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作者:由 章佳傑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9-11-05

光焦度是什麼意思

在之前的文章《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7):跌宕起伏的斑斕路

》中我們已經看到,折射望遠鏡有著天生的缺陷——色差。為了校正色差,無數優秀的大師費心勞力,操盡了心。當然了,我們偉大的千古奇才牛爵爺並不在其中,他另闢蹊徑,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不跟大家在一個牌桌上玩了。

我們這一篇,就來看看牛爵爺的新牌桌。我在以前的文章裡陸續說過,光學設計是一門權衡和妥協的藝術,在反射望遠鏡的發展歷史中可以很明確地看到這一點,所以這是一篇關於「選擇題」的文章(大霧)。

1。 球面還是拋物面?

牛頓反射鏡結構異常簡單——真正參與成像的只有一個反射凹面。讀者朋友們也許會問了,就這一個面,還有什麼好選的呢?還真有選的——這個單獨的凹面,應該用球面?還是拋物面?

乍一看似乎沒啥好猶豫,很多天文愛好者都會毫不遲疑給出答案:當然應該用拋物面呀;許多商家也把用不用拋物面作為入門級和專業級的區分門檻,似乎給人一種印象,真正的牛反就應該是拋物面的,用球面的那是湊合。可是真的是這麼理所當然嗎?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牛反的主鏡,用球面鏡還是拋物面鏡?

拋物面的情況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在以前的文章《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1):費馬原理

》我們證明了,拋物面對於平行光入射的情況能完美地滿足等光程條件,因而可以對平行光完美成像。然而也在後面的《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2):彗差與阿貝正弦條件

》看到,拋物面只有一條對稱軸,並且不滿足阿貝正弦條件,所以拋物面有很明顯的彗差。對於不沿著對稱軸入射的平行光線,無法完美成像。即使入射角度很小,成像質量也迅速降低。

那對於球面又如何呢?在之前的文章《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5):球差與焦外

》我們瞭解到球面是有球差的,對於平行光無法完美地聚焦到一點,而是形成一個彌散的光斑。然而相對的,球面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它有無數的對稱軸。對於「單一的球面」來說,是不存在「軸外光線」的。在望遠鏡這個場景中,雖說不能對星點完美成像,但是整個視場內的成像質量是均勻的。

這麼看來,對於牛反應該用拋物面還是球面這個選擇題,似乎要結合視場角來看。小視場角的情況下彗差不顯著,那麼用拋物面能獲得更高的成像質量;而當視場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整個視場內成像質量的均一性更重要,這時候可能球面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且慢!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口徑大小。在望遠鏡場合下,口徑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口徑影響進光量,影響解析度,也會影響望遠鏡的設計。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看到,在小口徑情況下,球差是非常不顯著的,隨著口徑增加到一定程度,球差才變得明顯,進而急劇增加。按照賽德爾像差理論,球差是隨著口徑的 3 次方增加的,與視場角沒關係。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不同的口徑下,球面和拋物面的像差相對關係示意圖

對於小口徑的牛反,球面和拋物面差別不大,球面鏡的球差很小,而且沒有軸外像差(包括彗差),整個視場內成像質量是均勻的;同時考慮到製造成本,球面鏡的製造比拋物面要容易多了,一個新手學徒就能磨製很不錯的球面鏡,但要磨製拋物面可就需要一點手藝了。所以小口徑的牛反往往選擇球面鏡。

對於大口徑的牛反,這時候球面鏡的球差已經不可忽略了,選用球面鏡會使得像差大於允許極限。為了獲得良好的成像質量,只能選擇拋物面。而拋物面有明顯的彗差,根據賽德爾像差理論,彗差是與口徑的 2 次方成正比,與視場角的 1 次方成正比。在大口徑情況下,拋物面牛反的可用視場往往很小(相對的,有時候一些小口徑球面牛反的可用視場反而比較大)。

如上面的示意圖所示,橫軸代表視角大小,縱軸代表像差大小。藍色的兩條線代表大口徑情況,紅色的兩條線代表小口徑的情況;水平直線代表球面主鏡(球差與視角無關),斜線代表拋物面主鏡(彗差與視角成正比)。在允許像差極限內,大口徑拋物面鏡(藍色的斜線)的視場比較小,而小口徑球面鏡(紅色的水平線)像差一直在允許極限之內,所以可用視場比較大。

有一個經驗公式,對於口徑

D\text{ mm}

的牛反,臨界焦比為

\sqrt[3]{3.55D}

,焦比比這個值大的,可以用球面。舉例來說,對於口徑 200mm 的牛反,臨界焦比為 8。9。所以如果要做一支 200/F10 的牛反,可以用球面鏡;而要是做一支 200/F5 的快鏡,那就只能用拋物面了。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三個系統的光斑圖對比(請點開大圖看),從左至右:上一篇介紹過的兩片式消色差折射鏡(全視場角1。3度),F10的球面牛反(全視場角3。0度),F5的拋物面牛反(全視場角0。4度)

