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為什麼中國在歷史上作為農耕文明為主的國家戰鬥力卻很強,甚至多次擊敗北方外族?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4-07-15

為什麼中國在歷史上作為農耕文明為主的國家戰鬥力卻很強,甚至多次擊敗北方外族?趙天一2014-07-16 13:17:32

一句話總結,文明民族野蠻起來比野蠻民族更野蠻。

@赤戟

的答案說的很不錯,我再補充一點:科技樹。

遊牧民族的科技樹遠遠落後於我們,無論是從進攻還是防守的角度上講。

他們只有透過與我們長期的戰爭才能逐漸彌補科技樹上的差距,而他們的人口和實力一般無法支撐如此之久的消耗戰。

當然,有時候我們人品不好,國內矛盾和自然災害齊聚,再加上游牧民族有了那麼一點人品,我們也會被擊敗。

可是我相信一點,成吉思汗席捲整個亞歐大陸的鐵騎,遇到明成祖時期的明軍,必定被打的媽媽都不認識。

成吉思汗能席捲整個亞歐大陸,很大的原因是他整合了整個大陸的先進科技。如果只憑著蒙古鐵騎,他能在草原上無往不利,但蒙古根本不可能推過荊襄防線。至於歐洲那些無險可守的城池,只能祝他們好運。

回顧一下我們的歷史,我們和遊牧民族打的時候,除了宋末的蒙古,都是我們科技完全佔優。

試想一下,兵甲之利在我,軍事理論完勝,後勤能力優秀,這還能輸?

結果,近代的時候,我們沒了兵甲之利,沒了現代的軍事理論,只有優秀的後勤能力。還是輸給了西方。

拋去其他政治因素,決定了我們戰爭慘敗的原因就是:科技樹。

為什麼中國在歷史上作為農耕文明為主的國家戰鬥力卻很強,甚至多次擊敗北方外族?PhamNuwen2014-07-21 01:31:35

首先說明,對幾千年時間跨度的問題很難在單一框架下回答,只考量軍事實力和戰爭結果也是不全面的。我們需要從源頭開始分析這個問題:

關於遊牧起源眾說紛紜,但一般認為起源於農耕文明之後,由於氣候的變化或者人口的壓力迫使農耕邊緣區的先民以畜牧的方式補貼農業生產,由於農業和牧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導致生產方式的分化,部分人口完全放棄了定居成為專門的牧人,而其他向灌溉農業發展,而邊緣地帶人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就帶來了“華夏”和“蠻夷”的分野。《史記 匈奴列傳》中“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也就是司馬遷認為匈奴來自華夏的上古分支,這也許並非虛言。

在遊牧經濟中,養活人口需要的土地比農耕經濟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遊牧生活是高風險和不穩定的,可能一次雪災導致整個畜群死亡。這就導致遊牧生活需要以更小的單位,比如家庭或者部族展開以分擔風險,並且依賴於農耕社會以取得資源,比如弓箭/器皿/糧食等等,因此,遊牧一旦形成,與農耕民族的矛盾的本質就是資源爭奪和生存對抗。

約公元前1500年到戰國秦漢,黃土高原北方邊緣發生了一系列相生相成的人類生態變遷:北方人群遊牧化,與南方國家爭奪資源,代表事件為西周擴張受挫,王都被攻陷;南方人群對此的反應是華夏聯盟的建立,“尊王攘夷”的華夏認同開始強化。諸夏由此凝聚力量擴張並維護其資源邊界,這一過程持續到戰國末期華夏世界北方諸國修築長城,及至秦統一後的中原帝國構建了統一的華夏世界北方邊境線,這一邊界既是政治的,也是華夏這一資源共享群體的資源邊界的本相。

華夏帝國的形成和強力邊界的建立,使得長城北方人群全面遊牧化,這就使得遊牧人群不能以經濟上更加合理的家庭單位來保持生計,更大規模的社會組織必然出現以爭奪資源:遊牧部落聯盟,乃至草原帝國由因秦漢帝國統一而出現。

從上面的論述而知,華夏和蠻夷的國家本質上源於生存競爭和資源爭奪,從夷夏分野開始,這一對抗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規模也逐漸增大。春秋時代農牧混居的地區也逐漸分野,以長城的建立為標誌,華夏和蠻夷的國家層面的軍事對抗也必然展開。

有了源頭上的分析我們來分析如下問題:

1。戰爭是否可以避免,互市是否可以持續?

