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作者:由 茨N晨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04-13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講《蘇菲的世界》這本書——

一晃,時間就到了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這期文章中,讓我們從公元前300年,繼續跨越2000年的時間,一直到17世紀,看看這期間哲學上發生的美妙故事…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四、公元前第四世紀末——公元400年

在公元前第四世紀末

亞里士多德時期

,一直到公元400年左右中世紀初期這段很長的時間裡,雅典人失去了統治者的地位。

部分原因是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對各地的征服,亞歷山大征服各地的結果使得埃及、東方(遠至印度)的文明與希臘的文明得以結合。

在人類的歷史上,這是一個新紀元、新文明的開始,希臘文化和語言扮演主導角色。這段時期維持了大約300年,被稱為

“希臘文化”

公元前50年,羅馬征服了所有希臘王國,進入羅馬時期,不過在羅馬牛X之前,它也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因此希臘政治勢力雖江河日下,但希臘文化與哲學仍然發揮重要作用。

希臘文化使得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界限泯滅了,“大家都融成一鍋粥”,在這期間發生了

“信仰的混合”

(syncretism)等現象。

這段時期,並未再出現一個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相反許多學派依舊受到雅典三大哲學家的啟發。

他們依舊致力於解決蘇、柏、亞提出的問題,關心人的生死、倫理、道德等,其中他們最關心的是“何謂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獲得這種幸福”。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五、四個學派

12、犬儒學派

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由雅典的

安提賽尼斯

所創,他曾受教於蘇格拉底門下。

該學派主要推崇節儉、樸素,“身外之物皆可拋”,真正的幸福不會依賴物質、政治力量、健壯身體等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

該學派的代表人物是

戴奧基尼斯

,安提賽尼斯的弟子。

據說他住在一個木桶中,靠一襲斗篷、一支棍子、一個麵包袋為生。

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曬著太陽時,亞歷山大大帝前來探望他。亞歷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訴他只要他想要任何東西,他都可以賜予他。

戴奧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閃到旁邊,讓我可以曬到太陽。”

就這樣,戴奧基尼斯證明他比亞歷山大這位偉大的將軍要更富裕,也更快樂,因為他已經擁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犬儒學派相信,人們毋需擔心自己的健康,不應該因生老病死而苦惱,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痛苦而讓自己活受罪。

於是,到了今天,“

犬儒主義

”這些名詞的意思變成是對人類真誠的輕蔑不信,

暗含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的態度與行為。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13、斯多葛學派

公元前300年左右,由季諾建立。這個學派對羅馬文化有很大影響。

該學派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縮影。認為宇宙間存在一個“

神明的律法

”,各國的法律都是模仿這種法自然律法的不完美法條。

除了否認個人和宇宙有別,他們還認為精神和物質是沒有衝突的,宇宙只有一個大自然。這種“一元論”與柏拉圖的“二元論”或“雙重實在論”正好相反。

比起犬儒學派這種“木桶哲學家”,他們更加地接受當代文化,關心政治、人民群眾,他們有許多人都成為活躍的政治家。

代表人物:

(1)

羅馬皇帝奧瑞里亞斯

(公元121-180年);

(2)

西塞羅

,演講家、哲學家、政治家等。他建立了“人本主義”;

斯多葛學派強調,所有的自然現象,如生病與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變的法則罷了,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

我們不能為生活中一些歡樂的事物所動。在這方面,他們的觀點與犬儒學派相似,因為後者也宣稱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

到了今天,我們仍用“

斯多葛式的冷靜”(stoic calm)

來形容那些不會感情用事的人。

14、伊壁鳩魯學派

犬儒學派與斯多葛學派將他的哲學解釋成“人不能沉溺於物質上的享受”。不過,蘇格拉底另外一個弟子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則認為人生的目標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

公元前三百年左右,伊比鳩魯(公元前341——270年)在雅典創辦了“伊比鳩魯學派”。他將阿瑞斯提普斯的享樂主義加以發展,並與德謨克里特斯的原於論結合起來。

伊比鳩魯學派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樂趣時,必須同時斟酌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較短暫的快樂時,必須考慮是否另有其他方式可以獲致更大、更持久或更強烈的快樂。

伊比鳩魯以他所謂的“四種藥草”來總結他的哲學: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他還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當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與斯多葛學派截然不同的是,伊比鳩魯學派對於政治或團體生活並不感興趣。

在伊比鳩魯之後,許多伊比鳩魯學派的人士逐漸沉溺於自我放縱。他們的格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Epicurean這個字如今已具有貶意,被人們用來形容那些專門追求享樂的人。

