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作者:由 藝術百科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12-06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水族圖》)

關於李味青先生,這是我寫的第三篇文字。 第一篇《青磚、禿筆、異草、奇葩》,是為他一九八二年的個人畫展寫的,先生那時74歲; 第二篇是他遺作展的前言,在二○○二年,那時他已去世五年了; 這是第三篇,是田相餘先生為他寫的傳記的序。 提筆之時,與李先生相識、相處的一幕幕,便浮現眼前。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我在南師附中上高中,家住離校不遠的建鄴村,在南京城的偏北部。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父親帶我去城南,看望他過去的一位擅畫的老同事。 我知道他叫李樹滋,字味青。 家中存有他的作品,總署著“白下李味青”的字樣,我也因之知道了“白下”即是南京的舊稱。

竹竿裡五號,簡陋的平房小院,嗓音響亮的主人即席揮毫,為他呼之為老哥的父親畫了雙桃,又為我畫了一條穿在柳枝上的鱖魚。 這是我第一次親見國畫家作畫,率意簡括的形態,縱放遒勁的筆墨,給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松鷹圖》)

不久,父親自江蘇郵電管理局調江蘇省郵電學校工作,我們也遷家到夫子廟附近的貢院街。 由於地域的接近,我便常常利用星期天去看味青先生畫畫,偶爾也帶自己的習作請他指點。

由於是世交的原因,在他生前,我沒有稱呼過他老師,但他確實是我的國畫啟蒙之師。 四十年後的今天,在我的筆墨中,依然能夠找到他的影響。

一九六一年夏,我進入江蘇省國畫院研修班,接觸畫壇的名人漸多起來。 次年又隨江蘇國畫採風團赴山東,認識了京滬諸多畫壇前輩,他們大都是聲名顯赫的大畫家。 但是,我依然忘不了李味青的風采。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不似春光勝春光》)

“文革”中,中國畫似乎與“四舊”劃了等號,味青先生失去了“飯碗”。 幸好國家文物局委託南博臨摹複製太平天國壁畫,我受命主持此項工作,便邀請幾位老畫家參與其事。 味青先生是我第一想到的,因為有津貼費,能夠解決他的吃飯問題,更可以發揮他的所長,放手作畫。 老畫家中還有趙良翰、韓少嬰、黃養輝等先生。 趙老一九五七年被劃“右派”,那時還戴著“摘帽右派”的帽子。 我們這個小集體在當時很特殊,因為有著太平天國壁畫這一“革命藝術”大旗的庇護,氛圍寬鬆而自在。 這項工作延續了好幾年,味青先生說過,那是他最快樂的時期。

“文革”過去了,良翰先生漸為畫壇認識,被聘為南京書畫院畫師,又當選為南京美協副主席。 而味青先生,仍然被畫壇遺忘著。

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日,味青先生駕鶴西去,享年八十九歲。 我奉上的輓聯是: “人真畫還真,藝高壽亦高。 ”

(《醉秋之蟹》)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先生晚年被平反,恢復了公職和名譽,衣食無憂,又可以放手畫畫,又享有大壽,大約是無憾的。 但民間卻為他不平,近兩年連續發起的為他舉辦畫展,便是證明。 南京人沒有忘記他,總期待著他的藝術被畫壇認同,還他藝術上應有的位置。

(《松鶴長壽》)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李味青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他說著一口南京腔,直白而乾脆,沒有迴旋,不會虛假。

他生在南京,在南京城裡住了幾乎一生,他署名前,總不忘寫下 “白下”或“竹竿里人”。

他為南京百姓畫了數以萬計的畫,幾乎是不收費的,許多百姓家中都掛著他的作品。

他傳承著中國畫壇先賢的血脈,又無怨無悔地將這一血脈綿延發揮,直至生命的終結。

他的縱放不拘的風神,他的扛鼎筆力,曾讓不少名家為之驚歎不已,然而他的名字只在南京民間流傳。

(《桃獻千秋壽》)

蕭平 | 寂寞鑄輝煌——憶李味青先生

李味青 ——一個日日蘸水練筆於青磚,終以柔毫磨凹了古老青磚的痴人。

一個被歧視的白眼包圍著,卻笑呵呵奮發不息; 自得其樂意的奇人。

一個為高雅寫意藝術追求畢生,卻偏偏被冠以 “民間”頭銜的繪者。

一個長期失卻職業的不倦的專業畫家。

李味青,和他兩百年前的同宗李方膺(“揚州八怪”之一)一樣,在他們眼中,世間萬物無不如畫。 他為畫忘記了飢寒,他為畫忘記了痛苦,他為畫如醉如痴。 在畫中,他完整地保持著人格的自尊; 在畫中,他完整保持著自我的傲骨。 這畫,是我們千年的國粹,是我們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不息的生命載體。 這是味青先生賴以自由縱橫,盡情傾訴的天地啊!

標簽: 先生  李味青  畫壇  味青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