能顯露真實之際。不深度領會無和一,則無從見道。學人應該以此見地來修習無和一,對無和一生起無比的信心。

只有對無和一生起無比的信心,才能對道生起無比的信心和正知正念,完成見道悟道證道的無偽道業。

老子對無的解說已經很充分。“道生一”開始解說三位一體中的另一個代表“一”。“一”是神秘的,具有無限魅力,

大腦的神秘性正是“一”的神秘性的顯現

。神秘只是指內涵超越俗見,某種程度上說大腦是能夠理解神秘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石榴的啟示。一個石榴,開啟一看裡面有無數顆石榴籽。

石榴是“一”,但裡面有無數個“一”

。石榴讓“一”的概念分裂了。解讀“道生一”,必須首先理解石榴帶來的陷阱,

即“一”的概念的分裂,或一與多的分裂。有形與無形是分裂的,一與多是分裂的。

概念的分裂使語言失效,更確切的說是“世人語言”的失效

。哲學語言勝過世俗語言正是世人語言的失效,但世人還沉浸在世俗語言的可靠夢想之中。

科學的專業首先是語言的專業,就是專業術語的出現和運用

。六祖慧能說:“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這是禪宗的基本信念。名家是老子道本論的一個分支,惠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惠施說:“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天下)。石榴是“大一”,石榴籽是“小一”。

把石榴無限放大,就是至大;把石榴籽無限縮小,就是至小

。“大一”和“小一”揭示了“一”的概念的分裂,這種分裂是必然的,而且是有效的。“大一”和“小一”使“一”具有至大和至小雙重含義,在世俗語言中,大與小是完全對立的,至大和至小更為對立,但一個石榴證明

至大和至小本來是“一”。

莊子說:“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

”,世人的“大”和“小”的語義被徹底擊碎。“其好之也一,其不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莊子·大宗師》)“道生一”的一正是這樣一個一,既是大一,又是小一。大一和小一是同一個一,就是大一和小一無差別,至大和至小無差別,這就是齊物論。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齊物論認為世人的語言是固化語言,大就是大,小就是小,牛就是牛,馬就是馬,之間有絕對的邊界。莊子說:“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世人雖然使用“大”“小”的語言,但內涵是不確定的,大可能意味著小,小可能意味著大。老子說道“可名為大,可名為小”(34章)。

語言的不確定性是“道的混成”造成的,道是無數態

語言只能表達一態

,這樣語言和道之間永遠不會吻合,老子說“無有入無間”(四十三章),語言(詞語)有邊界,但可以被穿越,

因為“無”才是本質。

看不到大和小的差別是傻瓜,看不到大和小的無差別是白痴(凡夫)

。老子抬頭望去,芸芸眾生不是傻瓜就是白痴。但老子以道眼再觀之,發現凡夫不是真凡夫,

凡夫都有見道的渴望

。想娶妻的漢子最終都會得到妻,想見道的凡夫最終都會見道。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齊物論與無差別性。

齊物論就是要消融萬物的差別性,獲得無差別性

。莊子說:“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齊物論)“道生一”的一就是齊物論的一,就是消融差別性的一,就是老子“混而為一”的一。

消融差別性,獲得無差別性是人性的一大勝利

。消融一切差別性,獲得無差別性,這是證悟者的境界。

差別性是異,無差別性是同

。差別性是不一,無差別性是一。所以一與同等,與異反。消融差別性是非凡的智慧,是般若,是大圓鏡智,是玄覽覺照,是圓照清淨覺相。

差別性佔據了世人的潛意識,佔據了思維中樞,

人就不知不覺被差別性牽著鼻子走。

如果玄照萬物的無差別性佔據思維中樞,人則獲得全新的心智

。再深入一步,差別性和無差別性不二,不二境就是一,這個一是眾妙之門。

世人忽視了差別性對心智的影響。世人心流的紊亂是差別性引起的

,如果獲得無差別性,則世人的心流是清淨的甘泉,生命就是無比的寧靜和美,這正是世人所渴望的。為什麼仰望星空帶來心靈的愉悅?

因為仰望星空時獲得了無差別性,得一就是仰望星空時的玄覽覺照。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什麼是一?

1,玄同

2,圓滿

3,元氣

4,無差別性

5,全體、全一

6,太一、太極

7,至小

8,至大

9,開始

10,根本

11,有序

12,清淨

13,生命力

14,無限

15,包容一切

16,至簡

17,不二

一的反面是什麼?

1,殘缺

2,半個西瓜

3,死亡

4,差別性

5,侷限

6,多元

7,混亂、無序

8,支末

9,煩惱

10,有限

11,排斥

12,複雜、雜亂

13,二(多)

上面從

表詮和遮詮

來揭示了一的無比豐富的內涵。

玄同是一的第一本質,圓滿是一的第二本質,元氣是一的第三本質

。要完全瞭解一的全部本質是不可能的,世人的語言實在太貧乏。語言之外的含義稱為“神秘”,所謂神秘就是語言無法表達,語言無法表達是因為肉眼看不見。肉眼能夠直接見道該多好,但

如果肉眼能夠直接見道,心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老子強調“

少則得,多則惑

”(22章),世人的貪慾是無底線的,既想有一顆見道的妙心,又想肉眼直接見道,二者不能兼得。

嚴遵《老子指歸》說:“

一,道之子

”。河上公注:“

道之所始生者,一也”

。一的內涵如此豐富,道又超越了一。道和一比,就是石榴和石榴籽的關係,

道是至大,一是至小。道是母,一是子

。修道就是“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52章)。當修道士對一有所領會的時候,道還在遙遠的地方。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一生二。這是道下化的第二階段。

河上公說:“

一生陰與陽也

。”氣本論上,

一是元氣,二就是陰和陽

。經文的“二”必然含有陰與陽的含義,這是不用懷疑的。但二也是意義極為深刻的。

二是什麼?

