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作者:由 若水中觀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8-09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P190【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qí)夜伽陀,雜糅(róu)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嘆未曾有。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略解】

阿難聽了佛的偈子,嘆未曾有,禮敬佛說:“我心還沒有理解六解一亡以及解結順序的意思。”

【詳解】

於是阿難與會大眾,聽到如來無上慈悲的教誨和這個偈子,重頌和孤起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顯發的妙理極為透徹,大家的智慧都更加開啟明瞭,紛紛嘆為稀有。此時,阿難合掌頂禮佛說:“我今天雖然聽聞了佛以無遮大悲之心所開示的性淨妙常的真實法句,但我心裡還是不瞭解‘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的道理。但願你大慈大悲,再次憐憫與會大眾和將來眾生,繼續洗去大家內心中沉積的煩惱塵垢。”

【註釋】

“祇夜伽陀,雜糅(róu)精瑩”:

“祇夜”,重頌,以偈子把前面長行講過的要義重述一遍,作用是便於記誦、受持,加深聽法者的印象,把握佛開示的重點。“伽陀”,孤起頌,以偈子開始一段新的宣說,前面沒有說過。這種重頌(祇夜),和孤起頌(伽陀)相互雜糅,是為了讓義理更連續,更清楚,更透徹。

“六解一亡舒結倫次”:

就是指前面的一句偈“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P191【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黎,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酬佛:“此名為結。”】

【略解】

佛拿起一條花巾作道具,給阿難開示,佛連續綰了六個結。

【詳解】

這時如來,在獅子座上整理了一下衣服,攬七寶鑲嵌的小桌子,交從上面拿了一條夜摩天人所供奉的華巾。然後左右相交綰了一個結,顯示給阿難看並問道:“這是什麼?”阿難大眾對佛說:“這個名字是結。”於是如來又在原來的基礎上綰了一個結,重問阿難:“這是什麼?”阿難大眾對佛說:“這也是結。”如來就這些綰了六次華巾,總成六結,每綰一個結都示現給阿難看並問他“這是什麼”,阿難大眾也這樣回答佛:“這是結。”

【註釋】

“整涅槃僧,斂僧伽黎”:

涅槃僧,裙;僧伽黎,大衣,即二十五條衣。

“劫波羅天”:

梵語Kapala,亦即夜摩天,焰摩天。

“綰(wǎn)巾”:

頭尾兩邊交叉打一個結。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P192【佛告阿難:“我初綰(wǎn)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複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只一條,我六綰時,名為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略解】

佛說:“你看,這六結各自不同,但都是一巾所造,但是六結的次序和名稱一旦形成以後,卻是沒辦法雜亂的。每一根都有豎六結需要按順序解除。你的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這樣,‘

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

’,所以說畢竟同體中,生出畢竟不同之用。”

【詳解】

佛說:“我第一次綰巾,你說是結,花巾原先就這一條,為何第二次綰巾和第三次綰巾,你還稱它為結?”

阿難對佛說:“世尊!此寶疊花巾是由細線編織而成,雖說本來是一個整體,但是我思維:如來綰一下,就得一結,如果綰一百下,終究得名百結。何況此巾,只綰了六結,沒有繼續綰第七結,也沒有在綰第五結後停下來,為何如來只允許最開始綰時稱為結,接下來第二第三都不能稱為結呢?”

佛告訴阿難:“此寶花巾,你知道經巾元本只有一條,我綰了六下,名為六結。你仔細觀察,巾體是同,因為有結而顯得彼此不同。你怎麼看呢?最初的綰成的結名為第一結,這樣綰到了第六個結,我今能不能把第六結叫做第一結呢?“

阿難說:“不能,世尊。既然存在了六個結,這個第六名的結終究不是第一個。縱然我經歷多生,竭盡全力狡辯,又怎麼可能令混亂六結的次序呢?”

佛說:“對的。六結次序不同,雖然迴圈回顧一下六結的形成原因都是一巾所造,但是想令這個順序雜亂,終不得成立。那麼你的六根也是這樣情況,(每一根都按六個結的順序而形成)未結之前,根體本無一相,何況有異相?故畢竟同。但是一旦六結形成,根相顯露,眾塵隔越,異生成六根,成畢竟異相。”

【註釋】

“緝(jī)績(jì)成巾”:

緝績,紡織、編織。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一心所成的六根與一巾所成的六結一樣,畢竟同的體性,生出畢竟異相。必須注意的是,此段的六結並不對應六根,而是指六根中的任意一根都由六結順序而成。詳見下一段【

若水中觀

】部分的詳細解說。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P193【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略解】

佛說:“如果某一根的豎六結都解除了,那麼這一根就脫粘內伏,同時其他五根圓滿拔脫、返本歸源,這就是六解一亦亡的道理,這時你就會明白,一切世間出世間萬法都是無始心性狂亂引起的狂勞顛倒花相。”

【詳解】

佛告阿難:“你如果必定嫌此六結各異的狀態,不想成為六個,而願意恢復原來一巾的狀態而成為無隔越之體,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阿難說:“此結如果存在,就會導致是是非非從中發生,如刀鋒林立紛起,就會說此結非彼結,彼結非此結等等諍論不休。如果如來今天總解除了六結,那麼結不生出,就沒有了彼此之爭,這樣的話,尚且不能說是一,更何況說結是六呢?”

