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留存下來少的原因(特別是唐及之前的木構)?

作者:由 圖話建築學考研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9-14

廣仁王廟是不是唐代

關鍵詞:

“時間煮雨”、天災、人禍

1.木構本身的原因:

⑴易蟲蛀、易老化、受雨浸

⑵通風差導致構件受潮:

宋代以前建築多為板門直欞窗,通風效果不好,如摩尼殿通風只能透過抱廈與拱眼壁。因此通風不佳會造成構架受潮老化,一修繕不及時則會垮塌。

⑶早期木構架不完全成熟,穩定性不好:

唐代以前木構架及各個構件還沒有成熟,建築技術上還不能保證整體構架很大的穩定性,唐代過後木構架發展才逐漸完善起來。

⑷明清之前木構架構件之間大多采用複雜的結點連線,整體性欠佳:

唐宋時期的木構建築梁與梁之間、檁與梁之間透過斗栱等結點連線,相比於元及以後明清直接蜀柱連線相比,構架整體性偏弱即整體的剛度不強

2.自然因素

⑴木材的腐壞:

木構架的木柱,長時間與土壤、石柱礎、潮溼空氣等接觸也會面臨微生物氧化腐爛等問題,因此古代建築保護有“偷樑換柱”這種更換大梁和柱子的做法

⑵雷電:有的木建築遭到了雷劈,其中我國曾經最高的木建柱永寧寺塔就因為一次雷劈而被燒掉(也有說人為因素失火),躲過了雷劈還有暴雨洪水等的沖刷。

⑶地震:中國古建築因為一些構件及本身獨特的結構是可以抗震的,但再怎麼抗震也經不住多次搖擺,只有應縣木塔和觀音閣那樣的佼佼者才扛到了最後,當然也是因為多種抗震做法做了充裕的保證。

3.社會因素

⑴推倒重來:

每次改朝換代都會有大量的建築被焚燬,特別是宮殿建築,中國強調統一,當然建築也一樣,不能改裝的就推倒重來,宮殿建築等常見。(阿房宮)

⑵四次滅佛事件:

a。歷史上發生了四次大的滅佛事件:

北魏、北周、唐、後周時期。

b。唐代及之前的木構建築就只剩下唐代的四處:

佛光寺大殿、南禪寺大殿、天台庵、廣仁王廟

c。但宗教建築還是比較多的,因為歷代基本都比較重視佛教,因此佛教建築得到了很多保護(只要不發生唐及前後這樣滅佛事件都相對比較安全)

⑶保護意識:古代對於古建築保護意識不強

⑷磚石木結合使磚石木建築儲存下來比較多:

明清之前地面建築是少有石頭建築的,到了明代,磚石技術和產量都有很大提高,磚石建築發展起來,產生了無樑殿這樣的全石頭建築,採用拱券作為承重結構也是很合理的,另外石頭和木構也結合著使用作為加強木構架穩定性的措施。

因此明清磚石、磚木結構的建築儲存的也比較多。

⑸大規模城市規劃,人為拆除一些古建築:

解放後大量的城市規劃,許多木構建築也被迫拆掉,如北京的永定門1957年拆除,2004年重建後才又基本形成了舊北京城的城市主軸線。

標簽: 木構  建築  磚石  滅佛  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