從上面的光斑圖可以看出,在焦比比較大(F10)的情況下,球面牛反的成像質量遠遠好於兩片式消色差折射鏡,而且視場可以非常大,全視場成像質量非常均勻(少許的不對稱來源於副鏡的遮擋);而在小焦比(F5)的情況下,拋物面牛反的可用視場非常小,對比大焦比的球面牛反,成像質量差不多的優良視場只有不到 1/7(注,本文中所有光斑圖均為在最佳成像球面上的計算結果,不反映場曲的情況)

2。 等光程還是等暈?

牛頓反射鏡用於目視的話,眼睛的觀測方向和望遠鏡實際的指向是不一致的,多少會有點彆扭。如果增加一塊反射鏡(副鏡),把第一面反射鏡(主鏡)的焦點加以翻折,引出到主鏡背後,這樣的話觀測起來視線方向就和望遠鏡的指向一致了。而且整個系統光路經過翻折,使得結構非常緊湊,可以在很小的體積內做出很長的焦距,在拍攝行星等小目標場合下非常有優勢。

這種系統稱為卡塞格林系統(Cassegrain),主鏡是一片凹鏡,承擔主要光焦度,而副鏡是一片凸鏡,將主鏡的焦點翻折,同時也放大了整個系統的焦比。沿著光路展開來看,是一種正-負形式的望遠結構(還有一種副鏡是凹面的格里高利系統,可以看做正-正的類顯微結構,使用較少,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卡塞格林系統的兩片反射鏡應該是什麼形狀呢?根據以前文章中提到的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我們很容易想到使用拋物面+雙曲面的組合,主鏡用拋物面,副鏡用雙曲面。這樣一來,對於軸上平行光入射,系統滿足等光程條件,能夠完美成像。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卡塞格林系統主鏡用什麼形狀?

但是顯然的,這樣的結構和拋物面牛反一樣,只有一條對稱軸。雖然對軸上光線能滿足等光程條件,能夠完美消除球差,但對於軸外光線存在彗差。卡鏡比牛反多了一個反射鏡面,理論上就多了一些設計自由度,如果只能消除球差,似乎有點浪費。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些自由度,來校正軸外像差呢?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在經典卡塞格林系統基礎上,根據初級像差理論,消除球差和彗差,計算的結果就是主鏡和副鏡都是雙曲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 RC 結構,以兩位發明者裡奇(Ritchey)和克里蒂安(Chretien)的名字命名。RC 結構可以看做同時消除球差和彗差的卡塞格林系統。目前人類建成的大型天文臺的主力望遠鏡,大多都是 RC 結構,比如凱克望遠鏡、雙子望遠鏡等。而最著名的 RC 系統,恐怕莫過於哈勃望遠鏡了。

RC 系統畢竟是根據初級像差理論計算出來的,相比經典的卡塞格林結構「完全」消除球差、「嚴格」滿足等光程條件,RC 結構並不是完美消除了球差和彗差,只是近似消除。在相對口徑較小的情況下,初級像差理論與實際情況很接近,RC 結構成像質量非常高。但是隨著口徑增加,初級像差理論逐漸偏離實際情況,RC 結構也逐漸顯現出殘留的高階球差和彗差。

對經典卡塞格林系統,我們說他滿足等光程條件,而對 RC 系統,我們說他滿足的是等暈(isoplanatic)條件。等暈指的是在一定區域內,像差大小都差不多,但不要求嚴格等於零。等光程固然有其數學上的優美之處,但適當放鬆一些要求而追求等暈,卻可帶來整個視場內成像質量的極大提升。事實上,在小視場情況下,RC 系統的像差的確是非常接近零的。對於這種校正了球差和彗差、像差極小的等暈系統,有時候我們又稱為齊明(aplantic)的。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三個系統的光斑圖對比(請點開大圖看),從左至右:F5的拋物面牛反(全視場角0。4度),F5的經典卡塞格林(全視場角0。4度),F5的RC(全視場角0。4度)

上圖展示了三個系統的光斑圖,在相同條件下(中等相對孔徑 F5,小視場角 0。4 度),經典卡塞格林系統與拋物面牛反的像差情況差不多,而相對的,RC 系統表現就極其優秀,在小視場情況下,全視場都維持在衍射極限內。

不論是拋物面牛反還是卡塞格林系統,由於沒有消除彗差,成像優良的可用視場非常小。RC 系統怎麼樣呢?雖然 RC 系統消除了球差和彗差,但是仍然有比較明顯的像散和場曲,可用視場仍然比較小。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三個系統的光斑圖對比(請點開大圖看),從左至右:F10的球面牛反(全視場角1。3度),F10的經典卡塞格林(全視場角1。3度),F10的RC(全視場角1。3度)

從上圖的對比可以看出,在稍微大一點的視場情況下(這裡只有1。3度),不論是經典卡塞格林系統還是 RC 系統,光斑都迅速增大,成像質量迅速降低。即使是小相對孔徑(這裡是 F10),也無法抵消彗差、像散等軸外像差急劇增加的情況。

3。 好看還是好用?

