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唐宋文史

作者:由 西梅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3-18

唐宋文史—五斗先生王績

楊素是隋朝時的一位權臣,他曾輔助楊堅一統天下,聲名赫赫權傾朝野。楊素雖然出身將門,回到書房他就是一個文人,詩人,他至今流傳下來的詩文卻是一番清靜淡雅與世無爭愜意。

十五歲的王績被這樣的楊素謁見,被稱為神仙童子,自然是得意非凡,同時也把楊素視為偶像,他曾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605年,十幾歲的王績正式步入仕途,被任為秘書省正字,相當於皇家圖書館管理員。這個職位顯然與王績的志向不符,但是他的人生才剛剛起步,未來有無限可能。

不過很快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去世後,兒子楊廣上位,楊廣奢靡成癮,好大喜功,東征西伐,很快隋朝民變四起,這樣的亂世中王績心生厭惡,他給表弟寫信在詩中表達,何不離開長安這汙濁之地,找一個清靜的地方度過餘生呢?

於是他自請外放到揚州當了縣丞,縣丞是輔佐縣令大人,做一些文書工作和管理性工作。對於才子王績來說自然是得心應手,於是過起來了隨心所欲,狂妄疏放的生活。

王績愛喝酒,一天到晚離不開酒,喝酒一定要盡心,一定要喝醉,還寫下了很多詩,酒賦。“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可見,他是很欣賞阮籍,陶淵明這種田園牧歌,醉酒人生的生活態度。

論境界王績喝酒寫詩自然過得非常的高雅,但是嗜酒如命不會是一個好縣丞,於是受到了同僚的彈劾,王績乾脆託病回鄉了。

618年,李淵父子發動了兵變,隋朝滅亡,一片欣欣向榮的唐朝建立了,王績於是看到了希望。復出。朝廷參照他前朝時的官位任門下省待詔。

待詔,顧名思義是等待召見的意思,一旦被皇帝召見並重用,自然是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但倘若不得召見,那隻能在年復一年的等待中虛度年華。

待詔的歲月對於有一腔抱負的王績來說是煩惱與憂愁的,幸虧王績有酒為伴。他自稱五斗酒先生,自述:“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遊於人間。有以酒者請,無貴賤皆往,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起飲也。常一飲五斗,因以為號焉。”

王績的弟弟打趣問:你這待詔當得如何啊?王績說:“待詔俸祿微薄,境況蕭瑟,唯獨一天三升美酒尚值得留戀”

不知怎地,這話傳到了他的頂頭上司陳叔達這裡,他知道王績酒量過人,特意將每日三升提高到了每日一斗,這段佳話成了長安城裡美談。

後來聽說太樂署史焦革釀得一手好酒,他想盡辦法大材小用做了太樂丞,於是焦革和王績成了一對好酒友。焦革去世後,他的妻子一直為他送酒,而一年多後,焦革的妻子也去世了,王績發出一聲悲嘆:“天不使我酣美酒邪?”此後因為沒有美酒竟然辭官而去。隱居的王績過上了愜意的生活。

正如他《野望》中寫的。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浮生知幾日,無狀逐空名。不如多釀酒,時向竹林傾。”不知道是因為官場不如意,王績借酒消愁,還是因為王績喝酒成名,誤了前程。

王績的理想是想成為楊素這樣的人,但是命運或者性格讓他成了初唐田園詩的鼻祖,還因他在詩歌體載上的創新,使他成為了唐代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唐宋文史-少年神童王勃

王績有個弟弟叫王通,王通是隋朝時期的大儒,大教育家,王通有個孫子叫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

王勃是個六歲就能寫文章的神童,664年,右相劉祥道考察吏治民風,當時14歲的王勃給劉祥道寫了一封洋洋灑灑切中時弊的信,在信中他毛遂自薦,表達了自己曠世濟世的壯志。

劉祥道大喜,把他推薦給了唐高宗皇帝。

之後,他作了《乾元殿頌》受到高宗召見,面對皇帝的詢問,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職。

之後朝廷每有慶典,他都會參與撰寫頌文,他出眾的才華,敏捷的思維受到了皇帝和民眾的喜愛,不久便被派到沛王府任李賢的陪讀,李賢是高宗和武則天的次子,讀書過目不忘,深受高宗喜愛。少年英才王勃前途大好。

