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作者:由 芬芬達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6-10-19

最近,有一位奇葩玩家出名了,他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3》的貼吧裡炫耀了自己的“機智”行為。對於這種人的“小聰明”,我開始因為自己的蠢笨而感到欣慰。。。

事情是這樣的:在《極限競速:地平線3》的貼吧裡,出現了一個玩家“炫耀”退款導致人人喊打的帖子。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該玩家在玩膩了《極限競速:地平線3》後,他竟然選擇向微軟申請退款——微軟中國沒有接受這種無理要求。但是該玩家並不甘心,隨後他利用退款程式的漏洞更改自己所在服務區到美國,然後重新要求退款,並最終得逞。

按說,這種投機鑽營的行徑沒必要到處炫耀,奈何這位玩家將他的“英勇事蹟”還引以為傲,特意到網上發帖炫耀,甚至號召其他玩家也來效仿他的“訣竅”。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儘管該玩家此舉遭到了大多數圍觀群眾的反感和抵制,但他始終堅持認為這是微軟退款服務的問題,他只是“合理地”利用退款程式的規則而已。

如此將一個極為人性化的政策無情摧毀的行為很快就有了報答:此次事件之後,微軟中國區的退款政策被迅速修改,以至於有玩家曝出自己因遊戲版本購買錯誤也再無法享受正常的退款服務。大多數玩家最終成為這個惡性事件的受害者。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微博聲討之聲此起彼伏,這種譴責的背後或許就是希望

這位玩家的行為並不是個例,事實上,我們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類似的報道,比如有部分人利用亞馬遜的無理由退款條款,在收到貨物的情況下以破損或者丟失等理由要求退款(且不退貨),迫使亞馬遜修改了針對大陸的售後政策。也有人利用京東退換貨的“寬鬆”,大量退換二手產品,更有甚者,購買高階CPU之後替換為低端的CPU進行退款牟取暴利等等不一而足。

結合到生活之中這種例子更是屢見不鮮,比如無人服務的餐廳因為大量白吃白喝情況倒閉,某地“分享食物”計劃提供的免費食物一上架就被哄搶一空……

有時候,我們的確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些現象屢屢發生,關於道德這個主題也實在太大太沉重,所以這裡只就幾個問題和大家做個簡單的交流。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國人現在最欠缺的,也許就是西方重視的“契約精神”

道德的標準是相對的

人的道德水準是隨著不同情景的變化而波動的,一個人食不果腹和衣食無憂兩種狀態下的道德水準顯然不同。那麼,什麼時候道德水準會高?什麼時候道德水準會低?這顯然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經濟學角度考量,人是利己的動物,平均收入越高的人,道德尺度往往會高一點。因為他的名望、地位、財富已經牢牢的綁在一起,如果要讓他們違背公認的道德底線,那所帶來的利益一定要能遠遠超出他因為背德失信的損失——顯然,免費食物,那些標錯價格的網購產品還遠入不了他們的法眼。

同樣,對多數人而言,對不同事物的道德選擇往往也源自他對這些事物瞭解和重視程度,有些人對慈善事業極為熱心,但在私德上有所虧欠,那這個人的道德水準是高還是低?

所以,單純的以少數事件來衡量一個人的道德水準是不客觀的。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一些人只求一味享受應得的權利,而不肯承擔對應的義務

就中國的遊戲、音樂、電影等行業來講,盜版問題很嚴重,甚至還有形形色色的如上文所述的“奇葩”不時跳出來重新整理我們的三觀。那是不是可以認為中國玩家/觀眾/聽眾的平均道德素質很低?

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目前中國版權(盜版)問題為什麼如此氾濫,筆者認為主要還是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國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否足以負擔這些“無形產品”消費品。

2015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農村居民11422元,全體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我們姑且不考慮收入“被土豪平均”的情況,也不考慮城鄉收入差距,就以22000元的年收入論,一個月1800餘元的收入扣去衣食住行,你還捨得花錢在遊戲上嗎?也許他們在生活中尊老愛幼,見義勇為,可面對自己強烈的娛樂需求和空空如也的錢包,再加上寬鬆的環境(法律懲罰,輿論譴責等),使用盜版順理成章。順便一提,學生黨作為遊戲群體主流人群,雖然可以透過各種渠道(主要是家庭)來獲取“收入”,但為了玩遊戲跟家人開口這種事總是難以啟齒的,自然,在關於是否使用盜版這種事上,多數人也羞於以“我是窮B”為理由替自己辯護。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為使用盜版辯護的理由,但基本看不到“我窮我有理”。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沒有槍,沒有炮,鬼子們替我們造——”

