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摘錄2.“光榮屬於希臘”

作者:由 詩墨言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9-08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 A Very Short History of Europe》

汪為華 著。京華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一版。 2011年9月第8次印刷

ISBN 978-7-80724-375-5

本篇摘錄包含以下章節內容,及相關的歷史文化地理概念的百科詞條搜尋摘錄。

2。 愛琴海文明

3。 希臘城邦及其海外擴張

4。 希波戰爭

5。 希臘城邦的衰落與馬其頓征服希臘

7。 古希臘遺產

2。愛情海文明/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文明出現的時間點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世紀:

愛情海地區出現以

克里特-邁錫尼

為代表的早期希臘文明。

傳說及《荷馬史詩》是早期描述

海因裡希.謝里曼

,德國考古學家,根據《荷馬史詩》中關

於特洛伊

戰爭和

邁錫尼

過往阿加米農的描寫,在

今土耳其境內小亞細亞海岸

的希薩利克(特洛伊城故址)以及

南希臘的邁錫尼、太林斯

等地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大量極有價值的考古資料

阿瑟·埃文斯:

不過海因裡希。謝里曼在實現其夢想前逝世,他未竟的工作由英國考古學者阿瑟·埃文斯接手,後者發現了比邁錫尼文明更古老的

米諾斯文明

米諾斯文明 Minoan Civilization ,公元前3500年 - 前12世紀(更)

文明所處地理位置,主要在 克里特島 Crete

公元前3000多年

,島上居民開始建築城堡。

公元前2000年左右

,出現獨立城邦。克里特文明鼎盛時期,全島城邦達100多個。

克里特島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

克諾索斯

,頭領

米諾斯 Minos

,稱雄全島。

早在青銅時代,西亞和歐洲之間的銅、錫貿易在島上就異常活躍。

文明後期,克里特人已經能夠製造高頭低弦的遠航船。

大約公元前1450年

,克諾索斯被希臘半島上的希臘人佔領,此後半個世紀克里特城邦迅速衰落,克里特文明隨之退出歷史舞臺。

邁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或譯作米諾斯文明、彌諾斯文明、邁諾安文明或邁諾亞文明,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出現於古希臘,邁錫尼文明之前的青銅時代,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島。最早約公元前3500年開始,複雜的城市文明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由約公元前1450年開始衰落﹐在早期黑暗時期,約公元前1100年完結。它代表了歐洲第一個先進文明,遺留許多巨大的建築群、複雜的藝術和書寫系統。它的經濟受惠於地中海地區的貿易網路。

可能使用線性文字A。

克里特文明考古

1878年,英國考古學者

洛凱里洛斯

發現了傳說中的

米諾斯王宮(”南海迷宮“)

注:名字有誤?百科後更為

阿瑟.埃文斯

Sir Arthur John Evans

線形文字A:

繪畫式象形文字,屬於音節文字, Linear A,迄今尚未被釋讀成功

邁錫尼文明 Mycenae,公元前1600-1100

希臘青銅時代晚期文明,位於

希臘南部 伯羅奔尼撒半島

,今有

邁錫尼遺址

大約公元前1600年前後

,希臘語部落中的阿卡亞人自巴爾幹半島北部南下,進入中部和南部希臘,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以邁錫尼城邦位代表的邁錫尼文明。

約公元前1400年

,邁錫尼文明進入全盛時期

邁錫尼城邦的制度:

國王是最高統治者,以下是將軍、國王侍從 和各級官吏。

社會基本組織是公社,其首領位長老,負責徵收稅收、徵集徭役等事務,公社成員從公社分得份地以維持生計。

農業為主的文明,並且尚武

比如,斯巴達城邦(前11世紀-前195年)

同時也善文 / 線形文字B:

線上形文字A的基礎上,創立了“線形文字B” Linear B。

它是歐洲第一種文字

1952年,由英國建築學家

邁克爾.文特里斯

和密碼學家

查德威克

解讀成功。

特洛伊 Troy 戰爭

公元前12世紀初

邁錫尼諸城邦向小亞細亞的特洛伊城邦發動了一場大規模戰爭,史稱“特洛伊戰爭”。特洛伊王子 帕里斯 Paris,斯巴達王后 海倫 Helen。戰爭持續了10年。

公元前9世紀,盲人詩人荷馬創作了

“荷馬史詩”

