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讀很多書真的會豐富自己的生活,增長自己的見識嗎。?

作者:由 52Hz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2-15

讀很多書真的會豐富自己的生活,增長自己的見識嗎。?櫥窗裡的草莓醬2022-02-16 00:28:19

讀書應該是一種享受 培養閱讀的習慣就是為你自己構建一座避難所,讓你得以逃離人世間幾乎所有痛苦與不幸。

讀很多書真的會豐富自己的生活,增長自己的見識嗎。?wxj2022-02-16 01:12:05

人們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我理解書讀了多少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不僅僅包括讀書數量的多少,還包括讀書所涉獵範圍的大小。有的人雖然讀的書看似不少,但涉獵的範圍比較窄,所讀的書內容也都差不多,但基於自身有限的認知,陷入了讀書的舒適區,更願意看自己熟悉的領域,而對自己不瞭解的領域書籍涉獵很少。第二層含義是對書如何使用,也就是說如何透過讀書提升自己。“讀了很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很多人的現實寫照。讀書的目的不僅是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還應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活出更高的人生質量。個人覺得讀書是為了把書中的道理變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們很多時候發現,有的書當時讀了很有感覺,很過癮,甚至有強烈的行動慾望,但事後沒多久,讀過的書就被拋到腦後,所學的道理逐漸變成一道模糊的記憶。讀完之後除了給自己某些心理暗示(我在努力學習)之外,好像沒有什麼收益。結果就是書雖然讀了不少,但人還是原來的人,思想還是原來的思想,能力還是原來的能力,個人沒有任何改變,這屬於讀書質量的問題,是“死讀書,讀死書”。這也是以往在本人身上存在的讀書誤區。

那麼如何走出以上的讀書誤區,真正透過讀書提升自己,個人總結以下幾點:

首先找不同領域的經典書籍去讀,有些書籍可能不像自己經常涉及的領域讀起來那麼順暢,甚至讀起來很晦澀,但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在於它的內容被相關領域的其他書籍引用率高,是瞭解相關領域書籍的基礎讀物。比如《金字塔原理》是結構化思維和表達的基礎,值得反覆研讀。

其次,讀書過程中,要把對自己感觸很深的地方摘抄下來,或者寫一些讀書心得,把學到的內容做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變成個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這一點做起來比較難,可以採用“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透過寫讀書心得,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別人聽。

第三,讀完一本書,要結合自己理解的內容,列出自己的行動清單。比如本人讀了成甲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之後,就開始嘗試寫自己的反思日誌。讀了李笑來的《讓時間陪你慢慢變富》,就把基金定投作為理財的一個重要手段等等。總結一句話就是要知行合一,讓書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

讀很多書真的會豐富自己的生活,增長自己的見識嗎。?行深2022-02-17 16:54:29

不一定。

並不存在開卷就有益、只要讀很多書就能豐富生活、增長見識這麼簡單的因果關係。——所有高中生都讀了很多書,他們都能考入名牌大學嗎?

讀書不是計件工資。而且讀書與讀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想要透過讀書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增長自己的見識,需要你選擇正確的書籍,採用正確的方法,最好再加上對某個新知——例如技能或心態的刻意練習。

例如,你要選擇最適合解決你當下問題的書籍,耐心閱讀,並在閱讀過程中保持思考,最好還能做讀書筆記,用你自己的話把書中的核心、概要、亮點以及對你的啟發全部記錄下來。

而這時,書只能算是讀了一半,因為任何知識都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存在的。

你需要去用、去在事兒上驗證,嘗試著使用從書中得到的答案,去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實踐過後,你獲得經驗反饋,認知提升,並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實踐。有了這樣一個知與行的正迴圈,你才算是把新知與固有認知形成了一個聯結件,變成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認知。

如果只是走馬觀花,一心追求讀書的數量,真的能記住自己讀過了什麼嗎?

標簽: 讀書  自己  書籍  認知  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