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延遲滿足vs及時行樂,你選哪一個?

作者:由 蕭達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19-04-14

延遲滿足vs及時行樂,你選哪一個?

當我們說某個人做事衝動魯莽,缺乏理性時,我們其實是想要說,這個人會為了一時的滿足,而犧牲長遠的考量。感情用事、盲目消費、拖延怠惰、經受不住誘惑,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的常見範例。但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如此

短視近利

人們強迫自己去延遲獲得獎賞的能力,被稱為

自制力

或延遲滿足。社會學家認為這種能力是智慧的象徵,它表明個體有能力預估未來,並據以規劃自身的行動。但經濟學裡卻有一個“折現”的概念,它是指個體在對未來的收益打上一個折扣後,將其貼現為當下的收益。獲取即刻的獎賞,而非等候遙遠的酬勞;這種對未來進行折現的行為,在經濟學家看來,同樣是合乎邏輯的理性抉擇。

及時行樂

在沒有

通貨膨脹

的情況下,是現在就拿到100元好,還是一年後拿到100元好?你很可能會選擇現在,並且現在也的確是更好。首先,如果我們在一年內急需用錢或者遇到了投資機會,那麼這100元就可以派上用場。其次,如果我們現在放棄了這100元,沒有人能夠保證我們在一年後可以拿到它。再次,天有不測風雲,如果我們在一年內便不幸逝世,那麼我們自然也無法再去享用這100元。

如此看來,折現未來收益,獲得即刻獎賞,的確是理性的做法;除非,這100元在存放一年後可以為你帶來額外的高收益。

我們還可以用一個笑話來說明及時行樂的合理性。死刑犯馬上就要被執行死刑了,獄警在臨刑前交給了他一根香菸,想讓他最後再享受一下。誰知死刑犯竟迴應說:“謝謝你的好意,但我正在戒菸!”

這個笑話之所以好笑,是因為

死刑犯

的生命已經太過短暫,延遲滿足於他而言毫無意義,及時行樂才是最佳選擇。雖然生活裡大部分時刻,我們都相當確信自己不會立刻暴斃身亡,但是凡人總有撒手西去的一天,如果我們總是在延遲滿足,那麼很可能直至臨終的那一刻,我們都無法獲得應有的享受。

延遲滿足vs及時行樂,你選哪一個?

人類在遠古時期的祖先,不會有太多辦法來儲存財物,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衝動消費各類資源帶給他們的報償必然會更高。正因此,人類的

情緒機制

裡需要構建出及時行樂的衝動,來恰當地追求眼前利益。另外,我們也需要理性的評估機制,來衡量自身的壽命,以及

短期利益

和長期利益的大小風險,並對我們的情緒慾望做出再調控。

延遲滿足

心理學家

認為,很多罪犯的行為彷彿就是對未來做了大手筆的套現。犯罪如同賭博,它的報償是即刻的,而可能的代價卻要等到未來才會出現。如果我們將犯罪行為簡單歸咎於智慧不足,那就太過武斷了。出身貧寒的人,如果社會秩序不利於他們的上升,那麼他們的未來多半也沒有什麼可以期待的;並且,他們對此也都心知肚明。摧使他們鋌而走險的,完全可以是一種理性的評估。在這種理性評估裡,長遠利益不值一提,

短期利

益卻巨大無匹。

由此我們知道,個體是否採取延遲滿足的行動,取決於

折現離場

和長遠投資這兩種動機的此消彼長。而兩種動機的消長,又取決於長遠利益的大小,短期利益對於個體的重要性,獲得長遠獲益的可靠程度,以及個體預估的自身壽命。

延遲滿足vs及時行樂,你選哪一個?

所謂“知難行易”,其實是指長遠利益的確遠遠超出了短期利益,只是個體因為經驗和智慧的不足,未能認識到這種長遠利益的重要性和可靠性。而一旦個體的認識足夠充分,放棄短期利益,延遲獲得滿足的時間,是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努力的。

但是,有時候我們又會覺得“知易行難”。一方面,這可能是因為在我們的理性評估裡,長遠利益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和可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與短期利益相捆綁的本能衝動太過強大。如果你天生貪戀甜食,那麼健康苗條雖然重要,藉由節食達到苗條目的的做法也非常可靠,但節食於你而言仍舊會非常困難。甚至於,你寧願肥胖,也要享受美味食物。

古老心智與現代環境

在漫長的

遠古時期

,環境中的不確定性使得那些及時行樂的個體獲得了更多的報償,留下了更多的後代。我們的心智,因而也被塑造得更傾向於及時行樂。但到了現代環境裡,我們有了更精確的知識,可以更可靠地預測未來;比如,我們都相當確信自己可以安全地步入老年。

在這種情況下,放任及時行樂的衝動引導我們做出決策,就可能會變成一種意志上的弱點,損害我們的長遠利益。例如,我們在明知自己會後悔,事後也的確後悔了的情況下,在晚餐後又加了一點甜點。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到,自己在克己自制和延遲滿足上,始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影片版:

延遲滿足vs及時行樂,你選哪一個?【

Sunday進化心理學

】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參考文獻:

Steven Pinker, “How the Mind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