15、新柏拉圖派哲學

···文化末期最令人矚目的哲學學派主要仍是受到柏拉圖學說的啟發,因此我們稱之為

新柏拉圖派哲學。

人乃成為二元的造物:我們的身體就像感官世界,所有的事物一般是由塵與土所構成,但我們的靈魂卻是不朽的。

普羅汀

(Plotinus,約公元二O五年~二七O年)。

普羅汀認為,世界橫跨兩極。一端是他稱為“上帝”的神聖之光,另一端則是完全的黑暗,接受不到任何來自上帝的亮光。

不過,普羅汀的觀點是:

這個黑暗世界其實並不存在,它只是缺乏亮光照射而已。

普羅汀一生中曾有一兩次靈魂與上帝合而為一的體驗,我們通常稱此為神秘經驗。除了普羅汀之外,也有人有過這種經驗。···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五、中世紀(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中世紀的哲學家幾乎都認定基督教義就是真理。中世紀的哲學幾乎都圍繞著“我們是否要信基督教的啟示?”、“我們是否可以藉助理性來探索基督教的真理”這類問題打轉。

16、

中世紀兩大哲學家之一:聖奧古斯丁(公元354-430年)

信奉新柏拉圖哲學,同時是基督徒。是第一個將歷史納入哲學理論的哲學家。

主要思想:

(1)他相信在上帝創造世界之前,‘理型’存在於神的心中。(他巧妙地結合了基督教和柏拉圖的哲學)

(2) “善的意念是上帝的事功,惡的意念是遠離上帝的事功”;

(3)沒有人值得上帝的救贖,誰會獲救,誰會受罰,都是事先註定的,我們完全憑上帝處置。

17、中世紀兩大哲學家之二

:聖多瑪斯(公元1225-1274年),既是哲學家,也是神學家。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說聖多瑪斯將亞理斯多德加以‘基督教化’,就像中世紀初期的聖奧古斯丁將柏拉圖‘基督教化’一樣。”

主要思想:

(1)基督教的教義和哲學往往是相通的。哲學、理性與基督教的啟示、信仰並不一定衝突;

(2)世間有若干“自然的神學真理”,它既是由信仰和基督的啟示而來,也是經由理性和感官;

(3)萬物中,植物是最低等的,其次是動物,再其次是人類,再其次是天使,最上面是上帝;

(4)令人遺憾的是,聖多瑪斯對女人的看法和亞里士多德相似,他認為這種看法和聖經上的一致,例如,聖經上就告訴我們女人是由亞當的肋骨所造的。

他認為女人只有在身體的構造上不如男人,靈魂上則與男人相當,在天堂裡,兩性是平等的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六、文藝復興時期(14世紀—16世紀)

文藝復興是指古代藝術與文化的再生,也是“人道主義的復興”,一切又以人為中心,當時的口號是“回到本源”,本源主要指古代的人文主義。

文藝復興時期各個領域都發生了絢爛多姿的變化,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宗教領袖等知名人物。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認為人是極其崇高可貴的,和中世紀時強調人性本惡的觀點截然不同。

··代表人物:

18、費其諾

他告訴人們:“認識自己,呵,你這藏在凡俗身軀內的神明子孫啊!”。

19、米蘭多拉

作品:《頌揚人的尊貴》。

七、巴洛克時期(17世紀)

“巴洛克”

這個詞原來的意思是“形狀不規則的珍珠”,這是巴洛克藝術的典型特徵。整體來說,十七世紀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種矛盾的對比中呈現的張力

巴洛克時期的口頭禪:

1、“把握今天”;

2、“不要忘記你將會死亡”;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20、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1596年-1650年)

在這個時代,人們開始覺得有必要將現代的思想整理成一套哲學體系。而第一個創立一套重要的哲學體系的人正是笛卡爾。

即創立了一套從基礎開始創立,企圖為所有重要的哲學性問題尋求解釋的哲學。

#主要思想:

(1) 他和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哲學家一樣,是理性主義者;

(2) 笛卡爾最感興趣的哲學課題是“我們所擁有的確實知識以及肉體與靈魂之間的關係”,這兩大問題是後來一百五十年間哲學家爭論的主要內容;

(3) 他像柏拉圖一樣,相信

‘精神’與‘物質’

有明顯的不同。但是究竟身體如何影響靈魂或靈魂如何影響身體,柏拉圖還沒有找到答案。”

