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作者:由 此生讀寫伴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8-01

文\常清君

鄭重申明:

常清君在自媒體平臺釋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專業知識、自身經驗以及人生閱歷等,經過獨立思考後,認真撰寫並反覆修改的原創作品。

常清君導讀:

自古寫景的古詩詞曲浩如煙海、數不勝數。上千年來,這些經典之作至今依然動人心扉、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令人神往。

劉長卿,

生卒年不詳,字文房,唐代詩人。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人,後遷居洛陽,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曾歷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轉運使判官、睦州司馬、隨州刺史等職,世稱劉隨州。

劉長卿工於詩,尤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其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多次入選全日制語文教材。

常清君這次解讀點評的就是劉長卿的這首五言絕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按慣例常清君先解釋一下其中字詞:

逢:

指遇上。

宿:

指投宿,借宿。

芙蓉山:

古代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裡一般認為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

芙蓉:

亦稱木芙蓉,一種錦葵科木槿屬植物。

主人:

指留詩人借宿者。

日暮:

傍晚的時候。

蒼山:

指青山。

蒼:

是青色的意思。

白屋:

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柴門:

古代指用散碎木材、樹枝、籬笆等材料做成的簡陋的門,一般借指貧苦人家。

約在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至十二年(777年)間,劉長卿受鄂嶽觀察使吳仲儒的誣陷獲罪,幸得秉公執法的監察御史苗丕相助,才從輕發落,貶為睦州司馬。學界一般認為此詩當在劉長卿遭貶之後的某年冬季所作。

一、行路途中的借宿

先來看前面兩句“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從語言格式上來講,這是兩句對仗十分工整的詩句,名詞

“日”

“天”

,而且還是天文類名詞對天文類名詞;形容詞

“暮”

“寒”

;形容詞

“蒼”

“白”

,而且還是顏色類形容詞對顏色類形容詞;名詞

“山”

“屋”

;形容詞

“遠”

“貧”。

這兩句描述在太陽已經西落,夜幕開始降臨之際,四周青山在光線逐漸暗淡下來的情況下,看上去顯得更加遙遠;本就到了冬季,夜晚時分天氣更加寒冷,座落在人跡罕至的群山腳下的未加修飾的、這家貧苦人家的簡陋茅草房,也顯得更加貧寒。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學界對這兩詩句的含義還存在爭議,爭議之一是對於第一句

“日暮蒼山遠”中的“蒼山”

究竟是特指還是泛指,其中的

“遠”

是尚遠還是似乎更遠;爭議之二是對於第二句“

天寒白屋貧”

中的

“白屋”

究竟是簡陋之屋還是覆雪之屋,“貧”是“稀少”之意還是“貧寒”之意。

關於第一句中的爭議,常清君認為

“日暮蒼山遠”中的“蒼山”

應是泛指,也就是說這家住戶的四周都環繞著群山,而並非只是某一個方向才有某一座山,詩人無論從這家住戶的哪一個方向的窗戶看出去,都能看到“蒼山”,而這個“遠”應是似乎更遠,因為在夜色籠罩之下,那些群山只能朦朦朧朧地看得見模糊的外形,給人的感覺就顯得更遠一些。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關於第二句中的爭議,常清君認為“

天寒白屋貧”

中的

“白屋”

既有可能是指的十分簡陋之屋,也有可能是指覆蓋著白雪之屋,至於其中“貧”字,常清君更傾向於是“貧寒”之意,因為這和後一句的“柴門”更相吻合一些。

二、風雪之夜的歸來

再來看後面兩句:“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兩句描述夜深人靜的時候,住戶柴門外忽然傳來守家護院的狗兒的叫聲,原來是這家的主人,冒著大風大雪的惡劣天氣回家來了。

學界對這兩詩句的含義依然存有爭議,爭議之一是對於第三句

“柴門聞犬吠”

中的“聞”(即“聽見”的意思)究竟是指的詩人聞還主人聞;爭議之二是對於第四句“

風雪夜歸人”

中的

“歸人”

究竟是指的詩人還是主人。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關於第三句中的爭議,常清君認為這個“

犬吠

”之聲(其實當時除了“犬吠”之聲,還應有風雪聲、敲門聲、柴門開啟、關閉聲、家人互相應答聲等各種聲音,只不過狗叫之聲一般最先傳出來,而且在夜深人靜之時,也顯得更加明顯),無論是詩人還是主人,其實都是在現場聽見了的,但我更傾向於在詩中特指的是詩人自己,也就是對此時已經投宿就寢的詩人自己,在臥榻上聽見的情形的描述,這不僅更符合生活邏輯,也更符合一般人情。

關於第四句中的爭議,常清君認為這個

“歸人”

應指的是這家住戶的主人(多半是男主人家,因為古代女子在這種惡劣天氣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出門,即使出門也不會太晚回來),而不是詩人自己。理由嘛,一是憑自己的直覺,二是依據古詩特有的詩意。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三、文學美術的白描

整首古詩,前面兩句重點描述的是詩人所見之景,後面兩句重點描述的是詩人所聞之聲,其所見所聞就構成了整篇故事情節。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整首詩歌幾乎全採用白描手法來描述,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這首唐詩通篇採用白描手法,其意境卻顯得如此深遠,韻味如此悠長

甚至即使從美術的角度來講,也是一種白描手法,因為這家貧寒的山區住戶的住宅,是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不是古代城裡那種大戶人家的、常裝飾成硃紅色彩的房屋),再加上又下著大雪,屋前屋後幾乎都被白雪覆蓋,再加上還是夜晚時分,四周都是蒼山,也就是說這幅畫面只需要黑白兩種色彩就足夠了。

常清君雲:

芙蓉山借宿,風雪之夜主人歸。

常清君用心用情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標明文章作者、出處等資訊

標簽: 常清君  蒼山  白屋  詩人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