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如何看待漢服和仙服分家?以及如何看待仙服名單?

作者:由 陽羨書生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9-04-10

喜歡漢服七八年,眼見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一個圈子,中有不同派別,心懷不同目的。我最初知道漢服的時候,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慶幸,一種如獲至寶的欣喜。此前我並沒有對民族服飾的認識,僅僅是從古裝劇裡瞭解到漢族和少數民族服飾的區別,清朝和以往歷代服飾的不同。後來逐漸瞭解到了剃髮易服的歷史,以及當下人們對民族服飾的認知狀態,我也和當時的許多同袍一樣,有一種“始於衣冠,達於博遠”的壯志。我當時瞭解的漢服相關知識是這樣的:

漢服,即漢民族傳統服飾,因漢族又稱華夏族,故漢服又稱華夏衣冠。漢服始於黃帝時期,衣裳制是其基本形制,上衣下裳、交領右衽、中縫接袖是其基本特點。

到西周時期,周公制禮,規範服制,衣裳逐漸寬大,乃有常服禮服之別。秦漢時期,服制新增深衣制,其特點為上下分裁、連裳,其中衣裾呈直角者稱直裾深衣;衣裾有弧度的稱曲裾深衣;衣裾交疊呈“入”字稱“小曲”,衣長及膝之曲裾稱“短曲”。

魏晉時期,上衣分裁,以追古時衣裳之制;下裳分幅間色,稱交窬(輸)裙,有俑衣袖裙裾綴有荷葉褶。衣裾垂纖髾者為雜裾,纖髾似圭或稱袿衣。

隋唐時期,流行袍衫制,此種形制的特點是上下通裁。典型服飾即使圓領袍,另出現襴衫追古衣裳之制,加膝襴。女服新增坦領襦裙、齊胸/高腰襦裙(稱呼按下裙所繫高度分,),另有外穿的袔子(形如抹胸,有些商家將袔子縫在裙頭,形成“寬裙頭”下裙,稱“袔子裙”)、大袖衫(中縫、接袖、通裁、衣長及踝、對襟、側開叉)。

宋代,男子流行襴衫、圓領袍,與唐相似,新增外穿大氅的搭配,大氅的特點是對襟、全衣緣、無開叉。另有朱熹考證,制有朱子深衣,其特點是上下分裁連綴,下裳交輸剪裁十二幅,白衣黑緣,加大帶。女子服飾與唐相似,新曾褙子(形如大袖衫做窄袖)、背心(形如褙子做無袖),宋制抹胸、百迭裙、兩片裙、宋制套褲等搭配。

元代,與宋相似,男子服飾融合蒙古族服飾,新增曳撒,其特點為(後片通裁,前片分裁,連綴下裳,打褶如百迭)、貼裡(分裁連綴裳,打褶)。女服流行比甲(形如背心)、半臂等搭配。

明代,男子服飾流行圓領袍、道袍(內擺)、直裰(無擺)、直身(外擺)、曳撒、貼裡等。女服流行上襖/衫下裙搭配,上襖/衫有交領、立領、圓領、方領對襟、斜襟、長、短之類,下裙流行馬面裙。另有方領/圓領比甲、方領半袖、披風(似大袖衫稍厚且短,似大氅開叉、無緣)。

這些我都是記得特清楚的,因為以前知道漢服的人少,我但凡穿著漢服出門便總有人來問,我就跟人如此科普。上學的時候有課前分享環節,好幾次我都是說的漢服相關。後來知道漢服的人多了起來,沒人問我也就不跟人說這些了。而且漢服的“形制”也越來越不穩定,最初的“小曲”,被認為是錯誤形制或稱影樓風,並有辨別正誤的口訣,曰“八字袖、入字底”。然後大家普遍不認可之前的“曲裾”了,只認馬王堆出土款。後來風行了一陣子直裾+大袖衫、衣裳+大袖衫的“魏晉風”搭配,頗具爭議。有人說這是宋人想象,應是宋風;有人說魏晉服制只認晉襦。再後來齊胸襦裙也有了爭議,我也不知這本就沒有文物考證的,本就只能透過古畫、文字描述製作而成的東西,如何判它正誤?

今天莫名在微博看到什麼漢服、仙服之爭,因很久沒有關注漢服運動發展動向了,也沒看到“漢仙之爭”的出處,更沒看出什麼眉目。大抵是有一部分人不認可漢元素、無出土實物考證之服制為漢服,且諷之為“仙服”;一部分人認為凡有漢元素的皆應視作漢服。

對此,我認為漢服既然被定義為漢民族傳統服飾,必然要立足傳統,以傳統為要。而“漢元素”,只是將漢服的某些特徵作為元素融入時裝當中,它只能是時裝,不可謂之漢服。其他傳統服飾未曾斷代的國家也沒有將復古風時裝視作傳統服飾的先例。但我也不認可唯“屍衣”派,因為“齊胸襦裙”是廣泛見於當時畫作上的,說明唐代確有此類衣裳,不能因為不瞭解它就否定它。我認為漢服應當有形制規範,否則便失了傳統,何來複興。而這形制規範,首先當從出土文物中來,只有文物才能準確地反映形制;其次可從圖畫、文字資料中來,朱熹這樣做過,今人也未嘗不可。其實現在漢服已經廣為人知了,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漢服商家也多了起來,做得衣服也少有前些年的影樓之風了,形制也大都合當年先行者們所考據的樣子。真是不知道這些人三天兩頭在吵什麼。

標簽: 漢服  服飾  形制  分裁  圓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