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聞一多的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是說新詩還是舊詩

作者:由 老街味道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10-01

前言

寫詩的人,都知道

聞一多

的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三美出自於聞一多《詩的格律》一文。

這就有點奇怪,提到了格律,那麼聞一多說的是新詩(

現代詩

)呢,還是舊詩?

其實並不奇怪,聞一多以前就是寫舊體詩的,後來寫新詩聞名天下,但是他對於當時某些詩人的新詩並不認可,因此借鑑舊體詩的特點提出了三美。

一、聞一多三美的由來

1912年,13歲的聞一多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清華他度過了十年學子生涯。到22歲時,他赴美留學。

聞一多最早受到的舊式傳統教育,當然會做舊體詩。1921年以前的《古瓦集》收錄了他的幾十首舊體詩, 可惜他的舊體詩遠沒有新詩出名 。

五四以後,聞一多對於迷上了新詩的創作,他在1921年的《清華週刊》說過:

若要真作詩,只有新詩這條道走…。。

雖然五四以後,大家開始批判舊詩學習新詩。然而新詩的創作過於隨意,於是又起了紛爭。

聞一多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格律派,他推崇新詩,但是他認為新詩也應該是“帶著鐐銬的舞蹈”,其詩歌理論最著名的就是“三美”: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

這個三美其實舊詩中的律詩完全符合,有平仄變化的聲律,有句式的標準化,而且古人很注意寫景抒情。例如王維的這首《

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不過,對於新詩和舊詩,他認為:律詩永遠只有一個格式,但是新詩的格式是層出不窮的。可以由我們的意匠來隨時構造。

也就是說,三美,是專門給新詩準備的“鐐銬”,希望新體詩人作詩不要太過於隨意。

聞一多的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是說新詩還是舊詩

二、新詩的束縛

最早的新詩,很多來自於西方詩歌的翻譯,有些翻譯過來的詩歌完全就是白話文。個別新體詩人們,模仿這種翻譯過來的模式作新詩,似乎不需要特意學習,也可以人人都是詩人了。

然而,詩不是音樂,詩歌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每一種語言都有特殊性,而詩歌恰恰就是和本民族語言的特殊性相結合的產物。詩的用典、押韻、句式、修辭、煉字,翻譯成另外一種文字,完全就不是本來的樣子了。

我們的五律七律翻譯成英語,就不是

五律

和七律。西方的詩歌,翻譯成中文,他本來具有的某些語言特點,也無法用中文表現出來。

很多現代詩人,誤以為格律這種枷鎖只有迂腐漢民族才有,其實西方的

十四行詩

(商籟體)一點不比格律詩簡單。

莎士比亞和

普希金

都是擅長十四行詩的詩人,這一類詩體是西方詩歌的格律詩。 從詩的結構而言,有4+4+3+3、有8+6、有4+4+6等模式。 押韻就更復雜,和我們中國傳統的押韻方式有很大區別:

1、交韻(alternating rhyme scheme)又叫“交叉韻”、“換行韻”—— 一三行押,二四行押(ABAB);

2、抱韻(enclosing rhyme scheme),又叫“首尾韻”、“環抱韻”—— 一四行押,二三行押(ABBA);

3、隨韻(running rhyme scheme),又叫“連續韻”——一二行押,三四行押(AABB);

4、

疊韻

(overlap rhyme scheme),又叫“重疊韻”——兩行押韻(AA)。

把西方的這種“格律詩”翻譯為漢語,很難體會其原來的風韻。

不過,也有人用漢語寫這種詩體。例如

馮至

的這首十四行詩,結構是按照4+4+3+3分成了三段,我們觀察一下這首詩第一、二段的押韻是“抱韻”:ABBA(例如第一段:落、 埃、 代、棵)。

什麼能從我們身上脫落,A

我們都讓它化作塵埃: B

我們安排我們在這時代 B

像秋日的樹木,一棵棵 A

把樹葉和些過遲的花朵 A

都交給秋風,好舒開樹身 C

伸入嚴冬;我們安排我們 C

在自然裡,像蛻化的蟬蛾 A

把殘殼都丟在泥裡土裡;

我們把我們安排給那個 A

未來的死亡,像一段歌曲,D

歌聲從音樂的身上脫落,A

歸終剩下了音樂的身軀 D

化作一脈的青山默默。A

假如這樣寫,和寫

舊體詩

一樣有束縛,革新豈不是從一個窠臼跳入另一個窠臼了嗎?