佛言;“我所說的‘六解一亦亡’,也是這個道理。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詳見本段後表二);這就像使目睛疲勞,而妄見空中有狂花相亂飛,於本來湛然精明體上,無因而亂起亂滅。一切無情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成住壞空,及有情眾生世間之生死與涅槃,都是狂勞顛倒空花相。”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若水中觀】

在佛經裡面,越簡單的用詞,是越要提起重視的,比如P87、P88、P138段,初學者是沒有幾人能看懂的。佛往往用簡單的東西來比喻發明深刻的道理。又如此處P191-P193段,佛綰巾示結。文字看似簡單,但內涵豐富,必須打起精神仔細研究,才不會錯解。

佛用一寶疊華巾作示範,然後在上面綰了六個結。這究竟是比例什麼?

有注家認為六結就是比例眼耳鼻舌身六根。

但是我們從經文中可以看到,六結是有舒結倫次的,如果是六根的話,那誰先誰後?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還有佛在前面說一門深入,六根俱時清靜,那也說明沒有次第之說。所以六結喻六根是不完全正確的。

有的注家認為六結是動、靜、根、覺、空、滅,根據觀世音菩薩在P222段中耳根圓通而來,見下表一和表二右邊豎六結。

有的注家認為六結是無明、識、行、想、受、色六結。

筆者認為六結,有舒結倫次,在這三段經文中,應該是指豎六結,就是每一根都有六個結而形成的。見表二,“

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是表明萬法的生成過程,分別對應五陰、五濁、二執、八識,萬法生成由上至下,這樣解結就從下往上,逐步解脫。

此正是舒結倫次。豎六結是一定有舒結倫次的。此豎六結解開,一根就解脫了,可以也是“

六解一亦亡

。”

但是在有些地方佛沒有強調倫次的,可以用橫六根來對應六結。六根本是同源,縛脫無二,一根返源,其他五根應時圓脫,亦是“

六解一亦亡

。”

上面說的是六結的比喻,有三種六結的分法都可以。見表二右邊。

下面說“巾”。

如果六結按表二右邊第一種,那麼巾就比喻妙真如性,六結解開,迴歸如來藏妙真如性;

如果六結按中間一種,那麼巾代表無明業相,即阿賴耶識,最後六解一亡,連此巾也無法安立,即迴歸庵摩羅識了;

如果六結按橫六根的說法,那巾代表是轉相,即見分,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見精都是見性的功能。

此六精“

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待到拔脫,六解一亡,本來圓妙,六根互相為用,非六非一。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所以越簡易的經文越複雜,對六結與巾的解釋筆者就到此。同修們研究楞嚴經要注意一個字也不要放過,要注意上下文,還要反覆參究當時的語境。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P194【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牽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解除,當於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hú)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略解】

佛說:“你要解結的話,就要從結心入手,就是要了解雜染萬法生起的最微細、最根本的原因和助緣,這樣才能正遍知一切。從你六根中選擇最圓通的根去修行,自可以銷滅諸妄,悟到真常而正遍知。”

【詳解】

阿難問佛:“那麼這狂勞顛倒花相與六結同時結成,怎麼才能解除此結呢?於是如來以手將所結之巾向左邊拉扯,問阿難說:“這樣能解嗎?”“不也,世尊。”阿難答。如來又用手向右邊拉扯,又問阿難:“這樣能解否?”“不也,世尊。”阿難又答。

佛告阿難:“我現在用手向左右兩邊分別牽拉,竟然不能解,你想個辦法,看怎麼樣才能解成此結?”

阿難對佛說:“世尊,應當在結心下手,這樣解這能使結分散。”

佛告阿難:“對的,對的,如果要解結,應當於結心上下手。阿難!我常宣說佛法從因緣生,並不是指像世間法那樣的因緣和合的粗相。而是如來顯發明了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法的奧妙,都知道它們出現的根本因以及隨什麼外緣而顯現的,這樣的正遍知,能知道恆河沙數世界之外的一滴雨在飄落過程中分成了幾頭;也能對現前種種松樹是直而荊棘彎曲的原因以及鴻鵠是白而烏鴉是黑的理由,如來全部知道。

“所以,阿難,(你今欲修無上菩提,也要從最根本的結心入手)從六根中選擇隨你心性最圓通的一根去修行,一旦解了此根結,六塵之相隨之而滅,見分和相分這些妄能妄所都銷亡了,根本無明都滅了,此時如果現出的不是真性,那又是什麼呢?”

