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拜遊靈隱寺:有佛無佛,“佛”在心中

作者:由 大招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2-05

冬月二十六,起了個大早,更衣、洗漱,外面已是一片光亮,再遠處,萬里無雲,天朗氣清,閒來無事,宜出遊。

於是,約了好友沙德曼、尼克,一起前往靈隱寺。

一段地鐵,一段公交,就到了靈隱山腳,再往前走一百米,便是靈隱寺。

小時候,很喜歡遊本昌老爺爺的《濟公遊記》,看他降妖除魔,看他懲惡揚善,然後捧腹大笑,如今,那首主題曲依然縈繞在耳畔。於是,第一次知道了靈隱寺這個神聖的地方。想著要是有一天能去濟公爺爺曾經“玩耍”的地方看看,簡直不要太開心!

這個願望對於生長在雲南的我來說,太難實現了,可願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此刻,靈隱寺就在眼前。

只是,眼前的靈隱寺一片寂靜。

遊人不多,寺院很安靜,大家都在默默做自己的事情,我很喜歡這個節奏。

拜遊靈隱寺:有佛無佛,“佛”在心中

跨進門檻,穿過天王殿,出現在眼前的是大雄寶殿,當我轉過身和沙德曼講這殿的妙處時,尼克不見了,我們站在原地用眼睛四處搜尋,看見尼克繞過宮殿的轉角處,往東邊跑了,喊了兩聲也不見迴應,沙德曼說:隨他去吧,他有自己的觀賞方式!我說:他該是內急了吧?!

大雄寶殿前有一個院子,裡邊有幾尊很大的香爐,很多人都在燒香拜佛,這當然是少不了的環節,於是我們將師傅們贈予的香點燃,準備進香。學著旁邊的人,我和沙德曼一起拜了四方,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我心裡突然間湧起來很多個想法,我想祝願一切……

我問沙德曼許了什麼願,他默默地,不願講,我也默默地。

然後,我們將香插入香爐,沙德曼說:你怎麼哭了?我不解,用手一摸眼角,果真是鹹的,連忙掩蓋到:奧,是嗎? 可能是煙燻的吧!

對於這件事情,我自己也很不解,我明明沒有被煙燻到啊!

這時,大殿內傳來一陣唱經聲,我以為是師傅們在誦經,很是新奇,走進大殿,讓我更新奇的是:唱經的不是僧侶,而是幾個大叔大媽!那個調子可以一直迴圈,一直迴圈,永無止境。

抬頭一看,那尊佛是釋迦牟尼佛,佛祖端坐,儀態慈祥,雙眼朝下,俯視芸芸眾生!

拜遊靈隱寺:有佛無佛,“佛”在心中

我不知不覺跪下去了,接著聽見沙德曼也跪下了,我雙手合十,與佛祖對視,向佛祖訴說我心裡的話,心中瞬間輕鬆起來,卸下了所有包袱,默默地與佛祖交流,這時眼淚竟然不聽召喚流下幾滴,我一下子理解了剛才進香時的奇事:莫非佛祖聽懂了我的訴求!

我用眼神向佛祖說了很多話,我祈求他能保佑蒼生,讓每一個人都能快樂,讓有情人終成眷屬,讓眷屬闔家歡樂。

我也有私心,我祈求佛祖:如果有空的話,幫我多照顧一下我的家人,我離家如此遠,只能遠遠望著他們,祈求你讓他們健健康康,告訴他們我之所以走得那麼遠,是為了更好地歸來。

我甚至說:請佛諒我,我不迷信,我不信佛的,但是依然為“佛”的存在而開心,所謂的“佛”,讓這麼多人有了信仰,有了內心苦楚的安放處,真好!

我自己也知道,也許佛並沒有聽到,他很忙的,每天都有這麼多人與他祈求,但依然希望一切如我所願。

我一直沉浸在與佛的交流中,雖然佛沒有回答我,但他溫柔的眼神和慈祥的微笑讓我心安,沙德曼拍拍我的肩膀,提醒我該走了。

拜遊靈隱寺:有佛無佛,“佛”在心中

我起身,走到一邊,看見有更多的人走進來,他們一個一個都撲通撲通地跪下、拼命地磕頭,有打工模樣的小哥,有戴著大金鍊子的光頭大叔,有潺潺弱弱的奶奶,也有富貴的男人、女人,他們雙手合十,嘴裡不停嘀咕著。我猜不出他們的心思,但是此情此景,令人思緒萬千。

一個人,不論你平時在世俗是怎樣過活的,不論你的世界有多麼煩亂,不論你的內心有多麼掙扎,當你面對一尊佛的時候,你會很安靜。

從大殿出來,我們又去了一旁的濟公殿,看到濟公銅像的第一眼,就很開心,簡直和電視裡的一模一樣。在銅像周圍,是水墨壁畫,講述了濟公的一生,從出生到得道成佛,每一個故事都很有趣。

巧的是,我們在濟公殿偶遇了尼克,尼克說,在這短短時間裡,他幾乎參觀了寺廟所有的地方。

我們表示很驚奇,他說:我不信佛的,我也不喜歡拜來拜去,所有的願望都留在心中,然後用心發散出去,自然有它該去的地方。

我問:那你來此地幹什麼?

尼克:我就是來此地遊玩,去看我想看的景色,瞭解我想了解的文物,自我取樂,開心自在——這不正是佛家希望的嘛?!至於祈禱和許願,一切都用心去發散和接受就好。

我覺得蠻有道理:嗯,這是一種不錯的存在方式。

接著我們我們去了藥師殿、五百羅漢堂,還吃了齋面。

每一個殿,都有他獨特的地方,或是建築,或是雕像,或是文字,除了感受到佛家的法力無邊,還能感受到各種文化在佛光普照之下熠熠生輝。

走下山,心裡順了許多,彷彿心裡的一切心事都得到了安慰。

於是我想到:其實,我拜的佛祖,並不是我眼前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彌勒佛,也不是濟公活佛,我拜的是我心中的佛,這個所謂的“佛”不屬於佛家,屬於每一個人心中的形象,這個形象是你的意識,是你的意志,是你的大腦中的一個神經點。

而這也正是屬於尼克的那種思維,只是大多數人,很難找到心中的那個“佛”,於是將這些願都發在一切能看得見的有象徵意義的形象上——比如佛家的佛祖、菩薩,比如道家的聖人、真人等等。

所以,有佛無佛,“佛”在心中,知足常樂!

微信公眾號:人山居士曰

原文連結:

http://

mp。weixin。qq。com/s/QSuN

ekzQF131ww_ZqeCkBg

文字 / 人山居士

排版 / 人山居士

標簽: 德曼  佛祖  尼克  濟公  靈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