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作者:由 藍獅子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9-08-09

鶴鳴樓在獵德花園幾區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詩經·小雅·鶴鳴》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翻譯成現代文: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灌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幽幽沼澤仙鶴唳,鳴聲響亮上雲天。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宋代朱熹認為,這是一篇勸人為善的作品;今天的人們則普遍認同現代程俊英的說法,這是一首“招隱詩”。詩中的鶴,象徵隱居的賢人,魚從淵到渚,象徵隱士從隱居到出仕。

中國的鶴文化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與道教的淵源最為深刻。相傳,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學道之地就在鶴鳴山,山中還有待鶴軒、聽鶴亭等建築。傳說乘鶴上天可與神仙相會,在道教著作《雲笈七籤》中,就有張道陵乘鶴往來的描寫。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現在的社會總是去強調,要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拼搏,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不顧一切追求理想,要兢兢業業,要削尖腦袋,通宵達旦地通往幸福。豈知我們忘記了中國的“中道”和國外的“均衡”。

任何事情,隨時隨地都在變化。有時候有力量卻沒有運勢,有優勢卻沒有機遇,有時候是有心無力,有時候又是有力無心,

太過強求或者執拗,最終都不會有持久的美好。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世間浮浮沉沉的一些故事,大紅大紫的背後總有麻煩和誹謗。所以擅於取捨的哲學和精神,成了人們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質。

西方的企業家流行冥想。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達利歐在演講和著作都提到過,自己已堅持冥想40多年,冥想是幫助自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他的好朋友喬布斯,曾在早期蘋果電腦二代系列做出了一個關鍵的創新:裝內建風扇,而是換上產熱較少的新型電源。喬布斯要求電腦必須沒有噪音,因為噪音會打擾他的冥想和禪修。而冥想和禪修,正是喬布斯鍛鍊自己頭腦的方式。

從大學時,喬布斯就開始接觸冥想和禪修了,甚至一度前往印度追尋印度教精神大師,並終身修習冥想。

喬布斯也曾親口說過:“印度的冥想時光塑造了我的世界觀,並最終影響了蘋果的產品設計。”喬布斯的辦公室有兩百多平方米,裡面幾乎卻都是空的,只在房間中央放了打坐墊。當需要做決策時,喬布斯就會將相關的方案和設計放在墊子四周,然後閉目靜坐,在禪定的狀態中進行抉擇。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當思緒沉澱下來時,直覺就會變得清晰和敏銳,內在智慧便能夠升起。

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及執行長傑克·多西、福特家族第四代掌門比爾·福特、領英執行長傑夫·韋勒、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等,他們都會練習正念和冥想,可見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對於工作和生活是多麼重要。

西方人用東方智慧,這些在地理、歷史上遙遠的他山之石,來讓心靈寧靜,依靠精神訓練來修煉心靈,使心靈得到淨化。而東方則有傳統的隱居方式,來面對自己。

如果說堅持冥想是一種智慧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半隱半退,才是更曼妙的境界

曾有報道稱,中國有超過1。7萬的超級富豪“隱居”二三線城市。同時,中國許多的隱形冠軍企業,也從來不在媒體上熱鬧營銷,而是悶聲發大財。每個人都不能一直做一件事,儘管有人說匠人精神,就是要做最細緻細微的活,但更為重要的是,人要懂得轉換。馬雲在演講中寄情自己,馬化騰喜歡觀察天文,梁建章熱心學術,丁磊熱愛美食以及種種美好的事物。

成功人士就如同《詩經》中的鶴,或潛在淵,或在於渚,在世俗事物與精神淨土之間自由轉換,從而獲得持久的創造力。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鶴作為美麗而優雅的大型涉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丹頂鶴,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徵,常與神仙聯絡起來,又稱為“仙鶴”。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鶴鳴:在世間浮沉中復興初心

人生過半,此時需要再一次隱藏自己的身心,做一次徹底的瀝清。相較於“豹隱”生出的初心,

“鶴鳴”則代表著歷經複雜情緒後,讓心重新留白的那份苦心。

所謂四十不惑。金聖嘆有過這樣一段話:“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蒹葭蒼茫之外,有美一人。君子動心乎?”金聖嘆連寫了39個動字——“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動。”讓人心動的如同閃光的暗號,是再次尋找生命意義的啟迪。

搜尋的入口,其實是一個概念,一個詞;社交的入口,其實是一個問題,一個句子;交易的入口,其實是一個場景,一個具體物件。反觀現在的網際網路江湖,也是從簡單的入口去解決複雜的問題,一通百通。隱居,也是復歸初心的一個入口。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40歲的人已經可以遊刃有餘了。無論身處廟堂還是居於江湖,內心追求的就是中道和均衡。如果人沒有進化和變動,即便原來是對的東西、好的東西、應該的東西、特色的東西,都會變質。

在變動中堅持中道和均衡,那些美好、友善、正義、規律和道德,才能變成自己的力量。

本文內容來源於《任憑世事變化,內心魚魚雅雅》,作者:水姐。

瞭解更多哲學故事,歡迎關注藍獅子圖書喲~~

標簽: 動動  冥想  喬布斯  鶴鳴  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