儘管 RC 系統在大型天文臺的主力望遠鏡中佔據絕對統治地位,但是在愛好者的望遠鏡中卻並不流行。讀者朋友們不妨先不著急往下看,想想是為什麼?

我一直說光學設計是權衡和妥協的藝術,上面我們已經看到了口徑和視場之間的權衡、成像質量和鏡片磨製難度的權衡、嚴格等光程和等暈之間的權衡。而 RC 系統在專業天文臺和愛好者兩邊截然不同的普及程度,顯然也體現了某種權衡的結果。

RC 系統的優勢特別突出——結構簡單,在可用視場內成像質量非常好,在小視場的情況下可以做到相當大的相對孔徑。對專業天文觀測來說,往往幾十角分的可用視場就足夠,而對很大相對孔徑的需求卻是非常強。這些優點使得在專業天文觀測領域 RC 系統大放異彩。但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RC 系統的可用視場就太小了,拍個月亮還要有 0。5 度的視場呢,更別說一些星雲,動不動就幾度大小,典型的 RC 系統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如果僅僅是可用視場小,還並不是主要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平場鏡、改正鏡等手段進行校正。正在導致 RC 系統在愛好者手裡遭到冷遇的更主要原因,就是 RC 系統的副鏡製造難度極高,同時 RC 系統的副鏡裝配要求也極高。RC 系統副鏡是雙曲面凸鏡,磨製和檢測的成本,大大高於主鏡的雙曲面凹鏡。愛好者嘛,多數也不是家裡有礦,成本高了,玩的人自然就少了。而 RC 副鏡對裝配要求高,更是勸退一大批愛好者。雙曲面鏡只有一條對稱軸,在裝配的時候,主鏡和副鏡的對稱軸必須嚴格重合,否則會引入額外的像差。這個難度可想而知。如果有玩過牛反的同學,想想牛反那麼簡單的結構,調光軸是如何玩死人的,RC 調光軸的難度絕對是加一個數量級。

所以我們再次妥協一下,稍稍降低一點對像差的需求,來換取裝配的極大便利——這就誕生了在愛好者中相對更廣為接受的 Dall-Kirkham 系統。這種設計主鏡是一個橢球面,副鏡是一個球面。眾所周知,球面有無數的對稱軸,因此裝配過程遠比 RC 系統要容易。而凸球面的製造和檢測的難度也遠低於凸雙曲面,從而大大降低了製造成本。

光學系統像差雜談(9):你說的這個反射望遠鏡,他有像差嗎

三個系統的光斑圖對比(請點開大圖看),從左至右:F10的經典卡塞格林(全視場角1。3度),F10的RC(全視場角1。3度),F10的 DK(全視場角1。3度)

但妥協畢竟是妥協,DK 系統殘留有較大的彗差,成像質量比起 RC 系統是大大降低了。從上面的光斑圖看出來,在同樣的情況下,DK 系統成像質量大大低於經典卡塞格林系統和 RC 系統,甚至也低於同樣相對孔徑下的球面牛反。

4。 現代消費級反射鏡的出路?

從牛爵爺發明反射望遠鏡到今天,已經將近 400 年了,對於一個普通愛好者來說,如果想自己體驗一把製造望遠鏡的樂趣,牛頓反射鏡仍然是不二之選。最近一個多世紀一來,消費級天文望遠鏡領域發展日新月異,上文討論的 RC 系統、DK 系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這兩者仍然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點,讓人覺得惋惜。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算力的極大提升,人們找到了另一條出路,用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解決了 RC 和 DK 等結構的缺點——用一組透鏡做改正鏡,加在系統末端。這組透鏡直徑相對較小,製造成本比較低廉。透過透鏡組,對反射鏡的殘留像差進行校正。一來校正了場曲,可以獲得極為平坦的像場,方便整個系統應用於拍攝(用於目視的系統對場曲通常不做要求);二來校正了主系統殘留的其他像差(主要是殘餘彗差和像散,而球差基本由主系統消除),極大提高了成像優良的有效視場大小。

反射鏡+改正透鏡的組合,使得普通消費者眼裡接受度不高的反射鏡,重新煥發了生機。一時間 RC-改、DK-改、牛反-改紛紛出爐,讓廣大愛好者大過眼癮。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標簽: 視場  Rc  拋物面  系統  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