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寵物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作者:由 西山 發表于 寵物時間:2019-07-28

黑白片的攝影,4:3的復古幅面,波蘭導演保羅·帕夫利剋夫斯基的《冷戰》一開始,就將觀眾帶入到了上世紀50年代的歷史氛圍之中。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冷戰》2018

同樣是冷戰題材,與那些好萊塢注重情節衝突的影片,比如《間諜之橋》或者《極寒之城》的敘事方式完全不同,導演保羅·帕夫利剋夫斯基將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波瀾不驚,似乎是一首流淌自他內心的民謠。

事實上,這個發生在冷戰時期波蘭的故事,多多少少摻雜了保羅在上世紀同時期自己的曲折人生。

保羅·帕夫利剋夫斯基出生于波蘭華沙,他的雙親是波蘭的知識分子。在1960年代,他的猶太裔父親先行逃往德國,後來他的母親又帶著他逃到了英國倫敦。

因此,在影片的最後,他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那段人生的致意:

“謹以此片獻給我的父母”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

作為一部講述音樂藝術家人生的影片,《冷戰》加入了大量的波蘭民間歌謠與舞蹈的描寫。

也許是類似人物題材的英雄所見略同,一些鏡頭頗有《芳華》的既視感。

那曲波蘭民歌《小馬過河》,在影片中多次以女主人公祖拉的獨唱,女生二人合唱,更具氣勢的阿卡貝拉無伴奏合唱,以及器樂獨奏的各種形式反覆出現,不斷地強化著影片的音樂主題。

而《小馬過河》的歌曲內容,又隱喻了男女主人公殉情私奔而無反顧的悲情人生,導演在影片音樂選擇上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見一斑。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芳華》的既視感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祖拉的演唱和表演感人至深

與俄羅斯導演安德烈。薩金塞夫異曲同工,保羅·帕夫利剋夫斯基最終也將影片的精神寄託放在了宗教之上。

影片開頭破敗的教堂,牆上斑駁的聖像,以及片尾男女主人公維克托與祖拉在此的殉情,都強烈地增加了影片主題的悲劇氣氛。

甚至一些細節特寫,比如最後殉情的25粒藥片,二人分食正好隱喻了那副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中的13個人物,也讓影片的結尾更堪玩味。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二人在教堂中殉情

《冷戰》,波蘭版《芳華》的黑白人生

25粒藥片特寫

這樣一部歐洲人講述自己歷史的影片,在歐洲的評委和觀眾中引起的反響,顯然要大大強於在好萊塢。

影片上映後,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的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以及最佳外語片的三項提名,但在歐洲,《冷戰》卻將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最佳導演獎,第31屆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本和最佳剪輯獎,全部攬入懷中。

標簽: 影片  最佳  帕夫利  冷戰  波蘭