第二,對這些依賴腦力創作的“無形產品”是否認可。

遊戲/音樂/電影這些商品和傳統工業化產品的不同在於其“無形”屬性,對多數人而言,他們能接受為一件衣服付費,因為穿在身上又美觀又保暖,為一頓飯付費因為要填飽肚子。但為一首歌,一張薄薄光盤裡的遊戲(現在甚至連光碟載體的遊戲都沒賣了)付費,很多中國人實在沒這個概念。這倒不是國人特有的問題,事實上多數農耕文明都有這樣的問題,反倒是古希臘這樣的商業文明,因其土地貧瘠迫使當地人只能以貿易的方式來獲得必須的生活物資——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建立最基本的契約精神和互相誠信的共識(這些都是無形的),才能確保這種商業活動能夠有序健康的維繫,從而支撐整個民族的生存發展。

所以,西方文明的契約精神(版權意識)是用了幾千年的時間才融入到大多數西方人骨子裡——其後才談的給無形之物,尤其是給予知識、思想、精神、時間這樣的無形物充分的尊重和價值認可。即便如此,在西方各國崛起的過程中,一樣也充斥各種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的山寨發展史(現在最好的軟體註冊程式都是老外搞的)。

2015年國內付費的單機遊戲總銷售額不過1億餘元,對比5億多的玩家群體,總計1400多億的市場份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對中國當下的現狀,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認識。對本文開頭這位惡意退款的玩家,我們也要理解(但不接受)他佔便宜的心理——貧窮也是一種專制,他的眼界思維已經被侷限在這個圈子裡了。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道德是律己而不是律人的

最近幾年網路上經常出現的一個詞叫“道德綁架”,比如“逼捐”——在某些天災之後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網民在有錢的名人微博下留言,要求他們捐款。理由無非是有錢人賺到的錢都來自社會大眾,捐錢做慈善回饋社會是應有之義(捐少了還不行)。

還有公交車是否應該讓座,碰到路人(尤其是老人)有困難是否應該幫助等各種各樣的道德情境拷問。一些媒體對此推波助瀾,尤其喜歡推送某些容易吸引眼球的涉及道德的社會新聞,從而激起民眾的道德感,如果能引發一場輿論風波(對媒體)就更好了。

對此,很多網民認為他們這是“伸張正義”或“替天行道”,其隱含的意思無非是:雖然法律治不了你,但是我們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噴死你(當然,更進一步的惡劣行為就涉及違法了)。在這背後,還隱藏著許多人都不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透過立法來解決這些道德問題呢?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首先,應該明確的一點是: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此之上的道德之所以不做強制要求,是因為它違背了人的天性又或者社會發展還未達到這個階段,只有當某些道德標準成為全民共識的時候,它才具備成為法律的基本條件。

比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問題,如果身處在一個環境極佳,整潔衛生的城市裡,你自然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在這個前提下,立法禁止亂扔垃圾/吐痰自然也就順理成章,因為違法的人少,執法的成本自然也低。反之,如果在一個髒亂差的城市裡,這樣的立法實際上就是和這個城市的絕大多數人對抗,你需要多少執法者才能杜絕這種現象?而且,立法處罰的輕重也是問題,如果從重從嚴,那得建多少監獄/看守所?如果從輕處罰——哥們,你罰的這些款夠支付這麼多執法者的工資嗎?

對應到遊戲/音樂/電影領域,這個問題就更復雜了。盜版使用者來自天南地北,下載盜版的網站/伺服器什麼國家都有,使用者坐在家裡輕輕一點即可完成,違法成本實在太低。在這種情況下,你讓執法人員怎麼查?千里迢迢從電信運營商,伺服器管理機房,版權方等機構企業來回取證,就因為你下的十幾部盜版電影/遊戲?就為了把你抓起來關個把月,罰幾千塊錢?這還不夠辦案的開支吧。

所以,你可以對自己個人的道德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不可以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這一點在網路名人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他們的道德下限往往就是普通人的道德上限。多數網民總是拿道德完人的標準去衡量名人,這其實也是一種“道德暴力”。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也有讀者會問:那這樣一來,盜版問題的解決豈不是遙遙無期了?

