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你身邊是否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他們最終以什麼方式生活?

作者:由 Zeth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4-09-04

他們最終能否重新獲得正常的生活?作為朋友該如何幫助?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以10年這個時間長度來看,在接受質量好的治療前提下,絕大部分人症狀明顯減輕(約85%不再符合診斷標準),複發率低(約12%),但

社會功能

(大致上是與人交流協作的能力)一般比較難恢復到主流程度。也有人覺得對於邊緣型人格的預後應該抱審慎樂觀態度,他們的社會功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差;之所以這方面給人難以復原的感覺,是因為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臨床研究者在面對這個人群的時候都是在臨床環境下,也就是發病的時候,所以對這個群體印象不好,造成了前面提到的印象偏差。真的比較起來,有人覺得邊緣型人格的預後比

雙相障礙

要好

作為朋友,最重要的是不離不棄的陪伴

————————-和問題直接相關的部分就是上面那麼多了,下面是“科普”,嫌長的就跳過吧————————-

抑鬱症

強迫症

精神分裂症

多重人格

相比,

邊緣型人格障礙

並沒有那麼“出名”,知乎在這方面的討論也不多,所以誤解更多

根估計美國一般人群當中約1-2%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男女比例為1:3。

中國目前的診斷標準

CCMD-3並沒有包括邊緣型人格障礙這個診斷。可信程度未知的資訊來源顯示,如果按DSM來診斷,中國一般人群當中邊緣人格障礙的比例可能也大約是1-2%

診斷

“邊緣型(borderline)”這個描述最初只出現在精神分析的診斷系統裡,直到1980年邊緣型人格障礙才被加入到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三版(即DSM-III)裡

你身邊是否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他們最終以什麼方式生活?

你身邊是否有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他們最終以什麼方式生活?

這是精神分析中對人格整合水平進行的劃分。由表格可以看出,邊緣型是神經官能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之間的模糊地帶。處於這種情況的人兼有兩邊的一些特徵,但是也能和處於兩邊的人群作出區分,例如邊緣型具備現實檢驗力(即一般沒有幻聽、妄想等)能和psychosis群體作區分,但是邊緣型不穩定的自我意識在神經官能症人群裡又是少見的

在DSM中,儘管沿用邊緣型(borderline)這個字眼,但是意義已經和最初被提出的時候有不同。DSM-5中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如下:

一種廣泛存在於個體生活的人格表現,人際關係、自我形象、情感表現均不穩定,易衝動,自成年早期起出現,且在不同的環境下表現類似。診斷時需符合以下5個或以上標準

1。 極力迴避真實的或想象的被拋棄感

2。 不穩定、緊張的人際關係,如對關係的極度理想化或極度貶低

3。 自我紊亂:明顯而持續的、不穩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

4。 至少2個領域裡可能傷害自己的衝動行為,例如亂花錢、多性伴侶、藥物濫用、衝動駕駛、暴食

5。 重複出現的自殺舉動、自殘行為

6。 情緒反應造成的不穩定情感表現(一般情感波動時間範圍是幾小時,甚少持續數日)

7。 持續的空虛感

8。 不合常理的憤怒,或難以控制自己的憤怒

9。 和壓力有關的偏執念頭,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邊緣型的成因

一種觀點認為,邊緣型人格主要成因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不當對待,例如家庭暴力(包括打罵及冷暴力)、性侵犯、長期分離、兩極態度(例如

胡蘿蔔加大棒

)等。一方面,父母確實在照顧子女,保證了子女在生理上存活;另一方面,父母卻對自己這麼差。處於這種過於極端環境下的兒童沒有能力在心理上將對自己好和對自己差的父母整合在一起,而是分化出“好父母”和“壞父母”這兩個意象。繼而將這種分裂內化,自己也有“好我”和“壞我”之分;之後將這種分裂泛化到周圍的環境和其他人身上,世界只有純粹的好人和壞人兩種人。邊緣型自我意識紊亂,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不好,因為一般人無法忍受昨天還很粘人的伴侶今天卻對自己說“你這個人渣”;但是卻沒有人知道邊緣型也是這麼分裂地看自己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邊緣型人格的核心是非適應性的