《奧德賽》篇,其中主人公 奧德修斯 Odysseus 獻計希臘人 —— 木馬計

邁錫尼文明的衰亡及希臘黑暗時代/希臘中世紀,前11世紀-前9世紀

公元前12世紀初,無法抵擋北方希臘人部落 - 多利安人的進攻

(注:此處出處有爭議)

,邁錫尼文明隨之結束。多利安人此時處於氏族社會,較為落後。

之後經濟蕭條、政治衰落,這種可能個情況一直持續了300年多年,因此這個時代被稱為

“希臘的中世紀”

資料很少,僅依據《荷馬史詩》,所以也成為

“荷馬時代”

古希臘城邦舉例

雅典 Athens

斯巴達 Sparta

底比斯 Thiva

米利都 Miletus(小亞細亞)

特洛伊 Troy(小亞細亞)

科林斯 Corinth:

前146年滅於

羅馬

,前44年

愷撒

在這裡重新建城。在羅馬時代它是一座以其奢侈和昂貴的生活而著稱的繁榮的商業城市。在城內羅馬人、希臘人和猶太人共居。

色雷斯 Thrace

敘拉古/錫拉庫薩 Syracuse:

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一座城市位於

西西里島的東岸

,公元前734年由希臘城邦科林斯移民所建。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紀勢力強盛為西西里島東部霸主。在

第二次布匿戰爭(羅馬vs迦太基)

中曾抵抗羅馬侵略,

公元前212年為

羅馬

所滅

他林敦 Taras:

古希臘斯巴達人在義大利南部建立的殖民城邦,

畢達哥拉斯

的逝世地,

前272年落入

羅馬

人之手

相關詞條備註

克諾索斯 Knossos / 米諾斯王宮

克諾索斯(希臘語:Κνωσός)是克里特島上的一座米諾斯文明遺蹟,被認為是傳說中米諾斯王的王宮。它位於克里特島的北面,海岸線的中點,是米諾斯時代已發現最為宏偉壯觀的遺址,可能是整個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克諾索斯遺址是由英國考古學家

阿瑟·埃文斯

1878

年進行了最早的完整發掘,發現了大批米諾斯遺蹟,和許多刻有使用線形文字A的文字的泥板,揭示了米諾斯文明的存在。

其中最為輝煌的米諾斯王宮始建於

約前2100年至前1800年

,後幾經擴建,佔地約一萬三千平方米,圍繞著一個1200平方米的中心院落展開成四個翼,上下五層樓,共有一千多間房間

阿瑟.埃文斯 Sir Arthur John Evans

他的最大成就是對

米諾斯文明

的考察,並總結在四卷本的The Palace of Minos at Knossos (1921–1935)中。他對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的解讀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線形文字B

線形文字B是希臘邁錫尼文明時期的一種音節文字。線形文字B出現於青銅時代晚期

(注:

線性文字A: 使用時間對應於前1800年至前1450年之米諾斯文明,先於約前1450年邁錫尼人入侵的階段;線性文字B: 時間大約為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200年。 )

,早於

希臘字母(希臘字母約公元前8世紀)

數個世紀,隨著邁錫尼文明的衰落而消逝。寫有線形文字B的泥板大部分發現於克諾索斯、科多尼亞、皮洛斯、底比斯、邁錫尼等地。後繼的希臘黑暗時代,目前尚未發現線形文字B的實物。

1952年,

邁克爾·文特里斯

成功釋讀線形文字B。

線形文字B主要在克里特島和希臘本土南部地區使用,時間大約為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200年。 線形文字B似乎與更早的線形文字A有某種聯絡。

3。希臘城邦及其海外擴張

時間線:公元前8世紀

希臘黑暗時代結束,歷史進入了有一個進步文明的時期

城邦國家轄地不過百里,人口不過數萬,“小國寡民”

著名城邦:(南部)斯巴達、科林斯,(中部)雅典、底比斯,

(小亞細亞)米利都

制度:

