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胡琴與二胡及其衍變

作者:由 內外弦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21-09-14

提到胡琴,民間都熟知。至今,民間鼓樂藝人有諺:鬥米嗩吶,擔米胡琴。就是說,學吹嗩吶,吃完一斗米便能掌握,學會拉胡琴,須吃完一擔米。說明學拉胡琴並非一蹴而就,要下一番功夫。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對北方和西方各民族泛稱胡人。《史記·趙世家》“吾欲胡服”。《洛陽伽藍記·城

提到胡琴,民間都熟知。至今,民間鼓樂藝人有諺:鬥米嗩吶,擔米胡琴。就是說,學吹嗩吶,吃完一斗米便能掌握,學會拉胡琴,須吃完一擔米。說明學拉胡琴並非一蹴而就,要下一番功夫。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對北方和西方各民族泛稱胡人。《史記·趙世家》“吾欲胡服”。《洛陽伽藍記·城南》載:“獅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也指來自這些民族的東西,如胡琴、胡桃、胡椒等。

胡琴一名,唐宋時期指的是我國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撥絃樂器,如琵琶、忽雷等統稱胡琴。

作為拉絃樂器,最早記載於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引自作《凱歌》其三:“馬尾胡琴隨漢車”。元代是蒙古族統治中國,胡琴開始用於宴樂《元史記·樂志》“胡琴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至建國初期,馬尾胡琴形制仍然是卷頸龍首,稱為龍頭胡琴。乃至越南等國現仍採用卷頸龍首胡琴伴隨歌舞、戲劇演奏。上面提到的“火不思”,該是馬尾胡琴最早的名稱。

古代,中國樂器名只有一個字,如琴、瑟、鍾、鼓、磬、罄、鼓、壎、竽等。先秦時期,樂器開始多了起來,根據出土文物和歷史文獻的記載,先秦出現的樂器已達三十多種。那時人們根據樂器的製作材料,將眾多的樂器歸納為八類,稱為八音,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凡逢宴饗,郊廟,各種慶典、祭禮等儀禮,都要以八音合奏。相傳,舜帝所作《韶樂》沿襲在歷代宮廷、不斷衍變發展,後宮廷音樂以《中和韶樂》為正宗,也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國樂,一直沿襲至清代。《清史稿》記載,清世祖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從有可言,春秋上丁釋尊師,樂六奏”歷代帝王都十分尊崇孔子,祭孔所用音樂乃承襲《韶》雅樂,康熙帝把祭祀樂禮定為最高等級的禮樂,極力推崇《中和韶樂》。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廷太常寺通令各闕里司,選派樂工赴京習演。

清道光《永州府志·學校志》載“八音之器,聖人法八風而為之,其聲出於五行之氣,其制器之法則有十二有律為之,度數,以十有二聲為之,齊量,有具一定聲?有具十二聲者,清濁高下,八音克諧故奏之。可以格神祗,和上下,修己治人。變化氣候,轉移風俗,以至於草木鳥獸,皆可感召,蓋天地間,皆陰陽二氣所感通。”(秦代樂器如下)

秦代金屬樂器有:鍾、編鐘、鏞、徵、鐸

石屬樂器有:磬、編磬

絲屬樂器有:琴、瑟、箏、築

竹屬樂器有:簫、篪、 籥、管等

匏屬樂器有:笙、竽等

土屬樂器有:壎、哨、缶等

革屬樂器有:建鼓、鼗鼓 、賁鼓、應鼓、搏拊等

木屬樂器有:柷、敔等

漢朝,文化有新的發展,這時期與西域有所交流,不僅向西亞送去了鍾、磬、琴、笙和樂工,以及音樂理論,而且也從西域引進了羌笛、茄、角、豎、箜篌、篳、慄、曲項琵琶等。

隋唐時期音樂得到很大發展,有九部樂,許多大麴如《六么大麴》、《伊州大麴》、《涼州大麴》、《薄媚大麴》等。大麴又稱法曲,著名的法曲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曲》等。唐玄宗酷愛法曲,命梨園子弟學習稱為法部,並發展坐部伎、立部伎,演奏規模宏大,演奏時,金、石先後參加。樂器有鐃、鈸、鍾、磐、幢、簫、琵琶等。

從中國有音樂史至唐代以來,中國音樂雖得到很大發展,但均沒有馬尾胡琴拉絃樂器的記載,到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才有了“馬尾胡琴隨漢車”的記載,是否歷代帝王有將胡文化排斥在漢文化之外,或胡琴製作工藝演奏技術還不過關,這些從史書中找不到任何依據,難下斷定。而《元史禮樂志》記載則更明確一些——“胡琴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絃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並用於宴樂,說明了胡琴是拉絃樂器特徵及所應用的場合。

元代統治者是蒙古族(胡人),自然要發展本民族樂器,而龍是漢文化的圖騰,琴的形制上採用卷頸龍首,達到與漢文化相融合,人們容易接受;若採用卷頸馬首,漢人會認為是外來樂器了。自此始,胡琴奠定拉絃樂器在中國民族音樂中的地位。

明代以來,胡琴在民間得到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民間各種紅白喜事,玩龍耍獅、廟會、節日慶典、迎賓接客等場合,需奏樂,以表禮儀隆重。

戲曲的大發展,民間戲曲音樂中胡琴成為掌本的拉絃樂器,稱之主弦或叫主胡。相繼也滲透到佛教應門和道教正一派的各種法會和道場,成為宗教音樂中不可缺少的拉絃樂器。

由於中國文化風土人情、民間習俗、民族生活習慣和欣賞、審美習慣存在差異,胡琴拉絃樂器,除二絃胡琴之外,又發展了四胡(四弦胡琴)、高胡(高音胡琴)、中胡(中音胡琴)、低胡(低音胡琴)多種形制,它們相互配合,奏出美妙的樂曲。

