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每日中藥——苦參

作者:由 小玲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1-07-07

苦參來源於豆科多年生落葉亞灌木苦參的乾燥根。

每日中藥——苦參

苦參

豆科植物經濟價值大。我們熟悉的豆類農作物,如大豆、花生、蠶豆、豌豆、紅豆、綠豆、豇豆、四季豆及扁豆等,均屬於豆科植物。作為中藥,除了苦參來自豆科植物外,解表藥之發散風熱藥淡豆豉和葛根、清熱藥之清熱瀉火藥決明子、補虛藥之補氣藥黃芪和甘草、活血化瘀藥之活血調經藥雞血藤、活血化瘀藥之活血療傷藥兒茶等,皆來源於豆科植物。此外,因豆科植物的根部常有固氮作用的根瘤, 能固定大氣中的遊離氮素,對改良土壤有特殊作用,故其是優良的綠肥和飼料作物。

每日中藥——苦參

苦參

苦參在我國各地均有分佈,主產于山西、河南、河北等省。春、秋二季採挖,以秋季採者為佳。採後除去根頭及小鬚根,洗淨泥土,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本品氣微,味極苦;以均勻、斷面色黃白、無須根、味極苦者為佳。

陶弘景謂:“葉極似槐葉,花黃色,子作莢,根味至苦惡。”李時珍謂:“苦以味名,參以功名。”

每日中藥——苦參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為清熱藥之清熱燥溼藥。

苦能燥溼,寒則清熱,故苦參有清熱燥溼的功效。可用於溼熱瀉痢、便血、黃疸、帶下、陰癢等。治瀉痢可單用,或與木香、甘草配伍,即香參丸。治腸熱便血、痔瘡出血、胃熱吐血,可與涼血止血藥槐花、地榆、小薊等配伍。治黃疸,可與梔子、黃柏、龍膽等藥同用。治帶下黃稠及陰癢,可與黃柏、蛇床子等同用,治陰癢(包括陰道滴蟲病)常煎水洗浴用。

每日中藥——苦參

苦參

苦參還能祛風殺蟲,且善止癢。可用於面板騷癢、溼疹溼瘡、疥癬、麻風等病,內服外用均可。治面板騷癢、溼疹溼瘡,可單用煎水外洗,或與黃柏、明礬、蛇床子等煎湯洗浴。治風疹瘙癢,常與防風、蟬蛻、荊芥等藥同用,如消風散。治疥癬,可配花椒煎湯外搽,如參椒湯,或配硫磺、枯礬製成軟膏外塗。治麻風病可與大風子、蒼耳子等伍用。

此外,苦參還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用於溼熱蘊結之小便不利,灼熱澀痛。可單用,或與石韋、梔子、車前子、蒲公英等配伍。若治妊娠小便不利,可配當歸、貝母,即當歸貝母苦參丸。

每日中藥——苦參

苦參

苦參,煎服,3~10克。外用適量。

因其苦寒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寒者忌用。

十八反歌訣:“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芫遂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故苦參反藜蘆,兩者不能同用。

標簽: 苦參  清熱  豆科植物  陰癢  黃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