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思考要實事求是

作者:由 風大 可稍息否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07-18

一、《道德經》的混亂

高中的時候讀《道德經》,發現很多內容非常混亂,讀不下去。近些年帛書《道德經》流傳廣泛,有很多內容和傳世《道德經》截然不同。這才知道原因。

傳世版簡直就是故意修改錯亂、使人迷惑的。

比如說傳世版有這樣一句話:“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但是帛書版是這樣寫的:“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按照傳世版的寫法,人們要按照古已有之的通行看法處理現在的問題。按照帛書版的看法,人們要按照現在的看法處理問題。兩個辦法的最終目的都是知道古人做事的原因是什麼,懂得做事的規律和道理。

這兩個寫法的差別在於,傳世版不符合認知規律。

首先第一點,今天流行的古代看法,這個看法的關鍵是古代還是今天流行?如果是今天流行,那就應該講今而不講古。

其次,按照認識規律來說,任何人處理事情,都只能用現在的認識來逐漸推進,最後豐富和形成完整的認識方法體系,去認識和了解世界。

但是按照傳世版的說法,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先驗的認識體系,要求在這個認識體系框架內看待問題。這不就是在束縛人的思想嗎?

帛書版的觀點則是完全按照正常的認識規律發展的:你先有今天的看法,然後嘗試掌握今天的世界,最後知道古代是怎麼開始的,這就理解了規律準則。

可以這樣說,帛書版道德經關於“道紀”的看法,主旨是符合《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百度百科刪除了這篇文章的內容)的觀點的: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裡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

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鬥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透過人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

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這是一個認識過程。這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第一個階段,即由客觀物質到主觀精神的階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階段。這時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論、政策、計劃、辦法)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還是沒有證明的,還不能確定是否正確,然後又有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即由精神到物質的階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階段,這就是把第一個階段得到的認識放到社會實踐中去,看這些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預期的成功。

一般的說來,成功了的就是正確的,失敗了的就是錯誤的,特別是人類對自然界的鬥爭是如此。在社會鬥爭中,代表先進階級的勢力,有時候有些失敗,並不是因為思想不正確,而是因為在鬥爭力量的對比上,先進勢力這一方,暫時還不如反動勢力那一方,所以暫時失敗了,但是以後總有一天會要成功的。人們的認識經過實踐的考驗,又會產生一個飛躍。這次飛躍,比起前一次飛躍來,意義更加偉大。因為只有這一次飛躍,才能證明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即從客觀外界的反映過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論、政策、計劃、辦法等等,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外再無別的檢驗真理的辦法。

而無產階級認識世界的目的,只是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無別的目的。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即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覆,才能夠完成。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就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

現在我們的同志中,有很多人還不懂得這個認識論的道理。問他的思想、意見、政策、方法、計劃、結論、滔滔不絕的演說、大塊的文章,是從哪裡得來的,他覺得是個怪問題,回答不出來。對於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飛躍現象,也覺得不可理解。因此,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於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鬥,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並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義務。

這樣的對應,令人很自然就會相信:

帛書版更準確一些。

事實上,帛書版還有一些內容,和後世乃至當時的成功實踐更加對應。

比如說帛書版的“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傳世版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前者有個相近的道理,叫做“築室道謀”,出自《詩經》。後者也有個道理,叫做“言多必失”,出自《鬼谷子》。

和後文的“守中”對照,應該是“多聞數窮”。“多聞數窮,不如守於中”的意思很簡單,牢固堅持主要路線不動搖。這是一個抓住主要問題不放的思路。跟什麼言多必失的小伎倆相比,言多必失只是小節罷了,格局上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計。而且,言多必失也是有侷限性的。實踐中,口才最需要的就是多說多練。這樣一對比,顯然帛書版是對的。

還有一些改得就好像吉祥話。比如說帛書版的“陵行不避兕虎”,傳世版是“陸行不遇兕虎”。

全文來看,帛書版是“蓋聞善攝生者,陵行不避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傳世版是“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帛書版的意思很清楚,是說善攝生者入山不用躲老虎,上陣不會被傷害。修改以後,意思就成了命好不會遇到危險。傳世版這不就是算命先生說吉祥話嗎?格局都差到哪去了。

說到這裡,當年我讀道德經的時候,想手抄一遍。手抄可以深入考察細節,掌握內容,有利於反覆調取思考。但是,因為文字錯訛、文意不通,抄著抄著發現根本讀不下去,最後直接把書扔了,想著等什麼時候《道德經》自己把問題搞弄清楚了再說。

後來研讀道德經,發現最順暢的版本居然是著名法家思想家韓非子寫的《解老》。這期間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細節。我買《韓非子》的時候,發現一些出版社認為《解老》不屬於法家思想,給刪掉了。這種自作聰明的做法真是絕了。順帶也可以看出,社會上有些人對法家的偏見,已經偏執到了罔顧事實的地步了。這種刪除大概和當年刪改《道德經》的思想基礎是一樣的。

然而就算是《韓非子·解老》,也並不完整。這就讓人很絕望。畢竟《韓非子》的《道德經》版本是肉眼可見的優秀。

然而就是在這樣殘缺不全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發現韓非子引用的《道德經》和傳世版不一樣(因為韓非子沒有引用全文,目前知道最大的差異是德經在前)。在韓非子解讀的內容裡,有一個原本不顯眼的差異,在帛書版出土後變得非常刺眼:

《韓非子·解老》在“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之後,直接解讀“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帛書版《道德經》和《韓非子》差不多,寫的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傳世版《道德經》和這兩個版本都不一樣,寫的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這裡面,傳世版多了一個第二句,而且有兩個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網路上有的所謂帛書版把這段按照傳世版改了)。

第一個版本,出自兩個古代流傳較廣的版本,分別是王弼、河上公版本,寫的是“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這兩個版本遭到古代註釋者的反對,因為這句話造成了下德不如上仁的硬傷。

那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的呢?

古代註釋者把這句話按照西漢後期的嚴遵版,改成了“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因為讀不下去,所以直接把原文改了……

現在你知道我放棄抄寫《道德經》是多麼嚴謹的做法了吧?

經過這樣的調整,整段話就從《韓非子》、帛書版的“上德、上仁、上義、上禮”四類,變成了“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五類。

可以看出,這個“下德”顯得非常扎眼。

《道德經》在這一組概念裡的“上”,不是形容詞“高尚”,而是動詞“崇尚”。所以,“四上”指的是崇尚這四種理念的情況,指的是四種核心理念。一個人,一個國,總是要有個推崇的理念作為核心的。改成“四上一下”,這個“下”就不可理解了。別的都是四種核心理念,中間冒出來一個閱讀理解不及格的反義詞?簡直是笑話。

而且,要知道先秦的著錄習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兩分和四分。五分是戰國後期五行說大行其道以後開始流行的。這本身也不太對勁。何況其他三“上”就沒有“下”了。

古人不是藉助嚴遵版本修改了內容嗎?我也看過嚴遵對《道德經》的解讀。評價很簡單:村夫一個,被韓非吊起來打。你只要看過《韓非子》,就絕對不會去看嚴遵。

總結來說,各種因素集中來看,傳世版明顯在往《道德經》裡面亂加東西,而且水平極低。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雖然傳世版《道德經》整理得很好,但是邏輯上充滿不成立的硬傷,以至於需要直接修改原文才能讀下去。如果你帶著思考去讀,會發現整理雖好但卻難讀。相對來說,帛書版在格局和見識上吊打傳世版。

這個閱讀體驗的情況,我也有相應的經驗可以參照。

當初讀《孫子兵法》的時候,我也是手抄了一遍,還摘錄了歷代注者的一些精彩註釋。

經過對比我發現,《孫子兵法》文理通順,整個閱讀過程非常順暢;傳世版《道德經》文理不通,不能卒章。

對比兩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這樣說:

能夠將傳世版《道德經》通順解讀下來的人,多半是有點大病的。

從《道德經》演變過程就可以看出,即便是古代社會,由於思想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篡改文獻的行為依舊是存在的。而且《道德經》這樣重要的道家文獻受到如此嚴重的、違背願意的篡改,並且篡改版流佈天下,一定是有重大力量介入的。