1,陰陽

2,多元

3,平等

4,依賴

5,不圓滿

6,分裂

7,複雜

8,對立

9,排斥

一代表合,二代表分。

《易經》是以“二”立論,二就是陰陽。

真個宇宙變化都是陰陽(二)之間的變動構成的

。“

反者道之動”(40章),元氣是混合不分的,但不得不分為陰與陽,這就意味著有對立面產生。

磁極有正極就有負極(據說有單磁極合成),有正電子就有負電子,有物質就有反物質,動物中有雌性就有雄性,有男人就有女人。

二的現象是無處不在的,華夏聖人從氣本論發展到陰陽論,

氣也有陰氣和陽氣,各自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作用,且不可或缺,互相依賴,永不消失

。中學物理學說“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少男少女一下明白許多。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二是不圓滿,是殘缺,但又是殘缺中的圓滿

。圓滿家庭的獲得正是因為有男女之別,如果沒有男女之別,圓滿家庭是不可能獲得的。孟子說“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血脈代代相傳

,如果沒有陰陽二氣,沒有男女有別,則不可能實現。

萬物包含無數種動物,鳥飛魚躍,都離不開陰陽。

家門口一顆碩大的白果樹,就是不結果子,原來周圍沒有雄樹,不能授粉,植物也有陰陽。

二雖然代表缺,但正是陰陽的缺造就了萬物生生不息。

二就是缺的完美,因為缺造就了合。

得一的主旨就是合,沒有缺就沒有合

。陰與陽初看是缺,是不完美,再看是

因缺而合,因合而完美。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有初看是完美的,再看就不完美了。

有與無相合才完美

。繪畫需要留白,

景物和留白合才是藝術

。有與無合正是大一,有隻是小一。只有“有”的宇宙是多麼貧乏啊。“有”是存在,“無”是對存在的否定,

對存在的否定構成更高階的存在(類與不類,相與為類)

。“有”是低階的存在,“無”是高階的存在,

否定是另一種肯定

有與無構成二,這個二超越了低階的有。

“一”是一座高山,“二”是另一座高山。“一”一直獨佔鰲頭,無人超越,但“二”在某個時機會超過“一”。

“一”代表不變(獨立而不改),“二”代表變(周行而不殆)。

“一”代表渾然無別,“二”代表豐富,組合,蘊含新生。

“一”怎麼捨得離開“二”呢?“有”怎麼捨得離開“無”呢?“一”與“二”不離不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二生三。這是道下化的第三階段。

氣本論中,“三”代表“和”,嚴遵說“

太和

”。河上公注:“

陰陽生和清濁,分為天地人也。

”陰陽和合,產生和氣。陰陽為父母,和氣為子。

和氣代表新生命,“三”代表華夏文明二大價值觀(生生不息與和)

。日本人借用和作為民族的代號,這是從心裡敬佩華夏文明古老的榮光。

衝氣細分為和氣清氣濁氣

,氣不僅有陰陽,而且有清濁精粗,顯示新生命的無限多樣性。

陰陽二氣和合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生成物呢?這隻有比喻為化學反應,

不同的外緣(條件),生成物當然不同

。萬物只有得到道之一分,才能成為萬物,這就是道生之(51章)。

得道之一分就是德

,德有清濁精粗,這就是稟賦。

萬物因為不同的稟賦成為萬物,人因為不同的稟賦顯示善惡智愚和才幹不同

。但這些不同是第三階段的,是可以恢復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一是合,二是分,三是再合。

按輩分來說,道是高祖,一是曾祖,二是爺爺,三是父親,萬物是子。孫子像爺爺是隔代遺傳。三與一相同於合,是一的複製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含有

合--分--合

這樣的迴圈。所以老子把三的合稱為“衝氣以為和”,因合而和。莊子說:“

合喙鳴,鳴喙合

”,把陰陽合比喻為鳥的上下喙相合,從而產生一聲鳴叫。

鳴叫就是因合而產生的新生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都是無形的,都是無的世界。無的世界不是死水一潭,而是生機勃勃。

三代表“有”,因為“萬物生於有”。有的半隻腳還在無的世界,但另半隻腳已經跨入現實世界(宇宙萬物)。

有就是孃胎中10個月的胎兒,馬上要墮地了,墮地就是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三生萬物。這是道下化的第四階段,也是最後階段。從此道隱沒了,萬物(現實世界)登上了歷史舞臺,

人的肉眼和感覺器官開始發揮作用

。王弼注:“

自此以往,非道之流

。”萬物顯形了,同時也是與道分裂了。老子的心情是

既喜且悲

喜的是萬物生生不息,多姿多彩,悲的是離道愈遠

,柔性盡失,失道不反,故既生又滅。

萬物是什麼?這是關鍵。

有形

是萬物的第一特徵(愛因斯坦肯定不同意),

可被感覺器官感知

是第二特徵,

是第三特徵。“常無慾也,以觀其妙;常有欲也,以觀其徼。”

道、一、二、三是妙,萬物是徼。徼是有形、可感知、固化,分別,有邊際,有生滅。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有形、可感知、固化、分別、有邊際、有生滅的現實世界。世人生活於這個徼的世界,隨波逐流,自己無法做主。世人都想活100歲或更多,但作不了主。世人慾望無限多,《紅樓夢》好了歌有生動描述。這是萬物的俗見,正是萬物的俗見使註釋家覺得老子經文沒有把形而上的道下化為形而下的萬物宣說清楚。

但萬物的正見是:

萬物雖然有形,可以被感覺器官覺知,但萬物的有形只是顯形

。顯形就是表面固化,實際沒有固化;表面有分別,實際無分別;表面有邊際,實際無邊際;表面有生滅,實際無生滅。一句話,

表面是徼,實際依然是妙

。凡夫見徼,聖人見妙。

因為徼可以逆轉為妙,有邊界可以逆轉為無邊際,表面有生滅,實際無生滅。此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液體豬油降溫後成為固體,加溫後又成為液體

。萬物的形從來沒有固化,但世人誤以為固化了,語言強化了固化的感受。所以說

萬物只是顯形而不是定型

。種子滅了變為禾苗,禾苗滅了變為種子。“聖人常善救人人,故無棄人”(28章),

因為道性未斷,惡人可以逆轉為善人,一闡提可以成佛,所以聖人可以用妙法救人

。如果徼是真正的徼,固化是徹底的固化,則聖人也沒有妙法救人,“常善救人”就是一句空話。

王弼說聖人救人是“因物之性”,不是按自己的意願強加與人。萬物玄同,道

、一、二、三之間是玄同的,道與萬物是玄同的,有形與無形是玄同的

。道生一,道產生了玄同,既然玄同,差別性都是現象,

無差別性才是本質。

即使感覺器官中呈現了萬物之形,那也只是現行,當下的形,剎那即逝。這就是

差別性與無差別性不二的教理。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二段經文: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老子的氣本論終於展示出來。回觀萬物,莫不負陰而抱陽。