那年王勃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雖然離別依依不捨,但依然把詩寫的明快爽朗,充滿著希望。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然而,造化弄人。唐朝的達官貴族十分流行一項娛樂活動-鬥雞。李賢與他的弟弟英王李哲也常常在宮中鬥雞。

為了給李賢助興,王勃寫了一篇檄文《檄英王雞》,檄文是古代戰前寫的一些鼓勵士氣的文章。可能在王勃看來只是開個玩笑,或者賣弄一下文采。但是高宗看來,認為他身為侍讀,不僅不勸導兩位王子好好向學,反而引導鬥雞摸狗,起鬨吶喊,引導沛王和英王兄弟不和。大怒,把他逐出王府。

他憑著自己的才情打通的仕途,就這樣毀於一旦。失魂落魄的王勃帶著無限的失意離開了長安。離開長安數年,他拜訪好友,曾在巴蜀之地尋訪名勝古蹟,寫下了很多離別詩,思鄉詩,詩還是好詩,只是滿眼悲悽,再也找不到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了。如《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671年秋冬,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赴吏部參選,宰相李敬玄看重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與王勃等四人,但裴行儉是唐朝名將,他和李敬玄、馬載一同主持選才任官的工作,他是拒絕以文才入士的,說:“士之致遠,先器識而後文藝。勃等雖有文才,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耶!”最後,王勃落了個灰頭土臉。(到底是名將,說的不無道理,文人的性格很多是不適合做官的。)

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懇請王勃將他藏匿起來,王勃心一軟答應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將曹達殺死了,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

這事蠻蹊蹺的,有人懷疑為同僚設計構陷王勃,或者純屬誣陷。王勃和他的堂爺爺王績一樣,少年才子,免不了恃才傲物,目中無人,這樣的人是不適合官場的。王勃也曾寫詩表達自己的厭倦,只是年輕的王勃對於仕途和功名,還做不到視如敝屣。幸好,後來遇朝廷大赦未丟掉性命,但他的仕途終結了。

這就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今越南)縣令,這件事對王勃的打擊超過對自己的懲罰。王勃為人雖有放浪不羈,但畢竟是儒家學說的知識分子,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達了對父親的內疚心情。

王勃出獄後在家裡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佈恢復他的舊職,但他已無心做官。675年秋天他南下探望在交趾的父親,這一天他路過洪州(今南昌)。

洪州都督李元嬰是高祖李淵的小兒子,他在任期間耗費巨資修建了一座富麗堂皇高插雲天的樓閣,因為李元嬰曾被封為騰王,所以被稱為“騰王閣”。而今李元嬰早已調任別處,新的洪州都督閻公,為了慶祝九月九日重陽節,在騰王閣大辦宴席。古代官場是很有雅興的,這樣的場合寫詩題詞是免不了的,閻公於是提議大家寫一篇《騰王閣序》來記錄當日盛況。

大家都謙虛的推卻,因為閻公的女婿孟學士在當時的文壇中小有名氣,閻公是想以此機會推舉女婿一把,孟學士早已把《騰王閣序》作好,只等大家點評。

王勃無意中參加了這次盛會,當筆墨遞到他手上的時候,他沒有推卻,閻公雖然心裡不高興,但也無奈。王勃不緊不慢提筆沉思,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公大讚,誰也不會想到,王勃短短時間就可以寫出千古名篇。序後面還附贈了一首詩《騰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大家心悅誠服,紛紛讚美王勃,成了宴席中最受矚目的焦點,把孟學士都忘了。

此後王勃乘舟南下見到了交趾的父親,誰也沒有想到,王勃踏上歸途。當時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的成就定格在了《騰王閣序》,這一年王勃才26歲。騰王閣也因為王勃而名揚天下,後來能夠重建,能夠流芳百世,能夠至今屹立於贛江,得益於王勃的《騰王閣序》啊。

唐宋文史-臭名昭著的宋之問

武則天是個很有政治才華和野心的女人,而且她的文學才華也很出色。她當年在感業寺寫《如意娘》送給唐高宗。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令唐高宗對她念念不忘,令李白悵然若失,自愧不如。

轉眼幾十年過去,當年的武才人成了大唐主人,賦詩助興這樣的雅事自然是不會少的。

這天武則天和群臣們游龍門,命隨從即興賦詩記當日盛事,誰第一個作就,誰就能獲取一件錦袍作為獎品。這當然是一個絕好的展示才華的機會,隨從的官員都拿出十二分的努力,苦思冥想起來。

