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曹操的用人之道:“三個人、八個字"讓他的人氣爆棚

作者:由 勝哥手寫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8-02

但凡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乃一代梟雄,也是一位用人高手。他在亂世之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廣納天下人才為己所用。文有郭嘉、荀彧、賈詡等一大批謀士,武有張郃、典韋、許儲等萬人敵,可謂風光一時,令同行仰慕。

回顧曹操不同時期的用人之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啥的都有。我認為曹操在《短歌行》中的最後兩句最為精闢,能較為全面的概括他的用人之道。這八個字就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我們先來弄懂周公吐哺這個典故:

周公,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後輔助年僅13歲的成王處理朝政,鞠躬盡瘁,勤政7年,後還政於成王,歸隱回鄉。

相傳周公輔政時,求賢若渴,任人唯賢,不放過任何一個“面試”賢才的機會。一次他正在吃飯,侍從來報:有賢能之人來訪。周公一聽,不由分說,便吐出口中的食物,急匆匆地趕出去接待賢士。

又傳,周公曾在一頓飯之間,三次吐掉口中的食物,去接待賢士。也有史料記載,周公在洗頭時,也曾多次握著未梳理的頭髮跑出去接待賢人。可見他重視人才的初心。

看完了《周公吐哺》的典故,就很容易理解曹操為什麼在《短歌行》中能寫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豪言壯語,這正是他的用人之道之所在,也是他政治理想的高度概括。

二、以下三個小故事也能體現出曹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用人之道。

1.見許攸。

許攸來降,曹操曾來不及穿鞋,光著腳丫子跑出帳外去迎許攸,可見他求賢若渴的本色。後來用許攸之計燒了袁紹糧倉,官渡之勝,許攸計頭功。

入冀州後,許攸居功自傲,狂妄自大,不分場合,呼曹操“阿瞞、阿瞞”,曹操能忍之不究,可見他的度量之大。

曹操當時是愛才心切,對有功之士更是袒護有加,他深知殺了許攸會導致天下英才望“曹”莫急,不敢來投,這與他“天下歸心”的初衷背道而馳。

後來上將許儲殺了許攸,曹操惋惜之餘,對許儲加以重責,並厚葬許攸,也是對人才、功臣的一種尊重。

2.待關羽。

關羽曾兵敗降曹,曹操不殺反而禮賢下士奉他為將,以漢壽亭候之爵位待他,這是曹操喜才愛才的體現。

曹操答應過關羽,日後如有劉備訊息絕不阻攔其去尋兄。後來的過五關斬六將,不是關羽銅身鐵軀、刀箭不入,而是曹孟德仁德愛才、言而有信,手下留情。

當然,關羽的“義薄雲天”也不是徒有虛名,後來在華容道上寧違軍令狀也得放曹操一馬,這就是最大的“義”。

再後來,關羽戰死後,曹操以王侯之禮厚葬,也能看出他對關羽戎馬一生的高度評價。

3.用司馬懿。

司馬懿的足智多謀、軍事指揮才能,曹操早已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在位時,沒有殺司馬懿,而是讓其輔佐曹丕,此是曹操的用人之智。

曹操離世前再三囑咐曹丕:司馬懿是難得的軍事奇才,要善用,要用其所長,防其所變。這是曹操遠見謀略的體現,也最能體現他“天下歸心”的用人之道。

三、曹操丟擲“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橄欖枝,只為籠絡天下人心,網聚天下人才。

曹操丟擲“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橄欖枝後,他的帳下人才濟濟。以下只是粗略一計,都是較為出名的。

文臣有郭嘉、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徐庶、司馬懿等。武將有典韋、許褚、張遼、夏侯惇、夏侯淵、張頜、徐晃、曹仁、曹洪、于禁、龐德等。

那麼,作為管理者,我們應該如何用人?曹操的用人之道值得我們借鑑。

1.放低姿態,禮賢下士。

管理者一定要有大度量、大胸懷,對待人才,不惟出身,不惟學歷,要任人唯才,任人唯賢。

管理者想用好人,有時候甚至要俯下身子、收起架子,虛心請教、不恥下問,善於傾聽員工的不同意見,才能得知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好,有利於制定用人策略。“兼聽則明”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2.言而有信,履行承諾

管理者對待員工一定要說話算數、言而有信。不要因為一時的經濟利益而犧牲員工的權益,答應員工的事一定要兌現。

現代企業管理中,有些企業的經濟效益突然大漲時,老闆被錢衝昏了頭腦,捨不得兌現以前的承諾,臨時設定條條框框、剋扣員工提成獎金的事時有發生,孰不知,這是管理者的大忌。

3.用人用所長,防其所短。

管理者用人,不可一概而論,搞一刀切。所謂的“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是片面之辭。

用人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管理者就要用科學的眼光來辨別人才,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對於那些跳過槽的、犯過錯誤的、立過功的員工更要慎之又慎,區別對待,找到他們的長處,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同時也要提前做好預案,防其所短。

總之,我認為曹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用人之道值得我們現代管理者去學習、借鑑和研究,“以古鑑今”“古為今用”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提倡的。

我是@歷史蟲二,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留言區討論、交流、探討,在探討和交流中進步也是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