萬物的本質都是陰陽二氣和合,無逃於陰陽二氣

。陳鼓應注:“

背陰而抱陽

”,意思是以陽主,陰是向著陽的。

把“負”理解為輔,“抱”理解為主

。實際上這裡是

平等無二,陰陽是平等的

。《易經》由陰陽二卦演繹而來,陰

陽和合、平衡是吉象,陰陽失衡是兇象

。因此此句經文中,

負和抱是等義的,

只是用詞豐富而已。

古代文豪的作品經常用不同詞表達同樣的意思,是修辭上的需要。老子的

平等觀

是貫徹《道德經》始終的。二的平等義不可忽視。

老子的反向哲學中,正反二極都是平等無二的

,“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第39章)。玄同章說:“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56章),

“六不可得”宣說玄同要義。《易經》有天尊地卑的觀念,但《道德經》沒有

這是《易經》與《道德經》的關鍵區別。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和”才是關鍵。

和貫穿四句偈,沒有和,道不能生一,一不能生二,二不能生三,三不能生萬物。但萬物是不和的,這是老子的“悲”。

無形世界是和,有形世界是不和。

無是和,有是不和。只有無分別才能和,有分別就不和;

妙是和,徼是不和

“衝氣”是激盪,也是中和

,“衝”既有激盪義,又有中和義。激盪中和之氣才是衝氣,

衝氣是陰陽二氣的執行,是“弱者道之動”

,悄無聲息,沒有強迫,沒有互相傷害,只有情投意合,故和。氣與道相比,已經失去了很多“妙”,但還是最柔的,所以依然是和,“和”也證明負和抱是同義的。

老子反覆讚美

水和氣,因為是柔的象徵

。萬物的產生是陰陽二氣“交通成和”的結晶,是

和諧點的產物

。化學反應是需要條件的,不符合條件是不會反應的,不反應也就沒有生成物。陰陽二氣只有達到“

交通成和

”那一刻才會有新生命誕生。老子這裡顯然知道化學反應的原理。

萬物已經顯形,已經有邊際,互相對立,有質礙,當然是不和

。萬物的特點就是不和已經產生。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此二句經文顯然是進一步解釋“三生萬物”的。這裡出現了“陰陽和”三氣,

衝氣是指陰陽二氣激盪中和,

有一個

和諧點

出現,產生新生命。

河上公注三為和清濁三氣,象徵天地人。

此章解讀到這裡似乎是風平浪靜,其實是波濤洶湧。這隻有在王弼注中才能體會出來。老子宣說二段經文是“

既喜且悲

”,

喜是萬物生生不息,絢麗多彩;悲的是萬物顯形,離道遠去,失去了柔性,顯示了剛性。守柔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道的第一特徵

。細讀王弼注很有價值,對《道德經》的四句偈有全新的理解。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萬物萬形,其歸一也

。”王弼不是逐句註釋,而是在“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開始逐句註釋,認為此章開始到此句是宣說同一教理,無法分割。萬

物有萬形,但都歸向同一個本原

。王弼把“損之而益,益之而損”視為此章的道眼,是揭開全章之謎的鑰匙。

王弼注:“

何由致一?由於無也。

”為什麼歸向同一個本原?

因為萬物的本質都是無

。此處王弼深刻體會《道德經》以無為大綱大本。離開無,《道德經》不可解,這個現實世界不可解。

萬物是大樹,無才是根。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由無乃一,一可謂無

。”萬物因為無的共同本原才可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句偈,否則就不能成立。

因此“一”也就是“無”

。這樣王弼架起了一與無之間的橋樑。王弼是以無立論,貫徹老子

以無為本

的思想。

以無為本是道本論的基本思想。

萬物之同,就在於無。萬物在“有”上是不同的。

王弼注:“

已謂之一,豈得無言乎?

”觀察者(世人)已經有了“一”的稱呼,語言就出現了。此句也有認為是後人註釋的摻入,但與本義契合。

既然已經把本體的一“稱為”一,就出現語言上的一。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有言有一,非二如何

?”從此開始,王弼注引入了《莊子·齊物論》的原文,並與老子四句偈貫通。這裡進入一個

認識論(語義學)

問題。老師黑板上寫了一個“一”,問學生:“

你們看到了幾個‘一’?”

學生答:

“一個‘一’。

”老師說:

“錯!你們看到了二個‘一’。

”學生面面相覷,明明是一個一,老師為什麼強詞奪理?老師看出學生的表情,繼續說:“黑

板上有一個一,你們心裡還有一個一,不是二個一嗎?

”學生回過神來,熱烈鼓掌,因為老師看到他們的心裡去了,自己竟然沒有看見自己心裡有一個一。

王弼這裡是戲說還是正說,意義完全不同。疑問就埋下了。

二的產生是因為有一個一,同時有一個觀察者在觀察,心中產生了一(言),這樣就是二。

這裡王弼沒有用氣本論解讀二,與河上公不同。王弼引入了認識論來解讀二的內涵,正像黑板前的這位老師,這點特別要關注。這會引發特別的意義嗎?從齊物論和語義學來說,沒有觀察者的一是混而為一的,沒有分裂。一旦有觀察者出現,一就出現分裂,

一個是本體的一,一個觀察者語義上的一

錯誤的結論正是沒有區分一的分裂,即本體與語言的分裂。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熱烈辯論本體上的“一”,實際上已經轉化為語言上的“一”

,世人絲毫沒有覺察二者的差別。第1章說:“無名,天地之始”,此時只有本體上的“一”;“有名,萬物之母”,此時觀察者已經出現,語言的“一”產生了,於是二、三、萬物即刻產生。在沒有認識之前,萬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

眾妙

”,是“

混成

”,萬物是認識的結果,是“徼”,固化才有萬物的“萬”,未固化是渾然一體,何有萬物之“萬”?

