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天道》論道的意義在於取捨和自悟,而非文化,自在自如自覺

作者:由 祁華勝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0-06-29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豆豆試圖用哲學思辨的角度去思考社會現象,而無論是“矛盾論”還是“實踐論”,最終導向只有一個,認知真理真相併踐行的事,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成功,而僅有少數人成功了呢?

人類從產生社會以來,為了解決供需矛盾,因為人本能會告訴我們去爭取資源來生存,但是社會為了讓人這個物種在面對自然不可抗力因素產生無法抵抗的風險,所以就有了國家、家庭、組織、企業。

《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法自然,講的第一層次是變化,道是秩序,是有形的秩序和無形的秩序,道是規則,是一切事物執行的規律,可就這個而言,也只在特定的場和境才有作用,萬有引力只在地球或者相對位置產生的引力有用,是二維的資料模型,上升到三維空間,相對論能解釋這些,但即使相對論也描述不了兩個“元子”的所有聯絡和區別,相反也有它的“侷限”。

丁元英和智玄大師在“五臺山”的對話是劇中矛盾最衝突的地方,我們就大膽一點,利用自己的認知還原一下論道“現場”並且試圖解開謎底。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一生一滅一枯榮,皆有因緣註定。

因為我們是“上帝視角”,所以知道文化屬性的提法是自強不息,丁元英這個詞沒毛病,但是些許無奈和消極,智玄改過在讀 山不走來,我便走去。

問題是什麼是佛、什麼是佛教,什麼是文化,什麼是人性,修行方式千差萬別,但殊途同歸,無非是啟迪智慧,並且指導實踐而已,越說越高大上,有吹捧之嫌,但是兩人知天機不透漏天機,讓人看到雲山霧繞的。

修行靠覺悟,靠慧根,靠吃齋唸佛,靠燒香拜佛,什麼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丁元英講佛學是啟迪智慧的高深“秘笈”因為是秘笈,所以懂的人少,做的人就更少了,佛教的因果迴圈,報應分明,善惡總有天會收,人在做天在看,這些是為了弘揚佛法,所以成了流行品種。

說到底如來不是佛,是智慧,佛教雖然靠皈依佛門弟子來弘揚佛法,說到底也是傳經佈道,和世人做生意的而已,只不過佛教說到底還是導人向善,這慈悲和功德是必須要認可的存在。

“得道”的門檻是什麼,為什麼進則淨土,退則凡塵

因為修佛不是為了成佛,是為了智慧、超脫、大自在,如果成佛限制自由,那麼成佛的意義不是超脫而是欺世盜名,修佛和信佛不一樣,修佛修心,信佛修來世,如果你信阿彌陀佛,那麼你這世的苦難都是下一世幸福的沉澱。

丁元英悟道不是他說了算的事,是機緣,是命中註定的,丁元英知道自己無法從紅塵世界“出離”,也不想出離,人如果連最基本的人味都沒有,也不好玩。

丁元英不如芮小丹就是他攻於心計,執念太重,太執著於超脫,一個人心無掛礙才行,心思重,根本不可能釋放自己本能和天性,況且機關算盡太聰明,竊以為,修道就是逆天行事,需要大智慧,大毅力不能行。

人性也是限制我們的枷鎖

人性就是貪嗔痴,人性是有弱點的,有人貪婪成性,有人視財如命,更有甚者,自負並且被道德綁架而不自知,林雨峰就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選擇不了了之,而且他真的放不下“憋屈”以及自己已經一敗塗地的事實。

丁元英不是神,是人,況且心是境界,神是願望,丁元英也會情本位思考,無論是父親“拔管子”,還是芮小丹犧牲,以及王廟村村民甚至股市中所有的散戶,一個人心的強大是願意為更多的人的利益考慮,他知道自己本事,但也知道“盤子”極限,市場蛋糕不是無限大,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是無限大,無論哪一個崩盤,都是天崩地陷。是毀滅,是絕望。

律者以心制性,覺者由心生律

聰明人利用自己的心制約人性的弱點,有智慧的人心中就有秩序,不存在以心制性。所以律者是覺者的前提,覺者是律者的puls版本。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紅塵亦是一個“大世界”

修行未必在深山,紅塵亦是大道場

有人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知道人生沒有意義又追求的什麼,我們不應該這麼消極,人生的意義不在於尋找,也不在乎結果,而是一種經歷,更是一種自己賦予自己的使命,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

為自己愛的人而活,為自己愛的事而活,為天下人而活,這取決於我們的格局和理想,人是需要信仰和情懷的,雖然不能當飯吃,但是我知道這很重要。

文化屬性中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提法無論是否合理,邏輯是否嚴謹,但通常意義讓人們覺得自己精神核心的重要性,就好比佛教教我們清規戒律,不是辦法的辦法,透過儀式感讓我們感受佛法智慧。而提法本身是否有漏洞或者缺陷,存在的意義是我們思考,並且在實際行動中糾錯和試錯。

《天道》論道的意義在於取捨和自悟,而非文化,自在自如自覺

坐而論道只是紙上談兵的伎倆而已,沒有智慧和意義,相反社會實踐就不同,這也是丁元英嘲笑和尚念歪經“敲門磚”實際上是激將法,透過挑起爭端,引起智玄好奇的小聰明,難道智玄大師看不清嗎?看得清。

準確說丁元英對智玄的修行大有裨益,互相印證,因為參陰陽,曉造化,悟混沌,都得辯證地看,智玄大師是高人,只不過太“學院派”並沒有實際操作路演的機會,智玄大師沒有魯智深的慧根好,不懂入世和出世的道理?顯然佛門已經成為溫水煮蛙的“鍋”,而智玄大師的角色可想而知。

如果不坐井觀天,智玄大師需要丁元英這樣的人互相“觀道”,丁元英出生草莽,紅塵氣息濃厚,而且王廟村扶貧確實觸動了天機,天理迴圈,天道渺渺,玄而又玄,眾妙之門。

丁元英的心安是這件事肯定會流血犧牲,他只是給自己找一個心安的理由而已,至於劉冰和林雨峰,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這就是天意。

標簽: 丁元英  智玄  智慧  自己  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