二、入主出奴的困境

入主出奴是個成語。

社會上一般常見的近義成語是“先入為主”。網路上的解釋是“指先聽到的說法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會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以後遇到不同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出處是朱熹《朱子語類》:“便說道自家底便是了;別人底都不是;便是以先入為主了。”

入主出奴稍微早一點,出處是韓愈《原道》:“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網路上的解釋是:“指崇信一種說法,必然排斥另一種說法,以自己所尊崇的為主,所排斥的為奴。後指持有門戶之見。”

比較來說,朱熹說得很通俗,寫得像佛經似的,屬於宋代白話文。

兩個意思差不多。朱熹的先入為主稍微省略了一點意思,需要讀者自己腦補。因為後果沒有明說,容易導致讀者想不起來後果,所以就意思來說,入主出奴更加完整、更有利於閱讀學習。但是,由於朱熹是理學家,力學在宋朝滅亡後成為主流意識形態,後世影響很大,所以先入為主這個成語流傳很廣,反而將入主出奴給壓下去了。

我現在講入主出奴,很多人也會覺得不習慣,覺得標新立異,為什麼不用大家都習慣了的先入為主。

我這樣做沒有標新立異的意思。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製造一個直接的體驗機會,讓大家直接感受一下先入為主是什麼樣子的,以及先入為主的感覺被打破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不適感。

明明入主出奴更加完整,先入為主有所偏廢。而且提出者韓愈是遠超朱熹的文學大家,在文字上的造詣水平更高。但是人們在兩者對比的時候,就是更加傾向於用習慣了的先入為主,而不太待見入主出奴。

這就是很典型的入主出奴的情況了。

入主出奴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比如說前文講述的《道德經》版本問題。我看到有些人在爭論版本的時候,就有人摻和進去,說道這種東西就是無為的,不需要爭論這些細節。這一看就是受到傳世版影響很深的思想。對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道德經》是法家思想家高度重視、專門寫了兩章在專著裡的法家思想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誰會覺得法家思想是無為呢?這就是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了具體的判斷。

還有個例子。元朝是一個很殘暴、很落後的朝代,但是一般人不太提及。原因一是因為沒有大量的元朝餘孽企圖翻盤,二是對他們的做法缺乏細緻的瞭解。元朝對中國文化的毀滅也是很嚴重的。元朝初年就下令銷燬了《道藏》的全部版本。明初重新梳理《道藏》,發現無論如何都湊不齊原先的卷數了。與此同時,中國古代科學出現了斷崖式下降,而受到中國影響的阿拉伯、歐洲,出現了科學井噴。但是大多數人並不覺得元朝多麼殘暴,甚至覺得不如清朝殘暴。其實二者性質是相近的。以文化滅絕的罪行來說,其實兩個朝代都幹了。

這個事兒提出來,是因為和最近流行的西方偽史論有所對應。

世界古代史上有一個很明顯的細節:

宋元之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明傳播路線,明顯是東學西漸。

文明從東面向西面傳播,最後傳入與東方貿易最多的義大利。但是,沒有出現衣索比亞、蘇格蘭乃至西班牙的南學北漸、北學南漸、西學東漸。

換言之,傳說中高度發達的、繼承了古埃及、古希臘等發達文明的古羅馬文明,彷彿是定向傳播一樣,只將他們擁有的文明成果向東傳遞給了阿拉伯人,而沒有說四面傳播,向西向北向南傳播。

這和中國的文明傳播路線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可以在日本發現中國的文明遺蹟(最近有訊息說日本當祖先祭拜的、日本最大的古墓,墓主應該是南北朝時代的中國人。當然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很多中華文化遺蹟),可以在印度、東非發現中國古代文明遺蹟,可以在中亞發現中國古代文明遺蹟,可以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中國古代文明遺蹟。而且不光是遺蹟。就連阿拉伯世界的宗教創始人默罕默德,就明確說要求取知識可以到中國那麼遙遠的地方去。從時間上看,默罕默德就生活在隋唐交替的時代。他出生的時代還是南北朝呢。想想看,這是南北朝的影響力,還不是盛唐呢。

你看,中國的古代文化擴散,是四面擴散。而且本土的文化底蘊終究還是要深厚得多,無意中就可以發現和古代文明對應的細節。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擴散,則是先往東擴散,然後擴散著擴散著,被擴散的地方含文化量高於擴散的原點了,又開始倒過來擴散回來。從濃度高的地方往濃度低的地方擴散,這很正常,但是最後濃度低的地方擴散得比濃度高的地方還高,而且還高得多,高得斷崖式的高,這可真是科學史上的奇蹟。面對這種情況,任誰也要問一句:

你這裡面是不是加別的東西了。

難道是加了基督教嗎?要是這樣,那咱還是趕緊把基督教廢除了吧。

從大局上看,西方科技的井噴和中國科技的流失是直接相關的(只不過現在的西方偽史論裡面混了很多渾水摸魚的人,故意挑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搗亂,甚至故意提一些實錘是西方歷史的內容來質疑,顯然在給西方至上主義者提供彈藥。看的時候要注意)。所以說元朝這個事情,是值得挖一挖的。

理論上來說,西方偽史論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你看,中國流傳有序一千多年的文明成果,足以造就篇秩浩淼的文獻海洋。對比來說,你說古希臘那點地方能寫出這麼豐富的文獻,而且還能夠在羅馬帝國時期隱藏起來、在跨越羅馬帝國的時代以後直接跳躍到阿拉伯帝國面世,這可能性太低了。

別說什麼亞歷山大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古埃及。你不想知道羅馬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哪嗎?

在羅馬,你聽說過鬥獸場(大劇院),你聽說過羅馬亞歷山大圖書館這個玩意兒嗎?

沒有聽說,至少說明規模小到沒有什麼名氣,或者乾脆直接就沒有這玩意兒。

就這種情況,你跟我說現在市面上滿滿當當數以百萬計的古希臘文獻是古希臘寫的?

你問日本,他們在日本戰國時代結束以前的本土文獻有多少。那時候日本可是城邦社會。日本面積可比希臘大多了。

比一下總量,對得上號嗎?

要是按照這個玩法,我們完全可以把中國國家圖書館裡文學分類下的全部詩歌彙總起來,再把詩歌分類改成“詩經”,然後說《詩經》在西周時期就有這麼多了。作者?作者名叫奈師奴,《詩經》這本書出自賴博瑞圖書館,賴博瑞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統帥,他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圖書館。其中最大的一個圖書館被稱為亞洲第一圖書館,位於長江入海口,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被日本侵略者摧毀了。日本侵略者怕圖書館沒有徹底毀壞,先派遣日本浪人放火焚燒,然後出動轟炸機群轟炸,所以目前這些圖書館已經找不到了。

你就說這個故事寫得真不真吧。

這個故事的素材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名為《詩經》;中國國家圖書館英文寫法的漢語讀音(“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1932年日本侵略軍攻擊上海,首先破壞了號稱亞洲第一圖書館的東方圖書館,試圖滅絕中國文化的歷史事實。

你就說這幾個事實哪個不是真的吧。然後按照西方的寫法重寫了一遍就成這樣了。你不能說我寫的這個故事完全沒有事實,但是每個人都知道,我寫的這個事兒肯定不是事實。

不就是編故事嘛,這東西五分錢能寫七段兒。

但是經過充分宣傳以後,你不還是信了嗎?

古希臘寫了幾百萬字的、壓根用不上的科技著作,整個地中海沿岸都是傻子,看不到,然後古希臘都滅亡不知道多少年了,這些卷帙浩繁的鉅著都在沒有得到廣泛流傳的情況下,居然可以完整保留了下來。然後中國宋朝一滅亡,這些文獻突然就內容完整充滿細節滿血復活了。我們中國古代的科技書,比較著名的是《墨子》。《墨子》即使在道藏裡儲存了一個版本(道教對《墨子》也進行了修改),也仍就是殘缺不全的。那麼古希臘的《道藏》在哪呢?

你跟我說,這事兒改成中國版本版本你信嗎?

中國版本是我剛寫的,你不信。西方版本是以前寫的,你就信了?

我要不跟你說中國版本是我剛寫的呢?

你是不是極度推崇奈師奴這位上古時期著名文學家?

他居然會寫現代詩!