不一會兒,一個叫東方虯的官員第一個寫好了,武則天看了看覺得很滿意,就把錦袍給了東方虯。

很快又一個官員宋之問寫好了,這首名為《龍門應制》的七言詩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即寫了洛陽桃紅柳綠,亭臺樓閣的春日勝景,還寫了對武氏政權的大肆讚美,文辭十分優美,武則天看了讚不絕口。居然拿走了東方虯手中的錦袍轉賜給了這個才華橫溢的宋之問。

宋之問是唐崇文館的學士(老師),崇文館是一所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子弟學校和大型皇家圖書館為一體的綜合機構。

宋之問能在這裡教書,身份也是十分榮耀的,當然,對於追求功名利祿的宋之問是不會滿足的。

宋之問的詩靡麗精巧,用詞十分華麗,多為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應制詩。武則天是十分喜歡的,巡幸之處都要帶上他,令宋之問倍感榮耀,“宋氏”詩風一度流行開來,眾人競相效仿。

但是無奈,據說是因為宋之問有口臭,他想謀得成為武則天私人智囊團的理想一直沒有實現。

於是,宋之問轉而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武則天有兩個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權傾一時,為了討好張氏兄弟,替張氏賦詩,傾心附媚。

作為一個文人,諂媚的同時內心也是會有掙扎,傷感,悵惘的。他寫有《明河篇》《陸渾山莊》等,就比華麗的應制詩更有深度和思想。

武則天退位後,張氏兄弟倒臺。當初攀附張氏兄弟的官員被清算,宋之問被貶到了瀧州,宋之問哪吃得了荒蠻之地的苦,他就逃回來了,回家途中寫下來著名的《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逃回洛陽後,他躲在了好友張仲之家。

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曾是妄想武氏皇位繼承人的人,這個時候,武則天雖然去世了,但武三思家族勢力依然很大,他還在網羅親信,迫害異己,張仲之和駙馬王同皎等痛恨武三思,密謀殺之。

王同皎在張家進進出出,引起了宋之問的懷疑,透過打探他終於知道了密謀,於是密謀安排家人向武三思告發了。

張仲之和王同皎等人被全部殺害,宋之問因為告發有功,不但免去了私自逃回的罪,還重新當上了京官。

賣友求榮一事,宋之問名聲徹底壞了。甚至有人將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命案聯絡起來。

宋之問有個外甥劉希夷非常有才,他與舅舅宋之問年齡相仿,經常在一起探討詩歌,劉希夷拿來一首詩《白頭吟》寫的十分的好,尤其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宋之問看了拍案叫絕,愛不釋手。

當知道他是第一個讀者的時候,居然把劉希夷殺了,把這首詩佔位己有。當然這個故事是經不起推敲的,當時宋之問仕途順利,名氣比劉希夷大,怎麼可能為了一首詩把外甥殺了。只是人們願意相信而已。

唐中宗李顯是一個非常無能的人,朝廷大權落在了韋皇后手中,除了武三思,太子李重俊自然不甘居後,還有韋后之女安樂公主,武則天之女太平公主,一眾人野心勃勃,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風湧雲動,爭權奪利。

局勢複雜,令見風使舵的宋之文無所適從,他先是以告密攀附上了武三思,後又跑去攀附太平公主,見韋后與安樂公主有可能是未來的女皇,又與安樂公主親近。他的巴結自然是靠手中的一支筆,畢竟出遊或設宴時有個吟詩作賦,溜鬚拍馬的人也是很不錯的。

之後李重俊先是殺了武三思,又欲殺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時,失敗被殺。韋皇后就陷害太平公主與李重俊同謀,太平公主與韋后安樂公主敵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宋之文於是被太平公主嫌棄。

曾經為武三思歌功頌德的宋之問被貶到越州(今浙江紹興)當長史。寫詩《江南曲》

妾住越城南,離居不自堪。

採花驚曙鳥,摘葉喂春蠶。

懶結茱萸帶,愁安玳瑁簪。

侍臣消瘦盡,日暮碧江潭。

中宗李顯死後,武則天之孫李隆基(武則天四子李旦之子)與太平公主合謀誅殺了韋后與安樂公主,擁立李旦為帝。

這下宋之問徹底失敗了,之後被貶到更遠更南的嶺南。宋之問不禁悲從中來,他在流放途中寫下了不少充滿真摯情感的優秀之作。在創作實踐中使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密,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並創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712年李隆基登基後果斷的賜死宋之問,這位才華橫溢但聲名狼藉的詩人,就這樣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