【註釋】

“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

左和右比喻空和有,要麼執空,要麼執有,這都不是正確的修行方法。前面偈子中“

如幻三摩提

”的幻修幻證,正是脫離空有的中道修行方法。

“當於結心,解即分散”:“結心”

,指問題之根本所在。抓住根本矛盾,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此處結心,一是指“妄”,即“

心性狂亂

”的“

”字,演若達多迷頭認影,無因而狂,亦即根本無明;二是指六根之結,最圓通之根為根結之心,以此而修,事半功倍。不依結心而修,只是徒勞無功。那麼,以最圓通根的不生不滅的根性即如來密因作為本修因,就可以破“妄”顯真。

“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一旦解了根結,六塵之相隨之而滅,)見分和相分這些妄能妄所都銷亡了,此時如果現出的不是真性,那還待到哪裡去求真?

【若水中觀】

P191-P193是介紹結形成的方法和次序。

本段就是講如何解除結,答案就是要從結心著手。

而不必左拉右扯、墮空執有的徒費精力,更且把結越扯越緊,根本不能解結。

這是佛用平實簡單的例子來教導我們,凡夫、二乘的種種非中道修行方法都是用錯了心,根本不能解除九法界生死結。

那麼結心是什麼?

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

知其本因

”就是結心,此即是妄。知妄即離,故要以圓湛不生滅旋其虛妄生滅,所以佛陀開示要以根性為下手處。

於是,結心之另一層意思便是在六根中擇其最為圓通之根,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有效率的完成解結修行。

因為凡夫有結,所以六根不能如佛陀一般正遍知一切,所以佛說從結心下手,解結除妄,真性現前,成就無上知覺。

本段佛開示從結心下手解結,但還沒有開示解結的順序,所以接下來,佛繼續在P195段開示解結的流程。

開示完了理論和流程之後,就是實際操作了。

實操首先要選一圓通之根入手,關於哪個跟是最圓通,最契合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的,佛並沒有直接宣說,而是叫與會大菩薩大阿羅漢現身說法,然後由文殊菩薩一一點評。

因為十八界和七大,都可以概括整個法界,所以總共有二十五位聖者出來現身說法,於是有了P196段阿難請圓通根,P197段佛問詢與會聖眾,P198-P222共25位聖者回答,一直到P245段,最後克定耳根圓通為最佳選擇,與會大眾都明瞭迴歸本真的路,獲法眼淨,而性比丘尼摩登伽女當場證得阿羅漢果。

《無門檻讀懂楞嚴經》P190—P195阿難問解結次第 佛綰劫波羅華巾示結 心結積累多了容易得抑鬱症

P195【“阿難!我今同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yíng),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略解】

佛說:“從順序上來說,從結心解結,要先選一最圓通根,然後初解證得人空,空性尚未圓明,再證得法空,然後再繼續深入,人空和法空之境也不住,這樣就證得無生法忍。”

【詳解】

佛說:“阿難!我現在問你,這個劫波羅天供奉的花巾,現在打了六個結,如果想同時解除纏結,能行不?”

阿難答:“不能,世尊!因為這些結本來是按順序綰出來的,今天也要按順序解除才行。六個結雖然是同一巾體綰成,但每一個結形成都不在同一時間,那麼解結的時候,怎麼可以同時解除?”

佛說:“眾生要想使六根之結解除,也是這樣的,必須依次第而解。從你選擇的圓通根下手,最初解開根結會先證得人空,破我執;其次,繼續入流返照,使空性更加圓明,悟到本無人空之相可得,便證得法空,於法得解脫,破法執;再次,繼續入流返照,如實照見人空與法空二空本身亦空並不住於此,這就叫菩薩從定慧等持中證得無生法忍。”

【註釋】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

如果按豎六結的第一種演算法,真心為巾,根本無明為一結,識陰為二結,識陰見分分為行陰和想陰二結,識陰相分分為受陰和色陰二結,共六結。此根初解,即

入流亡所

,解除掉八識相分引起的色陰和受陰。到

聞所聞盡

,解除掉想陰,因此而得“人空”,屬於小乘果位。

“空性圓明,成法解脫”:

初解雖得人空,但空性尚未圓明,法執還沒有解脫。所以必須先舍智愛,破法執分別;再舍理愛,破法執俱生,這樣空性得以圓明,而成法解脫。即

覺所覺空,空所空滅

,屬於菩薩境界。菩薩得法解脫,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所以能遍法界遊,度脫眾生,成就稀有難得不思議之事。

“解脫法已,俱空不生”:

菩薩證得法空之後,不住人法二空境界,繼續入流照性,得“第一義空”,即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此時菩薩位在圓教初住位,從此破一分無明,親見法身真理。

“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無生忍”,也叫“無生法忍”,菩薩在三摩地中,觀一切法本不生,而忍可於心而不動,稱為“無生法忍”。正如P72段經文佛的開示:“

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與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標簽: 阿難  六結  六根  如來  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