日本著名詩人松尾芭蕉有一首經典作品,被日本推崇了很多年,是這樣寫的:

“閒寂古池旁,青蛙跳進水中央,撲通一聲響。”

跟奈師奴寫的“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對比,哪個更生動?明顯奈師奴吊打松尾芭蕉。

而且,這首“一戳一蹦達”充滿了禪機和哲理,比蛙跳池深刻多了。蛤蟆本來沒有蹦,戳了才蹦,可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戳者心動。

面對如此精彩的作品,汝等還不快快跪下,獻上你們的靈魂,頂禮膜拜奈師奴大師?

其實拋開過分拔高的內容,古埃及、古伊朗的文化並不是一點東西沒有,受到他們影響的古希臘也是有一些文明成果的。然而過分拔高,就成了謊言。

問題是這種謊言經過多年的傳播,早已看起來像是事實了。

面對這樣流傳已久、成為社會定論的觀點,一般人是很難突破的。

入主出奴嘛,現象很好解釋,破除卻要很大的力量。

那麼,怎麼樣才能破除呢?

三、夫名,實謂也

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墨子·小取》

要破除入主出奴的錯誤,就要明辨是非。這就是“辯”的工作。透過辯的工作,做到明辨是非。

正如《墨子》所說,要明辨是非,就一定要搞清楚名實之理。

那麼名實之理是什麼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準則”。用古人的話說,就是:

夫名,實謂也。

(《名實論》公孫龍)

公孫龍解釋說:“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審其名實,慎其所謂。”

具體來說:

“天地與其所產焉,物也。

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

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

位其所位焉,正也。

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

其正者,正其所實也 ;

正其所實者,正其名也。

其名正,則唯乎其彼此焉。

謂彼而彼不唯乎彼,則彼謂不行;謂此而此不 唯乎此,則此謂不行。”

簡單說就是,名稱概念必須有唯一性。你可以有寬泛的範圍,可以有狹窄的範圍,但是一定要有針對的範圍。比如說,印刷品這個名詞是有針對範圍的。但是你買了二斤牛肉,炒熟了啃了一半,說這是印刷品,肯定就不對。但是你拿了張印好的牛肉圖片,說這是印刷品,就沒問題。

這就是分清楚名和實的區別。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避免惑於名實。

換言之,要從實際出發,而不要從名氣出發。

舉個例子,我們看這篇文章:

昔者哲王之治天下也,其在愛民乎?既富而教,家給人足,故能風淳俗厚,遠至邇安。治定功成,率由斯道。

朕嗣膺寶曆,撫育黎獻,夙夜戰兢,若臨川穀。雖則聿遵先緒,弗敢失墜,永言政術,多有缺然。況以四海之遠,兆民之眾,未獲親臨,問其疾苦。每慮幽仄莫舉,冤屈不申,一物失所,乃傷和氣,萬方有罪,責在朕躬,所以寤寐增嘆,而夕惕載懷者也。

今既佈政惟始,宜存寬大。可分遣使人,巡省方俗,宣揚風化,薦拔幽滯,申達幽枉。孝悌力田,給以優復。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量加振濟。義夫節婦,旌表門閭。高年之老,加其版授,並依別條,賜以粟帛。篤疾之徒,給侍丁者,雖有侍養之名,曾無賙贍之實,明加檢校,使得存養。

若有名行顯著,操履修潔,及學業才能,一藝可取,咸宜訪採,將身入朝。所在州縣,以禮發遣。其有蠹政害人,不便於時者,使還之日,具錄奏聞。

你看,“佈政惟始,宜存寬大”。好不好?

“薦拔幽滯,申達幽枉”,好不好?

“孝悌力田,給以優復”,好不好?

“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量加振濟。義夫節婦,旌表門閭。高年之老,加其版授,並依別條,賜以粟帛。篤疾之徒,給侍丁者,雖有侍養之名,曾無賙贍之實,明加檢校,使得存養。”

好不好?

“若有名行顯著,操履修潔,及學業才能,一藝可取,咸宜訪採,將身入朝。所在州縣,以禮發遣。其有蠹政害人,不便於時者,使還之日,具錄奏聞。”

好不好?

都很好。

那麼這樣好的詔書,想來一定是古之明君頒佈的。

這個詔書,釋出於隋大業元年春,正月戊申日。

釋出者是隋煬帝。

人的名兒,樹的影兒,一說隋煬帝,很多人就知道這是一個著名的大昏君了。

但是有的人沒聽過隋煬帝幹過什麼壞事,或者聽膩了對隋煬帝的辱罵,就想說隋煬帝也沒有那麼壞。

那我們就看看隋煬帝幹了什麼。

(大業元年)三月丁未,詔尚書令楊素、納言楊達、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實之。戊申,詔曰:“聽採輿頌,謀及庶民,故能審政刑之得失。是知昧旦思治,欲使幽枉必達,彝倫有章。而牧宰任稱朝委,苟為徼倖,以求考課,虛立殿最,不存治實,綱紀於是弗理,冤屈所以莫申。關河重阻,無由自達。朕故建立東京,躬親存問。今將巡歷淮海,觀省風俗,眷求讜言,徒繁詞翰,而鄉校之內,闕爾無聞。恇然夕惕,用忘興寢。其民下有知州縣官人政治苛刻,侵害百姓,背公徇私,不便於民者,宜聽詣朝堂封奏,庶乎四聰以達,天下無冤。”又於皂澗營顯仁宮,採海內奇禽異獸草木之類,以實園苑。徙天下富商大賈數萬家於東京。辛亥,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通於淮。庚申,遣黃門侍郎王弘、上儀同於士澄往江南採木,造龍舟、鳳甗、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

我們知道,大業元年正月,隋煬帝說“佈政惟始,宜存寬大”。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當年三月就下令營建東都洛陽,徙豫州郭下居民實之。當年三月就下令營建顯仁宮,並且採集海內奇禽異獸草木以實園苑。當年三月就下令徙天下富商大賈數萬家於東都洛陽。當年三月就下令徵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鑿通濟渠。當年三月就人去江南採辦木材以建造數萬艘的龍舟、樓船等船隻。

這只是當年三月!人都給他弄出去了!

你跟我說這叫“佈政惟始,宜存寬大”?

你這不明明是“佈政伊始,唯務侈大”嗎?

看隋煬帝說的好聽話,妥妥的是明君。看隋煬帝乾的醃雜事,妥妥的是暴君。

對此,唐太宗曾經感嘆一句話:“隋煬帝……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反也?”

李世民說,隋煬帝也知道贊同堯舜反對桀紂,為什麼辦事都是反的呢?

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這就是隋煬帝。

隋煬帝表演出來的名,和隋煬帝實際做出來的實,完全對應不上。

不過幸運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明白這個問題,對這段歷史的記載是清楚的,所以千載而下,隋煬帝最後獲得的名,和他實際操作的實,最終還是對應上了。

隋煬帝那些矯揉造作的名,沒有能夠欺騙唐太宗,也沒有能夠欺騙我們。

所以我們看事情,就要像李世民一樣,不光要看別人說什麼,還要看別人做什麼。

我們是幸運的,唐太宗如實記載了隋煬帝的問題。

但是也有不幸運的時候。

比如說漢初的歷史。

漢初功臣滅漢惠帝滿門的時候,理由是包括漢少帝在內的漢惠帝四個兒子,全都是抱養的。於是連皇帝帶諸侯王,四個小孩全都給殺了。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早先漢惠帝還有個兒子,因為聽信別人說呂后害死了自己的母親,宣稱要為母報仇,被呂后殺了。

這樣,漢惠帝一共五個兒子,他媽殺了一個,大臣殺了四個。

漢惠帝被滅門了,這也不算什麼。因為呂后的整個家族,全部被殺了。

歷史上的記載說,這是因為呂后家族想叛亂。

這理由保真嗎?

呂后死時,外孫是皇帝,呂產是丞相,呂祿是上將軍,呂后還吩咐他們守住皇宮。他們掌著權,而且還生怕別人弄死他們,說他們想叛亂。他們叛亂打算幹什麼啊?呂產接著當丞相、呂祿接著當上將軍?還是呂產回家當梁王、呂祿回家當趙王?利不百不變法,他們這有什麼好叛亂的?

