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攝影

注意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家長懂了嗎?

作者:由 科學養娃三兩事 發表于 攝影時間:2019-09-19

注意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家長懂了嗎?

父母們經常會打趣或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幹什麼事情總是不一會兒就被其它的東西影響了,怎麼辦啊?

注意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家長懂了嗎?

其實注意力是可以被訓練的,在瞭解訓練方法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注意力系統本身,究竟是如何動作的。

「注意力系統示意圖」

注意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家長懂了嗎?

注意力系統的本質是一個神經迴路,它把藍斑(負責覺醒)、伏隔核(負責獎勵)、杏仁核(負責情緒)、前額葉(負責記憶、判斷、思考、操作等)、小腦(平衡協調、肌肉張力等)等各個功能區域連線在一起,並使這些區域處於警戒狀態。

當外界的資訊被反饋進神經迴路後,獎勵中樞,就是那個被稱為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經元,會向前額葉皮層發出包含了愉悅和滿足感的訊號。如果這個訊號強到前額葉不得不做出迴應,那前額葉就會開始驅動整個注意力系統高速運轉,此時人就會開始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

簡而言之,只要讓孩子產生更大的動機,就能讓孩子更專注。比如為了讓孩子能專注的吃個飯,在他面前放個手機放《小豬佩奇》;為了讓孩子能專注的上節英語課,承諾課後給買一套樂高玩具。

看動畫片和獲得新玩具,都是使孩子產生更大動機的訊號,也確實能在一時間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但雖然短期有效,從長遠來看,這種提升專注力的方式或許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那究竟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或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呢?其實,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做到【內因驅動】四個字。

內因,指的是透過引導,讓孩子自己對這件事產生好奇和興趣,從而大腦發出訊號,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

首先絕不贊同以打罵的方式讓孩子去專注的做某一件事情。打個比方,孩子不認真吃飯,家長就以打罵的方式讓孩子好好吃飯,然而這種讓孩子暫時性屈服的行為,並不能讓孩子的提升注意力,甚至還會使孩子出現逆反抗拒心理。

注意力系統的工作原理,家長懂了嗎?

同樣,利用壓力來放大動機訊號,也並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選擇。學生們會因為考試壓力而選擇專注地看書、學習,但壓力過後呢?為什麼國內那麼多學生,在最應該學習的年齡,卻沉溺於遊戲無法自拔,原因就是當考試的壓力過了,他們的專注力也就不在了,因此瞬間鬆懈了下來。

換句話說,他們對於學習並沒有產生自己的慾望,也就是所謂的“內因”。

如果返回來分析下那些真正的“學霸”,他們會長時間專注於學習這種枯燥乏味的行為,是因為他們判斷出這一行為能帶來的長期收益。

最理想的方案,是讓孩子能夠將目光投射到那些更長遠的目標和收益中去,而不僅僅侷限於眼前!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內因驅動,因為只有相信前面的那些益處是真實存在的,才會在當下付出遠遠不成比的努力和專注。

由此可見,內因驅動講究的是正面引導。而很多時候,成年人用強迫和施加壓力的方式,這與喚醒孩子內因的宗旨,恰恰背離了。當然,這一點也要遵循孩子自身的發育。

「思考、處理、安排、和計劃一個長期目標」,這些能力是由前額葉皮層負責的。

低齡段的孩子,因為這片區域還未完全成型,自然無法具備長遠計劃能力,所以他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發生轉移。

而正是因為還沒有完成發育成型,所以就要透過一些訓練方式去刺激前額葉的發育,去引導前額葉能被長期的長遠的目標或收益刺激!

訓練前額葉皮層,讓孩子能夠對遠景目標進行長期執行和規劃,自然而然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變好了!

標簽: 孩子  專注  注意力  前額  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