牛馬本來是一,因認識才成為二;萬物本來是一,因認識才成為萬。王弼認為老子此段經文的奧義是齊物論,世人認為萬物不齊,齊物論認為萬物齊一。

齊物論認為世人的萬物不齊是受到肉眼的誤導,聖人不用肉眼,而用玄覽覺照,故萬物齊一。一代表了萬物齊一,二代表了宇宙從萬物齊一發展到萬物不齊,“混而為一”的道境出現了微小的裂縫。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二的奧義首先是萬物齊一的道境出現變化

,所以王弼沒有用氣本論來“合理的”解讀二。

二的裂縫是怎麼產生的?是觀察產生的,

觀察者的出現改變了“混而為一”的道境。如果沒有觀察者出現,這混而為一的道境不會出現裂縫,因此也不會有二產生。

黑板上的一和心中的一是有裂縫的,不會完全重合,更確切的說,心中的一隻是“一”的影子。世人得到的只是本體的影子,從來沒有得到本體

。一的本體只有一個,而影子有無數個,念頭剎那生滅,影子也是剎那生滅,剎那中可以產生無數個影子

。莊子首先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說“

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齊物論),數學家也算不出來,凡夫怎能算的出來呢?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凡夫正是被一個無解的問題困住了。思維中產生了無數的影子,問題越來越多,二三四直至無窮。生命是有限的,怎麼能夠追逐無限的問題呢?(

吾生也有崖,而知也無涯。以有崖逐無涯,則殆也。--養生主)離本則紛擾無限,歸根則萬物齊一。

入齊物論就是要世人警惕自己的觀察對本體的擾動,二就是擾動的結果。

王弼這樣解讀為後文“強梁者不得其死”的新教理作準備,而且顯然認同莊子齊物論對老子“一二三”的解讀。王弼雖然引入了齊物論來解讀二,但並沒有放棄氣本論,而是把二者結合起來,

氣本論正好是齊物論的一種可靠證明,可以補充齊物論。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有一有二,遂生乎三

。”這裡第一解讀依然是齊物論其中特有的認識論。傅佩榮對此句有疑問,一指什麼?二指什麼?老子是說一加二等於三嗎?不是。黑板上有個一,觀察者心裡有個一,心裡還有個二,這樣構成三。

現在呈現一(本體)、一(觀察者心裡)、二(觀察者心裡)的“三”位狀態。

莊子說觀察者心裡剎那間可複製無數次,語言功能的缺陷就在於此,即使用同一個詞,每一次表達的意義都不會重合,已經發生差異,正像一、二、三的差異一樣。王弼這樣注,是認為四句偈含有氣本論和認識論(語義學)的雙重含義嗎?是的。

萬物是心中的萬物,而不是寂滅的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從無之有,數盡乎斯;過此以往,非道之屬

。”四十章是從有到無,此章是從無到有,述說的方向相反。

道、一、二、三是道下化的過程

,道性還保持住,只是有點丟失。但從萬物開始,道性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道性是無形的,一二三都是無形的,但萬物顯形了,固化了

,變得越來越桀驁不馴,王侯無疑是桀驁不馴的代表。這就是“

過此以往,非道之流

”。為什麼從無到有的數是三?因為萬物馬上要顯形了,萬物顯形就脫離道了。

萬物是子,到了三,子要脫離母。子脫離母就是要顯形,世人看來就是新生命誕生了。子的誕生是可喜可賀的,但忘記自己的母就是可悲了。老子的教誨是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子誕生而忘母是最不可取的,

這與儒家孝道不謀而合。經文同時也暗示人必須修道,把失去的柔性修回來。所以孔子說“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弘道的使命就產生了,不弘道沒有出路。佛教認為肉身是臭皮囊,但可以用來修道又是無價之寶,子也是如此。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故萬物之生,吾知其主。雖有萬形,衝氣一焉。

”世人只看見萬物,但我看見了萬物的主人。萬物雖然牛是牛,馬是馬,形態各異,但那只是穿了不同的馬甲,都是

“衝氣以為和”。萬物都是皮影戲的劇中人,衝氣才是皮影師

。萬物萬形的顯形就是皮影戲在演出,背後都是那個皮影師(衝氣)在耍道具。王弼這裡用氣本論來證明齊物論。萬物萬形,肉眼中完全不同,為什麼還能說是“萬物齊一”?因為萬物不同是肉眼中所顯的形不同,但萬物都是衝氣所成,這不是萬物齊一嗎?

金獅子的金與金項鍊的金是同一的金,沒有不同。其他註釋家都遵循

《淮南子》和河上公注的氣本論

王弼則以齊物論(及其認識論)和氣本論結合起來解讀老子經文

。那個更契合老子本意?

氣的本質就是無

,但能輕易顯形,是萬物中最易顯形的,而且也是最能從有形和無形之間穿越的。

氣本論與齊物論並不矛盾,而是包容無間。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宋朝哲學家張載有意見,說“

太虛即氣則無無

”。太虛空是“物有”還是“無”?

老子認為是“無”,因為沒有顯形。只有萬物顯形,才是“物有”

。“有”還是無形的,因此屬於無的世界(三),但“物有”則是墮地了,顯形了。這裡的概念需要細分:

無、有、物有

“物有”即是萬物

,這樣區分就清晰了,不致產生語義混淆。張載是儒家,無法忘卻有的誘惑,所以說“太虛即氣則無無”。

王弼注:“

百姓有心,異國殊風,而得一者,王侯主焉。

”百姓的心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度形成的風俗正像萬物萬形一樣不同。

但百姓的心都是從一演化而來

,王侯也是如此,因此王侯同樣把一當做自己的主人。但李蒙洲的譯文是:“

就像百姓有各自的想法,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但都歸得道的君主來統治。

”(《吃透道德經》第164頁)王侯是主人還是一是王侯的主人?再看後文。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以一為主,一何可舍?

一是真正的主人

,不要看見萬物顯形就忘了一這個主人。這句也就確定“王侯主焉”的意思是“一是王侯的主人”,而不是“王侯是主人”。

王侯是萬物之一,也是顯形。一可理解為終極本質,萬物只是現象。

一和萬物的關係,就是本質和現象的關係。如果細分的話,

“和”是萬物的本質,陰陽是和的本質,一是陰陽的本質,道是一的本質,即終極本質。

王弼注:“

愈多愈遠,損則近之

。”二三萬物,離開一就愈來愈遠了,因此損失越來越大。

只有返回到一,才可以見道。

上面王弼敘說母與子的關係,前前是主,後後是子。王弼前面的複雜的註解是為這句註解作鋪墊,此章上半部與下半部是連線的。

“道一二三”是道下化的過程,是“愈多愈遠”的過程

,也是觀察者念頭一個接著一個,影子,罔兩(影子的影子)不斷顯形,世人的心已經亂了。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損之至盡,乃得其極

。”這與“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48章)完全一致,就是要

徹底遠離“多”,迴歸一,直至“混而為一”的道境。這是從正向的道化(迴歸),從道到萬物是反向道化,即道下化

。迴歸道和道下化是二個不同方向,王弼似乎感知到老子的真實境界。修道的方向是道化的方向,而不能隨波逐流,任憑道下化。道下化的根源就是觀察者的心亂動,念頭紛擾。

王弼注:“

既謂之一,猶乃至三,況本不一而道可近乎?