並非如此。

每一次針對社會熱點事件的道德拷問,每一次針對背德事件的道德譴責,每一次針對兩難爭議的道德選擇(比如吃狗肉,扶老人),其實都在潛移默化的提高我們的道德標準。從這一點上看,上文所述的那些“奇葩”事件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我們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網民都持批評態度,這實際在向每一個有良知有道德的人傳遞這樣的一條資訊:在這條路上,我們並不孤單。

當然,環境的改變有時候也不能只靠每個人道德水準的提高,某些情況下,外力也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筆者在讀書的時候,用的是盜版作業系統,玩的是盜版遊戲,讀盜版小說,看盜版電影和電視劇。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然後,出於更好感官享受,筆者開始買票進電影院,尤其是3D電影的出現使電影院觀影感官明顯超越觀看盜版;之後因為某些小說(尤其是實體書)獲取盜版不易,筆者開始嘗試購買一些優秀的正版小說以示對作者的支援;再接下來,因為遊戲反盜版技術日益成熟,使得某些遊戲的破解往往滯後很長的時間(甚至根本玩不到正版),或者需要非常繁瑣和複雜的破解流程才可以玩到,所以只能購買正版遊戲——這個過程隨著免費遊戲大行其道,被坑得苦不堪言的我也日益成為堅定的買斷制遊戲支持者。

你瞧,如果現在盜版還是那麼容易獲取,那麼即便筆者收入已經足以支援正版的消費,恐怕也缺少足夠的“驅動力”去主動使用正版。只有外力的作用,觀念的變化和道德約束多重作用下,才能推動使用者開始嘗試為正版產品付費。而這種付費行為反過來又會對使用者的道德標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你為這個產品付費了,你會天然的敵視那些不付費的使用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道德/理念只能透過使用者自主的選擇之後才可以對其本人產生影響,有些人就是要用盜版,哪怕付出數倍隱形成本也不在乎(比如時間成本等)。對這樣的人,你認為應該透過什麼方法才能讓他道德水準提高?單純譴責,批評?更進一步的逼迫乃至暴力?那這與私刑何異?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改變世界,用行動投票

我們有理由對未來抱有美好的願景。

中國的遊戲行業在2015年就擁有超過1400億市場規模,今年很可能達到1600億,對一個擁有超過5億的使用者的市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願意購買正版,這就是一個超過5000萬用戶的潛在市場,如果有一半的人願意購買正版,2。5億的使用者規模堪比歐美主流遊戲群體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感到樂觀?

到那時候,我們玩到的3A級大作不會只是以西方人為視角,以西方價值觀為主流,我們會玩到更多優秀的武俠,仙俠遊戲,有更多基於中國人智慧和創新玩法的遊戲。

這一天終會到來,唯一的疑問在於:到底要多久?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更大的時間尺度來觀察中國社會。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5年前,中國使用者還被吐槽手機應用付費率低下(尤其是蘋果手機),而現在,僅手機遊戲就創造了超過400億的市場規模,雖然多數是免費網遊,但至少證明除了傳統的遊戲玩家之外,因智慧機而接觸到遊戲的這批新生代玩家已經能接受為“無形物”付費了。

10年前,是否使用盜版還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諸如“我們的版權費已經在八國聯軍時期就交過”這樣的言論還頗有市場。而現在,使用盜版已經公認為一個不道德的行為,不時出現的為盜版行為“洗地”的言論已經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20年前,我們還在認為“領導特權”天經地義,進入體制內成為許多人終身奮鬥的目標。

