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靜坐的方法

作者:由 丁一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2-02-13

靜坐的方法

至於問到靜坐的方法有多少種的問題,據我所知,只有一樁——靜坐。如果要說靜坐的姿態有多少種?那麼,它大約有九十六種之多。可是所有方法的共通目的,都是在求“靜”,那麼“靜”便是道嗎?否則,何以必須要求“靜”呢?這是兩個問題,同時,也是兩個不同的觀念,包括三個要點,不可混為一談。

(一)靜與動,是兩個對立的名詞,這兩個對立名詞的觀念,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現象中兩種對立的狀態,小而言之,它是指人生的活動與靜止、行動與休息的兩種狀態。道非動靜,動與靜,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動一靜之間,亦可以說便在動靜之中。所以認為“靜”便是道,那就大有問題。

(二)求“靜”,那是養生與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以說是基本的方法。在養生(包括要求健康長壽——長生不老)方面來說: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從“靜”中生長,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動物、植物、礦物的成長,都從“靜”態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一朵花,一粒穀子、麥子等等的種子,都在靜態中成長,在動態中凋謝。人的生命,經常需要與活動對等的便是休息。睡眠,是人要休息的一種慣性姿態,人生往復不絕的生命動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而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機。

所以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靜為躁君”,以及後來所出的道家《清靜經》等道理,乃至曾子著《大學》,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等等觀念,都是觀察自然的結果,效法自然的法則而作此說。甚至佛家的禪定(中國後期佛學,又譯為靜慮)也不外此例。

(三)在精神狀態而言,靜是培養接近於先天“智慧”的溫床。人類的知識,都從後天生命的本能,利用聰明,動腦筋而來。“智慧”,是從“靜”中的靈光一現而得。所以佛家戒、定、慧的三無漏學,也是以靜慮——“禪定”為中心,然後達到“般若”智慧的成就。

那麼,用什麼方法去求“靜”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而人們都是那樣輕易地問出來。“靜”便是“靜”,用心去求“靜”,求“靜”又加上方法,那豈不是愈來愈多一番動亂嗎?若在禪宗來說,便可以直截了當地答:“君心正鬧在,且自休去。”這樣說來,“求靜”根本便錯了,或者說可以不必求“靜”囉!那也未必盡然。不必陳義太高,但卑之而毋高論地說,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經常習慣於動態;在心理方面,如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等,好比多頭的瀑布、澎湃的江河,真有“無盡長江滾滾來”的趨勢;在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經的感受、氣息的執行,時時刻刻都會發生苦樂的覺受,尤其在靜坐的時候,如果身體早已潛伏有病根,它可能會發生酸、痛、冷、熱、脹、麻、癢等感覺,比起不靜的時候還要強烈。“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欲靜而動亂愈多,所以一般初學靜坐的人,往往發現自己的思慮營營,非常雜亂,甚至比起不靜坐的時候,反而更加煩躁、不安;因此更加恐慌,認為自己不應該“靜坐”,或者加上武俠小說與民俗神話等的傳說,恐怕“靜坐”會“走火入魔”。其實,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頭上安頭,錯加誤會,構成心理上的陰影。

靜坐的心身狀況

為了便於瞭解“靜坐”時有關心理與生理的問題,首先要從心理說起。人,為什麼想要“靜坐”?這當然有很多的理由,倘使說“白頭歸佛一生心”,或者“我欲出離世間”,未免太過籠統。如果把它歸納起來,便如上文所說為了“祛病延年”,希求“長生不老”;乃至說為了“修道”,為了“養生”,為了“養心”等各種願望,總而言之,總有一個目的。

是誰產生這個目的?那當然會說:“是我。”那麼,是“我”哪方面的動機呢?一定說:“是心。”——這裡所謂的心,大約包括了現代觀念的腦、意識、思想等等名詞。好了,既然是我“心”想“靜坐”,或者說“靜坐”先求“靜心”,何以在“靜坐”時,反而會覺得思慮營營,其心不能安靜呢?殊不知我人的心——意識、思想,由生到死,從朝到暮,根本就習慣於思慮,它猶如一條瀑布的流水,永遠沒有停止過;只是它與生命共同存在成習慣,自己並不覺得平常就有這許多思慮,一旦到了要“靜坐”的時候,在比較安靜,向內求靜的情況中,便會發覺自己的心思太亂。

其實,這便是“靜坐”第一步的功效。譬如像一杯渾濁的水,當它本來渾濁的時候,根本就看不見有塵渣。如果把這一杯水安穩地、靜靜地放在那裡,加上一點點的澄清劑,很快便會發現杯中的塵渣,紛紛向下沉澱。不是這杯水因為在安靜的狀態,而起了塵渣,實在是它本來便有塵渣,因為靜止,才被發現。又譬如一間房屋,平常看不見它有灰塵,當陽光忽然透過縫隙,才發現了光隙中有灰塵在亂舞紛飛,你既不要去打掃它,也不要用一個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搖不動,不去增加,也不去減少它,慢慢地再靜止下去,它自然就會停止紛飛了。

但是在這裡最可能發生的問題,便是當比較安靜的情況來臨時,往往便會想睡眠,或者不知不覺,自己便進入睡眠的狀態。有了這種情形,又怎麼辦呢?那時,你要仔細審察,體會自己,倘使是從生理——身體的勞累,或者是心力的疲憊而來,不妨乾脆放身而眠,等待睡足了,精神爽朗時,再來“靜坐”。倘使發現心力和身體,並無疲勞的現象,那麼,最好起身稍作運動,或者特別提起精神,做到始終保持適度而安穩的靜態才對。

(南懷瑾《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標簽: 靜坐  方法  而後  便是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