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作者:由 巴渝文史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7-18

在人類歷史動盪的時代,往往是遊牧民族的舞臺。正如兩晉南北朝時的五胡亂華,殘唐五代十國時的契丹崛起,遼末、北宋末的金國……13世紀在蒙古草原上迅速崛起的蒙古帝國。13世紀,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東征西討,先後滅掉了40多個國家,有700多個民族歸附於蒙古帝國,成為人類史上最龐大的帝國。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

在中世紀軍事史上、乃至世界軍事史上,蒙古帝國幾乎都是無敵的存在。蒙古鐵騎橫掃歐亞非大陸,北逼天極,南越瀚海,東至流鬼,西達多瑙。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前不久去世,三子窩闊臺繼任大汗。窩闊臺於1235年派遣其兄朮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征。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花剌子模,殺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Legnica),大破波蘭與日耳曼聯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義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稱為「黃禍」,歐洲人驚恐地認為這是上帝的懲罰,並心服口服地稱之為“上帝之鞭”。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1259年元憲宗蒙哥汗統治下的蒙古帝國

難道蒙古帝國就真的這麼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歷史上能永遠打勝仗的國家還沒出生呢。在東南的宋廷就是他們啃過的一塊硬骨頭。

戰爭全面爆發

宋蒙(元)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延續近半個世紀,它是蒙古勢力崛起以來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一場戰爭。其中,發生於1259年的潼川府路合州(今重慶合川)釣魚城之戰,則是影響巨大的一場戰事。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釣魚城之戰

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後,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遭遇蒙軍伏擊而失敗。1235年, 蒙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游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對南宋發動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至1241年,蒙軍蹂躪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則是三大戰場(另兩個為京湖戰場—— 今湖北和河南一帶,兩淮戰場——今淮河流域一帶)中遭蒙軍殘破最為嚴重的一個地區。 這年蒙古窩闊臺汗去世,其內部政爭不斷,對南宋的攻勢減弱。南宋由此獲得良機, 對各個戰場的防禦進行調整、充實。

1240年(南宋嘉熙四年),四川安撫制置副使彭大雅為了抗擊蒙軍,派甘閏於潼川府路合州東十里釣魚山上築寨。

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兩淮抗蒙戰爭中戰績頗著的餘玠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入蜀主政,以扭轉四川的頹勢,鞏固上流。餘玠在四川採取了一系列政治、經濟和軍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山城防禦體系。 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築城結寨,星羅棋佈,互為聲援,構成一個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其中,修築釣魚城即是這一山城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最為堅固的堡壘。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釣魚城防全圖

地勢十分險要

釣魚城座落於今重慶市合川區城東5公里的釣魚山上,其山突兀聳立,相對高度約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這裡有山水之險,也有交通之便,經水路及陸上道,可通達四川各地。

1243年,餘玠採納播州(今遵義)賢士冉璡、冉璞兄弟建議,派遣冉氏兄弟復築釣魚城,將合州治所及興元都統司移到釣魚城上。釣魚城分內、外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城牆繫條石壘成。城內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 的豐富水源,周圍山麓也有許多可耕種田地。這一切使釣魚城具備了長期堅守的必要地理條件以及憑恃的天險、易守難攻的特點。1254年,合州守將王堅進一步完善城築。四川邊地之民多避兵亂至此,釣魚城成為兵精食足的堅固堡壘。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釣魚城遺址

蒙軍戰爭準備

1251年,蒙哥登上大汗寶座,穩定了蒙古政局,並積極謀劃滅宋戰爭。蒙哥為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長子,曾與拔都等率兵遠征過歐、亞許多國家,以驍勇善戰著稱。1252年,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師平定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夾擊之勢。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孛兒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蒙哥汗”​

1257年,蒙哥汗決定發動大規模滅宋戰爭。蒙哥命忽必烈率軍攻打鄂州(今武昌),塔察兒、李璮等攻打兩淮,分散宋軍兵力; 又命兀良合臺自雲南出兵,經廣西北上;蒙哥則自率蒙軍主力攻打四川。蒙哥以四川作為戰略主攻方向,意欲發揮蒙古騎兵擅長於陸地野戰而短於水戰的特點,以主力奪取四川,然後順江東下,與諸路軍會師,直搗宋都臨安(今杭州)。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蒙哥汗攻打南宋示意圖​