30年前,改革開放不久,車匪路霸騙子橫行(那可真是明目張膽的攔路搶劫),而現在呢?我們已經在討論“見義勇為”是否應該立法了。

再早一點,到建國之前,人口是可以公開買賣的,而現在,一個走失孩童就能牽動全國民眾的心。

更早一些,親人之間泯滅人性,餓殍遍野,易子而食……

所以,我們能坐在這裡談“道德”,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了(想想以前都是什麼樣的人能發出關於“人心不古”的感慨)。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那麼,為什麼我們主觀的感受自己身處的時代道德水準相比過去沒有提高呢?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網路的興起使資訊傳播速度大大提高,在過去,身邊發生的新聞往往只能在一小塊區域傳播,只要傳統媒體不報道,多麼駭人聽聞的新聞都不會有人知道,而現在我們在網路媒體,論壇,社交媒體上能看到的新聞是過去的千倍萬倍,自然我們接觸到這些負面新聞的頻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二,遵守道德的成本在提高。我們國家的法制體系建設的速度是遠遠慢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使得很多新產生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這個問題是道德問題,可是衍生出的老人訛人就是法律問題,這種涉及道德和法律,中間還參雜社會保障等多種因素的問題,要解決就相當棘手。在政府暫無可靠解決方案之前,就普通個體而言最好的方式當然是減少不必要的風險——自然,在旁人看來當然就是道德滑坡的一種標誌。

立法的滯後在新興行業尤其常見,比如遊戲行業(網路遊戲),使用者的虛擬財產算不算私人財產,受不受法律保護?如果算私人財產,那麼遊戲公司的使用者協議裡面明確說明一切資料所有權都歸遊戲公司所有,這是不是有衝突?這種虛擬的財產價值又應該如何界定?如果不算私人財產,那麼盜號和欺騙行為是不是就不用受懲罰了?

第三,一個社會的平均道德水準畢竟只是一個平均數,在我們以為全民道德水平提高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重新整理我們道德下限的新聞。這一點西方發達國家也無法倖免,比如2015年英國就發生過一起轟動全國的事件:92歲老人奧利芙·庫克從16歲開始行善,堅持了70多年的時間,然而其晚年生涯飽受慈善機構勸捐和逼捐之苦(每月平均達260次),甚至她在罹患重病時連看病錢都付不起,最後在無窮的壓抑和痛苦中她選擇了自殺。這事情可是發生在“紳士之國”的英國啊,難以想象嗎?可是它就是發生了。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同樣,在“貪便宜”這個問題上,東西方民眾並無區別,比如以育碧、EA等遊戲開發商提出單機遊戲線上驗證機制時引發的輿論譴責和抵制,再比如微軟在XBOX ONE釋出之初考慮禁止二手遊戲買賣(以此增加遊戲銷路),結果引發的軒然大波。

可以看到,就人性而言,自私、貪婪、虛偽等負面情緒是不分國度不分人種的。區別在於是否有一個良好的制度對人性惡的一面進行扼制。而制度需要依靠良好的法律和公正的執行來構建理想社會的框架,這又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道德底限為基礎。

所以,每一個個體的“道德”標準越高,我們距離自己心目中那個理想的世界就越近。如果你覺得這種進步還是太慢,不妨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道德要求提高一點,對一些醜惡現象的抵制力度大一點。

說句題外話,郭敬明的《爵跡》遭遇票房慘敗,其實就是他長期違背道德底線最終引發的社會輿論的反彈。無論郭敬明自我宣稱有多麼努力,也無法抹殺這樣的一個事實:在因抄襲問題被法院判決賠款及公開道歉時,他斬釘截鐵的公開回應“賠錢可以,道歉絕不可能”。這種公然踐踏法律尊嚴,踐踏普通人道德良知的言行,我們除了道德譴責之外,還可以身體力行抵制他的一切作品,也可以帶動周圍的人一起抵制。欣慰的是,這種抵制終於看到了效果。

中國遊戲行業是不是也能如此呢?

這取決於螢幕前你的選擇。

如果你選擇視而不見,孤芳自賞,那就是對惡的放縱,對你心中憎惡的那個世界投票。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遊戲玩完就退款?一場關於玩家道德的拷問

本文版權屬於愛玩網(play.163.com),轉載請註明出處.愛玩網百萬徵稿計劃火熱進行中,拿高額稿費,開網易專欄,得專屬周邊,請來這裡——>愛玩網百萬徵稿計劃

本文版權屬於愛玩網(play.163.com),轉載請註明出處.愛玩網百萬徵稿計劃火熱進行中,拿高額稿費,開網易專欄,得專屬周邊,請來這裡——>愛玩網百萬徵稿計劃

標簽: 道德  遊戲  盜版  玩家  道德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