初期有

貴族會議

公民大會

,但平民只能僅限於對貴族會議的提案進行形式上的表決。

之後被取得政權的僭主體制取代,僭主體制可以理解為一種早期的獨裁體制。

之後很快被寡頭政治(如科林斯)或民主政治(如雅典)所取代。

大殖民: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範圍涉及全部黑海和部分地中海地區,規模遠超過前12世紀多利安人南下的早期移民活動。

海外移民,或稱為“大殖民”:人口壓力、失勢失地的貴族公民、商業利潤、市場、原材料、貿易空間驅動。

相關詞條備註

腓尼基 Phoenicia

地中海東岸(古)地區,接近於今黎巴嫩和敘利亞。腓尼基人是閃米特人的一支(挪亞的兒子閃 Shem的後代),自稱“迦南人” Canaan

閃族人 Shem:

源於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沙漠的遊牧民族

4.希波戰爭,希臘 vs 波斯 大流士一世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之前:

米底帝國

:前8世紀 - 前550年

波斯帝國:公元前6世紀中葉,

阿契美尼德王朝

波斯帝國 Persia 的軍人在其國王

居魯士 Cyrus

的率領下征服了

小亞細亞

,當地的希臘各城邦也被他們佔領。稍後,他們又佔領了

色雷斯

。這樣,整個希臘半島就完全暴露在波斯人面前。

居魯士大帝

(約公元前559年 - 前530 年在位),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

“我,居魯士,世界之王,偉大的王。”

公元前553年,居魯士起義反抗米底。前550年攻克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國。

居魯士本人屬於波斯 阿契美尼德家族 ,所創立的王朝被稱為 阿契美尼德王朝

希波戰爭:前499 - 前449年

戰爭導火索:

公元前500年:希臘城邦 雅典Athens 支援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 米利都 Miletus起義,反抗波斯人的統治。米利都向

當時希臘最大兩城邦 雅典Athens 和 斯巴達Sparta

求援,斯巴達未應,雅典派戰艦支援。公元前494年,

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 Darius I

鎮壓了起義,米利都被毀。公元前492年,波斯出兵希臘本土,希波戰爭爆發

第一階段:前492 - 前479年:雅典以少勝多。

波斯10年後再次進攻,雅典城邦組成同盟

斯巴達為同盟統帥。國王 里奧尼達 Leonidas 親率300勇士扼守中部希臘要塞 -

溫泉關 Thermopylae

,牽制波斯軍隊,後國王及300勇士全部戰死。後人立碑紀念:“過路的人啊,請你告訴拉西第夢人(斯巴達人),我們是遵從他們的命令躺在這裡的。”

之後波斯軍隊攻入並焚燬了雅典城。

公元前480:波斯與希臘海軍,薩拉米斯 Salamis 海灣激戰。艦體差異,波斯大敗。後希臘城邦大獲全勝。同時,陸地戰役 普拉提亞。

第二階段:前479年 - 前449年,雅典/提洛同盟勝,波斯退出東部地中海

希波戰爭進入希臘反攻時期。

公元前479年:海上同盟,

提洛同盟

,雅典主導,

提洛島 Delos

公元前467年:提洛同盟海軍擊敗波斯海軍於小亞細亞半島海面

公元前449年:薩拉米斯城(塞普勒斯島)激戰,獲勝。之後雙方簽訂合約,波斯承諾完全退出東部地中海。

相關詞條備註

馬拉松起源:

希波戰爭第一階段,雅典以少勝多。據歷史記載,在

距離雅典42km的馬拉松 Marathon平原

雙方展開激戰,雅典以少勝多。快跑手

菲力彼得斯 Phidippedes

在3小時內跑完了42km路程,到達雅典衛城廣場說完“我們勝利了”,就倒地而亡。1896年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長跑賽,這是現代馬拉松賽事的由來。

色雷斯 Thrace

,東南歐的歷史地理學概念

色雷斯 是東南歐的歷史學和地理學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

保加利亞南部(北色雷斯)、希臘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東色雷斯)

。色雷斯瀕臨三個海,分別是黑海、愛琴海和馬爾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稱為魯米利亞(Rumeli)。

色雷斯的原始居民被稱為色雷斯人,分成許多部落聚族而居。為人所熟知的色雷斯軍隊曾與亞歷山大大帝一同橫跨赫勒斯滂海峽,進攻波斯,並參加了與波斯人的戰役。

5.希臘城邦的衰落,與 馬其頓征服希臘

戰爭背景:主要矛盾在希臘兩個最大的城邦之間:雅典和斯巴達

雅典:

