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對於“媒體代表”這一席位未來發展方向 ——現狀與重難點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H9GjX9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1-02-06

入土模聯人,歡迎上香!

祝荊塗庵香火鼎盛!

長期以來,“記者”這一身份,在模擬聯合國活動中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拋開所謂應該叫MPC還是PC還是其他什麼名字這樣的無聊爭端,抽絲剝繭之下,媒體代表(記者)是一種於會場上以筆代口,以文章代替說話的角色,其唯一的公開發言途徑目前只有新聞釋出會這一形式下的提問。

影響媒體代表與媒體會場的因素,主要有兩大方面,即場內因素與場外因素。

場內因素是由於議事規則、聯動規則、資訊流等問題;

場外因素是非會場設計的因素,更多的指向的是“人”的因素。

先說場外因素:

模擬聯合國發展到今日,廣泛的收集資訊可以發現,媒體會場的代表往往是“調劑代表”,其本身要麼是被調劑到媒體會場,要麼是交了錢來看朋友的摸魚代表,為了參與媒體而報媒體的參與人是較為少見的。與此同時,媒體主席往往也是“調劑主席”,是關係戶與所謂的“老資格”落位的地方。媒體主席的工作已然進入了一個陳舊的框子:對代表的寫作僅止步於改病句和改錯字與晚間排版報紙。這種工作方式單一、知識儲備要求低的工作,已然養活了一批所謂的“MPC專精主席”,他們只開MPC而基本不會去其他會場,所用的背景檔案總是那一些資料和內容,幾乎從未有所改變,在會場上也無非是改病句與錯字,主持一個新聞釋出會,而排版報紙,倒也不算是每個會都需要有的工作。他們對於代表工作的要求無非是稿件數量,至於寫作質量,僅僅是不要有錯字和病句就罷了,對於更深入的譬如筆法與提問法,可能他們自己心裡都沒有數,更妄論教代表這些了。

再說場內因素:

首先是體系設計:

一般情況下,媒體會場都是作為體系的附庸存在的,在體系設計的考慮中,媒體長期都是被作為末尾考慮的。

無推演的委員會中,資訊的輸出密度很低,媒體代表與會場代表的資訊獲取是幾乎完全一樣的,而會場代表有充足的資訊輸出的機會,媒體代表卻只能寫寫簡訊,而其簡訊內容幾乎和會場發言一致,而又由於“寫比說慢”,造成媒體代表只能慢於會場代表,成為一個完全的“應聲蟲”。

有推演的委員會(包括聯動系統)中,由於推演中心的存在,媒體會場變得更加被動,會場代表與媒體代表拿到的“最重要的資訊”同出於推演中心之手,任然是“寫比說慢”的問題,使得媒體代表的發揮普遍慢於會場代表。推演中心的推演官往往不想讓自己手上的東西交由媒體方面代為發放,一是由於上文的場外因素,二是由於“偷懶”,畢竟自己想到什麼寫出什麼,比起和媒體方面接洽後再撰寫,顯得更加方便快捷。這一切使得媒體席位的存在變得更加多餘,唯有在新聞釋出會與採訪代表時候能有些許存在感。然而,講到這兩個有存在感的地方,卻是更加的血淚了,畢竟新聞釋出會每個會期只有一場,而召開臨時新聞釋出會的許可權往往在會場代表手中,對於媒體代表而言,十分的被動。採訪代表嘛,就更為難過了,要麼是採訪不到人、要麼是被拒之門外,更有甚者會獲得來自代表的“威脅”或是被報社所在國代表“綁架”,成為一個無情的復讀機器,而且,無論是面對威脅還是面對“綁架”,媒體代表都沒有合適的自衛渠道,哪怕是尋求主席的幫助,畢竟媒體主席們除了上文場外因素的原因,還有這主席團地位上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學術體系中學術總監是“吉祥物”或本身就兼任體系負責人,而體系負責人通常自然而然的兼任推演中心負責人,再往下是推演主席們,再往下才是媒體主席,媒體主席反映問題也其實沒什麼用,如果有大膽的媒體主席直接越級告狀體系負責人到也不是不行(筆者曾經有做過這樣的事情),而幾乎未曾見過有如此上心的媒體主席。

上述是筆者整理的有關當今媒體會場存在的問題與痛點,明眼人可見,媒體會場若想存續,所謂的痛點恰是改變的方向與指向。具體內容會在下一篇文章中,筆者會提出筆者自身的思考,希望拋磚引玉,以激發各位有志改變媒體會場現狀的模聯人的鬥志並幫助各位思考。

標簽: 媒體  會場  代表  推演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