情緒管理

,甚至是情緒管理能力的缺失,而這種缺失是生理和環境互動造成的。嬰兒出生後可能由於生理原因(可以是遺傳,也可能是其他)先天具備困難型氣質 (difficult temperant),通常比較情緒化、易激動、經常哭。如果父母的

教養方式

不夠好,或者不適合嬰兒的氣質,彼此就無法形成良好的

依戀關係

。家庭系統中的情緒協同調節失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但無法學習到適應性的情緒管理技巧,甚至其大腦中

邊緣系統

的發育也會受到負面影響,而邊緣系統和情緒及其管理有緊密關係。生理和環境共同作用下,成年後個體的情緒管理能力十分差;這在邊緣型人格障礙中可以體現為DSM-5條目中的1,2,5,6,8

心理治療

主要為移情中心療法 (

Transference focused psychotherapy

, TFP)和辯證行為療法 (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 DBT)

TFP是一種基於

客體關係理論

的結構化心理動力學療法。這種療法的核心關注點是對來訪者分化的自我和客體(即他人/環境)進行整合。治療過程中對於

移情

的分析被認為是改變來訪者客體關係的關鍵;也可以理解成諮詢師希望透過在治療過程中和來訪者藉助“諮詢關係”這一人際關係進行挖掘、探討,當來訪者能夠和諮詢師維持相對正常的諮詢關係時,也就是改變的起點。諮詢師希望來訪者能夠將諮詢過程中對於人際關係的認識擴充套件到日常生活中,以此協助來訪者形成相對更好的客體關係。已有單個的療效研究證明TFP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有效性,而且TFP是唯一改變了來訪者對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認識的療法;但因為相對較新(2000年後研發的),未有足夠研究做元分析

DBT是將正念融入

認知行為療法

,專門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及長期有自殺意念/行為的人)的新型認知行為療法。這個體系中存在如下假設:來訪者已經在ta所處的環境下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只是因為缺少一些技巧或者受環境中的正/負強化影響而社會功能受損。這種療法關注培養/提升來訪者的情緒管理技巧、壓力忍受度、對自我感受的接受度。元分析表明DBT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症狀有顯著改善,

效應量

範圍為0。54-0。83,為“中等至大”效應

最後

題主提到的“過敏性幻覺”和“過敏性關係妄想”基本上是扯淡

題主的最後提到的例子從目前的資訊來看不是邊緣型

看完這個答案覺得“啊說的不是我嗎”的人都不是邊緣型

參考資料

Gunderson, J。 G。, Stout,

R。 L。, McGlashan, T。 H。, Shea, M。 T。, Morey, L。 C。, Grilo, C。 M。, 。。。

& Skodol, A。 E。 (2011)。 Ten-year course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sychopathology and function from the Collaborative

Longitudin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stud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68

(8), 827-837。

Hughes, A。 E。, Crowell,

S。 E。, Uyeji, L。, & Coan, J。 A。 (2012)。 A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of borderline pathology: Emotion dysregulation and social baseline

theor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0

(1), 21-33。

Kernberg, O。 F。 (1993)。

Severe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otherapeutic strategies

。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eb, K。, Zanarini, M。 C。, Schmahl, C。, Linehan, M。 M。, & Bohus, M。 (2004)。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 Lancet

364

(9432), 453-461。

Paris, J。 (2012)。 The outcome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ood for most but not all pati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9

(5), 445-446。

Stoffers

JM, Völlm BA, Rücker G, Timmer A, Huband N, Lieb K。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people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2, Issue 8。 Art。 No。: CD005652。 DOI:

10。1002/14651858。CD005652。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