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7-10-29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匿名使用者2017-10-29 17:41:44

不會。但不會的原因不是因為我不願意為高質量汽車節目付費,而是因為中國不存在高質量汽車節目。

38號發文說過這個問題。他的目前的影片不管是內容和質量還是給消費者的參考價值,確實沒有達到值得花錢去看的程度。大眾願意花錢看的是娛樂節目,就38這種嚴肅科普向的還能獲得大量付費使用者才是見鬼了。。。。

付費影片受眾是廣大車迷。真正準備買車,有利益訴求的消費者,他想了解車型資訊,又何必花費時間和錢去看影片,這種方式效率實在太低。

現在比較可行的模式應該還是把影片質量做好,提高播放量,從影片網站分紅。當中國車迷數量和消費水平能支撐起一檔高成本大製作的汽車娛樂節目的時候,我想應該會有人去做的。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魂淡君2017-10-29 18:23:40

即使我們願意,38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他從做節目開始就沒想過靠C端收費。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1笑解千愁2017-10-30 01:21:27

想黑38號,我給你們一篇範文,別老是挖坑問這些答案就在黑板上的問題。

教教你們怎麼黑38號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6069

3883/answer/179188930

— — — — — — — — — — — — — —

原答案,38號公開的宣告

下面想跟大家講講我們對於商業的態度。

長久以來被無數人問過最多的問題就是:“也不見你被廠家充值,那你們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其實從決定做38號車評中心的第一天起,我就從未把盈利作為目標,這是因為我們始終在追求比盈利更重要的價值:即做真正的獨立測評,幫助消費者更好地理解產品和技術,買到更適合自己的車,並在日後的使用中更安全和高效地駕駛它。也許這個理想在許多人看來過於天馬行空,但是無所謂,因為我們真的做到了,而且未來仍然會繼續做下去。

除了理想之外,確實一個很現實的基礎是:我在做車評中心之前就已經準備了足夠多的預算來承擔至少按照目前的規模可以保持0收益狀態依然維持運營數十年的水平。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底氣,我才可以放肆地不看任何人的臉色堅持說真話。同時也保證了我完全可以不在任何利益的誘惑面前主動低頭。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於任何商業模式的絕對排斥,只是我們必須更加嚴謹地面對這個問題,即絕對不能違揹我們的初衷和原則,絕對不要為了賺錢而失去了獨立測評的核心價值,那無疑因小失大。

所以在面對盈利模式這個問題上,首先有三種模式在我看來是不會考慮的:

第一種:不接受任何來自於汽車廠家的贊助。

我測評的產品是汽車,那麼我就不能接受來自於汽車廠家的任何硬充軟廣,哪怕僅僅是一條微博的轉發這類廣告。因為我們評的就是汽車,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如果有人對你說他可以把來自於汽車廠家的廣告和對於產品評測的觀點完全分開,請問你會相信這種冠冕堂皇的藉口或者表態嗎?你會相信他在下次測評某款同贊助品牌產品或競品品牌產品的時候完全不帶上次商業合作的烙印嗎?至少我不敢保證能做到,所以我就乾脆不趟這灘渾水。反正到目前為止,大到我們測評過的任何車型都絕對沒有出賣過任何的觀點,小到我的微博上從來沒替任何汽車廠家發過任何商業性原創或轉發內容。沒錯,就是這麼任性!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一塊。

另外說一句啊,其實不少人好奇我們的盈利模式原因有兩點,第一是好奇我們靠什麼支撐下來的。第二點其實透露的含義是:以我們目前的行業影響力,如果想從汽車廠家賺到鉅額的利潤其實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然而我們沒有,這在不少汽車行業內部人士看來簡直是送到手的錢都不要,傻了還是瘋了?說實話,我們清醒得很,我們明確一點就是絕對不要消費或透支幾年來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口碑和公信力。因為在行業中我們比別人都艱難許多,在2014年5月我們創立之初,是以沒有任何傳統媒體平臺積累的名氣、沒有任何的商業模式、沒有任何的汽車廠家資源這種三無的狀態0基礎0起點做起,三年下來一路以完全逆汽車媒體行業盈利模式和潛規則之勢,面對行業內外無數的阻力、障礙、詆譭、冷落,披荊斬棘做到今天。可以說也許沒有人比我們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口碑和公信力了——因為這是推動我們到達今天行業影響力的唯一動力。也正是如此,我們堅定地排斥了汽車廠家充值的這條商業之路。

第二種,至少以目前的環境,不考慮內容付費的商業模式

確實也有不少人建議我們向觀眾收費,做成中國的Consumer Reports《消費者報告》。但殘酷的現實是,這樣的模式無論主觀還是客觀至少在現階段都是行不通的。主觀原因在於我們做這件事的初衷就是為了無償分享觀點,如果我們向觀眾收費,那無疑提高了傳播門檻,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客觀原因是:目前國內的版權或者說內容價值的意識觀念薄弱,有多少人捨得花幾千元買一部手機卻不捨的花一塊錢買一個APP而去越獄,盜版無孔不入防不勝防,那麼我們索性就以開放的心態去面對這件事,反正也是免費,內容傳播越廣越好,對於越多的消費者和車迷都是越有利的。