歷史明確記載,當時呂氏家族完全控制著局勢:

“當是時,濟川王太、淮陽王武、常山王朝名為少帝弟,及魯元王呂后外孫,皆年少未之國,居長安。趙王祿、梁王產各將兵居南北軍,皆呂氏之人。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

請問,在“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的情況下,在呂后剛死不到一個月的情況下,還沒有牢固掌握政權、正面臨著齊王叛亂的呂氏家族,為什麼要破壞這個局勢?

我們可以看看實際發生的事情。在“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之後,史書記載是這樣的(我把這句話也帶上):

“列侯群臣莫自堅其命。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曲周侯酈商老病,其子寄與呂祿善。絳侯乃與丞相陳平謀,使人劫酈商。令其子寄往紿說呂祿。”

看見了嗎?

這一下就是三件事。

第一件,太尉絳侯勃不得入軍中主兵。

第二件,絳侯乃與丞相陳平謀,使人劫酈商。

第三件,令其子寄往紿說呂祿。

第一件事,明面上說的是周勃沒有軍隊指揮權。循名責實,實際上說的是,周勃試圖奪取軍隊指揮權。如果不是他試圖奪取軍隊指揮權,那麼他就不需要考慮沒有軍隊指揮權的問題。

第二件事,連面子都不留了,直接劫持人質。

第三件事,在劫持父親的情況下,逼迫兒子去騙呂祿。

呂祿掌握著北軍。

北軍,按照漢朝的規矩,是由長安周圍六郡良家子組成的。而漢初功臣都住在長安附近。什麼意思呢?史書上沒說,但是我們可以補充,而且補充得很合理:北軍有很多功臣的老熟人,甚至是功臣子弟。

除了北軍還有南軍。南軍就不同了。南軍是由關東郡國徵召來的優秀士兵。他們是憑本事來的,你不能說沒有關係戶,但是論起在長安的關係戶多少,肯定不如北軍。

所以這個事情很清楚,對於功臣們來說,北軍比南軍好控制。

當然,還有一些合理的推測,比如說呂祿比呂產要蠢一些。這就不得而知了。

就這三件事來說,史書上那句“呂祿、呂產欲發亂關中,內憚絳侯、朱虛等,外畏齊、楚兵”,說得對不對呢?按照事實來說,倘若改成“絳侯、朱虛等欲發亂關中,內憚呂產,外畏呂祿兵”,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可以看出,史書給出的觀點,對照史書記載的事實,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有的人會說,如果你認為史書是造假,為什麼不說這些內容都是造假呢?

這思維跳躍性太強了。這位朋友上學的時候做題都是跳著來的嗎?我們首先需要用史書上自己的記載來對應史書自己的觀點。然後第二步,才能得出結論,知道史書是不是在造假。在確認史書造假以後,然後第三步,才能反過來調查到底造假範圍有多大。做事情顯然不能像這位朋友一樣,所有事情雜糅在一起。第一步的工作還沒做完,就開始跳到第二步,然後在以第二步結論為真的前提下,開始跳到第三步。然後把第三步和第一步雜糅在一起,質疑第一步。

第三步的前提是以第一步的結論為真。第三步的工作是在第一步的範圍內進行的。

在第一步完成之前,你可以不知道結論是真是假。為了驗證第一步,你可以假設史書寫的都是真的。但是你不能在得出結論以後,仍舊同時選擇互斥的兩個結論。

同時以第一步的結論為真和假,說明你陷入了邏輯混亂。

你看,我寫了這麼多,才算解釋了這位朋友提出的很簡短的問題。可見,與提出這樣質疑的朋友進行交流,是十分困難的。

為了節省力氣,方便讀者閱讀,減少打岔,我一般傾向於少與或者不與這樣的朋友交流。

總之,呂后死了不到一個月,一場精心策劃的軍事政變就爆發了。結局是呂后和漢惠帝兩族全滅。

從歷史上實際發生的行動來看,漢初這段歷史,史書上的記載與事實,名與實,完全對不上。

可以確認,史書在騙我們。

有人說,這樣記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居然都是騙我們的,那歷史還有真的嗎?他的歷史觀念幾乎要崩塌了。

這就是陷入到了歷史虛無主義的範疇了。

說起來,有的人總是很容易陷入到歷史虛無主義的世界裡的。他們的世界觀總是很容易崩塌。我都懷疑他們已經塌習慣了。

他們本來就脆弱。但是世界固然不是為強者準備的,也不是為弱者準備的。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是什麼就是什麼,你接受得了你就接受,你接受不了你就接受不了。是什麼就是什麼,不會改變。

所以歷史不但不是虛無主義的,反而還是邦邦硬不轉圈的。

你閉上眼睛以為天就黑了,但是強光依舊會透過眼皮讓你知道天沒黑。你接受不了是你的事。這是多麼現實主義的事情啊,怎麼會是虛無主義呢。

這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而是打破了歷史上的虛假偽裝。

有的人分不清打破偽裝和陷入虛無的分別。

你分不清是你的事,你也可以跑來冤枉我,說打破偽裝就是虛無主義。但是我不搭理你是我的事,我說你這才是歷史虛無主義也是我的事。如果你覺得我是在扣帽子,那麼請先把你扣給我的帽子收回去。如果你保留扣帽子的權利,我就平鋪直敘地講你的實際問題,就事論事的證明你的確是歷史虛無主義,並沒有扣帽子,就更加要保留我正常批評你是歷史虛無主義的的權利了。不可能說,你僅僅因為自己不願意改變入主出奴的錯誤看法就能給我扣帽子,我連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的分析問題都不行。

歷史虛無主義者,看到歷史的虛偽被破除、歷史的真實被展示,產生的是極度的恐懼感,認為自己心理上的依賴被破壞了。

歷史唯物主義者,看到歷史的虛偽被破除、歷史的真實得到顯露,卻只會感到對歷史的認識推進了一步,用於指導現實的武器又犀利了一分,解決問題會變得更加輕鬆,自己心理上所依賴的武器更加可靠了。

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結果: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歷史虛無主義者沉浸在欺騙之中,對於謊言被拆穿是極度恐懼和慌亂的。歷史唯物主義者生活在真實之中,對於謊言被拆穿是喜悅和充滿自信的。

一個越來越恐懼、無處隱藏他們卑賤的靈魂,一個越來越自信、堅定不移地撐起整個世界。

這就是區別。

實際上這還只是漢初這段歷史。史書觀點和史書事實就發生了尖銳矛盾。在後來的歷史上,東漢王朝形成了完全以名取人的社會主流傳統。整個東漢王朝充斥著“名士”。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東漢時代的上流社會不光充滿了虛假的觀點,而且還充滿了虛假的、偽裝的行為。也就是說,如果說漢初的歷史,你只要對照行動就可以發現觀點的錯訛,那麼東漢的歷史,你甚至連行動都要先檢查一遍,才能知道他們是不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這就比隋煬帝還要難對付了。

舉個例子。東漢前期有一個著名孝子黃香。他的父親是葉縣縣令。於是他十二歲就在家鄉就被太守以所謂的母死哭悲、父冷暖床的孝行召去當官,收為門下孝子。世界上的孤兒那麼多,母親死了哭得悲傷,父親累了打個扇子,這樣的人就沒有嗎?這樣就可以被郡國收去當官,這裡面沒有問題嗎?這就是從行動上推斷,江夏太守和葉縣令之間有蠅營狗苟的利益交換。這樣的推斷要比呂后之亂功臣作亂更加困難一些。因為呂后之亂可以用史書事實去反駁史書觀點,白紙黑字,更加有力。黃香這個暗箱操作,就只能用常理去反駁了。從黃香後來的舉動也可以看出,這個名士也不是什麼忠臣孝子,而只是一個鑽營之徒。黃香從小就在父親安排下炒作名聲,後來被舉薦到了京城,連皇帝也知道他是“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親自推薦他在京城求學。等到老皇帝一死,他就天天跟在新皇帝身邊做了侍臣。這一干就是一輩子,無論是什麼樣的升遷機會,只要不是在皇帝身邊,只要是離開京城去做官,哪怕是出去做太守,他都拒絕接受,就是死死得守在皇帝身邊。一直到新皇帝也死了,太后命令他出外做太守,他才被迫離開。這就已經可以看出他是個官迷了。而這還沒有完。接下來在太守任上,當地發了大水。作為主官應該去救災。結果他就只為自己爭名聲,拿出過去皇帝賞賜的東西,和自己的俸祿,去賙濟災民。這些做法不過就是在顯擺自己的背景,張揚個人的虛名,正事是一點也沒做。結局也很簡單,漢朝檢查救災情況,認定他救災不力,撤職趕回家去了。救災不力,在我們看來就是四個字,但是能夠逼得漢朝將先帝身邊隨侍了一輩子的老臣撤職的救災不力,得死多少人?別的不說,倘若他真有好的救災舉動,在史書拼命吹捧他的情況下,怎麼會就只記了一個慈善事業?遵循事理反覆對照驗證,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不過就是一個透過炒作名聲獲取個人利益、不顧人民生死的鑽營之徒。

