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527字,一封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作者:由 一醉清風攬月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22-09-13

527字,一封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誰沒有背井離鄉過?

誰沒有踏上過離家修煉的征程?

誰沒有躲在黑暗中想家想到哭的心酸歷程?

我們都一樣,都只是平凡的人,家再遠也是家,離家再遠,只要親人還在,那也是最溫暖的避風港。

猶記得當年,一個人帶著不甘平凡的心在大城市裡想要尋求實現自我價值,但經過摸爬滾打,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家,不是外面不好,只是覺得那不是家。

在外面漂泊的日子,真是受夠了用手機傳遞思鄉之情的無奈,不過隨著科技的發達,隔著電子產品影片,也成為了不少背井離鄉之人一解相思之苦的最佳途徑,可是這樣的途徑多少還是無奈的。

尤其是對於在家跟著爺爺奶奶的孩子來說,他們要的或許僅僅只是和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好好吃頓飯那麼簡單,但這也只是奢望,一面是生活,一面是陪伴,有些人必須要做出二選一的抉擇。

思鄉之情,人之常情,現人如此,古人也會如此。

527字,一封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不過相比較現在的科技,古人自然不能依靠電子產品來解相思之苦,那麼他們通常是用什麼辦法呢,說到這,不少人會立即說出答案——寫信。

確實,只不過寫給家人的信,有個更為溫暖的名字,我們稱之為家書。

在電子產品出現和普及之前,信的地位一直很“崇高”,相信不少90後在學生時代,依然寫過信,只不過那時候的信,大多不是給家人寫的,而是給異姓寫的情書。

拋開情書我們暫且不論,單說家書,那麼您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家書是什麼時候的嗎?

是秦代的木牘家書,短短527字,卻訴盡了人間疾苦,一封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這就是最早的紙短情長了吧。

黑夫木牘——世界上最早的實物家書

1975年,在湖北雲夢縣發現一座窄小而寒酸的古墓,相比較其它的大墓而言,這座墓顯得特別格格不入,經過發掘和開棺之後,這座墓中只有一具屍骨,而與眾不同的是,這具屍骨的手裡還握著兩塊寫滿字的木牘。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兩塊木牘會帶我們穿越兩千多年的時光回到秦代,經過研究發現,這座小墓的主人只是戰國晚期一個秦國的普通人名字叫“衷”,而他手中的木牘,是他的兄弟“黑夫”和“驚”寫給他的家書,所以又稱為黑夫木牘。

黑夫木牘上記載的文字一共有527字,是“黑夫”和“驚”共同所寫,兩人在木牘上刻出了讓人淚流滿面的深情。

說到這不少人就說了,“黑夫”和“驚”為何要給自己的長兄寫信呢,他們難道沒有在一起嗎,寫信僅僅是為了向家裡問好,或者傳遞思鄉之情嗎?

當然,沒有那麼簡單,我們接著來看,這家書寫作的背景和具體內容。

黑夫木牘——訴盡戰爭無常和人間疾苦

戰國末期的秦國,已經一家獨大,想要攻滅六國的野心也已經昭告天下,而山東六國只有伸著脖子挨刀的份,畢竟秦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具備了可以吊打一切諸侯的實力。

秦滅六國的大戰中,無疑攻滅楚國是最難的,因為楚國地廣人眾,所以秦將李信由於輕敵才導致了大敗而歸,秦王嬴政最終只能請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的王翦出山。

想要王翦出山也可以,秦王嬴政必須得給他準備60萬的大軍,最終王翦如願帶領60萬秦軍伐楚,這一年是公元前225年,而“黑夫”和“驚”,就是這60萬大軍中極其不顯然的兩個最為底層的秦國士兵。

527字,一封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當“黑夫”和“驚”的部隊出征走到現在的河南地界時,這兩人的軍旅生活出現了危機,他們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向在現今湖北地界的哥哥“衷”,寫下了這封家書。

這封家書的原文,這裡就不再貼出來,我們只把大概內容說下。

“黑夫”先是問候了自己的母親,然後向兄長傳遞了安好的訊息,而最終道出了寫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家裡能給他們寄點錢,再讓他的母親為他們做些夏天的衣服一起寄來。

而“黑夫”也很關心家裡的情況,幾乎把家裡能夠問候的人都問候了一遍,讓“黑夫”最為關心的是官府給他們家授予爵位的文書送到沒有,又告訴了長兄,接下來他們要打一場惡戰,不知道會持續多久,讓家裡寄去的錢別太少了。

相比較“黑夫”的委婉,“驚”寫的內容則更加直接,也是先問候了老母親,然後希望家裡能給他們寄過去五六百錢,布要買好的,甚至把布的尺寸都給寫了出來,還把他們垣柏的錢並且已經花光的訊息也說了出來,再次強調了家裡如果再不寄錢,就要出人命了。

最後也問候了家裡的親戚,還特別交代了要大哥要照顧好家裡的新媳婦,並且讓家人放心自己在前線很安全,當然這只是寬慰他的家人罷了,打仗哪有安全的呢。

這封家書可以說是寫的情真意切,即便已經時隔2000多年,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身在戰場,卻心繫家裡的一切,“黑夫”和“驚”有沒有收到家裡寄過去的錢和衣服,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推測出來,這兩人應該是戰死在了沙場。

而他們的哥哥“衷”把木牘帶進了墳墓,也說明了直到死,他們兄弟三人都沒能再見一面,更抒發了他們三人生死都在一起的真摯情感。

黑夫木牘——底層民眾為了爵位征戰沙場的明證

黑夫木牘是一封家書,而又不僅僅只是一封家書,它的背後更是凝聚著一段歷史,從黑夫木牘身上,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三個方面的訊息:

其一,秦國打仗時士兵衣服等戰爭物資需要自備。

黑夫寫這封家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家人給他們寄過去錢和衣服,這也就說明了秦國進行統一天下的戰爭中,士兵需要自己準備衣服等物品,而不是由國家提供基本的物資,這也就是說當時氣吞六國的秦國,對待士兵也不是我們印象中過的那麼好。

其二,底層民眾為了爵位可以不要性命。

我們在看秦國曆史的時候,總會把目光聚焦在統治階層,而這份家書只是以一個平民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2000多年前的秦國,這些底層的民眾,在商鞅改革軍制之後,為了爵位不僅可以在戰場上自費,還可以不要性命,為的就是用戰功來換取爵位,用爵位來改變家庭的經濟和地位。

而作為社會底層出身的黑夫家庭,其長兄在死後還能擁有獨立的墓葬,這或許也正是“黑夫”和“驚”用生命換來的家族榮耀。

其三,秦國很重視信郵的發展。

黑夫木牘是在他哥哥的墳墓中發現的,這也就說,“黑夫”和“驚”寫的信,被準確地送回到了遙遠的家中,能在戰亂時代,把信件平安送達,沒有發達的信郵系統顯然無法做到。

527字,一封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

此外,有不少人曾說,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只是給秦國民眾兩條路可走,要麼當兵,要麼種地,想要成為知識分子是沒可能的,但是這黑夫木牘的出土則向我們展示了,底層民眾依然有受教育的權力,不然“黑夫”和“驚”又怎麼會寫出這麼情真意切的家書呢?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而這封只有短短527字,歷經2245年滄桑的家書,至今讀起來依然讓人淚流滿面,其中真摯的感情,又怎麼會是一封家書能說清的呢?

標簽: 黑夫  木牘  家書  秦國  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