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作者:由 德澤藝術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22-04-06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1515青年藝術家創作計劃

——2020德龍杯·鋼鐵雕塑創作營

1515 Young Artist Creation Plan

2020 Delong Cup · Steel Sculpture Creation Camp

藝術家說

現代主義雕塑相對來說是比較明快的,它不會給你特別具體的形象,它透過一些比較簡單的形態,讓你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你的思維完全不受限制。每個人看到一件現代雕塑作品,他可以憑藉自己以往的經驗、生活閱歷,透過一些想象重構成一個他自己心目中的現代雕塑作品。

——張立柱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俯檢視

張立柱的作品《相·非相》是由廢舊料斗、鋼筋條、鐵鍬等材料建構起的長21米,寬9米,重量約70噸的大型場地雕塑。平鋪的鋼筋條顯示出自由流動的形態,與幾何線條的結合構成雕塑作品抽象的表現形式,富有節奏感。

環形排列的料斗,均勻鋪展的鋼筋條,如瓦片般堆砌的鐵鍬……有秩序的排列使得原本廢舊的鋼鐵材料重獲新生,經過組織的空間佈局也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力,並帶給觀者以一種超現實的視覺感受。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作品源於我抽離於真空世界中所窺探到的“物我一如”的秘境,透過一種園林式的意象建構手法,強化微縮景觀時空與隔離現實語境的對話,著重對其中意境的表現,對大自然以及人性的關懷,以肉身與大地、裝置與情境、存在與幻境、體悟與遊走,詮釋出一個“無相”的概念。觀者在介入尋解中,依賴於對“所指皆是,又皆不是,不是而是,彷彿如是”的偏愛,共同締造這件大地裝置雕塑對客觀世界流動性,時間空間依賴性以及宙宇執行規律性的世間華章語境表達。

——張立柱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鋼筋條作為連續的元素,從作品外圍到中心的應用,保留了形式的延續,同時使得內部結構成為外部結構與邏輯的結果;料斗上下顛倒的設定增強了作品的厚重感,亦有宇宙萬物執行的陰陽之意;通道的設定,將觀者引領到內部空間,從而獲得更多的停留與感受。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在精密的雕塑結構與觀看動線設計下,巨大的料斗經過挖空產生流暢的通道,供觀者穿行。在金屬的支撐下,觀者可以經過草地上散落的鋼筋條走到由鐵板鋪開的狹槽中,感受頭頂上巨大鋼鐵框架帶來的重量感與壓迫感,而進入空間內部,視角變得開闊,處於低位的視覺中心被極具形式感的鋼筋條、料斗、鐵鍬包圍,不安感隨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視覺衝擊與對巨大存在物的敬畏感。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巨大的場域作為一件作品,可以理解為一個充滿神性的空間,抑或是廢棄的家園。藝術家利用大型裝置雕塑的方式,表達對人性的關懷、對自然與時空關係的關注,呈現出富有力度的表達。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看似簡單的構成,實則是多種理念的融合。藝術家的創作不侷限於造型藝術與裝置的範圍,他提取工業環境中常見的物象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並賦予它們新的含義,此時的物象脫離了曾經的使用屬性,成為藝術品本身。與此同時,他試圖剝離物質表面,透過鋼筋條、料斗、鐵鍬形成的巨大凹陷塑造的負空間去揭露物的本質,為觀者提供穿行其中的互動與體驗,並以此體驗促使觀者產生對人與自然、歷史與未來關係等問題的思考。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不同於大地藝術家的作品,張立柱的作品並不取材於自然,而是將帶有人類製造的工業屬性材料運用到作品的呈現中,他的創作關注空間體驗,對材料、結構、交接方式、人的可介入程度等眾多層面的思考,並以此獲得一種新的視覺景象。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解讀 | 無相之相——張立柱作品

《相·非相》區域性

張立柱的作品擁有未來世界的神秘感,富含東方的禪意,也兼具西方的理性。他的作品構建了一個類似於真實世界的幻象與副本,一種“非存在”的“存在”。

作者:田園

編輯:田園

監製:張禹

標簽: 非相  作品  料斗  雕塑  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