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公文寫作:公文寫作十大秘訣,高手總結,乾貨收藏

作者:由 <em>公文</em&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1-07-21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積累是公文寫作的萬斛泉源。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積累是最基礎的功夫。要獲得公文寫作的萬斛泉源,一般離不開思想、理論、政策、業務、體例、語言的積累。不想踏實做積累、只想一夜得秘籍的秘友們,往往是欲速而不達的。

二、”袖手於前,方能疾書於後“,

構思是公文寫作的指路燈塔。動筆前的構思是綱舉目張、氣韻貫通的重要保證。在動筆之前,必先有一個通盤的構思,對三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一是為什麼寫

,解決寫作目的“思想認識”問題,杜絕為“寫而寫,越寫越空”現象。

二是寫什麼

,明確寫作內容問題,提高表達的厚度和精度。

三是怎麼寫

,謀劃寫作方法問題,透過恰當方法,最終使文章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

三、“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

生活是公文寫作的原初摹本。有兩種情況:一是文字功底再好的筆桿子,如果不熟悉實際工作,即使面對一個小材料也難免捉襟見肘;二是有人雖每天都在參與實際工作,但哪怕讓他動筆寫一篇小的資訊,他也是連連感嘆無話可寫,這就是缺乏從日常工作中發現亮點、歸納提煉的能力。要克服上述“無生活”和“有生活無發現”的弊端,方法有三。

一是多接地氣

,從火熱的工作實踐中找到“看點”。

二是善於聯想

,從有關的政策檔案、領導意圖、行業動態中找到“燃點”。

三是多讀多思

,在從閱讀報紙、相關材料中找到“爆點”。

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領悟是公文寫作的制導武器。公文是貫徹上級意圖、兼顧受眾物件的被動性寫作,執筆人只有具體、深入地領悟政策精神、領導意圖、受眾實際,才能讓公文發揮出執行政策、體現決策、溝通思想的目的,才能切實提升公文的針對性。

五、“主領賓從,綱舉目張”,

結構是公文寫作的摩天大廈。完整、嚴密的結構,能讓公文繁複的材料主顯賓從,各歸其位。公文結構一般有三層:

一是透過

制文要素體現出來的文面因素,如密級、文號、簽發人等,也叫淺層結構;

二是透過

標題、開頭、結尾、段落、層次、過渡、照應等體現出來的語言因素,也叫表層結構;

三是透過

“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怎麼辦”等問題體現出來的邏輯思維因素,也叫深層結構。撇開淺層結構不說,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要求文字工作者必須把握好兩個關鍵性因素:整篇文章需要表達幾個方面的意思?要列出的表達內容將按照怎樣的次序安排?

公文寫作:公文寫作十大秘訣,高手總結,乾貨收藏

六、“情與氣偕,辭共體並”,

氣韻是公文寫作的靈山秀水。氣,是一個人的精神氣質、意志稟賦,體現在文章中即“風格”。寫作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寫作者獨特的人生經歷、知識結構和心路歷程等因素。就公文寫作而言,寫作者要多“養氣”、善學習、增才思。只有寫作者思想豐富、思路清晰、思維活躍,外而為公文,才能形成一種見解精闢、內容豐富、文勢暢達的氣韻。

七、“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

嚴謹是公文寫作的語體密碼。“嚴”,即周嚴,寫作思路和內容安排看不出明顯破綻。“謹”,即慎重,文章寫什麼和怎麼寫,都經過深思熟慮,無輕率貿然之言語。下筆要努力以最儉省的筆墨恰當地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分清主次,區分詳略,做到“疏處能跑馬,密處難容針”。

八、“李杜文章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創新是公文寫作的強大磁場。公文寫作的創新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體現新思想

。包括上級的新思想、本級的新理念以及執筆人的新見解等。

二是表現新內容

。除了一些常規工作,隨著形勢發展,總會增加一些新工作,文字工作者必須敏銳捕捉到這一點。

三是運用新形式

。要注重語言表達形式的創新。

九、“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勤奮是公文寫作的天然養料。要做到“六勤”。

一是腦勤

,勤于思考,對看到的物,聽到的事,要多結合時事政策進入深入分析,努力挖掘深層次規律。

二是眼勤

,要多看,看身邊事,看與寫作有關的書籍、報刊、網站,給自己的知識寶庫持續不斷地充實新內容。

三是腿勤

,要多到一線去,多往基層走,如此才能掌握鮮活的第一手資料,寫出的文章才能廣接地氣,具有真材實料和真情實感。

四是口勤

,要多與人交流工作心得、思想體會等,多向身邊的公文高手請教,在學習公文中寫好公文。五是耳勤,要多聽,聽聽領導在不同場合的講話,聽聽不同層面人員的發聲,從而準確領悟,充實素材。

六是手勤

,要多練,書讀千篇,不練等於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熟稔是公文寫作的終南捷徑。相對而言,公文寫作是一種程式化、規範化的寫作,必須心有法度,做到“心有所欲不逾矩”。公文寫作“套路”大致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約定俗成的套路。

比如15種公文的體例,必須熟稔於心,才能輕車熟路,自行必然會貽笑大方。

二是寫作者自身經驗積累而來的特定套路

。這有賴於不同作者獨到的研究和創新的實踐以及對他自己來說十分管用的“個性化理論”。而我們往往最需要這樣的經驗沉澱和理論梳理。

標簽: 公文  寫作  寫作者  二是  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