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作者:由 三生<em>居士</e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07-30

居士在家自己能受八關齋戒嗎

這篇繼續來講解,在家居士的菩薩戒,很多人都覺得受持菩薩戒,肯定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或者需要付出極大、剋制極多,但其實菩薩戒重在戒私,更是積累福德資糧最好的行持。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在家菩薩戒當中的“二十八輕戒”: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戒律原文:善男子,如佛所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我們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沒有父母便沒有我身,沒有師長,便沒人授我佛法,所以父母師長之恩大於天,需要我們恭敬供養。否則犯了此戒,便違失了菩提心,不但無法精進,反而獲得失意罪和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等的惡果。

二、耽樂飲酒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佛門弟子,不可以飲酒,更何況沉迷酒樂當中,持菩薩戒更不可飲酒,否則不能行道業,更會獲罪。

三、噁心不能瞻視病苦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汙惡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菩薩戒的人,若遇到有人重病纏身,痛苦非常的人,不但不能生起慈悲之心,照料、看顧,反而生起厭惡之心,尤其對我們的父母尊長,這就是犯戒,此戒是為了時時提醒佛弟子,應該慈悲眾生,併發願拔出眾生之苦。

四、有乞者不與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遇到有乞求的人,不管他乞的是什麼,財物也好,吃食也好,幫助也好,佛法也好,都要盡力而為地付出,隨緣幫助,不可讓人落空。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受持菩薩戒的弟子,遇到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等,要立刻起身前去迎奉,並恭敬禮拜,問訊安康,尊賢敬老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佛弟子更應當虛心以待。

六、見四眾毀戒,心生驕慢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丘、比丘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驕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如果看到,其他的持戒佛弟子,因為某些因緣而犯戒,萬不可生起輕慢之心,覺得別人沒有我行持得好,我比別人強的心思。每個人持戒、犯戒,都要自己來承擔因果,只能表示惋惜,但不可心生傲慢。

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家佛弟子,受持菩薩戒的同時,在每個月的六齋日當天,都要行持八關齋戒,同時供養佛法僧三寶。

八、不往聽法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如果在方圓四十里的範圍內,如果知道,有某一個地方,有講法的法會,就一定要去聽受。此處的四十里,是指古時一天從家裡出發,晚上可以回到家裡的一個距離,現在交通發達,一天內能夠去到的地方更遠,所以可以將其換成一天能夠來回的距離。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九、受僧用物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臥具、床座,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一戒是講,在家的佛弟子,不可以使用、取藏出家佛弟子使用的臥具、床座等專用的物品。

十、飲有蟲水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疑則應諦觀,應用濾囊)

如果喝水的時候,懷疑水中有蟲子,就要使用布囊過濾,而後飲用,否則便是犯殺戒。

十一、險難獨行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是告誡佛弟子,要愛惜身命,如果要去的地方或者路途中,可能會有地理危險、匪患危險、野獸危險等,就不應該獨自去,即便有人相伴,確實有威脅生命安全的危險之地,也不可以去。

十二、獨宿尼寺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一戒條是講,不論是何因由,哪怕是為建築寺院、護持道場等,男眾佛弟子不可以獨自一人住在尼姑庵當中,而女眾佛弟子也不可以獨自一人住在寺廟當中。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十三、為財打人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童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家持菩薩戒的佛弟子,不能因為身外之物的錢財等,而出手打罵他人。

十四、殘食施四眾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施食本是積功累德的事情,如果拿自己吃完剩下的飯菜、水果、茶餅等施給其他佛弟子,有失敬之罪。

十五、畜貓狸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家佛弟子持菩薩戒,不可以豢養貓、狸等動物,因為這類動物好殺生,等於你自己殺生或教他殺生。

十六、畜牛羊等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一戒是說,不可以蓄養牲畜等,用於服務別人,或者將來賣給別人殺生吃肉,更何況蓄養畜獸容易引起人的瞋恚,進而打罵它們,造身口意三業。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十七、不儲蓄三衣缽杖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蓄僧伽梨衣缽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條戒律是講,為了護持三寶,護持僧寶,應該儲藏、預備一些比丘、比丘尼必備的一些物品,譬如僧衣、坐具等。

十八、田溉淨水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溉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我們知道,人為了活命,就必須要種糧食吃。種糧食有大概兩種型別的土地,一是水田種養稻米等,灌溉的時候為避免殺生就需要用布囊過濾阻隔,二是旱地無需灌溉的,但也不可以使用農藥等殺生。

十九、物價令平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於身命,若作市易,鬥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舍賤趨貴。鬥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是說,如果行持菩薩戒的在家佛弟子是做生意的,那麼在行商的過程中,就要公平買賣,良心定價,不得欺詐。

二十、非處行欲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一戒條是告誡在家佛弟子,夫妻行房事,不可以在非處,譬如路邊、野外等。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二十一、偷官稅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納官稅,盜稅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該戒條是說,做生意的佛弟子,不論是自己生產經營,還是販賣運輸,都不得偷稅漏稅,違反法度,否則不僅僅是欺詐,也是犯了偷盜。

二十二、犯國制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不論是國家的法度規章,還是傳統的風俗習慣,都應該遵守,不可以教條主義,跟眾生背離。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瓜、菜、茹(如茅根也,又幹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到了收穫的季節,有了新鮮的瓜果蔬菜,要先供奉三寶,以示敬意。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聽僧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是告誡受持菩薩戒的佛弟子,弘揚佛法時,要獲得比丘、比丘尼的認可、讚歎。

在家居士的菩薩戒都有哪些之——二十八輕戒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是說,如果在路上走,碰到了出家五眾,要恭敬地走在他們的後面,不可以超前而行。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供養多位比丘、比丘尼之時,不可以根據自己心中好惡,分配飲食或者供養時,有所偏向,要一視同仁。

二十七、養蠶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簡單來說,就是不可以養蠶,佛教認為抽絲剝繭即是殺生。

二十八、路遇病者,不往瞻視

戒律原文: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一戒條,是告誡佛弟子,在路途中遇到需要幫助的受病苦的眾生,要慈悲救助,盡一切能力去幫助,切不可視而不見,狠心離去。

標簽: 不起  持戒  不淨  有作  優婆塞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