再者,就算沒有盜版的問題,又有多少人真的願意花錢去觀看我們的內容呢?我們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一點是:縱使我們的水平再高、再專業、再嚴謹、對消費者再有用,而所處的領域(汽車)卻是一個相對小眾而非生存必需訴求同時對於資訊的需求頻率又較低的存在。更簡單來說就是:沒有汽車你也可以活,買車也是幾年才一次,既不必需又不頻繁,那如果我們指望靠付費的方式出售我們內容的話,連我們自己都覺得,我們的內容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所以正是這些原因讓我們對於內容付費這條路也是拒絕的態度。

第三種:不做任何商品直接售賣或銷售線索引導結算的粉絲變現模式。

在網際網路行業逐漸發達的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人也在嘗試著跨領域粉絲變現的方式,相比於直接收取汽車廠家的費用就變得不那麼直接粗暴也更容易被人接受。但在粉絲變現的方式中,我們並不想直接售賣任何商品或進行銷售線索引導結算的模式,這是因為第一點:我們精力有限,主要的工作內容仍然是做車評,挖掘內容分享觀點,即我們不想一邊當車評人一邊當銷售。第二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希望自己和粉絲們的關係或者供求模式發生改變。在目前階段,我們是一個內容的無償分享者,而支援我們的粉絲們屬於內容的收益者,所以我們並不欠粉絲們什麼,這也是能夠使我們保持獨立方向的另一個原因:B端沒人敢給我們提要求,C端更無權跟我們談條件。假如有一天我們開始售賣商品,粉絲們購買了商品之後我們變成了商家與顧客的關係,那麼我們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我賺了你們的錢,你成為了我的顧客、我的上帝,那你們自然而然會對我的要求有所提高,無論是內容方向,內容數量,以及表達方式等等這些,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眾口難調,每個人想看的東西都不一樣,我們經歷和資源有限,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預期。沒錯,我們就是要保證徹頭徹尾的獨立狀態,無論對B端還是C端都如此。

所以看到這裡你應該就會明白,我們能夠接受的商業合作模式其實只有一種:與非汽車主機廠進行的跨領域品牌層面合作。

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其實並不固化合作費用的高低、品牌露出或呈現的方式,而最主要的基礎在於我們彼此雙方對於品牌價值的高度認同。比如這一次的泰國西那瓦大學,合作費用真的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攤平我們的成本,甚至可以說以行業來講低到不值一提。但它代表著一種方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最最具有積極意義的。

同時在這次以及未來的合作中我們只是在發揮我們的傳播價值,所以對於這次或之後的任何合作伙伴,我希望大家也是以獨立思考的方式去評估他們本身,並不是38號推薦了他們,他們就一定好或者適合我。你無論是否選擇在他們身上消費,都跟我們沒有任何直接關係,這屬於你完全個體化的獨立選擇,我們也不會從你更多的消費中獲得提成。任何的品牌合作都應基於之前預估的傳播的基礎去事先談好。所以也千萬不要有一種單純以支援我們的事業為目的而去我們合作伙伴那裡消費的想法,首先我會感謝你的這種態度,但同時我想說的是,支援我們的方式有許多種,我不希望看到任何以背離獨立思考的方式帶來的商業化成果。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一次的合作雖小,但它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劃時代意義的成就,因為我們終於在堅持自身複雜原則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次很小的嘗試,而這也是我們傳播力和影響力的一種積極的體現。在未來我們同樣歡迎其它的非汽車製造品牌與我們進行品牌傳播層面的商業合作。而這就是我們未來對於商業化道路的一種可行但並不必需的態度。

— — — — — — — — — — — —

怎麼看待?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呼嚕娃2017-10-30 17:13:10

不要說38,就目前中國車市和車評界現狀而言,任何一個車評節目哪怕是1塊錢1年我都不會付賬!

從初中開始看汽車雜誌到現在已經接近15年,各種車評已經看得太多,很明顯感覺到近年來隨著汽車自媒體的興起,尤其是平安入主汽車之家,戰略轉身為大平臺內容提供商之後,車評界的車評質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車評界現在成了網際網路的風口,是頭豬也敢往上撞,萬一就飛起來了呢?

以前看車評,綜合幾大網站的評測結果至少能看出個七七八八,現在看車評,看了一大圈也不知道自己看的啥。為啥?因為大量車評走模式化的程式,車評人滿口官方通稿,對涉及車輛個性、車輛特性的東西避而不談,這種基本沒有自己加工提煉整理的車評除了車評人刷流量拿充值卡,對消費者又有什麼意義?我的朋友(車盲型)去年買車看上了某B級車,開始在網上看評測,已經挑好了一輛大家都說好的車(動力強換擋順油耗低駕駛爽),在準備下定的時候問了一下我,我就說了句“你自己試駕過沒有?”然後朋友拉我週末各種試駕,發現完全不是網上說的那一回事。。。最後咬咬牙,換了輛低配C級車。有的甚至連一輛車的基本功能就搞不清楚就敢做車評。ESP是預設啟動按下關閉是常識,卻“好心提醒”消費者上車別忘了按下開關開啟ESP,你這樣是害人呢還是害人呢?車評人就這種素質,你還好意思說收費?

當然,業內也有不少車評人做的相對還是不錯滴,但是奈何大環境不佳,人家也得生存,接受個贊助吹吹牛啥的也還是情有可原的。既然車評人都能靠贊助充值活得滋潤了,再說內容付費,就免了吧!

如果38現在對內容收年費,比方說100,你會付賬嗎,為什麼;以及這件事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棄夢之人2017-11-01 14:21:45

優酷會員一個月才多錢。一年也就100,你憑什麼覺得38的內容能值100?

標簽: 我們  車評  38  內容  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