你看,查證一個名士有問題,需要耗費好大的力氣。

東漢這樣的名士很多。比如說東漢末年、一般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名士、荊州牧劉表。我們一般都知道劉表是個儒雅的老人,而且也知道曹操覺得他是個冢中枯骨。很多人印象中,劉表就是一個老糊塗的名士。其實劉表是個很不要臉的人。比如說,劉表曾經像天子一樣郊祀天地。想想看,一個敢郊祀天地的軍閥。這是什麼樣的飛揚跋扈、野心勃勃。你以為的冢中枯骨是有出氣沒進氣的垂死老人,實際上這個冢中枯骨是一個獠牙帶血、擇人而噬的白骨精,也就是整天帶著虎豹騎找各路軍閥打地鼠的曹操看不起他。劉表這個人年輕時也很兇猛。他入主荊州的時候(其實也不算年輕了),是單騎入荊州,然後透過主動做“祁同偉”,娶當地豪門的妹子,獲得地方豪強的支援,才成功建立了統治的。這種乘龍快婿登龍有術的做法,說起來是令人不齒的。但是在東漢時代,這反而成為名士們一點也沒有心理負擔、反而還要吹噓單騎入荊州的光輝歷史。

事實上,劉表這個做法在東漢並不是首創。東漢的開國之君,道德君子,儒學大師,再造漢室的漢光武帝劉秀,就是跑到河北娶了當地豪強的妹子,然後才一躍成為豪強地主階級共同擁護的明主的。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是東漢整個歷史的常態。用通俗的話說,整個東漢都是一群婊子在立牌坊。三國時代是東漢社會的連表面秩序都無法維持以後的進一步惡化。在這個時候,以袁紹為開端,這些儒家名士一方面矯揉造作偽造名聲,一方面卻在行軍閥割據、篡位奪權之實。袁紹家族以解讀儒家經典為傍身之法,四世三公,可謂世受皇恩,但是袁紹家族不是軍閥嗎?袁術是三國第一個稱帝的軍閥。袁紹則希望袁術在敗亡的時候把帝位交給他。那個時候第一個反對這種局勢的,是在三國曆史上被罵做反覆無常、三姓家奴的呂布。呂布明確在文書中宣言,不要都妄想著“郡郡作帝,縣縣自王”。然後呂布就遭到了袁紹、曹操、劉備、袁術的全面圍攻。這個時候願意支援呂布的,居然是和呂布關係不睦、也沒有稱帝野心的所謂“泰山諸將”。臧霸救援呂布失敗後就逃跑了。被曹操抓去後,曹操因為臧霸在青徐的影響力,重新給了臧霸獨立性,讓他在名義上臣服自己,實際上管轄青徐二州。後來一直到曹丕時代,曹魏才實際控制了這片區域——這也意味著所謂的曹魏以絕對優勢壓制吳蜀兩國是一個明顯的謊言。曹魏自己也不是鐵板一塊。這種謊言主要就是用來欺騙不熟悉政治的人的。

仔細梳理歷史就會發現,呂布之所以能夠在當時得到素不相識的地方實力派支援,主要就是因為在袁紹、曹操、袁術、公孫瓚這些軍閥裡面,只有呂布真的忠於漢獻帝。否則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呂布會得到那麼多支援。像張楊,是唯一親自帶兵護送漢獻帝、後來又帶兵返回防區的地方實力派。張楊就和呂布盟誓。後來張楊遇害,導致呂布孤立無援。而與之對應,劉備就劫奪呂布的軍資,破壞呂布的戰備。呂布被曹操圍困,直接原因就是他的軍資被劉備劫奪、他攻城了好久才打下劉備,然後馬上就遭到了曹操的襲擊。而這就又讓我們注意到,劉備不可能是漢室忠臣。

呂布之所以被黑得體無完膚,就是因為他生前就被漢朝名士集團壓得抬不起頭、死後更加被壓得抬不起頭。

呂布這麼特殊,主要原因,多半是由於他出身於邊疆,和漢朝這些名士關係不大。呂布可能真的不懂這些名士的玩法。

歷史上和呂布關係較好的、稱得上名士的,只有一個王允。而王允對名士的態度是高度敵對。蔡邕這樣的名士說殺就殺了,《史記》這樣著名的文獻直接被王允斥為謗書。可以說王允和整個東漢三國時代都有點格格不入。最後王允大概是特立獨行慣了,對呂布也不是那麼信任。等到最後,王允顯然是信任了呂布。因為他選擇了自盡殉國,卻讓呂布帶著董卓的頭去找袁術袁紹來救漢獻帝,只是為時已晚。王允是少有的明白人,但是無法聯合門閥;呂布是當時少有的名將,縱橫中原無敵手,但是依舊被徹底壓制。所以整個事情來說,由於漢代名士門閥的野心已經膨脹到了無法壓制的地步,東漢的崩潰在漢靈帝死後已經徹底無法挽回。

這個末世景象一直到西晉還在延續。西晉甚至發展到了荊州刺史石崇利用職權殺人越貨搶劫商人積累大量財富,然後在朝堂上和皇家鬥富的地步。可以說這些驕奢淫逸的名士門閥,已經驕狂到了連基本的社會道德都不顧的地步了。

然而超出為我們想象的事情是:石崇這樣厚顏無恥的人,在西晉甚至已經是一股清流了。

西晉因為內亂爆發五胡亂華的悲劇時,努力抵抗的劉琨、祖逖,就是石崇保護下來才沒有被殺害的。劉琨小時候得罪過王愷,王愷懷恨在心,後來就假意邀請留宿,挖了坑準備把他埋了。石崇聽說劉琨在王愷家留宿,想都沒想就跑去王愷家要人,把劉琨救了出來。

這個事情看起來很驚險,但是這個事情比看起來還要驚險得多。第一,因為小時候的事情就要活埋別人,而且被活埋的人本身就是貴族名士。活埋的地點甚至就在自己家裡。這是什麼樣的無法無天?第二,石崇僅僅因為知道這兩人有過嫌隙,僅僅因為邀請留宿這一個資訊,居然就可以斷定劉琨有殺身之禍,直接就上門去要人了。想想看,這個西晉上層社會整天都在幹些什麼?

有的人會說這是西晉社會道德淪喪的結果,東漢不是這樣的。

不要這麼天真,你知道漢質帝怎麼死的嗎?殺皇帝對東漢來說是小事一樁。

再往前,漢和帝生前一直懷疑有人在殺害他的皇子,甚至要求皇子都必須送到宮外去養。然後結果是他自己也死了。最後皇族死了那麼多人,連個兇手都沒有。

漢桓帝漢靈帝就是很正常地從門閥士族手裡收回了一點權力,三十出頭就死了。

這就是東漢以來整個名士社會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整體環境。光看他們嘴上說得好聽,事情做的好看,沒有用的。

對照歷史,我們會發現,隋煬帝這樣說得好聽但是做得不行被拆穿的情況,已經屬於是比較質樸的時代了。趕上東漢那種人均影帝的時代,呂布、石崇都得算好人。

我們說要遵循事理,如果不是遵循事理,對於東漢這樣的演技時代,是根本就無法識別戳穿的。

遵循事理,這個事理是怎麼來的?就是透過不斷實踐總結出來的。

夫名,實謂也!