1258年秋,蒙哥率軍4萬分三道入蜀,加上在蜀中的蒙軍以及從各地徵調來的部隊, 蒙軍總數超過4萬人。蒙軍相繼佔據劍門苦竹隘、長寧山城、蓬州雲山城、閬州大獲城、廣安大良城等,迫近合州。蒙哥汗遣宋降將晉國寶至釣魚城招降,勸降被守將王堅嚴詞拒絕,晉國寶夜間偷出城門逃跑,被王堅派兵追回,後被殺。

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2月2日,蒙哥汗率諸軍從雞爪灘渡過渠匯,進至石子山扎 營。3日,蒙哥親督諸軍戰於釣魚城下。7日,蒙軍攻一字城牆。一字城牆又叫橫城牆, 其作用在於阻礙城外敵軍運動,同時城內守軍又可透過外城牆運動至一字城牆拒敵,與外城牆形成夾角交叉攻擊點。釣魚城的城南、城北各築有一道一字城牆。9日,蒙軍猛攻鎮西門,不克。這日,蒙古東道軍史天澤率部也到達釣魚城參戰。 3月,蒙軍攻東新門、奇勝門及鎮西門小堡,均失利。從4月3日起,大雷雨持續了二十天。雨停後,蒙軍於4月22日重點進攻護國門。24日夜,蒙軍登上外城,與守城宋軍展開激戰。《元史·憲宗紀》稱“殺宋兵甚眾”,但蒙軍的攻勢終被宋軍打退。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蒙哥汗攻釣魚城戰略部署圖

5月,蒙軍屢攻釣魚城不克。蒙哥率軍入蜀以來,所經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將投降而輕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場真正的硬仗。因此,至釣魚山後,蒙哥欲乘勢攻拔其城,雖久屯于堅城之下,亦不願棄之而去。儘管蒙軍的攻城器具十分精備,奈何釣魚城地勢險峻,致使其不能發揮作用。

先鋒主帥戰死

釣魚城守軍在主將王堅及副將張珏的協力指揮下,擊退了蒙軍一次又 一次的進攻。蒙軍千戶董文蔚奉蒙哥汗之命,率所部鄧州漢兵攻城,董文蔚激勵將士,挾雲梯,冒飛石,履崎嶇以登,直抵其城與宋軍苦戰,但因所部傷亡慘重,被迫退軍。其侄董士元請求代叔父董文蔚攻城,率所部銳卒登城,與宋軍力戰良久,終因後援不繼,亦被迫撤還。然而驕橫自負的眾將領卻主張強攻堅城,反以術速忽裡之言為迂腐。蒙哥汗未採納術速忽裡的建議,決意繼續攻城。然而,面對釣魚堅城,素以機動靈活,兇猛剽悍著稱的蒙古騎兵卻不能施其能。

1259年 6月,蒙古驍將汪德臣(原為金臣屬)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馬軍寨,王堅率兵拒戰。 天將亮時,下起雨來,蒙軍攻城雲梯又被折斷,被迫撤退。蒙軍攻城5個月而不能下, 汪德臣遂單騎至釣魚城下,欲招降城中守軍,為城中射出的飛石擊中,汪德臣因重傷,不久死於縉雲山寺廟中。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護國門

蒙軍損失慘重

蒙哥聞知汪德臣的死訊,扼腕嘆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 給蒙哥精神上以很大的打擊,釣魚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勝其忿。

也正是這種投石機結束了蒙哥的性命。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宋代投石機

這一年大旱,王堅實行“堅壁清野”的戰略更使蒙軍陷入極大的補給困難。蒙軍久屯于堅城之下,又值酷暑季節,蒙古人本來畏暑惡溼,加以水土不服,導致軍中暑熱、瘧癘、霍亂等疾病流行,情況相當嚴重。

蒙哥急於瞭解城內具體情況,便命士兵在釣魚城東門對面200 米外的高地築臺,臺上架起一座高樓,樓頂接上長杆,高過釣魚城的城牆,人在裡面可以窺視城內一舉一動。然而,釣魚城軍民在蒙軍築臺建樓時,就對準那裡安好了炮位。

1259年7月21日,蒙哥親自率兵來到城下,剛把飛車升起,還沒有來得及看清城內情況,城內多個投石機集中發射,飛箭巨石如同雨下,桅杆被打折,飛車內計程車兵也被拋到百步以外摔死。蒙哥中了飛石,退回營中。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還原宋軍砲擊

為動搖蒙軍攻城的決心,釣魚城守將把三十多斤重的兩條大魚加上面餅數百張,用投石機拋到蒙古軍營中,並附信一封,讓蒙哥把魚煎了和麵餅吃,稱城裡糧食和水都很充足,再守10 年,蒙軍也攻不下釣魚城。