”當道下化的劫數來到時,那個偉大的“一”也會蛻變為“三”,何況本來不是“一”,不知要退化到哪裡?道下化是一種劫數,劫數來時不得不下化,於是

一蛻變為三,雖然無形,但道性已經逐步喪失

。劫數是觀察者分別念產生的那一刻。王弼的意思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也是道性喪失的過程,

萬物的顯形是一個轉折點,柔性完全喪失,呈現剛強的不祥之態。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注:“

‘損之又損’,豈虛言哉!

”。老子經文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是修行的不二妙法。修道就是要從萬物返回三,從三返回二,從二返回一,從一返回道。這是“反者道之動”的深度解讀。

王弼此注最難理解,很多註釋家百思不得其解。揭開王弼此注的內在邏輯很有價值,否則老子四句偈的經文永遠有未解之迷。河上公注完全依據氣本論,王弼注是建立在

本無論

基石之上。相對河上公注,王弼注氣本論的作用要小一些。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也就是說,

王弼注站在更接近老子玄同大定的實證

王弼用莊子的齊物論來深化本無論,併兼容氣本論。王弼用氣本論來證明齊物論,再用齊物論來深化本無論

。所以王弼注引用莊子齊物論的“

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

”這一思想來註釋老子四句偈。傅佩榮對此發出疑惑,老子是在解釋宇宙發生學還是在解釋認識論?

這一疑問問得好。

王弼注含有本無論、齊物論和氣本論三重思想,交替運用,迴歸本無論之太一

。萬物明明有差別,為什麼說無差別?氣本論是個很好的回答,因為“萬物萬形,衝氣一焉。”衝氣是陰陽二氣的交合,所以說萬物齊一。萬物雖然顯形,

有形也是假形,本質是一

,這是更高的視角來看待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莊子齊物論用“通”來解釋萬物齊一的教理:“

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

”萬物的生住異滅只是形的變化,本質絲毫未變。

一就是不變,二就是變。莊子說:“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

萬物之間因為顯形而產生分別,凡夫看來是成就(生成),但聖人看來不是生成,而是毀滅的開始。

文益禪師說:“

何必待零落,原來始知空?

”牡丹花盛開時,就已經開始

埋下零落的因

,不必等到秋天零落時才知道這一真相。萬物因分別而成,因成而毀,這就是萬物齊一。老子四句偈與莊子齊物論好像沒有任何關係,但王弼認為老子是在敘說齊物論,離開齊物論則四句偈無法解釋。這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僅是在宣說宇宙萬物(現實世界)的逐步發生(顯形),而且暗含萬物歸一的齊物論精髓。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傅佩榮對“

有言有一

”來解釋“二”,再用“有二有一”來解釋“三”表示極大的疑問。宇宙發生學一下跳躍到語義學,簡直是邏輯混亂。

河上公的氣本論把二解釋為陰陽二氣,三解釋為和清濁三氣(象徵天地人),一是元氣(道之所始生),多麼明瞭

。王弼為什麼要別開蹊徑,引進齊物論、語義學,這確實是疑難點。但王弼的注前後一貫,最後結論非常合理,因此引進齊物論很有價值。

齊物論與語義學是什麼關係?分別從無的階段已經呈現雛形。第14章說:“此三者不可至詰,故混而為一。”夷希微三者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混而為一。

混而為一的“一”才是道,可以言傳的“一”不是道。

莊子和王弼都說“謂之”,這才是分別。如果把“謂之”簡單的看成是稱呼輕輕放過,那就錯了。“為一”和“謂一”是不同的,

“謂一”正是世人思維混亂的根源。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弟子問王陽明:

“深山中沒有人,花還開放嗎

?”這是對心學的挑戰,也是心學必須解答的。王陽明回答:“

同歸於寂”

。這個問題王陽明思考良久,是龍場悟道的核心,弟子一問,王陽明脫口而出。弟子問的好,老師答得好。深山無人,誰在分別?無分別,花開花落本來如一。

離開語言的一,也就是“混而為一”。

禪師就是處於無念之中,

玄覽覺照無分別境,

這是最美的宇宙真相。王弼顯然認為氣本論不足以表達老子的四句偈,不足以表達宇宙萬物的真相。

世人所認識的宇宙萬物的真相都已經受到語言分別的染汙,並不是真正的本相

。宇宙萬物的真相是“表情包”,不是一個表情。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所以莊子說:“

自無適有,以致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從無到有,剎那就出現“三”

,本體的一,語言的一,語言的二,多麼可怕!如果從有到有,有本來就是無限多,從無限多開始,那更加可怕了。這都是分別(言)造成的後果啊。老子“少則得,多則惑”,莊子用語義學演繹得淋漓盡致。一加分別,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概念出現,這些概念與本體的距離是天地之隔,根本與本體失真。

所以“謂之”的後果十分嚴重。王弼依據本無論和齊物論解釋四句偈是很有道理的,再依據氣本論,使老子經文的內涵更加清晰,但語義學的引入(本來就是莊子齊物論的組成部分),似乎有不要執著“一二三萬物”語義之意,

不執著語義,則可以真正做到“混而為一”的妙境。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陳鼓應說:“

本章經文是說萬物的生成,和這一段(人之所惡以下)並不相屬,疑是它章錯簡。

”(《道德經註譯及評價》第231頁)很多註釋家都有同樣的觀點,但王弼注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上半部分是道下化,直到萬物顯形,是離道日遠,與道背離。

後半部分以此來訓誡離道日遠的世人,

強梁者是離道最遠者。離道日遠就失去了柔性,萬物完全失去了柔性,因此固化了

。侯王自稱孤寡不榖是為了保持柔性,但侯王不僅不自貶自謙保持柔性,反而顯示強梁,徹底斷絕道性。所以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老子是真正的教化之父。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之所以注說“

過此以往,非道之流

”,就是在一二三階段柔性依然儲存,到了萬物的顯形則柔性徹底失去。柔性是第42章經文的暗線,不可忽視。四句偈是宣說道下化,道性逐步喪失的一個驚心動魄的過程。

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是宣說從萬物返回三,三返回二,二返回一,一返回道的修行過程

