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詩詞

魂歸太山or魂歸西天?別走錯了方向 - 知乎

作者:由 你好唐小山.css-1cd9gw4{ma 發表于 詩詞時間:2021-12-27

魂歸太山or魂歸西天?別走錯了方向 - 知乎你好唐小山.css-1cd9gw4{margin-left:.3em;}2021-12-27 07:45:43

文/你好唐小山

圖/來自網路

人類對於方向的概念,來自於天上的日月。要弄清人死了魂往東走還是往西走,還是得從太陽和月亮說起。

在中國先民的意識裡,

太陽神與月亮神的象徵物,分別是鳥與獸

《春秋元命苞》說:“烏為陽精。”《尚書•堯典》的“日中星鳥”;天文學家張衡在他的《靈憲》裡說:“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像兔。”《孔演圖》:“蟾蜍月精。”《春秋考異郵》:“地主月,月精為馬。”《淮南子•地形訓》:“蛤蟹珠龜,與月盛衰。”

日、月所代表的,其實是具有兩種不同文化精神的部族。

那些上古的主要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這些圖騰,可以分為兩大類:大本營在東方(也包括南方),或者以太陽為崇拜物的氏族部落,其圖騰為飛鳥類。如少昊名摯(鷙),活動於山東曲阜,其部族以鳥為圖騰,在他的部落裡誕生了原始的鳳文化,鳳凰後來則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伯益為燕子圖騰,活動於山東魚臺;商出之玄鳥,起源於東海之濱。

而在西方和北方興起的獸類圖騰(包括蟲魚)的部落,則以月亮為他們的崇拜物。如伏羲“人首蛇身”,生於甘肅天水縣境內;人身牛首的神農,生於姜水流域,即今陝西岐山;黃帝“人面蛇身”,在甘肅北部。

拜日族與拜月族,一生於東,一生於西,因此形成了“東陽西陰”的觀念。《禮記•祭義》:“日出於東,月生於西”、“祭日於東,祭月於西”。

東方的泰山地區,被認為是太陽文化的發祥地。《五經通義》雲:“太山,五嶽之長,故獨封太山,告太平於天,報神功也。”那些拜日族,多以泰山為宗。

太陰文化的老家,在西方的崑崙之地。郭璞《山海經贊》:“崑崙月精,水之靈府。惟帝下都,西羌之宇。傑然中峙,號曰天柱。”是說崑崙就是月神之宅,處在天地中心。如《龍魚河圖》:“崑崙山天中柱也。”《水經河水注》:“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高五萬裡,地之中也。”

關於人死後魂歸何處的說法,其實也有兩種。其中一種,是人死後“魂歸太山”。如《博物志》:“泰山一名天孫,言為天帝孫也,主召人魂魄。”《後漢書•烏桓傳》:“中國人死者魂歸岱山也。”岱山、太山,都是泰山的古稱。

另一種說法更為常見,即“歸西”、“駕鶴西去”。《博物志》卷一:“崑崙山北,地轉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萬裡。”是說崑崙山下的陰曹地府,是人死後所歸之處。

古代小說、戲曲裡也雲:“今日是重午,歸西何太速。”多數人以為“歸西”是佛教所宣傳死後通往西天極樂世界之意,其實不然。

古人認為,

人死後,其靈魂,是要返回祖先居住的地方

在世界各民族中,其實都普遍存在這種觀念。我國很多少數民族,葬禮上都會念誦“指路經”、“送魂經”等,讓死者順利回到祖先故地。

如土家族和苗族,有所謂“開路”的喪葬儀式,死者在安葬前,巫師要為其開路,使之“沿著祖先的路線”,回到達祖先的發祥地;哈尼族會在死者棺前放一塊糯米餅,並唱輓歌,輓歌的內容就是要死者的靈魂“回到祖先那裡去”,把糯米餅也帶去給先人們享用。

因此,

所謂“歸太山、歸西天”,其深層的意蘊,就是“葉落歸根”。是指人死後的靈魂,歸回於其先祖故地。

那些祖先為太陽文化系統之人,死後需要“歸太山”;其祖先為太陰文化系統之人,死後才“歸西天”。

弄清原委,靈魂才不會走錯方向。

至於泰山文化與崑崙文化,在世代的發展中,雖然逐漸式微,但也悄然演化出了新的形式。

崑崙轉化為神話之中心,泰山則轉化為封建帝王宗教活動中心

。那些有著陰陽兩系文化崇拜的族群,有的仍然保留了原始宗教崇拜的習俗。

在中國大陸之東的日本(其扶桑、大和的名稱,都與太陽崇拜有關),所飄揚著的太陽旗,與大陸之西阿拉伯國家中高掛著的月亮旗,可以說是陰陽文化原始崇拜的殘存。

標簽: 太山  圖騰  祖先  崑崙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