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舊石器時代考古複習重點

作者:由 文博碩士考研資訊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7-20

山頂洞人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嗎

l 舊石器時代考古複習重點

l 概述

一、人類出現: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

二、文化標誌:打製石器,即利用天然礫石打製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形狀和功能的工具。也製造和使用以骨、角、竹、木等材質的工具。

l 舊石器時代的分期

一、舊石器時代早期

1、時間:人類誕生——距今20萬年前

2、重要技術發明:①打製石器;②用火。

二、舊石器時代中期

1、時間:距今20萬年-4萬年之間;人類史-舊石器時代中期;早期智人;

地質時代-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

2、典型器物:刮削器、尖狀器、凹缺器

3、藝術品萌芽

三、舊石器時代晚期

1、時間:距今4萬-1萬年之間;晚期智人

2、工具:石核、石片

3、特點:非生產性的工藝裝飾品、彩色巖畫、壁畫、時刻圖案。

4、活動:墓葬、宗教活動、多人墓葬

l 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的型別

(一)能人:距今260萬年-15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古人類,是最早製造使用工具的人類,演化成為直立人。

(二)直立人(舊稱猿人)

1、時間:距今180/200萬年-20萬年生活在非洲、歐洲和亞洲的古人類。一般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然後向亞洲和歐洲擴散。直立人能夠使用工具、用火、甚至狩獵。

2、地質時代:屬於中更新世,相當於考古學的舊石器時代初期。

3、發現:1929年,北京周口店遺址發現相似的猿人化石,被確認為“從猿到人”進化序列的中間環節。國際人類學界一致同意把各地發現的猿人化石定名為“直立人”。

4、特徵:①直立人已具備了人的特徵,直立行走,並能製造和使用工具。②頭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壯、鼻骨寬闊;和能人相比,腦容量明顯增大,800-1200毫升的腦量;牙齒比南方古猿小,比智人大。面部扁平,平均身高達到1米6。③長期生活在洞穴中,是最早會使用火的人。④以打製的礫石石器為主要工具,以狩獵、採集為主要的生活方式。

(三)早期智人(又稱為“古人”)

1、時間:通常指距今20萬-5萬年前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形態上介於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間的人類。相當於舊石器時代中期。

2、體質特徵:體質形態比直立人進步,腦容量較大,平均為1400毫升,但前腦部分較小,後腦發達,溝回比現代人簡單,仍保留了一些較原始的性狀,眉脊發達,前額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闊,頜部前突。

3、典型代表:中國的廣東馬壩人、湖北長陽人、陝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山西許家窯人。

(四)晚期智人(又稱“新人”)

1、時間:一般指生活在距今5萬年-1萬年的更新世晚期人類,相當於舊石器時代晚期。主要解剖學特性與現代人類接近。

2、特徵:①體質特徵:和早期智人相比,體質形態更接近今人。眉脊減弱,顱骨增大;前部牙齒和麵部減小。身體較高,腦容量大,已經分化並形成不同人種,出現明顯的人種差異和地區性差異。

3、典型代表:中國柳江人、山頂洞人。②技術方面:發生細石器革命。③文化方面:出現雕刻和繪畫藝術以及裝飾品。

3、中國晚期智人具有明顯的蒙古人種特質:①上頜骨顴突,②矢狀骨,③印加骨,④下頜骨圓枕明顯,⑤鏟形門齒顯著

(五)金牛山人

1984年發現於遼寧營口金牛山,距今約28萬年。屬於晚期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過渡型別”。化石為一個頭骨、五個脊椎化石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頭,全部屬於一個成年女性個體,年齡為30-40歲,腦量為1390毫升。金牛山發現的這批化石資料之完整,在我國尚屬首次。使用的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狀器。除石器、骨器外,金牛山文化遺存中較重要的是發現大量燒土、燒骨和灰燼層等用火遺蹟,說明當時的人類不僅會用火而且懂得控制火。

l 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

一、直立人與早期文化

(一)北京人及其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

1、時間:距今75萬年-25萬年

2、發現:北京直立人遺址,位於房山周口店鎮的龍骨山,是一個很大的洞穴遺址。1921年安特生在龍骨山發現石英碎塊和動物化石。1927年,發現一顆人牙化石,將人種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中國北京猿人,後更名為北京直立人,簡稱北京人。到1937年,陸續發現了5顆較為完整的頭骨及大量文化遺物。1949年後,發掘工作回覆,經過幾次大型的發掘,豐富的人類化石、石製品和用火遺蹟,使得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稱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之一。北京人的發現,是20世紀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3、體質特徵:共發現屬於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200餘件,體質特徵如下,