前者是失去柔性的過程,後者是丟棄強梁,恢復柔性的過程

。很顯然王弼的註解釋了四句偈的深刻內涵,不是簡單的萬物發生學,這更接近老子的奧義。

王弼的注揭示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句有生偈思想的深刻性,包含本無論、齊物論、氣本論,而且還包括認識論(語義學)。現在大部分註釋家只以氣本論來理解老子這段經文,實際上與老子的本意差距較遠。深

入研究本無論、齊物論、氣本論和認識論(語義學)之間的關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思想的重要課題,對理解《道德經》的奧義關係重大。

簡單的用氣本論(氣本論本身極不簡單)來解讀此章會失去很多老子的奧義,這是值得注意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三段經文: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這句經文在第39章中出現過。“人之所惡”,帛書甲本作

“天下之所惡”,可見“人”就是天下人

道下化分為四個階段,三生萬物是第四個階段,是結束階段

。萬物失去了柔性而顯形,因顯形而固化(老子認為氣、水、嬰兒保持了柔性),因固化而失去了妙,這真是慘痛的代價。

最後得到了萬物,有點悲喜交加。萬物中又以

王侯失去柔性最多,

因此最為固化,

固化也就是失去生命力(妙)

。所以王公為了拯救自己失去的柔性,重新獲得生命力,就自貶自謙。

自貶自謙是為了修復自己失去的柔性。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大部分註釋家認為此段經文與前二段毫不關聯,斷為“

錯簡

”,王弼用柔性這條暗線關聯在一起,賦予極深的意義。這是王弼註解的不同凡響之處,關鍵是

王弼讀懂老子本無論、齊物論、氣本論、認識論(語義學)的內在聯絡。

王弼深深贊同老子這位大宗師宣說的

“本無”的教理

,對“有生於無”心領神會,深契於心。玄學泰斗

何晏

讀了少年王弼的《道德經注》歎為觀止,認為自己的註解只是瓦礫而已,於是放棄了自己的註解。王弼的註解讓學人對此章經文有更為豐富的理解,因此不能輕輕放過如此精彩絕倫的註解。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將無同

”是魏晉玄學家阮修與王衍的神秘對話,後世有很多猜測。《世說新語·文學》:“

阮宣子有令聞,太尉王夷甫見而問曰:‘老莊與聖教同異’?對曰:‘將無同’”

。宋程大昌說魏晉名士不直接說同而說“將無同”,是一種說話的文雅。魯迅說是一種“差不多同”的模稜兩可的話,李敖考證則說是阮修敷演王衍,“差不多一樣吧”。其實,

阮修的“將無同”是“我感覺是微妙的相同(即玄同)”的意思,“將”是心中推測之辭(預感),“無”是言其微妙之極,“同”則是玄同。

在老子這裡,“

無”是微妙的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因此不是否定詞

,至於“將無同”又寫作“將毋同”是不理解造成的,“毋”是禁絕之辭(帛書老子中無、毋可通)。這句話令王嚴著迷是必然的,將、無、同三個字都出自於道德經。

領會“將無同”對領會此章經文的“無”的內涵很有幫助,

此章雖然沒有出現“無”,但一直講“無”,嚴遵和王弼都用“無”來註釋。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四段經文: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王弼把此句經文與前三段經文視為一個整體做注。認為這是

前三段經文的總結

,是老子的奧義所在。“

損之而益,益之而損”與前面的“少則得,多則惑”(22章)相呼應,又與後文“為學日損,損之又損”(48章)相呼應

。這是老子的主要修行方法,今天有志於學習老子修法者應該潛心實踐,必有所獲。此修法與神秀的

漸修

很契合。老子的修法既有

頓修

又有漸修,頓漸各隨根器,皆大歡喜。

王弼注正是把握住了“

道眼

”,才與眾不同。把“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作為“道眼”,則四句偈的奧義不是簡單的宇宙發生學,而且同時宣說了

萬物的顯形是道愈來愈遠的下化過程

,這個下化過程是付出代價的,因此必有所獲。只有下化才產生修道的必要和渴望,佛教把身體做為修道的法器,老子也含有同樣的深意。傳統的氣本論失去了這層奧義,顯得不夠深刻。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五段經文:

人之所教(者),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王弼注:“

我之非強使人從之也,而用夫自然,舉其至理。順之必吉,違之必兇

。”意思是

老子的教育方法是因物自然

,前面四句偈都是舉自然至理來勸說守柔教理。經文“人之所教”省略一個“者”。與帛書相比,王弼文字虛字省略較多,會誤解文意。

“人之所教者”是侯王,也包含所有人

。所教內容就是上文的“損之而益,益之而損”,這是遠古大宗師的心法,應該切記。老子所教的是:“強梁者不得其死”,這是詛咒之辭。不知道老子傳弟子時是否有持咒的內容,但從語氣上是如此。這是《道德經》少有的幾處詛咒語氣,出於不得已吧。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萬物已經顯形而失去寶貴的柔性(道性),和已經遠去。遠古部落首領自貶自謙來守柔,但後世侯王不知守柔,反而成為

“強梁者”。柔性斷絕,所以“不得其死”。

現在有一種冷凍人,全身失去柔性,僵硬無比。強梁者比冷凍人更加身體僵硬,完全失去了生命力。《道德經》守柔,

強被視為違道,是滅亡的前兆

,強梁更是違道,故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後文說“兵強則滅,木強則折”(76章),守柔貫穿一部《道德經》。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第六章經文:吾將以為教父。

儀封人(儀地邊境官員)見孔子,出來說:“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上天將以孔子來傳達法音,天下終將天平。老子與孔子一樣,不得不說出《道德經》的救世宗旨,自己應該承擔起大宗師的教化職責。

總結

河上公的氣本論注和王弼注的本無論、齊物論、語義學、氣本論注

,可以得出此章經文的主題思想。此章是老子的宇宙發生學,解說“有生於無”的四個階段,最後多姿多彩的宇宙萬物和生命世界誕生於世。

老子以“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氣本論傳統思想來解說“有生於無”四階段。

這是文化精英容易理解的部分。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萬物絢麗多姿,生命生生不息

,則這是老子所喜。但其中包含的

齊物論奧義必須結合“混而為一”

(14章)來體會,把齊物論和氣本論緊密結合是老子的真正奧義所在。接著老子用“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上升到一個更高的教化階段,進一步發揮齊物論的奧義,

萬物不齊是觀察者造成的,是人心的“生事”

