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滬劇音樂有什麼基本規律 (DNA) ?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CR0Z8g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3-01-13

滬劇音樂有什麼基本規律 (DNA) ?知乎使用者CR0Z8g2023-01-13 01:18:25

滬劇音樂有什麼基本規律 (DNA) ?

滬劇音樂有什麼基本規律 (DNA) ?

戲曲或曲藝音樂都有其獨特的規律,使自身與另外一門戲曲/曲藝相區別,保持自己的風格,即該劇種的「味兒」。這在戲曲音樂創作過程中有所體現。譬如:

1。 在戲班未引入專門作曲角色時,往往戲無定詞,曲無定譜。唱詞可以由演員在瞭解整體劇情的情況下臨時編唱,主胡則可根據唱句拉出過門;

2。 與流行歌曲不同,戲曲更講究「依字行腔」,即按照所用方言的聲調體系,將字調糅進曲調中,避免搭臺唱戲時,臺下觀眾聽不懂唱詞;

3。 無論是板腔、簧腔還是曲牌,唱句一般有基準字數 (三個字、五個字、七個字、十個字等) ,但由於唱詞需要,往往不一定與基準字數相符,因此會在唱詞上用襯字方式處理,或在旋律上增加腔節 (「加帽」或「搭尾」) 、擴充/收斂腔節。其中,增加或擴充/收斂腔節都要遵循這種潛在規律,否則就會「不對味兒」,聽起來很彆扭;

4。 戲曲之間經常會相互借鑑,譬如評劇借鑑河北梆子,滬劇〔快流水〕來自京劇等。在借鑑過程中,為了避免不同曲種糅合造成的「不對味兒」,弦師會透過修改旋法或落音等方式,削弱其他曲種的味道,增強本曲種的風格,從而渾然一體。

以上「使用」或「創作」「再創作」過程,均需要依照劇種音樂的特點進行。大多數藝人,識譜或不識譜,都不見得對樂理有太多瞭解,他們是在潛移默化地遵循這種音樂規律。一般提到這種規律,往往強調「落音」不同;然而,僅僅是「落音」的差別不足以形成或區別各曲種。這本書 (評劇音樂DNA探密 (豆瓣)) 中也對此進行了論證。

上一段提及的這本《評劇音樂DNA探密》揭示了評劇音樂的規律,讀來有醍醐灌頂之感 (當然,這是對本人而言;專業人士可能覺得是常識……) 。雖然本人不甚瞭解評劇,但是可以理解前半部份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不過,想將這個理論應用於滬劇時,依然還是力有不逮。不知「知乎」上有否專家給予指導。

然而,並不知道該邀請誰……本來「知乎」上了解滬劇的可能就不多,還要懂樂理恐怕就更少了……希望能夠有大神不吝賜教。謝謝!

標簽: 評劇  音樂  戲曲  唱詞  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