我認為不可能,不穩定的遊牧生活使得遊牧民族對農耕資源的需要往往是性命攸關的,這使得爭奪資源的方式必然走向極端,直至武力化。農耕民族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必然建立其以攘夷為目的的軍事團體直至帝國,兩者是一個正反饋過程。春秋時期的史書中並沒有多少入寇之事,而到秦漢帝國建立,匈奴也必然建立超越於家庭和部族的獨裁軍事力量,這種力量甚至可以在任何季節入侵。

2。夷夏融合/相互征服而成的政體是否穩固?

在古代的條件下回答是否定的,農牧分野本身就是人口和氣候增長兩方面的影響,這兩個因素並不會因為政治操作而消除。無論是華夏帝國壓倒性的勝利,還是草原帝國的成功幾代之後必然回到原點:如果勝利者是華夏帝國,那麼若干代之後邊疆人民將重新遊牧,乃至叛亂而建立新的遊牧國度;如果草原帝國成功,那麼由於資源邊界的消失,因爭奪資源而生的草原帝國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3。軍事上兩種力量的優劣如何?

軍事上華夏帝國的優勢是巨大的,原因在於人口,經濟和國家組織動員的能力。農耕帝國可以組織一支龐大的常備軍,而這對草原行國來說,代價和風險都極大:聚集一支大規模軍隊本身是違反遊牧生活方式的,會導致人力大量從生產活動中流出,並且降低對天災的抵抗力。漢匈戰爭後期,單于出擊烏孫,雖得勝,但回程遇大雪,導致民眾牲畜活下來的不到十分之一,這就是一個軍事行動本身傷及草原帝國本身的例子。

需要注意的是,對遊牧民族戰鬥力的印象未必符合歷史本相,不止中國,世界上任何一個農耕帝國都在大多數世界都對遊牧民族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我認為產生相反印象的原因:一是農耕民族在大多數時間處於擴張的上風,在帝國擴張的頂點想要取得巨大勝利本身就是很難的;二是遊牧民族失敗後化整為零的策略讓擴大戰果變得很困難,比如公元前111年,漢軍出塞千里沒看到一個匈奴人,原因是大多數匈奴北遷;三是記錄的偏差,當勝利變得理所當然的時候,失敗就會被大書特書。

對這種情況的理解,只考量雙方軍事力量是不夠的:我國曆史的一條主線就是圍繞長城資源線的爭奪,爭奪的雙方主體,即草原民族與華夏國家存在共生與對抗的關係,兩者之間的互動展開了雙方兩千餘年爭奪與維護生存的歷史,當中即包括遊牧民族對農耕國家予取予求的歷史,也包括中原王朝強大而產生的長期邊疆穩定的時期。但在古代背景之下,不可能產生長久的融合,更常見的情況是草原部落對中原王朝的叛服無常,交替使用服從-掠奪兩者方式突破資源界限,這個過程加強了雙方的階級變化,也影響到群體對內部人員的限制和羈絆。漢以後出現了遊牧民族吸納大量漢人農民,士人,從草原行國轉變為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或者彷漢人的北方政權。華夏帝國也曾經多有允許遊牧部落突破資源界線定居於中國。還有大量移民以個人意志行動,比如漢代有逃入匈奴的人間,魏晉五胡進入長城,民清窮苦農民出走關外。等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北已經是關內移民的土地,草原與長城已經是一體。而西北方向的民族也成了一片漸變光譜。先民在長期歷史中跨越種族邊界,也是一種突破自然環境所創造的歷史本身的行為吧。

為什麼中國在歷史上作為農耕文明為主的國家戰鬥力卻很強,甚至多次擊敗北方外族?王建雄2014-07-27 18:09:41

因為我們不是簡單的「農耕文明」。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將周邊入侵的民族打得滿地找牙的時候,我們都處在「大帝國」的狀態,而且是鼎盛時期。

「大帝國」代表著什麼?代表著以王權為中心的政府,擁有極強資源調動能力。

這資源,對於戰爭來說,就是常備軍力和大量補給的調動。雖然受限制於古代的科技,調動的反應會遲鈍點,那些來燒殺搶掠的民族剛開始能沾點便宜,但是等反應過來,他們只有跑得份。

我們腦子裡想象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跟周圍那些民族打架,不要像成一個帶著眼睛的書生和一個流氓一對一打。你要這麼想,大學裡的一個班,有天有個同學在學校周圍被一個小流氓堵角里了,小流氓看同學瘦弱可欺,搶了錢還百般羞辱,結果班裡人得到訊息,幾個特別壯的帶頭,大家抄傢伙浩浩蕩蕩的過來了……

小流氓還不得跪啊!

不過,如果失去了這種資源調動能力,被欺負也是常有的事。

標簽: 帝國  遊牧  農耕  華夏  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