這就是解決整個問題最基礎的辦法。

四、後記

這兩天將《出師表》所反映的措施和曹操控制宮廷的舉動一一對應的事情說了出來,結果導致了很多學藝不精的人心靈崩潰。

很多看了幾天根據古代評書改編的電視劇《三國演義》、就以為掌握了歷史真實的人,在心理上無法接受。於是他們一面承認諸葛亮做的事情和曹操對應,一面又說盡管對應但卻不能這樣說,甚至還說可以有篡位的行動但是隻要沒有篡位的心就不算篡位。說什麼“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而篡也”。

我記得當初管仲被齊桓公稱為仲父,但是齊桓公分管仲的權力,管仲並沒有反對。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做到這些事情,也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權力。甚至管仲就明確說,齊桓公貪財好色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不優與不敏就可以了。這才是上等人才的做法。

諸葛亮正相反。他不是分權,而是擴權。在擴權的中,用陰謀手段一個一個消滅阻擋他的人。比如說王連阻止諸葛亮以丞相身份南征。王連死了,諸葛亮成功南征。李嚴在劉備死時奉命統中外軍事,但是諸葛亮卻留他守在永安,自己帶著軍隊回成都了。這樣一來,李嚴就可以憑藉統內外諸軍事的名義聲討諸葛亮。最後諸葛亮又用陰謀手段幹掉了李嚴。至於魏延更是直接被架空,作為劉備時代鎮守北境的大將,連萬人以上的隊伍都不許統帶。蜀漢時期,除了諸葛亮,後來還多次採用這種手段對付政見不合的將領。這樣一來,諸葛亮的整個擴權的過程,充滿了陰謀算計。整個過程中,沒有任何愛財惜才的細節,全都是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

然而在掌握全部權力的情況下,劉禪甚至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除了過年給祖宗牌位燒香的事自己幹別的都不管了),諸葛亮在這樣完全放開手腳的情況下帶兵出征,沒有幹成一件事。這跟管仲一比,就純粹是個菜雞。

不但如此,諸葛亮作為一個丞相,不是僅僅在外朝掌握朝廷的什麼權力。而是他作為一個丞相,甚至掌握了皇宮以內的權力。

很多人先入為主,以諸葛亮是個忠臣為前提,儘量為諸葛亮找理由。他們說:君臣一體,才能團結一心辦好國家大事。

顯然,這和管仲的歷史完全對應不上。對照伊尹也不行。伊尹時代還是邦國時代,伊尹可以篡權但是不可能替代夏朝的國族。或者換個說法,在東漢三國這樣採用官僚制度的王朝時代,一個大臣獲得了夏朝方國時代的貴族領袖權力,這絕對是僭越的。

君臣一體也是有規則的。丞相不可以直接調整皇帝屬官的人事。諸葛亮不但如此,甚至連皇帝的警衛都控制。這是絕對不可以的。不但如此,在掌握宮廷權力的過程中,諸葛亮不是合理協商的辦法,而是採用了陰謀手段。他首先用恭維抬舉的方式,將以來敏為首的宮廷警衛力量從宮廷裡調出。按照一般的看法,諸葛亮帶領大軍出擊,讓皇帝的警衛首腦隨行,是起到讓皇帝警衛監督、向皇帝表示忠心的作用。但是在拉到山高皇帝遠的前線以後,就隨便找了個藉口,說來敏口出狂言,把人撤職了。那麼這個舉動,按照一般的看法,就是調虎離山了。正常的處理方式,是要求來敏回朝,接受劉禪的調查和處理。而不應該是諸葛亮在前線就把人辦了。

具體說來敏這個人。在諸葛亮掌權之前,來敏是憑藉宿儒的資格被劉備看重的。並且安排來敏直接管理費禕等諸葛亮重用的人。而在諸葛亮以及諸葛亮系執政的整個歷史時期內,來敏多次被打壓。理由都是很牽強的言語無常、狂妄。可以看到,以諸葛亮掌權為分界線,來敏在此之前是好人,是德才兼備的宿儒,在此之後是小人,是言語無常的妄人。這一轉變十分異常。用諸葛亮是忠臣來解釋,是絕對解釋不清的。畢竟,對於重臣,沒有過得去的理由,是不能加以處分的。但是在諸葛亮以及諸葛亮系掌權的時候,來敏這樣皇帝職官系統的重臣,卻經常被以一些隨意的理由處罰。這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是違背常理的。

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宮廷,並且驅逐了蜀漢宮廷裡劉備親自挑選安排主管事務的來敏;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軍隊,並且驅逐和壓制了一切可以對他造成軍事威脅的、劉備親自挑選的方面重將。這些行動絕不能說他對劉備是忠誠的。

這些行動和曹操控制漢獻帝、消滅支援漢獻帝但反對他的呂布等軍閥的手段是一模一樣的。這裡還涉及到了呂布的忠奸問題,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冤案了。這裡不多說了。

從諸葛亮的歷史行動可以看出,他的舉動全都是在模仿曹操。並且,諸葛亮的行動,開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篡位的先河。可以說,在漢末這個大篡位時代,諸葛亮為完成篡位這一至關重要的歷史難題,前承曹操,後啟司馬,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

但是,有的人就會問了,為什麼諸葛亮是這前後三家當中唯一一個沒有實現篡位目標的人呢?

因為諸葛亮能力不足。

諸葛亮在篡位上做得很全面,在外朝,在內朝,在人事,在軍事,各個專案上做的事情是夠多的。但是,由於能力不足,他在每個專案上達到的成就都不夠,所以無法轉化為最終的篡位行動。

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是被貪財好色的齊桓公限制了軍權的。樂毅呼吸下齊國七十城,是不掌握燕昭王的宮廷人事軍事警衛乃至朝政的。他們仍舊做成了輝煌的事業。但是諸葛亮什麼都沒有做成。南中他沒有平定,北伐他痛失好局,甚至在陳倉,去之前就被敵人料中,完全被玩弄於股掌之上。我覆盤他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發現他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完全不懂軍事。很多人也不懂軍事,所以會覺得諸葛亮北伐失敗是因為一些小事。其實不是。諸葛亮真的完全不懂軍事。比如說第一次北伐,一般認為輸在馬謖上山。這個看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北伐失敗的點是馬謖上山,但是形勢為什麼會發展到馬謖有機會上山呢?

我覆盤了局勢才發現問題的。我們可以想想這個過程。如果你帶兵北伐,那麼你會面對什麼情況?

你掌握的情況是,曹魏長期沒有遇到蜀漢北伐,認為蜀漢沒有什麼威脅,於是在西北的防禦比較空虛。

那麼怎麼空虛呢?

靠近前線的邊境地區,比如祁山,是有較多兵馬的。其他地方,靠後一些,守軍很少。我們不用去查太多資料,也很難有太多資料。但是隻推算也知道,這個觀點是成立的。馬謖去守街亭的時候,略陽就沒有什麼抵抗。可以看出後方守衛十分空虛。那麼祁山能有多少守軍呢?我們看第二次北伐時陳倉被曹軍重點照顧,也不過是三千守軍。那麼祁山有三千就很正常。往多里算,翻一倍,六千,不少了。再多也不會有幾萬守軍。

那麼如果是你,你怎麼部署?

如果是我,我就命令前鋒部隊的任務是快速透過祁山縣,不得攻城。前鋒一萬,再跟上兩萬援兵。這些人的任務就是快速透過祁山,直奔隴山道,責任是快速透過隴山道,在隴山道東端響應蜀漢的安定郡建立防禦(我記得最重要的是控制通道的隴縣)。最後是後衛部隊,也安排六千,再加上民夫,負責堵住祁山的敵人。其他主力部隊,還有六萬多,任務是行軍透過祁山。另外,在使用上,在前鋒出發的時候,就要抽調部分兵力負責初期對祁山的警戒工作。這些部隊就是最後的後衛部隊。所以後衛部隊和前鋒部隊基本是前後腳出發的,主力在後衛部隊出發以後再出發。

你是不是覺得後衛部隊是最後出發的?你要是把後衛部隊放在最後的話,我要是祁山守軍就會給你主力部隊一個好看。孫權就是這樣被張遼吊打的。

這樣計算,在祁山縣這裡,至少有三天三夜的時間,都是蜀軍在行軍,而祁山縣只能看著,什麼也做不了。

這三天時間,對我來說就是白給。

曹軍夏侯淵號稱“三日八百,五日一千”,我不要求那麼多,前鋒這三天走五百就可以了。

那麼曹軍憑什麼迫使我只能在隴山道中間的街亭與他們作戰?戰場一開始就在隴山道的東端。張郃歷史上就是先解決了安定才進入街亭的。他還有一整條隴山道需要解決。前鋒一萬隻要能到三千,問題就不大。後續兩萬多人陸續趕到,整個通道都是我的。這個時候我有六萬人可以對付隴西各地的守軍。我就問在隴西還有誰能頂得住我這六萬野戰主力。這完全就是傳檄而下。