阿提卡半島,多山,少耕地,三面環海,多良港

海上貿易和商業為主,各城邦中商業與航運業中心

早期為僭主體制,雅典執政官:前432年執政官為

伯里克利 Pericles

前594年,

梭倫Solon改革

,削弱貴族大會,提升公民大會,民主制度逐步確立

文化上:崇尚商業、藝術、文學、喜歡探討哲學。

提洛同盟

斯巴達:

平原地帶,土地肥沃,缺少海運良港

農業為主

寡頭制

尚武

伯羅奔尼撒同盟

伯羅奔尼撒戰爭 Peloponnesian War,前431年 - 前404年

公元前430年,

伯里克利

在一次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發表著名的葬禮亞演講,他說:

“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要求全體雅典公民保衛這種公正透明的民主制度。

同年,伯里克利不幸在雅典城內的瘟疫中過世。

之後主戰派領袖

克里昂 Cleon

,帶領雅典繼續與斯巴達作戰。

戰事持續了10年,雙方損失慘重,均無力再戰。

公元前421年,

《尼西西合約》

,但之後戰端又起。

公元前405年,斯巴達與

波斯

結盟,雅典海軍全軍覆沒。

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投降,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

之後,希臘半島霸權爭奪繼

波斯

,到公元前4世紀上半期,希臘世界再也無法恢復昔日的繁華,城邦衰落已成不可挽回之勢。

馬其頓征服希臘,腓力二世 Philip II,前337年,成立希臘同盟

背景:

馬其頓與希臘人同族,在希臘各部落南下時,他們仍留在北方。

公元前4世紀中期,

國王腓力二世 Philip II

執政,他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統一了上、下馬其頓。

建立常備軍,創立

“馬其頓方陣

Macedonian phalanx

,以密集縱深為特點,每方陣256人組成。

公元前357年 - 前 356年,馬其頓佔領北部希臘部分地區,稍後向黑海擴張,希臘黑海商貿航線被掐斷。之後雅典及其他希臘城邦聯合反對馬其頓

馬其頓征服希臘

公元前338年,彼奧提亞會戰,希臘聯軍全軍覆沒,從此再也無法抵擋馬其頓的進攻。

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成立

希臘同盟

,自任盟主。

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

公元前334年,

亞歷山大三世 Alexandros III

(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先後征服

波斯、埃及、中亞直至印度河、恆河流域

,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

帝國在亞歷山大病死(前323年,僅33歲)不久,分崩離析(注:

繼業者戰爭

之後希臘進入

塞琉古王朝 Seleucid Empire

(亞歷山大大帝部下 塞琉古一世) 前312年 - 前129年

相關詞條備註

繼業者戰爭 Diadochi,前323年 - 前 272年 皮洛士 逝世,被稱為 繼業者時代

繼業者,泛指繼承人。在泛希臘歷史中,專指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的繼業者和繼業者的兒子們為爭奪亞歷山大所留下的廣大領土而陷入一連串紛爭的時期,而從前323年亞歷山大逝世開始,到皮洛士前272年逝世為止又稱為繼業者時代。

另外,這段時期也是古希臘歷史中希臘化時期的開始。

繼業者戰爭後:托勒密王朝 Ptolemaic dynasty

托勒密王朝:前305年 - 前30年,埃及豔后 克里奧佩拉七世 兵敗自殺,亡於羅馬共和國,屋大維/奧古斯都。

統治埃及、名為柯里敘利亞的南敘利亞、及小亞細亞南岸的多處領地

的希臘化國家。

王國建立者為亞歷山大帝國的將領托勒密一世,繼業者戰爭之後,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為國王並宣稱自己是

埃及法老

。托勒密王朝統治埃及直到公元前30年埃及女王

克里奧佩拉七世

兵敗自殺為止,歷經274年。王國疆域最鼎盛時包含埃及、昔蘭尼、安那託利亞南部、敘利亞南部和一些愛琴海島嶼,領土最南時可達努比亞。

亞歷山大港

是托勒密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

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姐弟近親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里奧佩拉、貝勒尼基和阿爾西諾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里奧佩拉七世是最為後世所知的。托勒密王國因內部王室紛爭、境內埃及人叛亂、以及外國入侵等等種種原因逐漸衰弱,最終被羅馬共和國佔領。但所留下的希臘化文明一直延續到埃及被穆斯林征服為止。