,產生無數的影子,自己擾亂自己。

萬物的主人本來是一,世人應該以一為主,知子守母,但世人違背了這一點。這是老子所悲。

人心不該生事,應該“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侯王更應該如此修行,不要產生無數的影子,然後追逐這些影子,筋疲力盡,自取滅亡。

強梁是違背道的守柔根本的

,將因為違道而“不得其死”。老子為萬物的生生不息而喜,但亦為柔性盡失而悲,如能

證道得一

,則可以享受萬物生生不息之美,又可利用顯形的身體作為法器,發心修道,恢復柔性。

柔性就是道性。最終現實地和究竟地相合而得一,在現實地中修復柔性,恢復本來的究竟本性,這才是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在現實地上得一,萬物顯形,知子守母,在現實地上當體即空,實證萬物本具的柔性。

萬物因顯形而失去本具的柔性,這個柔性就是道性,道性就是“妙”。人失去柔性即失去生命之本,必須覆命,恢復柔性,因此需要修道

。強梁者不知修道,自取滅亡。萬物雖然已經顯形而失去柔性,但其道性未失。“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是萬物的本性。

萬物所顯是形,所藏是和,知和者柔性復得

。萬物一齊,皆是“衝氣所成”,不離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不離元氣。

一二三又顯現道下化,柔性漸失,離道愈遠。

老子告誡不要以道下化為本,要以恢復道為本,即以迴歸道為本。

嚴遵《老子指歸》對此章的闡述極為深刻,值得領會。嚴遵指歸以本無論和氣本論闡述老子經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嚴遵指歸:“

夫天人之生也:形因於氣,氣因於和,和因於神明,神明因於道德,道德因於自然

。“天與人的出現,即萬物的出現,形首先進入肉眼的視線,最受關注。形從何來?形從氣來。

氣從何來,氣從和來,不和則氣不通

。和從何來?

和從神明來,神明就是靈性

。神明從何來?

神明從道德來

。道德,道與德也。道德從何來?

道德從自然來,道德本來如此。

嚴遵指歸:“

故使天為天者非天也,使人為人者非人也。

”所以創造天的並不是天,因為天不能自己創造自己。創造人的並不是人,人也不能自己創造自己。

天和人都是被造的,不是自造的

。確實,人是父母所生,沒有自己生自己的。創造和被造是二個完全不同的地位。

嚴遵指歸:“

何以明之?莊子曰:夫人形臠,何所取之?聰明感應,何所得之?變化終始,何所為之

?”怎麼來證明這一點呢?嚴遵說(嚴遵本姓莊,避漢明帝劉莊諱,後人改):人身這個肉體,哪裡得來的,誰自己製造了這個肉體?人有聰明智慧,這是自己創造的嗎?人有生老病死,這是自己控制的嗎?這一切都不是人自己創造的、控制的,

人只是接受這一切。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嚴遵指歸:

“由此觀之,有生於無,實生於虛,亦以明矣

。”從此可以看出來,

有形是從無形生出來的,有是從無中生出來的

,本來沒有質礙,從虛空中生出了

質礙

,本來沒有“我”,卻毫不知情的就有了“我”。觀察氣的執行,證明這個結論是完全可靠的。

嚴遵指歸:“

道,虛之虛,故能生一

。”道是虛無中最虛無的,所以道力最為神奇,只有道力最為神奇才能夠生出一。一就是神奇的呀,所以道力比一更為神奇。

嚴遵指歸:“

一以虛,故能生二。二物並興,妙妙纖微;生生存存,因物變化。滑淖無形,生息不衰

。”

一是虛無,所以能夠生二。二就是神明(靈氣)

,神明興起,微妙難言。創造創造者,存在存在者(創造存在者)。父母能夠生子,父母就是創造者,但父母不能自己創造自己。萬物都存在於大千世界,都是神明(二)的功勞。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嚴遵指歸:“

二以無之無,故能生三。三物具生,渾渾茫茫,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見其聲。搏之不得其緒,望之不得其門;不可揆度,不可測量,冥冥窅窅,潢洋堂堂。一清一濁,與和具行。未有形朕圻堮,根系於一,受命於神者,為之三

。”三是一陰一陽,與和具行。三來源於陰陽二氣,二氣交通生出和氣,但依然是無形的,屬於無的世界。

嚴遵指歸:“

三以無,故能生萬物。清濁以分,高卑以陳,陰陽始別,和氣流行,三光運,群類生。有形臠可因循者,有聲色可見聞者,謂之萬物

。”三本性是無,所以能夠生萬物。此時清氣濁氣分開,高下之勢形成(勢成之),陰陽可以辨別,和氣充滿宇宙,日月星三光照耀天空,萬物群生遍滿大地。

什麼是萬物?就是有形體肉身,可以用耳朵聽聞肉眼觀察的就是萬物。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嚴遵指歸:“

萬物之生也,皆元於虛而始於無。背陰向陽,歸柔去剛,清淨不動,心意不作,而形容修廣、性命通達者,以含和柔弱而道無形也。是故,虛無無形,微寡柔弱者,天地之所由興,而萬物之所因生也。眾人之所惡,侯王之所以自名也;萬物之源泉,成功之本根也

。”萬物從何而來?從虛無中而來。一邊靠陰一邊靠陽(表面意義為:揹著陰而向著陽),歸向柔而遠離剛。之所以能夠保持清淨無為,心意不作(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身心入於定中),而通達自己性命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因為他

內含柔弱之道性,而來源與無形,與無形同變化。

所以,

虛無無形,微寡柔弱,是天地所以興起,萬物所以產生的根本原因

。無知的凡夫因為眼不能見耳不能聞而不願瞭解虛無無形微寡柔弱的妙理,因此不屑領會,這是莫大的愚蠢。遠古得道的侯王卻以此來作為自己的稱名,自貶自謙,亦與天道的柔弱道性相一致。

虛無柔弱是萬物的源泉,成功的根本呀!