但是看歷史就會發現,諸葛將魏延等大將都留下打祁山等處城池了。最後馬謖只能趕到隴山道中間的街亭而不能趕到東端的安定(或者是隴縣)。這說明耽誤了時間。

事情其實很清楚,蜀軍應該是怕祁山那點兵切斷他們後路,所以在重兵圍攻祁山、逐城推進。一直到形勢危急,才派遣馬謖去當前鋒。等於說先手之利被完全斷送了。

實際上,三天之內,祁山只能看著蜀軍主力絡繹不絕地走上三天,這三天就是白給。蜀軍主力走完,只要一點後衛部隊,就可以看住祁山守軍。等到大局一定,祁山可以選擇投降,可以選擇突圍,可以選擇全滅。那是祁山的事。

有人會問這是不是太冒險了。你覺得冒險那我在這放一萬兵。這個事兒無所謂的。不光開局這三天,就是最後仗打完,祁山也什麼都幹不了。

倘若祁山有曹魏數萬守軍,那打法就應該是圍點打援。看歷史顯然不是這樣的。所以不用考慮祁山了。這個城就是做個警戒,沒什麼戰略意義的。

對祁山的圍攻有兩個不利效果,一是浪費兵力,二是導致曹魏內後方城市警覺起來建立防禦。如果置之不理,放點兵監視,那麼後方城市很容易在突襲下陷落。街亭就是個例子。

諸葛亮這次喪失先手之利,說明他完全不懂軍事。

有的人說諸葛亮是歷史上有名的懂軍事。我說了,你要看事實。事實就是不懂。至於這個軍事家的名氣怎麼來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其實這次失敗,不僅僅是仗打敗了這麼簡單。

我們還要接著想。為什麼蜀軍對隴西的形勢這麼瞭解,為什麼在隴山以東的安定郡都響應蜀漢了。

這一想就明白了。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不是在漢中悶頭建防禦的,而是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對隴西、三輔進行了全面的偵查、滲透。

不僅如此,劉備、法正,還可以加上魏延,應該對奪取隴西做了全面準備。整個計劃的關鍵,就是斷隴山道。

所以情況就更加明確了。為什麼諸葛亮出兵時會信心滿滿,連自己做了二十一年忠臣的歷史都要做個總結,彷彿以後就不是大臣了。因為蜀漢早已做了充分準備,此戰有極大把握獲勝。

但是由於軍事上的無能,這麼多的精心準備全都被葬送了。想想看,這些潛伏在曹魏的暗線得損失多少。

可以看出,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根本沒有意識到關鍵是斷隴。這應該才是他浪費時間以及選擇馬謖的原因。

所以整個事情很清楚,諸葛亮就是因為不懂軍事才失敗的。

他就是無能。

後來第二次北伐走陳倉。當時曹軍已經加強了戒備。我認為這條線應該是配合第一次北伐的路線。只不過被諸葛亮拆成了兩次。然而一拆開形勢就不同了。第一次北伐如果分兵走陳倉,陳倉是無備的。第二次就有備了。

我認為諸葛亮很可能完全沒有參與劉備法正攻略隴西的計劃。所以他對計劃的要點完全不理解。這也表明他缺乏軍事能力,以至於看不到計劃的關鍵在哪裡。教員說“初戰亮宜自臨陣”。這句話顯然是對這段歷史細節不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寫的,因為街亭之戰並不是初戰。但是,從亮沒有親自臨陣而是選擇馬謖做前鋒也可以看出,他並不理解街亭一戰的意義。也就是不理解斷隴的意義。

傾師斷隴是此戰要訣。

而且也可以看出,離開前人鋪墊,後來諸葛亮幾次北伐,全都沒有良好的戰略。

總之,全面發展,全面平庸,這是諸葛亮失敗的根本原因。歷史上,由於三國結束後的歷史記載是由篡位者司馬炎主導的,社會上以司馬炎的意見為意見,形成了歌頌諸葛亮的主流看法。這就導致人們通常以諸葛亮為人忠貞、智慧為前提去看待諸葛亮。這就很難看出諸葛亮的平庸本質。

諸葛亮無能這事情,不是我第一個發現的。這個問題當時就有人注意到了。司馬炎死後,晉惠帝闇弱無能,在這種情況下,張華成為西晉的實際執政者。那麼西晉著名政治家張華是怎麼看待諸葛亮的呢?在閱讀諸葛亮留下的文獻時,張華提出了一個疑問:

孔明言教何碎?

對此,蜀漢遺臣解釋說:“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

這說明了一個很顯然的問題:知名政治家讀諸葛亮的作品以後,只憑閱讀得出的印象,認為缺乏綱領。

讀文章相當於對話,對話的結果就是認為諸葛亮疲弱無力。

對此李密解釋說,諸葛亮身邊都是廢物,沒有像舜、禹、皋陶一樣傑出的人才,所以說話沒有重點。

這個解釋看起來是很成立的。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這個解釋等於說,諸葛亮的所謂言教是不簡雅的。

你不可能都是與“凡人”言的。曹操身邊難道都是舜、禹、皋陶嗎?曹操言教何碎嗎?並不是。

這就說明問題了。

這裡面,李密的解釋,可信度本來就是要低於張華的第一印象的。西晉著名文學家、政治家張華,讀了諸葛亮的文章,結論是言教何碎。這個第一印象,是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產生的。李密的解釋,改變了張華的印象。而這個舉動,是雙方博弈的結果。李密需要考慮自己遺臣的身份問題,不能不撐諸葛亮,但是又不能說蜀漢的大臣比曹魏、西晉要好。所以他要說蜀漢沒有舜、禹、皋陶。張華要考慮自己代表曹魏西晉的身份問題,也不能過分駁斥李密。總之,在這次對話中,對話的結果只要是和睦結束的就可以,結果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對話本身。

如果諸葛亮沒有這些問題,張華在對話中完全可以提別的意見,不需要給諸葛亮扣個無能的帽子,說諸葛亮言教何碎。他既然這樣問了,就是真的覺得諸葛亮無能。

這是一個具體的細節。還有一個宏觀的細節:

曹操在中原戰場上基本沒有敵手,取得了充分的勝利。但是曹操也因為赤壁之戰的失敗,只好放棄了生前稱帝,只能去做周文王。

諸葛亮相比曹操更差。他就沒有打過勝仗。就連號稱他平定的南中,在他撤軍以後馬上就叛亂了。最後一直到諸葛亮死,南中才得以平定。有人制造謠言,說南中地區上千年來一直在為諸葛亮守衛邊疆。這真是一個有趣的謊言。因為南中地區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打得蜀軍去郡八百里,不敢進入。一直到諸葛亮死了才接受蜀漢統治。怎麼死了以後反而開始為諸葛亮守南疆了呢?何況唐代雲南和唐朝打得仗可不少。宋代大理是獨立國家。一直到明朝才統一。明末農民軍對雲南進行了改革,才徹底改變了雲南的格局。要說南疆是為諸葛亮守邊疆,那至少得到明朝,甚至明清。這怎麼可能是為了諸葛亮守南疆呢,明明是給明末農民軍守邊疆。明末農民軍可是有“曹操”的。就算南疆不是為了農民軍守的,他們這個想法,起點也應該是明清時代。畢竟在此之前長期獨立。你總不能說他們擁漢反唐反宋。很明顯不成立。而且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這個時間點已經是《三國演義》形成的時代了。《三國演義》,這都不知道是幾手的觀點了。

很多人說諸葛亮取得了很多勝利,事實上並沒有。而且這些人幾乎都忘了,更多的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明知道要失敗還要繼續北伐,是失敗的。原先人們都是站在諸葛亮是忠臣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討論這個忠臣的問題,不討論他究竟是為了什麼,只看北伐是否勝利這一個問題,那麼就不得不承認,諸葛亮並沒有取得很多勝利,而是遭受了很多失敗。