(1)頭骨化石表現出許多原始性狀:①腦量小②頭骨壁較厚,平均厚度約為現代人的2倍③眉脊粗壯④下頜骨特別發達;

(2)牙齒比現代人的大,門齒呈鏟形;

(3)肢體的大小、形狀、肌肉附著點都與現代人相似;

(4)整體來看,北京人骨骼的各部分發展是不平衡的。

4、文化遺存:石製品、骨角器、用火遺蹟。共發現石製品10萬件以上,工具1。7萬多件。

5、打製石片的方法:砸擊法,錘擊法,碰砧法

6、工具:刮削器(最多)、尖狀器(精緻)、砍砸器。

7、掌握人工用火:木炭、燒骨、灰燼層的發現,被認為是人類控制用火的證據。

(二)藍田人及其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

1、時間:距今115萬年-110萬年(公王嶺);距今65萬年(陳家窩)。

2、發現:1964年,陝西藍田縣公王嶺發現了直立人頭蓋骨化石,後來在陳家窩下頜骨化石,二者合稱為“藍田人”,是目前華北與西北地區時代最早的古人類化石。

3、石器:共發現200多件

4、石器型別:三稜大尖狀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有用火遺蹟。

(三)元謀人及其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

1、時間:距今170萬年

2、發現:1965年夏天,雲南元謀縣兩顆早期人類上門齒,屬於成年個體,呈現出明顯的原始特徵。鏟形上門齒,具有蒙古人種的特徵。

3、石器:出土3件石英質刮削器——石核、石片、尖狀器。

4、發現大量炭屑、哺乳動物化石,部分骨化石有人工痕跡。

5、是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直立人

(四)西侯度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

1、時間:距今180萬年

2、發現:1960年山西省芮城縣西侯度村附近,1961-1962年進行2次初步發掘。是中國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存之一。

3、石製品:32件,型別: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1件三稜大尖狀器。發現共生哺乳動物化石,屬於早更新世動物群。

(五)鄖(yún)縣人

(六)巫山人

二、早期智人和中期文化

(一)丁村人及其文化(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

1、時間:

2、發現:1953年,山西省襄汾縣丁村遺址

3、出土:3枚人牙化石,鏟形門齒

4、體質特徵顯示,丁村人比北京人進步,屬於早期智人,是介於北京人與現代黃種人之間的一個過渡型別。

5、石製品:石片和石核數量最多。採用碰砧法,摔擊法,錘擊法生產。

6、石器型別:砍砸器、三稜大尖狀器(最具特色,又名“丁村尖狀器”),小尖狀器,刮削器,石球。

(二)長陽人

(三)馬壩人

(四)大荔人

1、發現:1978年,陝西大荔甜水溝

2、時間:距今20萬年

3、石器:少量雕刻器和錐形器,典型的小石器

(五)許家窯人

1、時間:距今12。5萬年-10萬年

2、發現:1973-1975年,山西陽高縣許家窯村

3、文化遺物:石器(佔20%,刮削器、石球為多,上千件石球是許家窯文化的特色),骨器,角器

三、晚期智人與晚期文化

(一)山頂洞人及其文化

1、發現:1930年,周口店第一地點頂部發現山頂洞遺址,發現3個完整的人頭骨,體質特徵屬於晚期智人。

2、石器:數量較少,型別:刮削器、砍砸器、兩端刃器(兩級石片);發現一件骨針,說明山頂洞人已經知道縫紉;發現多件裝飾品,反映出已lei掌握鑽孔、磨製、切割等技術。山頂洞的下室發現公共墓地,屍骨周圍有赤鐵礦粉各類裝飾品。

(二)柳江人(廣西)

(三)峙峪(shì yù)文化

1、發現:1963年,山西朔縣峙峪村

2、大量石器、灰燼、燒過的礫石和動物化石

(四)下川文化

1、時間:距今3萬年左右,山西省沁水縣下川盆地

2、典型石器:琢背小刀

(五)人字洞

(六)水洞溝

1、性質:中國目前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

l 答題技巧

問:X石器時代XX文化

答:

1、時期、屬性、距今年代、延續時長

2、分佈範圍、代表性遺址(新石器時代多見)

3、生產工具-質地、製法

4、經濟生活(採集、漁、獵),種植,畜牧業,北方飼養牛和羊,南方豬

5、陶器(新石器時代):①器型;②製法;③種類;④質地(夾砂/夾碳/泥質)⑤紋飾

6、居住方式:①房屋建築;②建築佈局

7、墓葬:①葬式(姿勢)②葬法;③陪葬品

8、文化特徵、特色習俗、文化地位、價值內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