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作者:由 正山堂書畫院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1-09

以“尚意”為主導的北宋書壇,發軔於“宋四家”的書作中,後世都以“尚意”作為宋代書法風格的主要特徵。然而,蔡襄的書風表現出與這一時代相反的面貌,可無論是作為“宋四家”之一的蔡襄,還是被蘇軾稱為“本朝第一”的蔡襄,都在宋代書壇上享有極高的地位,併成為了打破宋代初年書壇凋敝的先聲。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遊人與蘇、黃、米,並稱為“宋四家”

蔡襄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而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蔡襄書法以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

蔡襄《自書詩卷》,素箋本,烏絲欄,縱28.2釐米,橫221.1釐米,73行。現藏故宮博物院。

內容包括《南劍州芋陽鋪見臘月桃花》、《書戴處士屋壁》、《題龍紀僧居室》、《題南劍州延平閣》、《自漁梁驛至衢州大雪有懷》、《福州甯越門外石橋看西山晚照》、《杭州臨平精嚴寺西軒》、《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錢塘春月並遊》、《嘉禾郡偶書》、《無錫縣吊浮屠日開》、《即惠山泉煮茶》等共十一首詩。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蔡襄《自書詩卷》區域性

此卷所鈐鑑藏璽印有“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寶岌三編”、“嘉慶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賈似道圖書子子孫孫永寶之”、“賈似道印”、“似道”、“長”、“悅生”、“武嶽王圖書”、“管延枝印”、“梁印清標”、“蕉林”、“棠村審定”等。

曾經著錄此帖的有《珊瑚網》、《吳氏書畫記》、《平生壯觀》、《石渠寶岌三編》、《選學齋書畫寓目續記》、《介祉堂藏書畫器物目錄》。清朝時還曾刻入《秋碧堂法帖》、《經訓堂法帖》、《玉虹鑑真法帖》。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蔡襄《自書詩卷》區域性

《自書詩卷》中的詩是皇祐二年(1050年)到三年(1051年)所作,此帖書寫當在三年或更後一些。此時他應當40多歲。作為書法家,正是他精力充沛、書藝成熟的時期。

由於是詩稿,毫不拘謹,心手相應,揮灑自如。從始至終,粗細筆兼用,真、行、草相間,或秀麗而端勁,或厚重而橫逸,變化無窮,各極其態,而間架位置又渾然一體。歐陽修稱讚:

“蔡君謨(書法)獨步當世。”

蘇東坡評:

“餘評近世書以君謨為第一。”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蔡襄《自書詩卷》區域性

《蔡君謨語錄》雲:

“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張芝與旭變怪不常,出乎筆墨蹊徑之外,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這11首自書詩正體現了這一則語錄。

此篇書寫洋洋灑灑,二米長卷一氣呵成,剛柔並濟,先抑後揚,二王用筆,方圓結合,逆順轉換,提按頓挫,變化多端。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蔡襄《自書詩卷》區域性

全篇可分上下兩段,卷首部分為行楷,如《蘭亭》開篇,“雖、殊”等字如出一轍,歐陽修在題下所記,

“此一篇極有古人風格”

,但此時蔡襄已能古中出新,並未墨守成規。

卷中最為精彩從行書到行草達

“隨心所欲不逾矩”

、有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之妙。其中有幾行行書如智永《千字文》,至行草部分,似

“大珠小珠落玉盤”

輕巧跳躍,用筆纖細靈活,最後灑脫收尾,意猶未盡。

“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 蔡襄《自書詩卷》

蔡襄《自書詩卷》區域性

蔡襄的書法是唐五代時期的遺風與宋代“尚意”新風交織下的產物,它匯合了兩股潮流唐五代對法的推崇以及宋代對“意”的渴求。蔡襄為宋代中期帶來了一條師法魏晉的路徑。直到宋代晚期,書家也未對嚴守法度的書寫形式完全失去興趣,如“齊蹤前古”的薛紹彭,即使它早已透露出衰微的訊息。

—END—

標簽: 蔡襄  詩卷  宋代  書壇  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