我們直接分析現有的材料,可以看到,正是由於軍事上不斷失敗,諸葛亮在客觀上就不可能更進一步、取得接近和超越曹操的地位。

他不是想不想的問題,他就沒有這個條件。

有的人說,諸葛亮不是不篡位,是不想篡位。這是不對的。諸葛亮是不是想篡位,我們很難確定。但是根據現有的材料,我們可以確定有一個觀點是錯誤的。那就是諸葛亮能篡位。

諸葛亮儘管做了很多可以用來篡位的工作,但是他做的這些工作還不到火候,客觀上不具備篡位的條件。

所以,說諸葛亮具備了篡位的條件只是不想篡位,這是不成立的。至於說更進一步,用諸葛亮不想篡位來證明諸葛亮忠誠的做法,更加是不成立的。

客觀上,由於無能,諸葛亮不具備篡位這個條件。

但是論證說諸葛亮有篡位的打算,這是有事實依據的。因為他的確做了篡位準備這些事情。

諸葛亮不是不想篡位,他的確做了很多忠臣不應該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對於北伐來說沒有必要,對於忠臣來說沒有必要。比如說平定南中,蜀漢是有李恢可以帶兵的。李恢是劉備當年親選的將領。他要是對劉備的選擇不放心,只需要安排將領和李恢一起南征就可以了。歷史上南中復叛,第二次平定南中的就是李恢。不但如此,在第一次南征的時候,由於諸葛亮指揮失當,李恢被叛軍包圍,雙方訊息斷絕,對此諸葛亮竟然毫不知情。最後李恢打出了軍事史上的奇蹟,粉碎了包圍圈才自救成功,並且隨後強行和諸葛亮恢復了聯絡。看看這個戰役吧,和諸葛亮配合作戰,要打出軍事奇蹟才能活啊!然而李恢後來就被免去了高人一等的都督職務,被降為太守。這可是在已經發生了南疆復叛殺害呂凱的事情以後。

論證諸葛亮不忠,材料要遠比論證諸葛亮忠誠更多。而且,論證諸葛亮不忠,可以找到蜀漢當時發生的真實事件直接論證,但是論證諸葛亮忠誠,就需要尋找西晉、東晉時代製造的謠言,以及後來兩宋、明清、特別是清代選定的民間故事。民間故事的可信度,是遠低於歷史事實的。就連歷史記載都需要經過辨析才能確定真偽,那些民間故事、以及早就反覆論證清楚的謠言,就更加不用說了。

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謠言具體怎麼回事,可以稍微說一下。比如說西晉時期,郭衝寫了五件事,證明諸葛亮很強。這五件事早就被學者證明是假的,我也分析過,確實是假的。但是有的人非要說謠言也可能是真的。很多人並不知道郭衝五事說的什麼,也覺得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謠言可能有點真實背景。針對這種情況,那我就點一下。這五件事裡的第一件,為了證明諸葛亮高明、善於治國,首先說諸葛亮治國採用嚴刑峻法、殘酷剝削民眾、引起普遍的民憤。

這個你敢信嗎?你擁護諸葛亮,無非想說他仁政愛民。畢竟大多數人不會有被暴政虐待的興趣。然而郭衝第一炮就是諸葛亮殘暴。

你看,你要承認謠言是真的,就需要承認“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鹹懷怨嘆”。

你看電視、讀小說得出的諸葛亮形象,是不是溫文爾雅、為人謙和、待人和煦、施行仁政、深受擁戴的君子?你再看郭衝製造的謠言,“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鹹懷怨嘆”,你願意相信郭衝推崇的諸葛亮是你推崇的諸葛亮嗎?

你不會信的。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郭衝製造這些謠言,目的是反駁當時西晉扶風王府的屬官們共同討論的結論。這些王府屬官的共同結論是諸葛亮無能。郭衝為了證明諸葛亮不無能,就去說諸葛亮殘暴。你覺得郭衝是你們的志同道合的人嗎?反過來說,西晉諸侯王是有實權的。扶風王府的屬官是當時西晉政壇上的佼佼者。他們依據真實的歷史資料得出的結論是諸葛亮無能。你覺得哪個可信度更高?

所以,依照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會覺得郭衝也許是對的。但是一旦看到郭衝在說什麼,就會覺得郭衝完了。

尤為重要的是,扶風王府屬官的公論,和張華對諸葛亮才能的質疑,都是他們依據諸葛亮的文獻、作為等資料得出的。這麼多人,獨立依據資料得出的結論都是諸葛亮無能。在既沒有舊的資料、也沒有新的資料否定他們的情況下,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首先贊同他們的觀點?

很顯然是的。

還有個謠言,傳播也很久了。說是東晉權臣桓溫滅成漢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諸葛亮時代的小吏,一百多歲了還在。說他在蜀中見識到那麼多官員,後來的人都不如諸葛亮。我數了一下,蜀中從諸葛亮以後,上臺的人都是諸葛亮的黨羽,治理得確實不行。孫吳那邊的使臣出訪蜀漢,回來報告說蜀漢民有菜色。也就是餓得不行。諸葛亮和這些比起來優秀,不過就是武大郎開店罷了,不能證明諸葛亮特別優秀。不僅如此,我又數了一下,桓溫入蜀是公元346年的事情,而諸葛亮去世是公元234年的事情,中間相隔112年。這可不是年可百餘歲的問題了。這個小吏能夠對比諸葛亮和以後的治蜀者,至少在諸葛亮在時要成年,而且至少要跟著諸葛亮幹過三年才行。以諸葛亮死為起點,按照16歲成年計算,這個小吏要128歲;按照成年後三年19歲計算,這個小吏要131歲。一百二三十歲!你信這個數嗎?這樣的老頭兒在那侃侃而談?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想想這個年齡在古代什麼概念?這個年齡在古代是要進史書、寫傳記的。結果記在哪呢?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這部書,就是個段子集合。你可以認為這部書寫的都是真事兒,那是你的事兒。但是我沒有辦法認可存在這多麼硬傷的故事是真事兒。

就算是真的,從諸葛亮到桓溫,這一百多年別說蜀中了,就是整個中國都處於亡國滅種的危機之中,諸葛亮時代已經是相對比較平靜的時代了。這並不能證明什麼。

所以無論怎麼辨析,這個材料要麼就是假的,沒有怎麼一個小吏;要麼就是虛的,什麼也證明不了。

很多人受評書派影響,認為諸葛亮就是忠臣、就是智慧的化身。抱著這樣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對歷史資料不加檢視、不加查證,就憑著樸素的感情否定不同看法,這樣的做法,是很典型的入主出奴的表現。他們甚至會贊同郭衝,認為郭衝是對的。一個擁護諸葛亮、把諸葛亮當偶像的人,贊同諸葛亮殘暴不仁的觀點,他到底在擁護什麼?

很多人也奇怪我對諸葛亮的態度。我對諸葛亮沒有什麼態度。我早先對諸葛亮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僅僅就是在看三國曆史的時候,這件事對照一下,覆盤一下經過;那件事對照一下,覆盤一下經過,然後發現一個問題:無論怎麼樣也證明不了諸葛亮優秀,無論怎麼樣也證明不了諸葛亮忠誠。所以別無選擇,只能否定所謂諸葛亮是忠臣、智慧的觀點。而且據此我發現很多人在認識方法上存在嚴重的問題。

有人抱著先入為主的觀點,說否定諸葛亮就是否定歷史,否定諸葛亮就是否定忠誠正義。對此我只能說,建議這些人把“歷史”一詞換成“評書”,把“忠誠正義”換成“巨嬰玻璃心”。

中國不是宗教國家,自有自己的信心所在,不需要這樣的虛假偶像。有個朋友提到過,他覺得否定了偶像,心靈就沒有寄託了。這個人其實挺不錯,因為他能夠據實分析問題。只不過他在理念上覺得需要偶像。其實不需要偶像的。歷史上沒有偶像的人很多,他們自己甚至都變成了偶像。周武王,姜太公,管仲,晏嬰,老子,莊子,他們的偶像是誰啊?他們實際上沒有什麼偶像。樹立虛假的偶像,然後隨時會被別人戳穿推倒,這就是在自尋煩惱。

最後,如果你看了這麼多,還是一個評書腦子,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已經盡力挽救了,還是救不了你,那咱們還是各走各路吧。

標簽: 諸葛亮  就是  歷史  可以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