(4) 他認為哲學應該最簡單到最複雜,由此才可能建立一個新觀點。他希望用“數學方法”來進行哲學性的思考;

(5) 他想拋掉之前哲學家的思想,“從零開始”,建立一套哲學體系。因為就像蓋一棟房子一樣,他希望房子的地基是牢固的,是站得住腳的;

(6) 笛卡爾不僅懷疑前人的理論,他還認為夢境和所謂的真實世界並不一定有所區分,就像莊周所說:“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7) 笛卡爾的名言——

“我思故我在”

,他不僅察覺到自己是一個會思考的‘我’,也發現這個會思考的‘我’要比我們的感官所觀察到的物質世界更加真實;

(8) 笛卡爾認為自己知道何謂完美的實體,但是這種概念並不會來自一個本身並不完美的人,所以它只能來自那個完美實體本身,也就是上帝。

(9) 二元論:

l 笛卡爾宣稱宇宙間共有兩種不同形式的“實體”——“靈魂”和“擴延(物質)”。靈魂屬於意識,不佔空間;物質則是純粹的擴延,會佔空間,能被不斷分解為更小的單位,但卻沒有意識。

l 這兩種本體都來自上帝,但彼此獨立存在,不相互影響。笛卡爾把思想的真實世界和擴延的真實世界區分得一清二楚,或者說他將上帝一分為二。所以我們稱他為二元論者;

l 他認為人才有靈魂,而動物則完全屬於擴延的真實世界,他認為動物就是複雜的機器。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佔空間。(他並不否認動物也可能會思考,但如果會的話,那也符合二元論)

l 人的

“靈魂”與“物質”

透過一個他稱為松果腺的腦部器官相互作用。而靈魂不受身體的影響,它的目的是使理性獲得掌控權。就像我們肚子痛的受不了的時候,三角形內角和依然是180°。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21、另一位大哲學家——史賓諾莎(1632-1677年)

是阿姆斯特丹猶太人,因發表異端邪說被逐出教會,是第一個對聖經進行‘歷史性批判’的人。

主要思想:

(1) 要用永恆的觀點來看事情 ;

(2) 最重要的著作:《幾何倫理學》;

(3) 使我們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和諧的是我們內心的各種衝動。但如果我們體認到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我們就可以憑直覺理解整個大自然;

(4) 我們會很清楚地領悟到每一件事都有關聯,每一件事情都是一體的。最後的目標是以一種全然接納的觀點來理解世間的事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5) 一元論:

l 上帝創造這個世界並不是為了置身其外,上帝就是世界,世界就在上帝之中。

l 否認笛卡爾的二元論,認為宇宙間只有一種實體,既存的每樣事物都可以分解、簡化為一個他稱之為“實體”的真實事物,他有時稱之為“上帝”或“大自然”,所以我們稱他為“一元論者”。

l 史賓諾莎認為上帝(或自然法則)是每一件事的“內在因”。人沒有自由意志,世間只有一種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動的,那就是上帝(或自然)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本期文章就結束了~

碼字不易,本文純屬原創,如果對你有幫助,給我一個小小的贊,就是對晨哥最大的鼓勵了!!

我是晨哥,專注於乾貨好書的超詳解讀。原創、認真是我的原則。

晨哥將為你提供心智成長、財商提升、人生規劃、生活百科等領域中真正讀過的好書,所推書籍大多為豆瓣高分,眾人推薦,是不是好書,早已經過經驗~

文章收藏次數長期超過99%/98%的同級創作者,收藏/贊達到2:1。

如果你想看排版更精美,分類更明確的文章,那麼你應該來晨哥的公眾號【茨N晨先生】,公眾號的文章要比知乎早發一週左右~

強烈推薦!晨哥精選文章合集快速通道——

有什麼口碑比較好的書?

《蘇菲的世界》系列文章連結:

第一期:

茨N晨先生:“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人終將死去,就不能體會活著的滋味”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一)

第二期:

茨N晨先生:蘇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二)

第三期:

茨N晨先生:“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第四期:

茨N晨先生:“如果人類的腦袋簡單得足以瞭解的話,我們還是會愚笨得無法理解它。 ” |《蘇菲的世界》精講(四)

第五期:

茨N晨先生:“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人終將死去,就不能體會活著的滋味。” |《蘇菲的世界》精講(五)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神不足懼,死不足憂,禍苦易忍,福樂易求。” |《蘇菲的世界》超詳解讀(三)

—END—

標簽: 上帝  哲學  學派  柏拉圖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