聞一多提出的三美,並沒有中外“格律詩”那麼複雜,那麼他是怎麼解釋三美呢?

聞一多的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是說新詩還是舊詩

三、聞一多的現代詩

為了擺脫束縛,很多的詩人崇尚完全自由的新詩,和聞一多等人提倡的新格律派起了爭端。1926年5月,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新格律詩的理論主張,核心是講究詩的“三美”:

音樂美:指音節和韻腳的和諧,一行詩中的音節、音尺的排列組合要有規律;

繪畫美:指詩的辭藻力求美麗、富有色彩、講究詩的視覺形象和直觀性;

建築美:指節與節之間要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齊,從詩的整體外形上看有整齊之感。

我們看一下聞一多的代表作《

死水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鐵罐上鏽出幾瓣桃花;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麼一溝絕望的死水,也就誇得上幾分鮮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裡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麼世界。

可以看出來,聞一多的新詩追求他的三美,但是不象商籟體那麼過於束手束腳。

雖然聞一多創作了那麼多優秀的新詩,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舊體詩的研究,甚至從新詩轉為了推崇舊詩。

聞一多的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是說新詩還是舊詩

四、勒馬回韁作舊詩

聞一多以新詩聞名,但是他漸漸對舊體詩產生了新的認識。在出國留學以前,聞一多回家鄉成婚,寫過一首七律《蜜月著<律詩底研究>稿脫賦感》:

春綰香閨鎮彩霓, 東萊貸筆漫災梨。 杖搖藜火兼燃夢, 管禿龍鬚半掃眉。

手假研詩方剖舊, 眼光獨道故疑西。 洛陽異代疏泉出, 誰訂黃初二月疑!

“手假研詩方剖舊, 眼光獨道故疑西”,可以看出,聞一多其對於新詩和舊詩產生了疑惑。這種疑惑,在他留學期間變得清晰。1925年,聞一多在西方闖蕩多年後,寫過一首《廢舊詩六年矣復理鉛槧紀以絕句》:

六載觀摩傍九夷,吟成鴃舌總猜疑。

唐賢

讀破三千紙,勒馬回韁作舊詩。

聞一多把國人對於西方形式新詩的觀摩與學習,比喻成了鸚鵡學舌,最後的判斷是,多讀一些我們民族的經典詩文,才知道

傳統文化

的偉大價值,還是勒馬回韁作舊詩吧。

回國後的年聞一多下苦功研究古典文學。先後在在

南京中央大學

、國立青島大學等校教授詩詞。

聞一多的三美理論,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是說新詩還是舊詩

結束語

聞一多的三美,對於新詩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民國時代雖然新詩大行其道,但是很多文人依然喜歡創作舊體詩。似乎相互之間,還有個鄙視鏈。錢鍾書曾經有一句話:

只有做舊詩的人敢說不看新詩,作新詩的人從不肯說不懂舊詩。

關於聞一多的舊體詩,

梁實秋

曾經評價:

聞一多長於圖畫,而且國文根底也很堅實,作詩仿

韓昌黎

,硬語盤空,雄洋恣肆,而且感情豐富,正直無私。

三美中的音樂美和建築美,本來就是舊體詩具有的特點。至於繪畫美,就看詩人描述景物的本事了。

到了我們的時代,詩歌早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地位,不像以前那麼受人關注。聞一多的三美,在今天的詩界似乎沒有那麼講究,如今已經是“萬”花齊放、不拘一格的時代了,啥樣子的詩都能出現。

最後要說的是,詩好不好不在於用什麼形式。但,這不是不學習的理由。

@老街味道

相逢只道好江山,老街原創詩詞,臨江仙15首

標簽: 聞一多  新詩  舊詩  舊體詩  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