繼業者戰爭後:塞琉古帝國 Seleucid Empire

塞琉古帝國:公元前312年 - 前64年亡與羅馬 龐培,希臘化國家,

伊朗和兩河流域,及部分印度。

塞琉古帝國,又稱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塞流息得王朝,古代中國又稱之為

條支

。它由亞歷山大大帝部將

塞琉古一世

所建立,是以

敘利亞

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內(初期還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臘化國家。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時期最主要的國家之一。

塞琉古王朝居民的生活區域,在公元前312年到前129年,發生嚴重的暴亂,截止到公元前303年,更遠的東方地區皆已納入塞琉古的版圖,接下來20年間,塞琉古與安條克一世控制著,敘利亞、馬其頓和小亞細亞的絕大部分領土,但從公元前3世紀,巴克特里亞脫離王朝控制,塞琉古漸漸失去對東方地區的影響力。

塞琉古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帕提亞和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

安息王朝(波斯)

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在前64年征服。

繼業者戰爭後:安提柯王國 Antigonid dynasty

安提柯王國:前306年-前168年,馬其頓本土及部分希臘,亡於羅馬。

馬其頓及希臘──除了

埃託利亞同盟

、斯巴達、及其他一些城邦外──則歸於安提柯王國。亞歷山大之繼業者們爭霸不息的時期至此告終。

安提哥那王朝,主要為馬其頓王國在希臘化時期的一個王朝,王室成員為亞歷山大大帝麾下大將安提哥那的後代。

(注:繼業者戰爭同時)

希臘各城邦也趁著這個機會脫離馬其頓的控制,使一些新的城邦聯盟先後建立。而在亞歷山大逝世後,馬其頓本土和希臘的統治權掌握在攝政安提帕特手中,當安提帕特在前319年死後,他的兒子卡山德於前310年密令格勞西亞斯毒殺了年僅14歲甫成年的亞歷山大四世,建立

安提帕特王朝

。前277年,安提柯二世在赫勒斯滂海峽打敗了自前285年就開始從多瑙河下游平原侵入希臘的凱爾特人,這為他爭奪馬其頓王位增添了砝碼。前276年安提柯二世真正獲得了對馬其頓的全部統治權,被視為安提柯王朝的真正建立者。

安提柯王朝統治馬其頓王國百餘年之久,直到羅馬共和國征服馬其頓為止。在三次馬其頓戰爭後,安提柯王國在前168年亡於羅馬共和國之手。

伯羅奔尼撒半島 Peloponnese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摘錄2.“光榮屬於希臘”

斯巴達 Sparta:

公元前11世紀 - 前195年

伯羅奔尼撒同盟 Peloponnesian League:

前546 - 前371年

斯巴達城位於

中拉哥尼亞平原

的南部。斯巴達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斯巴達是寡頭政治,和當時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鮮明對比。斯巴達規定所有男人必須從軍。斯巴達擁有眾多國的奴隸,稱為“黑勞士”,因此“斯巴達式”也成為艱苦地進行的代名詞。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及其同盟者戰勝雅典軍隊並霸權整個希臘。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後便被新興的

底比斯 Thiva

打敗,在北方的馬其頓 Mecedonia 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一口氣讀完歐洲史》摘錄2.“光榮屬於希臘”

底比斯 Triva

古希臘城邦,伯羅奔尼撒同盟成員

拉科尼亞 Laconia

斯巴達核心地區,斯巴達是最重要城市。拉科尼亞,是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南部分的區域,也是拉科尼亞州的所在地。直到前190年代,拉科尼亞一直是斯巴達的核心地區,其中斯巴達是最重要的城市。

馬其頓 Macedonia,地理和歷史地區

馬其頓(Macedonia)是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

地理和歷史地區

。長期以來,它的界線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現在認為該地區涉及六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馬其頓共和國、保加利亞(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它佔地約67,000平方千米(25,869平方英里),人口約476萬。