而南方大多用竹筒和竹杆製作,如湖南花鼓戲主胡大筒、江西採茶戲主胡甕琴等,都是同一材料製作。也有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板胡、粵胡,椰胡,墜胡。少數民族也產生了本民族特色的拉絃樂器,如蒙古族的馬頭琴,維吾爾族的艾捷克、藏族的必旺鐵琴、撒尼族的三絃、壯族的馬骨胡,京劇的主弦京胡以及潮汕地方的牛角胡琴等,其原理均是馬尾胡琴的衍生變化。胡琴在民間流傳衍變,而演奏技巧卻沒有發生質的飛躍,大多用左指中關節按弦,不上把也能獨立演奏,表現某種情愫的獨奏樂曲。演奏技巧發展緩慢。

二胡:是馬尾胡琴在近代中國發展最為完備的民族拉絃樂器。

二胡,本應稱呼是二絃胡琴,現人們約定俗成叫做二胡。從20世紀20年代至今,經不斷研究改進,現日臻完善,它已有統一的形制,樂器工廠一般用木製(民間多用竹製,琴筒直徑約8。9釐米,質地好的用紫檀木或紅木作琴桿和琴筒,二絃按五度關係定弦,(大多定為內弦d,外弦a)安有銅軫調整音高,弓根裝有魚尾,使馬尾調整到適合的張度,一端蒙蟒皮或蛇皮,琴絃原用繭絲製成纏弦,現採用鋼絲,且耐用堅固,琴碼擱置琴筒蛇皮中央,發音柔和優美,用於獨奏、合奏、伴奏。現代民族樂隊中,尚有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等多種型制,這是與西洋拉絃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擔琴相對應發展起來的中國民族拉絃樂器二絃馬尾胡琴系列,現已廣泛運用。

20世紀後期,出了悉心振興民族音樂的二胡演奏家和現代作曲家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人,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等藝術專門學校。1927年創立國樂改進社,他不僅深諳古樂,擅長二胡、琵琶,同時也學過西洋管樂與鋼琴、小提琴。他受了五四民主進步思想的影響,開始從事發展我國民族樂器,特別是二胡、琵琶的改革與樂曲的創作。他寫了《除夜小唱》(又名《良宵》)、《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光明行》……等,還寫過多首二胡練習曲作為二胡的教材,經過劉天華的革新,二胡的演奏技巧如滑音、泛音、頓音、連音、裝飾音等一系列演奏技巧開始規範化,二胡音域被擴充到三個八度,五個把位,同時對調式、樂曲結構、章回段落也頗為講究,對音樂描寫意境,極繪形繪神,對各種樂曲的表現情思也有進一步的探索。

同一時代,民間也有出色的二胡演奏家如華彥均(又稱瞎子阿炳),江蘇無錫人,家境貧寒,從小隨父華清和學道教音樂,後淪為沿街賣藝為生,他是一位出色的盲藝人。他創作出《二泉映月》、《聽松》、《大浪淘沙》等二胡曲,《二泉映月》不但是中國民樂經典之作,也是當今世界名曲,受到國內外廣泛讚譽。

相當於這一時期,由於都市文藝生活的復興,江南絲竹也逐漸興旺,開始成為一個擁有各種流派及眾多演奏家,曲目的樂種。鄭靚文等在上海組織一個大同樂會,他們整理出一些優秀樂曲,如《夕陽簫鼓》今名《春江花月夜》、《虞舜薰風曲》、《三六》、《梅花三弄》等,二胡是主奏樂器,奏響江南絲竹樂柔美的旋律。

此時廣東戲曲發生了粵曲革命,廣東音樂也從戲曲音樂中逐漸獨立出來,成為很有活力的新型樂種,二胡又衍變成粵胡,創作一批具有南國風情的樂曲,其代表作如《旱天雷》、《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步步高》、《彩雲追月》等。

建國以來,北方的墜胡、京胡、板胡等,都先後發展起來,代表樂曲有《百鳥朝鳳》、《六畜興旺》並模仿人聲演唱和鑼鼓敲擊,《夜深沉》、《小開門》從京劇伴奏中脫穎而出,經過加工改編,形成具有京味的京胡協奏曲,在拉絃樂器中風格、技巧上,獨樹一幟。

從宋代馬尾胡琴至清代,拉弦胡琴系列,在中國民族音樂史上,雖有所發展,但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緩慢。從20世紀20年代後期開始至今近100年時間,胡琴在中華大地發展成異彩紛呈,風格多樣,人才輩出,演奏技巧高超,樂曲浩繁的民族樂器。當今二胡不但從過去只能席坐演奏,發展成能站立演奏,輔以形體對樂感的補充,不僅能演奏中國樂曲,而且還能演奏外國樂曲,加上現代科技電聲的引進,給觀眾留下難忘的聽覺及視覺享受。

胡琴雖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中國民族樂器體制上還不太完善,拉絃樂器聲部尚缺乏低音。有的樂團用倍大提琴或馬頭琴,還有新發展的倍琴來頂替低音聲部,但形制上,音質上不協調,不完整,音質上過不了關,給中外觀眾留下遺憾,隨著時代的發展,我相信這一難題音樂家們會精心研究,予以解決的。

標簽: 胡琴  二胡  絃樂器  樂器  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