嚴遵指歸合一與王弼注互相發明,老子此章經意則煥然可觀,不至於誤入氣本論的單一思維,失去經意。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莊子的

朝三暮四

的公案是對老子此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深刻解讀。

和氣為三,萬物為四,和氣與萬物的關係就是朝三暮四的關係

。有形無形本來相合為一,猴子只見有形,故猴子朝三暮四則大怒,朝四暮三則大喜。

猴子大怒是因為朝三(無形)等於零,朝四(有形)才是現實,世人也是如此。

橡子本來是七,朝三暮四是七,朝四暮三是七,但猴子的反映喜怒大乖。和氣是三,萬物是四。

和氣無形,萬物有形,有形無形大相徑庭,猴子只見有形

,不見無形當然對朝三暮四大怒,對朝四暮三大喜。世人與猴子相同,只見朝四,不見朝三,故而大怒。

和氣無形,萬物顯形

,有形無形本無差別,只有證悟者才能了知。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氣本論是證明齊物論,莊子用語義學證明齊物論。老子此章以齊物論證明道本論(本無論),並以氣本論證明齊物論,莊子則以語義學(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證明齊物論。氣本論和語義學都是齊物論的證明法,而齊物論又是道本論(本無論)的證明法

。故王弼交替使用語義學和氣本論證明齊物論,揭示柔性即道性。老子四句偈的奧義逐步開顯。

河上公完全以氣本論解讀,王弼首先以本無論解讀,然後以語義學解讀,再以氣本論解讀。“

萬物萬形,其歸一也。和由致一,由於無也

。”這是

以無立論的無本論

。“

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

。”這是

語義學證明

。“

故萬物之生,吾知其主。雖有萬形,衝氣一焉

。”這是

氣本論證明齊物論。

以一為主,一何可舍?愈多與遠,損則近之。損之至盡,乃得其極

。”這是損之又損,反一修道。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如果不理解莊子齊物論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語義學,不理解莊子以此證明齊物論,則就不知道王弼為什麼說“

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

。”王弼顯然不滿意單一用氣本論來解讀四句偈,認為

老子的奧義是包含齊物論的,與語義學關係很大

。莊子的猴子比喻說出了齊物論的謎底,語義誤解導致喜怒大乖。

“道一二三萬物”五者中,前四者未顯形,萬物顯形。

未顯形看似無形,顯形看似有形,無形有形看似大乖,實質玄同齊一

。執著有形是錯,執著無形是錯,有形無形本來玄同齊一(混而為一),這才是

真正的道

。老子此章宣說道生萬物的全流程,但又宣說道下化,只有深懂齊物論者才能反一修道,不被萬物的顯形牽著鼻子走。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王弼“

以一為主,一何可棄

?”萬法歸一,見一真法界。

二三皆是一真法界所化,亦是假名

一本不可名,此為真一

。“謂”者,名也,非真也。“為”者,真也,非名也。主,即是母。以一為主,即以一為母。四句偈是證悟一真法界之密語,故“以一為主,一何可棄?”

人雖有形,只是一真法界的顯形,世人不知此理,無以為此形是真形。

真形即是無形

。無形有凡夫之無形和聖人之無形,凡夫之無形即肉眼不可見,

聖人之無形即真無,無形、無相、無聲、無味、無為、無心、無一切相、無知、無慾、無我、無他,無一切心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二三萬物,皆是一真法界所化,並非實有,這是究竟地

。元氣、陰陽二氣、和氣清氣濁氣雖是無形,但在現實地是實有。王弼“

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二有一,遂生乎三

。”言、二、三皆是一真法界所化,故莊子說“

巧曆不能得。

”所化無限,何可得焉?王弼“

過此以往,非道之流。

”所化無限,故非道之流。

影子還有影子,所化的影子無窮無盡。生也有崖,所化也無涯,以有崖之生逐無涯之所化影子,則殆也。然二三,猶秉無形之道,雖是所化,在現實地上也是可以承許為實有。

故氣本論在究竟地上是無,在現實地上是實有

元氣、陰陽二氣、和氣在究竟地是無,在現實地是實有。所以學人應該從現實地上認知氣本論。

養生主,主即道本。養生而不知其主,如不知一,則養生無益。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精解及譯文

散文詩譯文:

修行者啊!

我現在宣說遠古證悟者道四步下化的教法。

至高無上的道一直執行不息,

當劫數來臨的時刻,

道微微的顯示出形跡,

如同太虛空中突然出現的閃電,

這道閃電就是一。

一是虛空法界的一元真氣,

雖然是至高無上的道所生,

但已經顯現出精微,

是道下化的第一步。

現在這道閃電化為二道光芒,

這是陰陽二元真氣,

彼此有所分別,

但二元真氣依然不離不棄,

好像男人和女人互相依存一樣。

陰是陽的缺,

陽是陰的缺,

陰陽二元真氣因為互缺而糾纏,

形成二道絢麗的光芒,

這是道下化的第二步。

二元真氣氤氳中,

又閃出一道新的光芒,

那是二元真氣所生的和氣,

和氣就是三,

這是道下化的第三步。

一元真氣、陰陽二元真氣、三元和氣都是無形的,

但和氣會逐漸凝聚,

和氣凝聚在一起就成為有形的物,

和氣不斷凝聚,

清靜的虛空法界現在星星點點,

這是道下化的第四步。

道世界從此結束,

物世界從此開啟,

物世界又稱為器世界。

無機物、微生物、有機物紛紛出現,

植物、動物遍地都是,

牛馬各種千奇百怪的形都會出現,

於是無量無邊的物就誕生了,

世人所見的萬物就是如此誕生的,

萬物的“萬”代表無量無邊。

萬物雖然顯形,

並且顯示固化的、有邊際的相,

但萬物的母體是和氣,

這是萬物不可改變的“一”,

所以萬物的本質是“和”,

萬物的爭是假象,

“和”才是真像。

萬物因為“和”而儲存柔性,

只是深深的隱藏起來,

外表的剛強迷惑了世人。

遠古的部落長老深懂“衝氣為和”的密法,

自稱為失去父母護佑的孤兒,

自稱為失去丈夫保護的寡婦,

自稱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乞丐,

這是他們繼承的自貶自抑自謙的教法。

所以萬事萬物都遵循

“損之而益,益之而損”的法則。

以上是遠古證悟者的教法,

我今天宣說如下新的教法:

強梁者不得其死,

因為逞強違背了“衝氣為和”的法則,

違反道必然早死,

我不得已成為教父,

向世人宣說如上新教法。

我宣說道下化的四個階段,

這是要世人懂得修行就是恢復本有的“和”,

從有形返回無形,

從萬返回三,

從三返回二,

從二返回一

這是原路返回,

最後與道匯合,

修行就是迴歸。

證悟者站在虛空法界的頂端,

觀看虛空法界“失無入有”的全過程,

生起深深的悲心,

傳下離有入無的覆命之路,

這是一條拯救之路。

(道德經散文詩是意譯,以求義理貫通,文句不一一對應,唯有以心印心,會契證悟者心法為指歸)

標簽: 萬物  老子  齊物  無形  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