北馬其頓共和國自1992年立國以來使用馬其頓共和國的國號,常常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稱爭議。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直到2019年2月更名

北馬其頓

後矛盾才得以化解。

馬其頓地區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點可追溯到約9000年前。公元前4世紀中葉,馬其頓王國統治了巴爾幹半島;從那之後,馬其頓的歷史便開始多元化。

埃託利亞同盟 Aetolian League

古希臘聯邦式國家,前370年 - 前189年同盟戰敗,與羅馬簽訂合約

埃託利亞同盟是古希臘的一個聯邦國家,以希臘中部的埃託利亞Aetolian為中心。同盟創立於前370年以反對馬其頓和亞該亞同盟。前290年,它在第一次馬其頓戰爭與羅馬結盟佔領了德爾斐,版圖持續擴張。前3世紀末,它控制了阿提卡外的整個中希臘。

公元前189年,同盟被打敗,被迫與羅馬簽訂了合約。這時埃託利亞同盟已名存實亡了。

亞該亞同盟 Achaean League,古希臘城邦同盟,被馬其頓征服,前3世紀末繼業者戰爭後逐漸壯大,前146年成為 羅馬 行省

亞該亞同盟最早是由古亞該亞人(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的一個部族)建立的城市聯盟。這個聯盟在前5世紀希臘世界的政治舞臺上幾乎不起什麼作用。前4世紀末,它與希臘的許多部分一樣被馬其頓征服。然而在前280年,亞該亞同盟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因繼業者戰爭而一片混亂的希臘本土重新建立起來。在前251年至前229年,科林斯、阿爾戈斯、西庫昂和麥加洛波利斯先後加入,聯盟因此聲勢大壯。

亞該亞同盟(希臘語:Ἀχαϊκόν)是希臘古典時代後期最重要的城邦聯盟。在不同歷史時期,該聯盟擁有10~12個成員。亞該亞同盟最終被羅馬兼併。前146年,羅馬元老院將亞該亞劃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7.古希臘遺產

時間線:

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

古希臘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天文學

歐幾里得 Euclid

(前330-前275),《幾何原本

Euclid's Elements

》,

“幾何之父”

阿基米德 Archimedes

(前287-前212),槓桿原理,浮力定律,解決了複雜物體求中心的問題,

“力學之父”

;“窮竭法”計算圓面積和螺線所圍面積,接近現代微積分

阿里斯塔克斯 Aristarchus of Samos

(前310-前230),天文,認為地球依照圓形軌道繞太陽旋轉,而太陽和其它恆星是固定不動的。這一觀點影響了

後世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

歐多克梭 Eudoxus

(前488-前395),創立了第一個宇宙模型

希帕卡斯 Hipparkhos

(前190-前120),設計了宇宙本輪-均輪模型,是

後世托勒密地球中心說

的模板;並發現了歲差,測量了月球和地球的半徑以及月地距離與地球半徑之比,數值以接近現代所測數值。古希臘成就最大的天文學家。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約前460-前370),為古希臘

伯里克利時代

之醫師,約生於公元前460年,後世人普遍認為其為醫學史上傑出人物之一。在其所身處之上古時代,醫學不發達,他卻能將醫學發展成為專業學科,使之與巫術及哲學分離,並創立以之為名的醫學學派,對古希臘之醫學發展貢獻良多,故今人多尊稱之為

“醫學之父”

。而其所訂立之醫師誓言 Hippocratic Oath,更成為後世醫師之道德綱領

古希臘哲學,Philosophia,希臘詞語,熱愛智慧之學的意思,探討主題是世界“本原”

米利都學派 Milesian school,唯物主義

,是最早探討世界本源問題的哲學派別

泰利士 Thales

(前610-前546),世界的本原是

阿納克西米尼 Anaximenes of Miletus

,世界是由不定形的

構成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前540-前480),世界的本原是

畢達哥拉斯學派,唯心主義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前580-前500),世界是由非物質的、抽象的“

”構成,惹味數獨立於物質世界之外,決定物質的性質

德謨克里特 Democritus

(前460-前370),世界的本原是

原子與虛空

,原子時一種肉眼看不見、不可分割、極小的、數量無線的物質微粒,宇宙萬物皆由原子構成,虛空是原子執行的條件,原子在虛空做我選運動,並由此合成世上萬物,萬物的不同在於構成物質的原子的形狀、次序、位置的不同。此外,他還第一次提出了物質不滅思想。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學說,時古希臘哲學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對後世西方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蘇格拉底 Socrates

