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曲藝

崑曲的歷史沿革

作者:由 徐帥鍋 發表于 曲藝時間:2018-01-23

崑曲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

元末明初,南方戲曲有四大聲腔,分別是

海鹽腔、弋陽腔、餘姚腔和崑山腔

。崑山腔是用崑山方言唱歌,流行於吳地。

崑山人顧堅

,擅於發現南方曲藝的奧妙,他的作品特別適合崑山腔,所以,他推動了崑山腔的傳播。

到了明代嘉靖年間,寓居的太倉

魏良輔

為首的作曲家們對南曲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引進了北曲和先進的北曲樂理以及傳統的聲韻學說,改良了崑山腔。

改良後的崑山腔婉轉流麗,又被稱為“水墨腔”。

到了嘉靖末年,

崑山劇作家梁辰魚依照崑曲音律填寫了《浣紗記》傳奇

,把僅限於清唱的崑曲運用於舞臺表演,這標誌一個新的劇種——

崑劇誕生

明代萬曆年間,

吳江人沈璟提倡崑劇應該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同時又以守律為主張,這些適應了新興市民階層的審美需求,沈璟等人也被稱為“吳江派”

,吳江派的主張使得崑曲逐步從貴族廳堂流向市井舞臺,促進了以營利為目的的職業戲班的繁榮發展。

明末清初,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但這些並沒有使得崑劇衰落,反而給崑劇注入了新的活力,名家輩出,傑作如林。

以李玉為代表的蘇州地區創作群體,被稱之為“蘇州派”。

蘇州派融吳江派的守律、本色和崑劇另一派臨川派的典雅、文采於一體,形成了合律又雅俗共賞的新風格。蘇州派的創作活動達60年之久,作品可查的就有160多種,完整傳世的有近70種。

蘇州派的創作,還極大地繁榮了崑劇舞臺,推動了戲班的打發展。當時僅蘇州的戲班最多是就有數百家,但到了乾隆後期崑曲走向了衰落,主要體現在創作的消衰。

到了清末,太平天國佔領蘇州,蘇州戲班基本都逃到上海,崑劇一蹶不振。清末蘇州只剩下

大雅、大章、全福和鴻福

四家昆班。

民國初年,最後一家昆班全福班宣告解散,這時,崑曲只在民間曲社中一息尚存。民國十年,

上海企業家穆藕初

在蘇州平門五畝園創辦了崑劇傳習所,培養了數十名“傳”字輩的學員。

新中國成立後,浙江國風崑蘇劇社的

《十五貫》

進京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崑劇建團熱潮。

上海來蘇州落戶的民鋒蘇劇團也是開始演出崑劇,後來改名為蘇州市蘇劇團、江蘇省崑劇團,就是今天蘇州崑劇院的前身。

今日,崑劇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崑劇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關注,臺灣白先勇先生和江蘇省崑劇院聯袂打造的

青春版《牡丹亭》

獲得成功,也走出國門,在歐美、東亞等地受到廣泛關注和追捧。

標簽: 崑劇  崑山  蘇州  崑曲  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