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如何看待包括電競在內的各種體育競技專案帶來的價值和文化?

作者:由 筱夜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2-11-14

首先我認可電競是競技專案,這個完全沒有爭議,但不覺得它是“體育”……本來我也覺得射擊不應該算體育,直到我知道真槍有多重、而且它還有後坐力……確實也是需要身體能力才能打準。射箭同理。但是目前以操縱鍵盤滑鼠甚至觸屏為主的電子競技比賽,我能看出它對手眼協調和反應能力的鍛鍊,但如果把它當體育,好像強度確實低了點……哪怕wii上那個網球遊戲還能真的掄兩下胳膊呢……

我從war3的年代看過來的,不是完全的電競外行吧。我認可電競作為競技專案的價值,但是目前的電競確實不太稱得上“體育”,除非科技再發展發展把體感類專案也算上。

至於遊戲的負面新聞,不外乎是個“玩物喪志”的罪名吧……“

六旬老太深夜三點用趙雲拿下五殺

”這種社會新聞,什麼時候下邊的評論的節奏是“奶奶V5”,而不是“如果老人幫助未成年人完成人臉驗證,那官方也沒有辦法”,我覺得就不存在這種問題了吧。不是不能玩,是如果把絕大部分時間精力都用在虛擬娛樂上,那確實就是“玩物喪志”啊,總應該有點什麼“更積極向上”的追求目標吧?當然了,現在這種大環境,我覺得官方更需要給大家一個“保持積極向上”的理由【。】

體育好歹有喊了那麼多年的“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口號,但現在大環境已經變了,我覺得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體育確實要麼是一種“鍛鍊身體”的信仰,要麼就只是個普通的娛樂選項而已。

題主對於“競技體育”的疑問,其實各大體育組織應該一直都在思考,而且隨著網路的普及這個問題已經變得越來越突出了。之前上運動競賽學專題課的時候,我們當過奧運會皮划艇專案競賽副主任的國際級裁判老師說過,現在的所有“體育”專案,是在和所有的休閒娛樂活動搶人——如果你把體育當成是一種休閒活動,那參與體育活動的人就需要一個休閒時間選擇體育活動,而不是其它休閒娛樂活動的理由。簡單點說,這個週末你休息了,你是選擇和人吃飯、看電影,在家打遊戲、刷劇,還是約幾個人去踢球?你要踢球,那一定就有讓你優先選踢球、讓其它選項靠後站的理由。

然後,進入科技時代以後,“身體能力”好像越來越不是剛需了。所以我也真的特別佩服那些硬核擼鐵人,他們在一個已經高度機械化、智慧化,甚至連家用電器都在追求輕量化的年代堅持著追求挑戰人類

肉體

的極限,繼續去拔山槓鼎,甚至單純挑戰“人類的肌肉能長多大”(那也是挑戰肉體的極限)。但是這種堅持是為了什麼呢?能堅持多久呢?有多少人會關注呢?如果沒人關注,你們還會繼續堅持下去嗎?

我知道所有堅持長時間參與某項活動的人都肯定有自己的答案。就是這些“答案”在支撐著大家各自參與的活動繼續存在下去,無論是電競還是體育還是琴棋書畫之類別的興趣愛好。沒人願意參加的活動就會消失,無論是因為玩家大量流失最終不得不關服的遊戲,還是因為年輕人都不願意學最後失傳的傳統技藝。任何東西存在的“意義”都只看

當下

,無論有多輝煌的歷史,如果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不再有人需要它們,最終都會消失的。甚至新出現的與它們形成競爭的新興事物會嫌這些“老頑固”擋了自己發展的路,會巴不得早點送它們上路。

我覺得所有賽事存在的目的其實都是展示、表演,讓那些一直在堅持參與這些專案的人能夠展示自己苦練了那麼久的成果,能遇上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好、“表演給懂行的人看”;同時這些比賽會透過各種傳播手段向大眾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看到,讓那些潛在的有可能喜歡這個專案的人發現這個專案,給他們一個認識這個專案的機會。一件事物,不應該是別人告訴你它有多好你就會覺得它好吧,一定是他們的理由確實能夠說服你、或這件事物本身的存在確實讓你感受到了“好”,你才會覺得它好。所有賽事,其實都是一方面給愛好者一個交流平臺,一方面想方設法讓更多人看見、然後喜歡上自己這個專案。

和“喜歡”相關的,恐怕都有可能發展成飯圈……但我覺得大多數人面對把體育冠軍和飯圈偶像相提並論的言論,只會覺得侮辱了體育冠軍尤其是奧運冠軍——練了十幾年最終都沒達到奧運參賽資格的大有人在,但是同樣練了十幾年,有人不僅拿到了奧運會資格,還破了奧運會記錄,能幹乾淨淨拿下冠軍是絕對實力的體現。如果用了規則以外的手段才能贏過別人,那讓這種人贏就是踐踏了其它只通過正當手段去努力、規規矩矩遵守規則比賽的人的辛苦付出。哪怕是打遊戲,moba打得好不一定換個遊戲機制完全不同的專案也能制霸,如果任何型別的遊戲都擅長那也是一種人才;在低段位裡虐菜可能很容易,但是到了頂尖段位還能保持連勝,沒開掛,那就是實力,得承認啊。

至於這個“冠軍”賺不賺錢,說實話,更多應該是賽事組委會、專案官方組織多年營銷的結果。你要讓大家覺得這個冠軍“含金量高”,就要拿出能說服大家的理由。電競專案的發展,不是至少說服了很多家長:“遊戲打得好一樣可以當工作一樣可以拿冠軍受人尊敬”嗎?

競技體育的崛起,實際上一方面是因為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秩序,有了“上班時間”和“下班時間”的明確劃分;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沾了一戰二戰的光。打仗還靠人力的年代,宣傳強身健體保衛祖國是真的非常有用,這種大型體育盛會也能成為展示國力、甚至宣揚人種優勢的“視窗”——雖然那屆奧運會有不少被永久封印的黑歷史,但是那種做法確實啟發了大家,別做得太過火就行了。

那現在奧運會為什麼開始遇冷了呢?都沒國家願意辦了。除了大家都開始沒錢了,可能也就是因為大家對這種“宣傳”的效果產生懷疑了,開始認真衡量所謂的“價效比”了。

“有沒有用”,其實是所有活動都會面臨的問題。只是,體育如果承認自己“現在只是一個觀賞類專案”,放棄自己的教育意義特別是身體方面的教育意義,社會地位一定會下降,它是真的輸不起;而電競從一開始就是公認的“遊戲”,在逐步取得大眾的認可擺脫“玩物喪志”的負面印象,它沒什麼好輸的。

標簽: 體育  專案  覺得  遊戲  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