(前469-前399),世界的本原是

,客觀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神安排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

柏拉圖 Plato

(前429-前347)將世界分為

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

,他認為,理念世界是永恆的、真實的、完善的,而現實世界則是虛幻無常的,前者是世界的本原,後者則是前者微弱而不完全的反映。 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

晚期希臘時期(公元前4世界-公元前1世紀),犬儒學派

蘇格拉底的弟子

安泰斯泰尼 Antisthenes

(前445-前365),人的快樂來自美德。

狄奧根尼斯 Diogenēs

,每個人只要能夠以最節儉、最容易的方式得到滿足,就會得到快樂,凡是合乎自然的事情,就可以在任何場合、任何人面前去做。

本質上,這是一種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持消極否定態度的頹廢學派。

古希臘神話,多神教

擬人化的神,具有人的一切特徵,還可以與人通婚,但比人更有才智和力量

最初統治宇宙的是

天神 烏剌諾斯 Uranus

,與

地母 蓋亞 Gaia

結合,生下

十二提坦神

(六男六女),提坦諸神結合又剩下了日、月、星辰等諸神。

烏剌諾斯之子,

克洛諾斯 Cronus

奪取父親權力

克洛諾斯之子

宙斯

,又推翻其父的統治,稱為最終的天神

奧林匹斯山十二主神

雅典娜,智慧女神

阿波羅,太陽神

阿芙洛狄特,美神(羅馬人更名為 維納斯)

波塞冬,海神

阿瑞斯,戰神

懷斯托斯,匠神

古希臘文學成就

《荷馬史詩》

,前9世紀,盲詩人荷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伊利亞特》,希臘英雄阿基琉斯在特洛伊戰爭中殺敗特洛伊猛將 - 伊利昂城主將 赫克托爾 的故事

《奧德賽》,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將領們紛紛率軍回鄉,英雄奧德賽歷經十年海上漂泊,終於返回故鄉 伊塔卡

薩福

,前7世紀,抒情女詩人,柏拉圖稱之為”第十位文藝女神“

伊索寓言

,前6世紀,根據民間語言編寫,比如《狼與小羊》《龜兔賽跑》《農夫與蛇》等

戲劇,分悲劇和喜劇。

悲劇起源於祭祀酒神 狄奧尼蘇斯 的酒神頌歌,喜劇起源於 酒神慶典結束前列隊狂歡的場面,也有不少取材於神話傳說。

三大悲劇作家:

埃斯庫羅斯

索福克勒斯

歐里庇德斯

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

相關詞條備註

泰坦Titan:

在許多歐洲語言中,“titan”一詞表示“巨大的”,“了不起的”。如下:

1912年沉沒的一艘巨型郵輪被命名為泰坦尼克號(Titanic)。

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的拉丁名為Titan。化學元素鈦的拉丁名(Titanium)來自提坦。

奧斯匹斯山:

在希臘神話中奧林波斯是神的山。在希臘神話中它的地位相當於天堂,眾神、半神和他們的僕人居住在這裡。

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

在希臘神話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名字的意思是“先見之明”。他是大地之母蓋亞與烏拉諾斯的女兒忒彌斯與伊阿珀託斯的兒子。

普羅米修斯與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創造了人類,普羅米修斯負責用泥土雕塑出人的形狀,雅典娜則為泥人灌注靈魂,並教會了人類很多知識。當時宙斯禁止人類用火,他看到人類生活的困苦,幫人類從阿波羅偷取了火,因此觸怒宙斯。

宙斯為了懲罰人類,將

潘朵拉的盒子

放到人間。再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每天派一隻鷹去吃他的肝,又讓他的肝每天重新長上,使他日日承受被惡鷹啄食肝臟的痛苦。然而普羅米修斯始終堅毅不屈。幾千年後,赫拉克勒斯(希臘神話中的半神英雄)解救了普羅米修斯。但他必須永遠戴一隻鐵環,環上鑲上一塊高加索山上的石子,以便宙斯可以自豪地宣稱他的仇敵仍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