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作者:由 無語者愛文化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11-03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是一首送別抒懷之詞,茂嘉是辛棄疾的堂弟。詞的藝術特點是首尾以啼鳥相呼應,中間用歷史上五個生離死別之典故,來突出自己與堂弟別離的沉痛,抒發了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壯志難酬的義憤,筆力雄健,沉鬱蒼涼。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綠樹叢中,鵜鴂的鳴叫聲已經讓作者悲傷不已,更有那鷓鴣的哀鳴聲剛剛停止,又聽到杜鵑的悽慘叫聲。

詞的開始便用三種悲鳴的鳥聲,營造出一種悲劇氛圍,寄託了作者自己悲痛的心情。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

鳥的悲鳴聲一直啼到春天歸去,再也尋不到了,芬芳的百花都枯萎了,實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來這樁樁件件,也抵不上人間生離死別的痛楚。

這一句是上下文轉接的關鍵,作者把離別和啼鳥的悲鳴做以比較,以抑揚的手法承上啟下,為下文的“別恨”做了鋪墊。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漢朝時候的王昭君背井離鄉,奔赴荒漠,遠嫁匈奴。她獨自坐在駿馬上彈著琵琶,進入邊關,是多麼的淒涼孤苦。

“金屋藏嬌”中的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皇后,她失寵後,坐著翠羽車辭別金殿,被打入長門宮時,又是多麼悽慘。

春秋時期,衛莊公的小妾戴媯被迫回到陳國,莊公夫人莊姜親自為她送別,兩人分別時抱頭痛哭,《詩經》中《燕燕》一詩,寫的就是這件事情。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漢武帝時期,名將李陵苦戰匈奴,兵敗後投降,他的友人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守節不屈。後來蘇武得到迴歸漢朝的機會,李陵送他有“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之語。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戰國時期,荊軻奉命入秦行刺秦王,在易水邊上,燕子丹身穿白衣,頭戴白冠,為其送行。荊軻曾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啼鳥若是知道人間有如此多離恨,就不會再啼清淚而是聲聲啼血了。如今堂弟要遠行了,還有誰能與作者飲酒共賞明月呢?

詞的最後一句點破題目,結束全詞,把前面大片凌空馳騁的想象和描寫,一下子全部收攏到題中來,顯示出辛棄疾高超的文學水平。

詩詞欣賞:辛棄疾將五個生離死別的典故,寫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首詞中

詞中的五個典故都和遠赴異國不得生還,以及“身受幽禁”或“國破家亡”之事有關,都是極悲痛的“別恨”,辛棄疾把這些典故寫在送別詞中,強烈地表達了他自己當時沉重悲壯之情。

標簽: 啼血  啼到  長絕  啼鳥  清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