蒙哥身負重傷,又受此羞辱,精疲力盡的蒙軍選擇了撤退。據《馬可波羅遊記》和明萬曆 《合州志》記載,元憲宗蒙哥為砲石擊中身負重傷,斃命於四川合州釣魚城之下。據元史記載,蒙哥汗退軍至金劍山溫湯峽(今縉雲山北溫泉)時病重身亡,時年五十二歲。據《元史》記載,不少隨蒙哥出征的將領戰死釣魚城下,可見戰鬥之慘烈。之後蒙古軍加速後撤,沿途以屠殺洩憤,兩萬多南宋平民被無辜殺戮。

無論是哪種說法,總之蒙哥在1259年7月宣佈撤兵,不久死在軍營,卻是不爭的事實。蒙哥汗去世的訊息秘密傳到當時正在突破武漢長江天險的蒙哥之弟忽必烈和進攻潭州(今湖南長沙)的塔察兒,以及佔領了大馬士革,正在與古埃及馬木路克王朝軍隊作戰的旭烈兀,為爭奪汗位而匆忙回師,蒙古貴族集團即開始了長期的內部爭戰。釣魚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豎立了“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當時,釣魚城就以“東方的麥迦城”“上帝折鞭處”的威名震驚了中外。

宋亡棄城,守將自刎

南宋著名詩人劉克莊《蜀捷》詩云:“吠南初謂予堪侮,折北俄聞彼不支。撻覽果殲強弩下,鬼章有入檻車時。鍾繇捷表前無古,班固銘詩繼者誰。白髮腐儒心膽薄,一春林下浪攢眉。”

南宋王朝主動出擊開始收復失地,迅速拿回了川陝要地,宋祚得以延續。

可是腐朽的南宋王朝,只滿足保住江南半壁統治,苟延殘喘。1260 年,立下戰功的王堅被調到臨安做了一個閒官,後來受到賈似道等奸臣的排擠,憂鬱而終。

1276年,南宋皇帝向元朝屈膝求降,10個月後,合州守將張珏打退包圍重慶的五路蒙軍時,才知道這個窩囊的訊息。後來,他在一場惡仗中被蒙軍活捉,自殺殉國。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

蒙哥汗去世,曾留下遺言,日後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1279年,南宋滅亡後,守將王立見大勢已去,開城降元,以忽必烈答應不殺城中一人的條件,自願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釣魚城才落入蒙古之手。為儲存10萬軍民的性命而忍辱開城,為40年抗戰守城的歷史畫上了悲壯悽美的句號,釣魚城也以“獨釣中原”的光輝留名史冊。

棄城後,沒有一個人乞求憐憫,守城的32名(一說36名)將軍全部拔劍自刎,可謂忠烈千秋。自1235開始至1279年結束,四川軍民抗戰時間超過40年!

川人從未負國!!!

戰爭影響

蒙哥汗在釣魚城下的敗亡,其影響是十分巨大:首先,它導致蒙古這場滅宋戰爭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續20年之久。進攻四川的蒙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汗靈柩北還。率東路軍突破長江天險,包圍了鄂州的忽必烈,為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也不得不撤軍北返。從雲南經廣西北上的兀良合臺一軍,一路克捷,已經進至潭州(今長沙) 城下。由於蒙哥之死,該軍在忽必烈派來的一支部隊的接應下,也渡過長江北返。蒙古的南北兩支軍隊基本上是按預定計劃進軍的,只因西邊主攻戰場的失敗而功虧一簣。

其次,它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國的威脅。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發動了第三次西征,先後攻佔今伊朗、伊拉克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半島大片土地。正當旭烈兀準備向埃及進軍時,獲悉蒙哥汗死訊,旭烈兀遂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而自率大軍東還。結果蒙軍因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軍始終未能打進非洲。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因此,釣魚城之戰的影響已遠遠超越了中國範圍,它在世界史上也佔有重要的一頁。

其三,它為忽必烈執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義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傳統的政策。這種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極不適應統治廣大中原漢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則是蒙古統治集團中少有的傾慕漢文化之士。蒙哥即汗位後,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漢地,他大力延攬漢族儒士,極力推行漢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卻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罷了官,其推行的漢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寶座後, 繼續推行其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使中國南部的經濟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壞。

釣魚城作為山城防禦體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時代,充分顯示了其防禦作用,它成為蒙古軍隊難以攻克的堡壘。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特意製作了釣魚城古戰場的沙盤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帝折鞭處”,合川釣魚城

▲釣魚城沙盤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標簽: 蒙軍  釣魚  蒙哥  蒙哥汗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