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聾”了,耳機成為“新殺手

作者:由 惠愛耳朵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0-01-14

重慶雙鳳路惠耳助聽器告訴您: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聾”了!耳機成為損傷聽力“新殺手”

繼“脫髮”潮後,一批年輕人已經開始“聾”了…

戴上耳機,刷著手機,盡情享受“一個人的孤獨”,這似乎已經是現代年輕***常。

然而,隨著耳機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年輕人出現聽力受損情況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在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釋出了一組資料:

◆ 目前全球約有11億年輕人(12~35歲)因個人音訊裝置音量過大(如用手機耳機聽音樂)而面臨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 到2050年,殘疾性聽力損失人士數量或將增加至9億多,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

如此觸目驚心的資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卻彷彿隱形了一般,被太多人視而不見。直到某一天,突然發現聽不清了,卻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01。耳機為什麼會引起聽力損失?

我們常說的因為耳機使用不當引起的聽力下降,多數是造成了內耳毛細胞的損傷。

我們的每隻耳朵裡,大約有18000個微小的聽毛細胞,它們是聽覺系統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聽毛細胞對於大的聲音非常敏感,容易受損或死亡。(人類的聽毛細胞缺乏再生能力,損壞一個,少一個。)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聾”了,耳機成為“新殺手

正常情況下,聲音經過一段距離才能進入耳內,這中間聲音的高頻部分已被空氣吸收。

而依靠耳機傳聲,耳膜距離耳機振動片很近,聲波傳導範圍小而集中,聲壓就會直接進入耳內,集中地傳到很薄的鼓膜上,沒有一點緩衝的餘地。

這樣就刺激了神經末梢,引起聽神經異常興奮,極易出現聽覺疲勞,聽覺神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使聽力下降甚至喪失。

而且,很多年輕人在使用手機等裝置聽音樂時音量常高於安全水平,比如在嘈雜的地鐵或公交上使用耳機,總會不自覺的調大音量,更是傷害聽力。

02。哪種耳機最傷聽力?

研究發現,不同型別的耳機對於聽力危害程度的大小的確不同。耳機是否給聲音提供緩衝區域是耳機影響聽力的關鍵。

在我們常見的平頭式、入耳式、頭戴式耳機中,入耳式耳機對聽力的損害最大。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聾”了,耳機成為“新殺手

平頭式耳機:佩戴在外耳道口,通常會在耳機頭部套上一層海綿。

入耳式耳機:亦稱耳塞,在普通耳機的基礎上,以膠質塞頭插入耳道內,獲得更好的密閉性。

頭戴式耳機:即戴在頭上,外耳的通道口被耳機緊緊地塞住,幾乎處於閉塞狀態。

人體耳道的長度是2。5~3。5cm,當我們使用耳機時,引起共鳴的聲波頻率在2500Hz~3300Hz之間。

◆入耳式耳機

由於完全阻塞耳道,形成了一個相對密閉的腔室,引起共鳴的聲波頻率提升到了4000~5000Hz之間,此頻段的聲波從而被大大增強。也正是這一波段成為聽力不可逆損傷的隱形殺手。

此外,由於膠質塞頭幾乎完全堵塞外耳道,聲音沒有出處,聲音幾乎全部被鼓膜接收,對聽力的損傷更大。

◆頭戴式耳機

相較入耳式耳機的聲波反射空間較大,鼓膜承受的壓力相對小,所以其對聽力的損傷較入耳式小,但由於封閉性較好,在相同音量的條件下,仍有大部分能量被鼓膜接收,聽力損失仍然較大。

◆平頭式耳機

由於位於外耳道外部,聲音傳導距離較長,封閉性較低,聲音的高頻部分較多被空氣吸收,聲源對鼓膜輸出的能量較前兩種耳機低,對於聽力的損傷最小。

03。骨傳導耳機就不會損傷聽力了嗎?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聾”了,耳機成為“新殺手

近年來,骨傳導耳機逐漸進入了大眾視野,成為新晉網紅耳機。有些商家在宣傳中稱“骨傳導耳機利用骨傳導原理對聲音進行傳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損傷聽力。”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有兩種聽聲方式,一種是空氣傳導,另一種是骨傳導。

空氣傳導是透過聲源引起空氣中介質的振動,經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動,再透過振動中耳的三塊聽小骨將聲音傳給內耳。

自然狀態下,我們90%都是使用空氣傳導進行聆聽,傳統耳機就是利用此方式。

骨傳導則是聲音的傳導引起顱骨的振動,直接引起內耳淋巴液的振動,經過內耳中的毛細胞進行聲電轉換進而為人感知。

骨傳導耳機這是利用這個原理,在使用中能較好地避開傳統耳機的缺點,如不用將耳機塞入耳朵,這樣能有效避免細菌的侵入,也不會損傷耳道。另外,骨傳導耳機屬於開放式耳機,可使我們一直保持敞耳狀態。

但是專家指出,無論是骨傳導耳機還是氣傳導耳機,最後都是讓內耳的毛細胞振動才能引起聽覺。

因此,無論是用哪一種耳機,長期生活或工作在嘈雜環境中,依然會對聽力有損傷。

04。如何預防戴耳機引起的聽力損失?

有耳科醫生曾建議過一個簡單辦法:戴耳機要遵循“60-60”原則,即耳機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則不宜超過60分鐘。

另外,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到4小時,未成年人不超過2小時,每次戴耳機聽音樂最好別超過40分鐘。

所以,如果你此刻正戴著耳機,一定要記得掌握音量和時長。

要知道,未老先“聾”,比未老先“禿”也好不到哪裡去。

想一想,等我們這代人年老退休了,出現新的娛樂方式,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你已經聾了,那得多慘?

標簽: 耳機  聽力  傳導  損傷  入耳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