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作者:由 趙敏鈴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2-10-10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趙敏鈴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環節:

一、課前聊天

讓學生在本子上寫上黃愛華和自己的名字,並在中間畫上一條橫線,讓學生思考要是讓你在橫線上寫點東西,你會寫什麼?

設計意圖:1。練習本隨時放在桌上,老師說練習什麼內容就可以馬上動手,方便。 培養學生做好課前準備的習慣。

2。學生不知道要在橫線上寫些什麼?黃老師說數學除了寫一寫之外有的時候還需要我們動腦筋去思考。 告訴學生學數學要動腦筋思考。

3。讓學生知道與自己有緣分。

二、匯入新課

師:學數學分為很多階段,如果一個人學數學沒有進到學方程階段,那麼這個人的數學是處於前面一個階段的,一個人從進入方程的學習開始這個人就進入了數學學習新的階段,所以今天是我帶大家走進這個新的階段。(讓學生齊讀三遍方程二字。)

師:我不喜歡同學們叫我“黃老師”,我喜歡同學們喊我“華哥”。(接下來改變傳統的上課問候方式,“同學們好,華哥好。”)

三、講授新課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方程中眾多內容之一:用字母表示數。看到課題你們的疑惑是什麼?(學生回答)

(黃老師把學生的問題總結後寫在了黑板上:1。字母表示什麼數?2。為什麼用字母表示數?3+怎麼用字母表示數?讓學生把這三個問題跟同桌複述。)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加明確這節課的任務。一開始我覺得黃老師對於反覆重複這三個問題會不會有點囉嗦了,可能要是給我上課,我就已經開始進入正題了。但後來發現原來只有學生明確了教學任務後,學習效率才會提高。

接下來,黃老師讓學生結合黑板上的三個問題回顧以前有哪些情況是學習過的字母表示數的。(與同桌交流討論。)

師:學習這件事不一定是老師來教你,你可以先說說你的想法我們再來歸納。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複習舊知識的同時為接下來要學習的新知識做鋪墊。

生:四年級學過的分配律、結合律、交換律就是用字母表示數。如:a+b=b+a。

師:這個a代表什麼呢?

生:什麼數都行。

師:也就是任意的數,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數。那為什麼要用字母來表示數呢?用文字來表示不行嗎?用字母表示數有什麼好處呢?(簡單便捷)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師:字母a、b代表什麼數?

生:任意球。

師:能代表幾個數?(無數個)(黑板板書a×b=b×a)(緊接著黃老師又問了學生用字母表示數有什麼好處,我感覺是不是有點囉嗦了,因為前面已經說過簡單方便了呀!!!)

緊接著是研究青蛙嘴巴、眼睛、腿和青蛙只數的關係。黃老師讓同學們在本子上寫了很多個例子,最後用一個情境來引出,但沒有說到n,用的是四個字“最後一句”,同學們哈哈大笑說沒有最後一句,這是無限的。

師:有的同學說a只青蛙,b張嘴,c隻眼睛,d條腿。還有的同學說x只青蛙,x張嘴,x隻眼睛,x條腿。(這裡黃老師雖然作了解釋,但我感覺解釋的不太到位。而且後面有個同學說用a。a。b。c來表示,後來黃老師作了解釋,並且代入了數字,我認為代數的時候可以把四個字母和分別代入的數寫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可能會更清晰,就單純靠說有的學生估計會反應不過來。)學生討論交流怎麼用字母代表無限只青蛙的嘴,眼睛和腿的數目,學生髮言,教師出示課件。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出示課件後板書,並讓學生重複了課件上的規律。

四、鞏固練習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教師引導學生用手勢表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並板書a+12=15。(學生上臺帶領檯下學生一起做。)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讓學生自己動手在練習本上寫出數量關係式,並板書:8×a=56,字母表示數 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

師: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個數學家,他告訴我字母表示數有兩類:1。表示已知,未知數代表的個數是無數個。(如黑板的左邊)2。字母表示特定的未知數(如黑板的右邊)(紅色粉筆圈黑板上的重點)

課件出示例題,讓學生判斷是用字母表示數的哪一種情況?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數學觀課者(第二季)”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黃愛華《用字母表示數》

獻給了學生兩段話。

五、課後評課:以學生為主體來評課。

總體評價:

我想這節課最真實的評價就是後面學生給予的評價:輕鬆、語言幽默、教師不嚴肅可以愉快地學習知識等等,是的,這些都是黃愛華老師課堂的特點。黃老師上課眼神是時刻都與學生有交流的,不管是坐在前面的還是坐在後面的,黃老師都和他們有眼神上的交流,所以學生在課堂上很少開小差,都聽的“津津入味”。板書也非常精煉,一塊黑板分成兩邊,左邊講的是一個題目型別的,右邊講的是另一個題目型別的,學生看了對本節課的知識一目瞭然。

精彩細節:

1。在出示青蛙這個環節時,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讓學生順著讀下來,而不會讓學生把其中涉及的乘法算式都讀出來,所以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反應不過來,也就發現不了其中的規律,而黃老師是讓學生讀了之後還要求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多些幾個,小數、大數都有涉及,其實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完後會很容易觀察出規律來,這樣的設計也是讀和寫相結合,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教學效果會更好。

2。通常情況下,我們讓學生接下來做些什麼任務都是直接說的,比如讓學生重複一個定義我們會直接要求學生。但從這節課我發現了黃老師在這方面不是這樣的,他都是會給這個任務套上一個情境,比如說自己在深圳上課學生會和他玩遊戲,然後角色對換,學生問他最後一個,這個小情境就是為了引導學生說出青蛙這個環節的規律。為了說明字母表示數有兩類,黃老師又給這個環節套上了一個小情境,說是自己有次遇到了一個數學家跟他聊天等等,我感覺這樣子非常有意思,學生聽著有趣又不會顯得這個環節很枯燥。

3。課堂的最後,黃老師出示了兩張PPT,華哥告訴你,如果你學會了今天的知識,你離方程就近了一步。鼓勵學生好好學數學。華哥又告訴你:你未來的數學學習,數字越來越少,字母越來越多!告訴學生數學的學習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要慢慢地探索。

個人感悟:

1。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眼神要與全班同學都進行交流,無論是坐在講臺前的還是離講臺遠的,還是做角落的學生,都應該有適當的眼神交流,這樣子學生會認為教師有在關注自己,才會集中注意力聽課。

2。有的時候教師在引出一些定義時或者想讓學生說出某些重點的知識時,可以創設一些小情境,學生覺得有趣的同時還能說出定義,顯得不太枯燥。

標簽: 學生  字母  老師  表示  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