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我關注的那些隱居者

作者:由 施洛斯008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2-19

投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坐得住,哪怕是買錯了,我這人也很執拗,買錯了也要坐得住,實際上不是買錯了,只是催化劑沒有考慮成熟的緣故,例如我買的中國平安,買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催化劑,只是考慮低估和下跌幅度高以及下跌時間長,但我就是不賣,我就是坐得住,堅持不動如山。

因此我在投資之餘往往關注了大量資訊,包括看似和投資無關的。

我關注的第一個隱居者也是歷史有名的隱居者——梭羅。

#FormatImgID_1#

1845年春,28歲的他在瓦爾登湖湖濱建起木屋,開始過著與自然溶為一體、自給自足的簡樸生活。他在此生活了兩年,不斷對世界進行深刻思考,寫出了影響世人至深的著作《瓦爾登湖》1854年出版)。

1860年,「森林樹木的生命傳遞」首度發表,之後梭羅更將探討主題擴充套件為「種子的傳播」,並開始起草「野果」。

1862年,在預期死亡的心態下,整理早期的演講及論文,準備發表。

1862年5月6日,這位十九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作家逝於康科德鎮,年僅45歲。

梭羅才華橫溢,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稱為自然隨筆的創始者,其文簡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瓦爾登湖》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我用了大概五年的時間才讀完《瓦爾登湖》,中間總是中斷,後來終於看完的時候,我才發現那時候我的心態和梭羅已經比較接近了。

可見人只能看到自己能夠看到的,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梭羅的隱居可不是說這玩的,是真正的隱居,基本不花錢,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得,基本可以脫離人類社會。

這種隱居更像一種哲學實驗。

陶淵明的隱居比較舒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主要是有一定的物質支撐,陶淵明是田產的,可能並不是特別富裕,但是足夠簡單的生活。

陶淵明隱居後,勞作方面是親力親為,自給自足,不過要沒有田產收入估計也不是大行的。

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於武昌,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此時的淵明,政治態度入於明確的時期,思想上也入於成熟的時期。不同於之前的躬耕生活,這時的他是有意識的了:他這樣做,而且也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他以往的田園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時卻是勞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於一般農民的生活。

歸去來兮辭: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陶淵明的隱居相當於自耕自足,喜歡是第一位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物質慾望很低的生活,勞作可能一天中花費時間很短。

這種隱居我個人認為比梭羅的要好多了,梭羅的生活太苦,人也不能太過脫離人類社會,這也可能事梭羅幾年後重歸人類社會的原因,而且梭羅壽命並不長,那種太過艱苦的完全脫離人類社會的隱居生活可能也有影響。

二冬

隱居終南山的一位年輕畫家,我讀了他的《借山而居》和《鵝鵝鵝》兩本書,寫的挺好的。

他未婚,平時喜歡慢生活,喜歡一個人畫畫,喜歡一個人沒事幹。

他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公眾號和賣書的收入,收入並不低,不過二冬的花銷是很少的,收入遠遠覆蓋支出,算是財務自由了。

二冬,詩人、畫家。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居西安終南山。曾以“借山而居”的詩意生活爆紅,身體力行的造夢過程,為每一個嚮往著山水田園的內心提供了一種可能,引發千萬人追捧,數百家媒體報道,10億次瀏覽閱讀,從而掀起了一場影響巨大的返璞歸真“隱居”熱潮,被譽為“新隱居時代”的先行者。2016年出版《借山而居》熱銷20萬冊,榮獲2016年中國最美書店周“受歡迎圖書獎”。

《空谷幽蘭》

一個外國人在我國找隱士,居然找到很多,尤其是在終南山上。

#FormatImgID_2#

豆瓣有一個隱居者小組,看了其中三位女士的隱居,困難都是出在收入上,沒有一定的經濟增值能力,隱居都是空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